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530

  西进成皋,要先渡汜水;北进赵地,则当先渡大河;东归睢阳,也要再度卞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唯有攻打荥阳,是不需要先涉水的!
  在断粮断援,又身陷包围的情况下,但凡是个摸过剑柄的男人,都不可能选择渡河作战。
  在刘将闾看来,刘章必须三日之内拿下敖仓;但申屠嘉知道,今天,就今天,刘章就会将‘敖仓一粒米都没有’的消息带回齐营。
  然后,会发生什么事?
  就算想要西进、东退,亦或是北逃战地,齐军士卒可还有力气?
  可还能迈的动腿?
  “明日,便是二十万大军压境啊……”
  对于齐军接下来,做出‘强取荥阳,以补给粮草’的可能性,申屠嘉持十成把握!
  以一万五千郡兵,对抗二十多万嗷嗷待哺,且身陷重围的哀兵,申屠嘉此时的心境,可谓是一片沉重。
  思虑间,几支箭矢杂乱飞出,扎在城外数十步,顿时惹得申屠嘉一侧目。
  待等看清那几个手持弓箭,面色颇有些紧张,却身无甲胄的‘士卒’,涌上嘴边的喝骂声,终是被申屠嘉硬生咽下。
  而那几个因紧张,而没能挽住弓弦的青壮,也迎来了身旁上官的小声鼓舞。
  “二郎,莫急于立功嘛……”
  “待敌近,俺会下令,再与同袍共射之!”
  “如此,方可使敌中箭,二郎功业可成矣!”
  在上官满是笃定的目光鼓舞下,那个名为二郎的民夫略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从地上再捡起一支箭矢,欲要再挽弓。
  “莫急,莫急……”
  就见那什长再一开口,也同样捡起一支箭矢,自箭尾轻轻搭在弓弦之上,却并未着急挽弓。
  摆好了动作,什长向自己正捏着箭尾的手努努嘴。
  “瞧,如此便可。”
  “待敌近至二百步,再缓挽之;若不然,徒非气力也。”
  听着什长耐心的教导,二郎略有些羞涩的一低头:“什长,俺知……”
  “俺也不知为何,挽弓挽的好好的,箭就突而离弦……”
  说着,二郎做出一副困惑的模样:“俺没松弦啊?”
  闻言,什长不由洒然一笑,将手中弓箭放下,拍了拍二郎的肩膀。
  “无妨,俺头回杀敌,俺的箭矢也不听话……”
  ……
  “行进虽无章法,然臂足有力,这……”
  呢喃着,申屠嘉便有些迟疑的侧过身,望向身后的小将:“齐军,不似断粮日久啊?”
  在申屠嘉看来,城墙外正毕竟城墙的齐卒虽有些狼狈,军容也不甚齐整,但一点都不想饿着肚子。
  挨饿的士卒是什么样,申屠嘉自是知晓——跟随高皇帝征战之时,虽有萧相国统筹大军粮草,但粮道遇袭,军粮不够吃的状况,也发生了不少次。
  在申屠嘉的印象中,一个五日没吃饱的士卒,就会开始面色惨白;直接断粮,更是不过三日,就会呈现萎靡之状。
  但现在,城外正在靠近城墙的齐军,却丝毫没有这些特征。
  这支齐军,可以说他邋遢,可以说他散乱,甚至说一声乌合之众,也勉强可以接受;但唯一与之不符的,就是说,他们是一群饿了半个多月的兵!
  这个信息,对于申屠嘉而言十分重要。
  ——窥一斑而知全豹。
  申屠嘉自是清楚,这支齐军前来攻城,与其说是想要攻克荥阳,倒不如说是震慑,或是佯攻。
  其目的,自是为了施压,以逼迫申屠嘉无力驰援敖仓。
  但敖仓的事儿,最晚不过今日黄昏,就会被齐军所知晓;全军抵达荥阳城,恐怕就是明日的事。
  齐军光战卒,便是五万之数;再加上随军民夫青壮,总数超过二十万!
  反观荥阳,只有申屠嘉从淮阳带来的一万五千士卒,以及‘自告奋勇’,支援登墙参与防守的民夫万余。
  不到三万vs二十多万,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使得荥阳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
  而申屠嘉之所以要在这种情况下,依旧选择留守睢阳,除了刘弘下达的死命令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齐军的战斗力。
  灌婴派人来告知‘齐军消失’的情况时,也简单提及了齐军的状况:从九月除,齐军的军粮就已经开始紧缺。
  在申屠嘉看来,如今的齐军虽战员超二十万,但战斗力,却有待商榷。
  撇开系统漏洞飞狐军不论,在汉室,战斗力最强的,当属长安南、北两军。
  次则,当为北墙各地边军,云中、北地边军稍强,陇右、代地边军稍弱,但差距不大。
  再低一个层面,是关中各郡县的戍卒;再次,才是关东郡、国兵。
  申屠嘉手中的淮阳尉,虽与齐军同为汉室战力‘第四层级’,但淮阳尉没有任何debuff,属于满状态的‘四级兵’。
  反观齐军,先是在睢阳城下半饿不饱十来天,又从睢阳星夜奔袭数百里,才抵达荥阳。
  又是挨饿,又是奔袭,奔袭结束还继续挨饿,这样的部队,其战斗力还有多少,已经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再加上现在的齐军,其实是由五万齐国卒,外加十五万以上民夫青壮混编组成。
  这样一支部队,就算是没挨饿的满状态,也已经和‘第四层级不沾边’。
  出于这种种考虑,申屠嘉才对荥阳城能否守住,保有了一定的信心。
  以申屠嘉的推断,以诸侯兵和民夫,按一比三的比例混编,且挨饿大半个月的齐军,其战斗力已经可以和‘二十万民夫’划等号,甚至还没后者强!
  但看上去,齐军似乎并没有挨饿?
  听闻申屠嘉的疑惑,身后的小将却并没有太过忧虑。
  “将军可还记得,夕太祖高皇帝时,军中吃食最佳者,为何部卒?”
  闻言,申屠嘉稍一思虑,旋即黯然失笑。
  “是了……”
  “前军乃军心之柱,便是主将不得饱腹,亦当壮前军之威。”
  再抬起头,看着城外缓缓靠近的齐军之中,几乎不见骑着战马的军官时,申屠嘉终是安下心来。
  “便非谋逆之罪,光以伤牛、马之罪,贼亦当有数万人,得廷尉叛以腰斩!”
  或许在后世人,亦或是几十年前的战国时期,乃至于几百年后的视角看,因为杀了牛、马就要被处以极刑,颇有些匪夷所思。
  但在汉律之中,这却是民间普及度仅次于‘伤人者死’的一条法令:伤马者死,牛者加!
  仅仅是伤害牛和马,就是死刑起步!
  这条法律,同样是萧何从秦律中汲取的营养——秦《厩苑律》规定,盗马者死,牛者枷1。
  这里的‘枷’,指的是‘枷刑’,即:用枷套在犯罪者的脖颈上,锁上;从此,此人就要带着脖子上的‘枷’生活,无论吃喝拉撒睡。
  秦律中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马,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牛,则用于耕作;损失牛、马,会影响国家的战略储备/农耕工具。
  且‘盗’一词,意味着蓄意破坏国家战略物资/农耕工具。
  汉室立,萧何在秦律的基础上各种减配,在许多关乎人命的条令上降低惩罚力度,在这条关于牛、马的条令上,却罕见的加重了惩罚力度。
  ——秦律说,偷马的处死,偷牛的在脖子上套个枷;汉律却是直接一刀切:伤害马的处死,伤害牛的罪加一等!
  枷-加,一字之差,足以证明汉室对于这条法令的态度:无论刻意与否,只要造成了伤害牛、马的后果,就严惩不贷!
  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常的情况发生,则是因为相较于秦,汉室对牛、马的依赖更深,而保有量又更为稀少。
  尤其是在北方匈奴日益强大,边墙防务愈发严峻的状况下,对于饱受骑兵风筝之苦的汉室而言,每一匹马,都是将来建立骑兵部队的希望!
  而现在,叛军却为了迷惑申屠嘉,不惜将军中牛、马屠杀,以求突击队能饱餐一顿,好震慑荥阳……
  光此一点,就足以证明齐军此时的状态了!
  想明白这些,申屠嘉便稍松了口气,转过身,向着城内走去。
  ——既然是狐假虎威,不过五千人的佯攻,申屠嘉已然没有驻守城墙的必要。
  重要的,还是赶紧做好预案,准备迎接明日,叛军必会在绝望中,发动的猛烈攻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