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30

  昨晚宫宴,刘弘得偿所愿的成为了透明人,宗亲们虽不至于推杯换盏,却也是各自欢颜而散。
  而刘恒,则是被‘不胜酒力’的刘弘留了下来。
  等所有人都离去之后,刘弘便拉着刘恒的手哭的稀里哗啦;什么‘朝臣骄狂’,什么‘宗亲不恭’之类的苦水,通通被刘弘借着‘酒劲’倒给了刘恒。
  不明所以的刘恒自是陪在一旁,跟刘弘互飙演技:今陛下竟是这般境遇,臣,心如刀绞……
  可刘恒终究只是个影帝而已,而刘弘身为穿越者,则是相当优秀的导演胚子!
  顺着话头,刘弘便接着诉苦:王叔你不知道啊朕年幼丧母八年前丧父四年前连大哥也丢下朕走了如今太后也没了朕难过啊
  刘恒能怎么办,总不能说:陛下放心,我做你爹!——吧?
  无奈之下,刘恒只能是礼节性的安慰道:陛下不要难过臣的母亲本是高祖皇帝的嫔妃,如果陛下不嫌弃,那就将臣的母亲,看作是陛下的祖母吧?
  岂料半秒前还涕泗横流的刘弘闻言,面色顿时一正,紧紧抓住刘恒的手腕:王叔说话算话?
  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刘恒,懵逼间只能是下意识道:唯陛下作威作福……
  ……
  PS:前面有书友提出:文言文有些晦涩,看不太懂。
  所以这一章末尾,尝试着改成了用这种方式叙事,欢迎大家的反馈。
  1.吕雉之父吕公,本名吕文,士族;吕公是时人对其的尊称。
  吕氏因躲避仇家报复迁家沛县,随即举办乔迁之宴;老流氓刘邦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么一个蹭吃蹭喝的机会,便厚着脸皮破破烂烂的去了;吕文见刘邦如此厚黑,顿时感叹道:此非帝王之相邪?然后就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但佐吏个人对这个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家里来了个老流氓蹭吃蹭喝,正常人的思维不都是乱棍打出去?
  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汉室建立后,为了渲染刘邦得天下是神圣的、受命于天的,也是命中注定的,才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为了增加可信度,将吕雉之父编排成了故事的主人公。
  瞎猜而已,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第0028章
能哭会道
  方才秦牧前来通传时,刘弘都没反应过来刘恒来干什么。
  昨晚那件事,本就是刘弘假借酒劲试探一下,探探刘恒的口风而已。
  刘弘本以为,刘恒肯定会对这件事闭口不谈,只装作自己也喝醉了,完全不记得。
  不曾想,刘恒不止细心地等到下午、刘弘宿醉睡醒才来,更是丝毫没有装断篇的意思!
  这么懂事,搞得刘弘都有些不好意思继续算计他了。
  暗自为文帝陛下默哀了三秒,刘弘缓缓站起身,背负双手,缓缓来到宣室殿外的高台前,俯瞰着长安城。
  汉初,刘邦出京镇压异性诸侯叛乱,待等班师回朝,就发现一座数十米高的土丘已然垒起,数之不尽的百年巨木纵横交错,隐隐勾勒出恢弘磅礴的宫殿群之雏形。
  刘邦不明所以,将负责重建长安城的丞相萧何叫到身边询问才得知,这便是自己将来居住的宫殿。
  本就低层出身,对秦始皇劳民伤财,只为享受而建造阿房宫满怀愤恨的刘邦大怒,责问萧何:相国今贵矣,何轻生民疾苦至斯?
  意思就是说:你特么有钱了,就不管老百姓死活啦?
  萧何闻言却丝毫不乱,满脸严肃道:非壮丽无以立威。
  “非壮丽无以立威……名不虚传啊……”
  喃喃自语着,刘弘俯视着长安城,宛如屹立云间的神明。
  这感觉,就像后世的中东土豪,立于迪拜塔顶俯瞰大街,开心了撒把钞票,然后饶有兴致的看着楼下。为抢夺钞票而大打出手的众生。
  刘弘很清楚,这种感觉有多危险。
  ——在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将自己视作神明的皇帝,几乎都在之后不久成功‘羽化而登仙’。
  而那些生时平平无奇,甚至‘愚蠢’到为泥腿子殚精竭虑的皇帝,则几乎包揽了自己所在朝代的所有庙号。
  比如说,此时正站在刘弘身后的刘恒!
  华夏自秦王嬴政一扫六合,废谥号、称始皇帝起,直到清朝覆灭在溥仪之手结束,足足经历了数百位帝王;其中,真正能说得上是明君雄主的,不超过一手之数。
  ——秦始皇嬴政书同文、车同轨,一扫六合一匡诸侯,可称之;
  ——明太祖朱元璋扫平胡虏,使中原大地重拾冠带,其得国之正,无有出其右,可称之;
  ——唐太宗李世民,将王朝强拉上繁荣发展的正规,贞观之治为其后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可称之。
  这三人,便是刘弘心中,封建时代对华夏民族贡献最高的三位帝王。
  至于第四位,在刘弘看来,便是开启了文景之治,为其后汉武夺河套,取河西,屯田西域,饮马中亚的丰功伟绩,打下雄厚基础的刘恒!
  根据历史记载,秦始皇残忍暴虐、朱重八人皮实草,李二公子弑兄禅父;都有不可忽视的污点。
  而刘恒,其长达二十三年的皇帝生涯中,唯二的污点,便是逼杀亲弟刘长,以及因黄龙改元①事件罢免丞相张仓。
  刘恒或许对外戚刻薄,对朝臣寡恩,但对寻常百姓,却是打自心底里关心、爱护。
  在位二十三年,天下税赋便分别从十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每人每年百二十钱降到四十钱;百姓始缚年纪由17岁提高到20岁;除连坐、肉刑;许民弛山泽②……
  几乎每一条,每一件,都是直接大幅改善寻常百姓生活的仁政!
  如果说,历史上的刘恒有什么地方是刘弘认可,并值得学习的,那除了刘恒出神入化的演技外,便是心中对天下苍生的时刻挂念。
  “王叔且看,这,便是朕之子民。”
  循声望去,刘恒便看见长安街头,那一道道即便是在这寒冬亦蹲缩街头,双手交叉藏于衣袖之内,期望着能被大户人家短暂雇佣,以解决家中老小一日之餐食的枯瘦身躯……
  刘恒眼带怜悯的俯瞰着,就见余光中的身影缓缓转过身,那不知何时留下的泪水已经汇集于其下颌,堪堪欲滴。
  痴楞片刻,刘恒赶忙一躬身:“陛……陛下?”
  只见刘弘洒然一抹泪,微微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又陡然怒目圆瞪着,一拳砸在高台边的石制护栏上!
  一声闷响,那只白嫩较弱的手顿时鲜血淋漓,刘弘却仿佛毫无知觉,只愤恨的握拳而立,狠咬着牙,闭目仰天……
  过了许久,刘弘才低下头,大咧咧抹把泪,自嘲般笑道:“王叔可知这未央,就如朕之监牢,朕纵不忍生民之艰,亦无可奈何……”
  见刘弘这般模样,脸上早已挂上悲痛的刘恒赶忙一拜:“陛下仁以爱民,纵三皇五帝,亦不如陛下之十一……”
  刘弘却是惨然一笑:“王叔不必欺慰朕,朕囚身于深宫,于笼中鸟兽何异?”
  一旁的刘恒早已是老泪纵横,就连远处侍立着的秦牧和王忠,也是深深低下了头颅,暗自擦拭着眼睛里的沙粒。
  就见刘弘长出一口气,勉强控制声带平稳,缓缓道:“今江山缥缈,生民多难,朕有心拯百姓民于水火,亦勿有可为……”
  “朝中更有勋臣相逼,朕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恐祖宗之江山基业,一朝葬于朕之手矣……”
  说着,刘弘望向刘恒,深深凝视着刘恒目光深处:“值此主少国疑之际,若东宫有主,勋臣权贵或可收敛一二,纵欺朕年幼,亦当适可而止……”
  再擦了把泪,刘弘便郑重拱手,向着刘恒深深一拜,语颤道:“万望王叔怜悯天下众生,拯生民于水火,救朕之江山社稷于危难……”
  刘恒却是在刘弘还没弯下腰时就赶忙将其扶起,匆忙一对拜,随即哽咽道:“陛下但言之,臣无所不应……”
  就见刘弘缓缓直起身,生怕刘恒不愿意般,满脸忐忑不安道:“朕欲尊王叔之母,代王太后为太皇太后,迎至长安,以镇朝中宵小。”
  说完,刘弘不顾刘恒拉劝,毅然决然的深深弯腰,又对刘恒深深一拜。
  ……
  PS:1.黄龙改元。通俗来讲就是几个方士骗刘恒,说有黄龙出世,这意味着江山属性应该修改;年老的刘恒没反应过来,也确实飘飘然于自已一生的成就,就打算同意。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号称计相的张苍如何不知,江山变色得花多少钱在没用的封禅、巡游上?便拆穿了方士的骗局。文帝反应过来之后杀了这几个方士,但觉得丢了面子,便拿张苍出气,罢免了张苍的相位。
  有兴趣可以百度黄龙改元,至少能找到百八十个版本;史记记载的相对客观真实些。
  2.弛山泽。这个说来话长了——封建时代,皇帝便是万物的主宰,天底下任何东西,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活的死的,在理论上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任何人私自取走,都等于是偷皇帝的东西,都要被治罪。
  历史上文帝许民弛山泽,其实就是说:从今以后,允许百姓自由开采树木;捕获海鱼河虾、山林野兽;开采矿产;自海中取水煮盐等等。
  该举动配合税赋的大幅度减免,使汉初贫苦的百姓得到了极大的喘息时间——土地刘邦发了,人手一百亩;税刘恒减免了,比原来的一半还少;实在穷的叮当响,去山里打打狍子,摘摘果子,怎么都饿不死。
  与此同时,这则诏令也使得农副产业、手工业得到了极大地提振,事关国家的盐、铁生产力大幅提升,民间财富迅速积累,在文、景两帝短短四十年中,天下便从汉初的残破中完全走出,走向盛世。随着百姓的富裕,国家的财富也迅速飙升,到景帝朝时,内库累计存有铜钱超过300亿,金二十万斤(汉斤);各地粮仓存粮总计超三千万石。更别提战马了。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文景之治的:串铜钱的绳子都已经腐烂;粮仓里的老鼠都被撑死,却依旧无法避免一座座小山高的粮食因为发黑而被丢弃——要知道粟米在干燥环境存放下,自然保质期长达十五年!也就是说,十五年前存下来的米,到十五年后还没吃完。
  这也是汉武帝敢对匈奴连番开战,丝毫不虚后勤,甚至不顾大宛距离边境数千里,而两度派李广利远征的底气所在——当时成年男子一年的粮食消耗量大约是20石,三千万石粮食,就是足够十五万军队吃十年之久的军粮,虽然实际上不能这么简单地计算,但也可以侧面看出武帝爷打匈奴时的手牌有多好。而这一切,都是文景两代皇帝省吃俭用,轻摇薄税留给他的宝贵遗产。
  
第0029章
汉家少府(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