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530

  在史书中,对于老刘家皇帝样貌的记载,也常见夸赞。
  高皇帝刘邦,被太史公描述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用后世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刘邦大额头,高鼻梁,长的像条龙!
  但随着一代代基因改良,有了孝惠帝‘眉眼宽和’,孝文帝‘庸而不恶’,乃至于汉书中,描述汉成帝‘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的超高颜值。
  ——而众所周知:汉成帝,实际上是个被酒色掏空的人……
  “陛下脉相平和,偶有短促,当为阴阳不调,餐不时、寝不足之故。”
  就见张苍一声轻喃,缓缓将手从刘弘的手腕处收回,面色尚略微带上了威严。
  “陛下正值生长之年,当多饱食、酣眠,方可使阴阳调和,恶疾不侵也。”
  闻言,刘弘只默然点了点头,却还是无法对此做出承诺。
  做皇帝也有一年多了,刘弘对于这至高之位,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皆由天蓬元帅的一句名言:这皇帝,那可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就连梦里,刘弘都端坐于宣室,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档案牍。
  大到悼惠诸子的处置、南北两军的改制,以及少府之事,如粮食保护价、钱币改制等问题;小到哪个县闹了饥荒、洪涝,什么地方出现了流寇……
  只能说:始皇帝英年早逝,那真的是被活活累死!
  刘弘本想着,等打败陈平周勃,自己就能稍喘一口气,但紧接着,就是悼惠诸子之乱。
  刘弘又想:等叛乱结束,自己就能休息两天了吧?
  结果紧接着,就是关中粮食紧缺;推行粮食保护价,又出现钱币不够用的问题。
  到现在,刘弘都已经不敢在去想,等这些事做完之后,自己能休息一段时间了……
  ——再过两年,历史上的河南之战就要爆发了!
  虽然现在,没有历史上破坏河南之战的盼望刘兴居,但汉室此时的状况,也很难支撑其一场大规模战役。
  历史上不曾发生的齐悼惠王诸子之乱,将汉室的负库储存消耗一空;而战争导致的粮食签收,又让刘弘只能去减税,进一步加剧国家的贫穷。
  为了搞钱而推行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刚开始就因为启动资金的问题,而让刘弘提前把钱币改革的问题提上章程。
  除了后勤,刘弘还要去考虑军队的武器装备、训练操演等问题。
  就连今天,刘弘召张苍入宫,都不是为了给自己把个脉这么简单……
  “关中男冬训、少府购粮,及至有功将士之封赏、阵亡将士之抚恤,可都有章程?”
  见刘弘悄然将话题转移,张苍也只能按捺住继续劝谏,甚至逼刘弘喝一些人乳的冲动。
  “冬训之事,以由大将军操办;然今冬,关中民多以宿麦种于田亩,冬训之所,大将军略有些为难。”
  在柴武到长安后的第三天,柴武就已经正式出任大将军一职,并第一时间,开始了关中青壮的冬季操演工作。
  而张苍所言,却是让刘弘后知后觉的哀叹一气。
  地方对青壮进行的冬季军训,其地点大都是冬天,被荒芜的广阔田亩——这件事,刘弘本来是知道的。
  而现如今,关中大多数田地都种满了冬小麦;再让青壮在田间进行军事训练,显然不行。
  “忙糊涂了啊……”
  扶额哀叹一气,刘弘稍思虑一番,终只得无奈的再叹口气:“依御史大夫之见,关中可还有宽宏之所,以为民男操演之地?”
  就见张苍稍一思虑,便拱手一拜:“此事,臣一时无法,然非为难事。”
  “至不济,亦可于丘林之间,行民男冬训之事。”
  闻言,刘弘疲惫的一点头:“此事,还请御史大夫操办。”
  其实这件事,本来应该是内史去统筹调度,然后解决的。
  但如今,刘弘预定的内史人选申屠嘉,还在荥阳城养伤,迟迟无法入长安就职。
  无奈之下,刘弘就只能抓张苍为壮丁,暂时把内史之事梳理一下,撑到申屠嘉病愈入朝。
  做了内史的人,就有资格出任御史大夫;反过来说,御史大夫也必然可以胜任内史的工作。
  而张苍在做御史大夫之前,就是内史。
  将内史的事务暂时交由张苍处理,必然不会出问题。
  就见张苍稍一沉吟,复又道:“少府购粮,以行粮价保护之事,亦略有困阻。”
  “今少府已购粮万万余石,耗钱几近一百万万;然关中各地,仍有粮近二万万石,少府欲购之,却苦手中无钱。”
  “俱御史采风回禀,民间已有风论:少府广收粮米一事,或为虚传……”
  闻言,刘弘地心顿然一沉,面色,也是逐渐严肃起来。
  ——少府喊下‘无限收购’的大话,如今却没钱收购了!
  手握粮食却卖不出去,百姓自然也就会怀疑:少府牛是吹下了,不会没能力兑现吧?
  无奈的再叹口气,刘弘便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交到了张苍手上。
  “北平侯且一观,若行此新钱,少府之困可解否?”
  
第0286章
新钱五铢
  “钱五铢?”
  就见张苍小心的将木盒打开,将盒中那枚钱币拿在手上,细细端详起来。
  这枚从未出现过的新钱,直径约一寸(2.4毫米),与秦半两钱、高祖三铢钱、吕后八铢钱一样——圆形,中孔方正,以彰‘天圆地方’。
  在钱币上,以小篆清晰的刻有‘五铢’二字。
  观察过这枚五铢钱的模样过后,张苍将钱币放在手掌,试着颠了一下。
  “嗯,重亦为五铢。”
  再看看成色,铜专属的红色里略透着一丝白光,使其整体呈现一种介意黄色和红色之间的眼色。
  “铜铅之比,至少当为六四之数!”
  暗自点了点头,张苍便将目光从钱币上收回,面色略有些诡异的望向刘弘。
  “嗯……”
  “陛下欲以此钱五铢一,充钱八铢几何?”
  本因张苍奇怪的面色,而隐隐有些困惑的刘弘,在听到张苍略有些心虚的询问之后,顿时苦涩一笑。
  ——好嘛……
  ——张苍这是以为,朕要学刘邦,发行面值十二铢的三铢钱了……
  无奈一笑,刘弘便稍一正色:“钱五铢,便得五铢之用”
  ——五铢钱,面值就五铢!
  听到这里,张苍面上疑虑才缓缓退去,重新端详起那枚精致的铜钱。
  再次确定这枚铜钱的成色,张苍终是将铜钱放回木盒,恭敬的交还到了刘弘手上。
  “若臣所料无错,陛下欲行此钱,乃欲废秦半两、汉三铢、八铢等钱?”
  张苍看得明白:刘弘拿出的五铢钱,其铜、铅比例,最起码也是五五!
  甚至很有可能是六四!
  如此高的含铜量,使得铸造这种钱币,从而获取利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秦半两钱,铜钱比例也不过四六!
  太祖三铢钱那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有一枚完全有铅铸造成的三铢钱出现,也丝毫不奇怪!
  能在十枚三铢钱里,熔炼出三铢重的纯铜,都得谢上苍保佑……
  吕后下令铸造的八铢钱,虽然比刘邦的三铢钱稍微良心一点,但也就是铜钱三比七的比例。
  既然如此,刘弘推行这种铜、铅比例接近六比四的钱,就不可能为了牟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