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530

  无论按官场的潜规则还是舆论氛围,在刘弘如此直言不讳的挤兑过后,陈平但凡要点脸,都必然会在第一时间上疏请辞,认下刘弘扣在头上的那顶‘年迈昏聩’的大帽。
  但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三天过去……
  足足过去五天,春三月都临近尾声,曲逆侯府却如同被冰封般,丝毫没有传出‘请辞丞相之位’的趋势。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但凡有点政治水平的官僚,心里都已了然:皇党一系对丞相、太尉为首的诛吕功臣一系的政治斗争,已经来到最后决战!
  皇帝刘弘以年不过十四岁的年纪,‘伙同’年仅二十二岁的太后张嫣,给陈平安排了一个颇有些渊源的‘左相’,再也没有比这更明显的政治意图了——宣战!
  而陈平愣是厚着脸皮,认同了汉家再度施行左右相这种特殊制度,其台词也在浅显不过:不降。
  除此之外,太后张嫣那封懿旨中透露出的其他消息,也同样为朝臣百官心中的猜测增添着确定性。
  ——楚王子郢客,温善仁孝,当继楚宗庙;任之以宗正,全掌宗亲事!
  这则消息,彻底坐实了朝臣百官早前的猜测:楚王刘交一脉,已经彻底站在了皇帝刘弘这边。
  有了刘郢客以楚王太子的斜杠身份担任宗正,再加上太后名正言顺的懿旨,无论是燕赵之事,亦或是齐悼惠王诸子封王之事,实际上都已经画上了句号——刘弘说了算!
  除此之外,太后懿旨之中,也隐晦的提出了‘天子无后,朝野不安,宗庙不宁,当择贤淑以入椒房,安宗庙社稷’的意图。
  这使得因刘弘频繁的身体状况,而感到不安的朝臣稍稍安下了心,并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天子立后的事情上。
  此外,懿旨最后一条,更是让满朝功臣勋贵瞠目结舌,彻底放弃了搅这摊浑水的打算。
  ——先帝临朝死年而夭崩,久未得论,其令奉常有司商议,论定先帝之身后事!
  要注意,这里的先帝,说的可不是刘弘地便宜老爹惠帝刘盈,而是孝惠刘盈死后继位,并在位四年的刘恭!
  张嫣在如今的局面下敢提出这件事,必然也是得到了皇帝刘弘的默认甚至是授意!
  如果说,之前设立左相、以刘郢客为宗正、筹谋皇后之事,透露的政治好意都还没那么明显的话,那这最后一件,简直再浅显不过了。
  ——刘弘,已经开始捋顺自己的皇位承袭,夯实自己的皇统合法性了!
  这让陈平昏厥之后,如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的周勃彻底慌乱了起来;朝野局势,也自此陷入动荡。
  不过数日之间,原本逐渐安稳下来,纷纷准备起春耕的长安百姓,亦是人心惶惶。
  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风向标,对即将到来的政治变故首先做出反应的,依旧是粮价。
  张嫣太后生涯第一封懿旨下达后三日之内,长安粮价再度从八十一钱狂涨到了二百钱!
  但这一次,记吃不记打的商贾们,终于完整的体会到了专政铁拳的力量。
  东市粮铺纷纷挂出‘石二百钱’的竹牌,并随时准备做出售罄姿态之后,不到三个时辰之内,少府属衙的公文,便贴在了东西两市外的露布之上!
  以原南军为班底重建而成的强弩都尉部,更是派出足足百人,只为保障有百姓自二市前路过时,能了解到这则关乎身家的重大信息。
  ——奉圣天子之命,少府自吕太后九年春三月丁亥(24)日始,以石九十钱售粮于市,凡汉民爵公士以上者,皆可凭户牍购之,日限五石。
  从消息公布后第二天清晨开始,驻扎于南营的强弩都尉部,便以‘奉诏护民购粮’的名义,入城接管了长安城防。
  有禁军巡视于街头,关中豪商巨贾们的阴谋再次破产;甚至于比起上次,这一次少府强力的‘宏观调控’,对关中粮商造成的影响更具毁灭性!
  上次刘弘以天子之身下场干涉,将粮价硬生生顿在了八十五钱的铁线之上;关中粮商虽然尝到了‘国家垄断’的苦果,但实际影响并不是很大——粮商手中的米粮,其成本原本就在八十钱上下。
  被宏观调控抑制单价,只能以八十二钱的价格出售米粮,粮商只能说赚不到钱甚至每石小赚一二钱而已,完全谈不上亏。
  但这一次,在短短时间内差点被玩弄两次的长安百姓,彻底不买账了。
  现如今,但凡是在过去几天涨过粮价的米铺,哪怕只是从八十二钱涨到八十三钱的,也都已经完全卖不出去米了——百姓宁愿以每石九十钱的价格从少府买,也不乐意以八十钱甚至七十五钱的价格,从粮商手中买粮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粮商们再也坐不住,终于做出了一个危险至极的决定:集结全部家产,无所不用其极,将少府的粮食买光!
  一开始,事情还算顺利——被粮商们派出充作买粮百姓的奴仆们,几乎都凭借假的户牍买到了粮食。
  但在黑暗处,早已有一双冰冷的眼睛,将这一切尽收于眼底。
  没人知道幕后那人是谁,展现在长安百姓面前的,只有逐渐解封的沟渠中,数日内便多出的几十具尸体!
  ——除长安田氏之外,所有资产在千万以上的粮商之尸体!
  有人说,这些人是死于游侠之间的斗狠,也有人说,这些人是得罪了某个大人物,被暗害。
  作为关中治安负责人得内史,也是在第一时间跟进了此案,并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未央宫北阙外的田府。
  但没等入府拿人,便有一位拄着木拐,面白无须,不时发出嘶哑咳嗽声的老者自宫内而出,亲自拉着田氏家主田兰的手,自司马门旁的门洞入了宫。
  自此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内史也给出了最终的结果:此皆关中粮商,乃屯粮居奇,鼓噪粮价,方为侠客义愤而杀之乱臣贼子!
  而在整个长安的目光都集中于这件骇人,却又让人丝毫生不出负面情绪的‘凶杀案’上时,东西两市内的绝大部分粮铺,都悄悄挂上了一块块字体令人感到陌生,又感到莫名心悸的牌匾。
  ——主爵都尉!
  附:汉少府匠作大臣印!
  
第0190章
主爵都尉
  在长安百姓用行动表达对刘弘的信任,以每石高出市场价十五到二十钱的价格,从少府新设立的主爵都尉购粮食用,长安高门皆因前时的太后懿旨,以及接连的‘凶杀案’而惶恐不已时,刘弘却悠然的坐在宣室殿内,目光柔和的打量着眼前的男子。
  若是老奉常刘不疑认清此人,即便其身为皇党一系成员,恐怕也免不得要面折廷争,面红耳赤的劝谏刘弘‘莫忘国本’了。
  盖因为这位男子的身份,是汉室,乃至于华夏封建王朝绝大多数时代所鄙夷的——商贾。
  真要说起来,商人的恶名在不远前的春秋乃至战国时期,还算不上太差。
  被太史公评价为‘商祖’的白圭,便在遥远的战国时期创造性的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理念,并借此累下万贯家财。
  同样作为部分人认同的商业祖师:范蠡(lǐ),更是在隐退之后富甲一方,成为后世人所信奉之‘财神爷’的原型。
  至于在后世亦大名鼎鼎的管仲,更是提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种与资本论极其接近的思想主张!
  这三人任意拿出一个,都足以被商贾奉为祖师,并向他们看齐。
  ——魏相白圭‘以商富国’的执政思维,让战国时期占据弹丸之地,却保有数万常备野战军的魏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施行了‘二十税一’的超低税率!
  须知如今富拥大半中原的汉室,税率也才十五税一而已;就更枉论春秋各国,乃至于统一天下的‘暴秦’了。
  越大夫范蠡,更是帮助越王勾践报仇雪恨,将越国从亡国的深渊硬生生拉出,并推向称霸地位的政治家,军事家。
  管仲更是不用多说,在汉室,学术界依旧恭敬的称管仲一声:管子。
  ——要知道在汉室,就连仲尼都还没那个资格,被称为‘子’!
  高兴的能叫一声仲尼,就算很给面子了——不高兴了粗暴的说句孔丘,除了儒生之外,也不会有人太在意。
  即便是刘弘乃至于先帝刘盈,高皇帝刘邦的诏书当中,也不乏从《管子》一书引经据典,增强条令合法性的部分。
  有如此多的先辈为榜样,商人阶级凭借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丰厚的资本?本该成为精英阶级?至少是预备精英才对。
  但白圭、范蠡、管仲,乃至于目光长远?为了生意的稳定而自掏腰包?全力支持国防事业的郑人弦高,都没能成为商人阶级的榜样。
  商人们?选择了一个错误到不能再错的榜样。
  ——姜子牙二十三世玄孙,杂家创始人?始皇帝嬴政的第一任相国:吕不韦。
  无论是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还是范蠡的‘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亦或是早于西方二千多年提出‘商业战’概念的管仲?都输给了‘奇货可居’的吕不韦。
  失去了白圭‘以商业思维治理国家’的思维?失去了管仲‘以商业打击敌人’的主张,也失去弦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宽阔眼界,商人阶级与社会对立,便成为了必然。
  今日但凡换一个人?刘弘都断然不可能以皇帝的身份,亲自接见一个户籍还在商籍的‘贱户’。
  但眼前的人?恰恰是如今汉室的商人当中,唯一一个可以得到了刘弘光明正大接见的商人:长安田氏主?田兰。
  在未央宫北阙上演那么一出‘为父鸣冤’的好戏之后,田兰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孝女缇萦的历史地位?成为了汉室‘孝道’的典范。
  关于田兰击登闻鼓事件?光是刘弘目前所了解到的,就已经有无数个版本了。
  自秦末汉初的战火而逐渐凋零的远古学派:家,更是借着田兰的传奇事件,而重新在汉都长安活跃了起来。
  刘弘甚至特意让王忠派人去打听回来了一个版本,待等王忠面色怪异的将那则画风近乎玄幻的‘田氏孝子为父鸣冤’说出后,刘弘可谓是瞠目结舌……
  什么飞檐走壁,什么力拔山兮,还都是次要的——在民间传说中,田兰之事活脱被演绎成了孟姜女哭倒长城那样的神话!
  从‘以孝治国’的国策来看,刘弘应该对这件事感到高兴;对于田兰一介商户被民间神话,则应该让刘弘警惕才对。
  但这件事,却让刘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商人做官,是在文帝纵容民间资本野蛮生长,加上汉室‘祡官’政策,以及公孙弘、桑弘羊等商人出身的猛人开路,才得以成行。
  而现如今,彻底放开民间资本枷锁的选项,早早地被刘弘从‘汉室未来五十年规划’中剔除。
  光靠着空手套白狼的祡官政策,以及极其不友好的舆论,刘弘很怀疑在有生之年,能否见到桑弘羊这样的精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