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530

  而麦类,无论是宿麦还是春麦,价格都从未达到过粟米价格的一半——除非穷的揭不开锅,否则,哪怕是在粟米里掺糠,百姓也不可能愿意吃麦饭。
  但在品尝过‘麦饼’之后,柴武却已经能预料到:在不远的将来,宿麦的价格,将直接向梁米的单价看齐!
  ——最起码,宿麦被研磨之后所取得‘麦粉’,将达到每石五百钱以上。
  来到长安月余,柴武也已经基本熟悉了朝堂,对于明年开春,少府将以每石七十五钱的‘超高价’回收宿麦之事,柴武自也是有所耳闻。
  但现在看来,刘弘这哪里是在撒福利……
  ——分明是在闷声发大财!
  七十五钱购入,五百钱售出?
  光这,就是将近六倍的利润率了!
  而一石宿麦,即便算上七十五钱的的收购价,以及去壳脱粒、研磨成粉的损耗,以及人工成本,也最多就是每石一百钱左右。
  也就是说:来年开春,少府将以两百万万钱左右的价格,将今年冬天整个关中所种植的宿麦回收。
  而这三万万石宿麦,只需要经过去壳脱离、研磨成粉的工序,就见价值一千万万钱以上!
  “太一在上……”
  “一千万万钱……”
  饶是见多识广,柴武也无法在脑海当中,脑补出‘一千万万钱’垒在一起,究竟是何等宏伟的画面。
  但柴武能预料到的是:有了这么多的钱,那蓝田都尉每年所需的三万万钱军费,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冬小麦,可是每年冬天都可以种的!
  如果说之前,柴武对刘弘推广宿麦还抱有保留态度,那现在,柴武已经没有丝毫怀疑了。
  ——明年的关中,种植宿麦的农户,将稳稳达到九成九以上!
  原因很简单:或许少府‘每石七十五钱’的价格,还会让农户担心一年两种,会让田亩的肥力损耗过甚;但麦粉‘每石五百钱以上’的价格,足以让百姓抛下所有顾虑!
  在不远的将来,甚至有可能发生‘百姓为了保护土地肥力,而放弃春耕粟米,转而只在冬天种植宿麦’的状况!
  “如此不过五年,关中之名,或当尽以宿麦为食……”
  暗中得出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柴武便抬起头,面色略有些复杂的望向刘弘。
  虽然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糖分对于人体能量补充的巨大作用,但类似的观念,也已经出现端倪。
  即便不考虑这一点,柴武也明确的知道:详见于口感糟糕、吃饱都未必能有力气的粟米,宿麦,无疑更适合作为汉室军方的军用口粮。
  而作为武将,柴武对于‘军粮规格对军心、战意’的影响,有着十分明确的认知。
  再某些特殊的极端情况下,军队的战意和军心,往往就见取决于:上战场之前,吃得好不好,有没有吃饱。
  也正是出于此,绝大多数合格的武将,都会在大战之前下令犒赏,让士卒们酒足饭饱,安心睡上一觉,再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第二天的战斗。
  但肉食之所以能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除了因为肉类真的能提供巨大的能量之外,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肉贵……
  撇开汉律明言禁止食用的牛、马,如今长安鱼类的价格,基本维持在四十钱一斤。
  ——注意,是一斤!
  而同样的四十钱,却能买来将近六十斤的粟米!
  至于鸡、鸭、鹅等家禽,那更是脱离了‘论斤售卖’的范畴。
  ——成年鸭一只三百钱,鸡四百钱,鹅七百!
  至于重达千斤的牛,作价更是动辄数万钱。
  这就注定了军队所能获取的肉食,实际上十分有限——肉那么贵,国家那么穷,总不能用抢的吧?
  而宿麦,便很好地填补了这个问题:虽然贵,但也没贵到肉类那么夸张的地步;且存粮、增量都不小。
  思虑再三之后,柴武却依旧没敢将心中所想到出口。
  ——宿麦即将高达数百钱一石的价格,就很难让其成为汉室常规军粮……
  如今汉室,光是北墙一线的卫戍部队,战员就达二十万之巨!
  再加上飞狐军、云中军、雁门军(代北军)、北地都尉等野战军,以及长安南北两军,汉室光是常设部队,就高达三十万人以上!
  三十万人,哪怕按照每年每人二十石的食量计算,那也是足足六百万石宿麦。
  一石五百钱,六百万石,那就是三十万万钱……
  ——在宿麦没出现之前,汉室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国库加少府),满共都未必能有三十万万!
  每年的军粮就要花费三十万万钱,绝对不是如今的汉室所能负担的起的。
  哪怕将来,中央能凭借宿麦赚下一笔钱,那钱最终也是进了少府。
  而少府,是眼前这位小祖宗的私人钱袋……
  除非刘弘主动出手,否则外朝的一应支出,都只能从国库出。
  而在宿麦为少府带来庞大收入的同时,国库的财政状况,将与过去一般无二。
  ——税率减半,收税从一年一次变成两次,等于没增没减。
  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国库每年的农税收入,都只能维持在二十万万钱左右。
  “唉……可惜啊……”
  失望的摇了摇头,柴武便躬身一拜。
  “陛下所制之麦饼,确乃神物。”
  “有此物,则来年少府府库,自当累钱巨万……”
  看着柴武‘恭贺’中明显带着的那一丝遗憾,刘弘只淡然一笑。
  “既大将军以为,麦饼尚可用以食之,那朕之念,便可告于将军知晓了。”
  笑着调侃柴武一句,刘弘面色陡然一肃。
  “将军以为,麦饼,或能替往昔,吾汉家之将士‘以粟饼为食’之俗否?”
  言罢,刘弘不顾柴武惊诧的面容,只目光诚恳的直盯着柴武的眼眸深处。
  而柴武,则是在短暂的失神过后,像是担心刘弘后悔般,赶忙一叩首。
  “陛下仁以爱卒,施重资以养军,臣斗胆,替天下汉士汉卒以诺!”
  “——吾汉家将士唯忘死百战,方可报陛下恩德之十一……”
  
第0301章
三足鼎立
  在柴武毕恭毕敬的恭送中,刘弘重新做上了御辇,驶出了蓝田县衙。
  御辇出了县城,陈濞便再也忍不住胸中疑惑,迟疑的将向身后车厢内的刘弘问道:“陛下。”
  “宿麦之事,臣本不该多问;然有一事,臣实困顿不已……”
  听闻车厢外,陈濞‘史无前例’的开口说话,刘弘眉尾一挑,不由流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太仆博阳侯陈濞,虽然在汉初名声不显,但在刘邦所拟定的‘汉开国功臣列表’中,陈濞却也能排到第十九位。
  ——要知道已故的前卫尉,曲成侯虫达,也不过在这份功侯名单中,排名第十八位而已!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看看如今朝中其他几位重臣的排名,无疑就能证明,陈濞在汉开国功臣中的地位了。
  ——前征越将军,现任上将军隆虑侯周灶,排名第三十四位;
  ——现任御史大夫,北平侯张苍,排名第六十五位;
  ——新任少府长监,因建造未央、长安两宫而得封梧侯的阳城延,排第七十六。
  就连前皇帝太傅,如今贵为丞相的辟阳侯审食其,也只在这份功侯排序表中,排名第五十九位而已。
  陈濞第十九的排名,或许放在汉初那猛将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只能算是‘不错’,但如今,开国功侯中的佼佼者大半逝去,陈濞在开国功侯中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汉开国功侯当中,如今在朝为官,且官至二千石的,只剩下排名第九位的皇帝太傅灌婴、排名第十三位的大将军柴武,以及排名第十九位的太仆卿陈濞。
  其他的位置,都已经缓缓被后起之秀,以及那些在开国初排不上号的‘小辈’所占据。
  三公中,丞相审食其,在开国功侯表中排第五十九;御史大夫张苍排第六十五,太尉官罢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