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530

  ——生而神圣的刘氏天子,怎么可能是‘错’的呢?
  必然是丞相苛责陛下,不用心辅佐!
  所以实际上,只要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被摆上台面,那相权,就必然会落败。
  ——丞相和天子要分个对错,天子又默认不可能有错,那结局,可不就是‘丞相是错的’?
  政治错误,在后世或许只意味着前途尽丧,但在汉室,却意味着政治生命,甚至生理生命的终结。
  如历史上,于武帝一朝先后因罪而死的七位丞相,其中就有三位是‘因罪自杀’。
  而文帝朝的张苍,也在黄龙改元之事后,被文帝刘弘强硬罢相。
  实际上,汉室君权与相权之间争权夺利的结局,从此事上就能一目了然。
  黄龙改元事件,可谓是文帝刘恒皇帝生涯中,不可多得的污点之一。
  除了黄龙改元之事外,历史上的刘恒,就只有饿死淮南厉王刘长一事,足以被称得上污点。
  而无论是历史上的时间点,还是后世人的视角,刘恒在黄龙改元事件中的人设,都是清晰无比:身汉天子的刘恒,真的犯错了……
  ——就连刘恒自己,都隐晦的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将撺掇自己改元的新垣平夷了三族。
  可即便如此,在黄龙改元之事中据理力争,劝谏刘恒不要改元的张苍,也依旧无法避免被罢免,成为汉室第一个被罢免,而非在位老死的丞相。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汉室的舆论背景: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有错的……
  哪怕真的有错,天下人都有义务,为天子的错误开脱,甚至替天子背锅!
  如果谁不这么做,那就是不忠!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武帝晚年的一封罪己诏,才能有那般显著得功效:除了感动于武帝诚恳的认错态度之外,天下百姓重新信任汉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于‘替天子分忧(背锅)’的本能,以及‘汉天子不会有错’的潜意识。
  正因为此,汉室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成功压制君权的丞相曹参,才到死都没有把双方的矛盾摆上台面。
  盖因为矛盾一旦摆上台面,身为丞相的曹参就要做好准备:即便是最好的结局,曹参也将失去丞相之位,晚节不保。
  而今日的元朔朝,便将当今刘弘与丞相审食其之间的茅盾,光明正大的摆到了台面之上。
  至于‘在争斗中取得优势’这一丝最后的生机,也在审食其身上失去了可能。
  ——当今刘弘,可不是惠帝刘盈!
  孝惠皇帝在位足足八年,至死都没能将触手伸出未央宫。
  而当今这位,虽然在登基之后的前四年,也同样是泥塑雕像,但在诸吕之乱过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已经将朝堂,牢牢地把控在了手中!
  想想诸吕之乱后,朝中三公九卿都是谁?
  ——丞相是曲逆候陈平,御史大夫是平阳侯曹窋,太尉是绛侯周勃;
  太仆是汝阴侯夏侯婴,郎中令是曹窋之弟曹岩,内史阳信侯刘揭,少府留侯张不疑,奉常兼宗正刘不疑,卫尉曲成侯虫达,廷尉、典客也都是陈平的嫡系。
  现在?
  三公九卿十二人当中,只有刘不疑依旧是奉常,其余十一个位置,统统换了人!
  这就像在后世,某国总统刚上位,整个行政系统的一到十五号首长便统统换了人。
  任谁看了,都会意味深长的心语一句:新上来的这位,是个狠角色!
  在对枪杆子的掌控上,刘弘地掌控力虽不及祖父刘邦,却也是远超父兄。
  孝惠皇帝前后八年的皇帝生涯,唯一可以依仗的,也就是沛县子弟为班底的南军而已。
  至于孝怀刘恭,那更是到死都不一定出过未央宫。
  但当今刘弘,却已经在重整南军、改编北军的基础上,得到了飞狐军的效忠。
  不出意外的话,来年开春,长安甚至会拥有第三支拱卫京都的部队——蓝田都尉!
  除此之外,刘弘还通过任命亲信——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并罢设太尉这一骚操作,合情合理的将天下军队的理论指挥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如此权势的刘弘,别说审食其了,哪怕是御剑收藏家曹参再世,都未必敢再呛一句‘萧规曹随’‘垂拱而治圣天子之类。
  而相较于前辈曹参,审食其可谓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
  曹参再怎么说,也是食邑万三百六十户的顶级侯爵,光以食邑数量而言,就连身为‘开国第一侯’的酂侯萧何,都要稍逊于曹参。
  论能力,曹参能大公无私的沿用萧何制定的政治秩序、规则,并将汉室天下打理的井井有条。
  论学识,曹参是黄老巨擘,就连叔孙通这样的大儒,都要竖起拇指,称曹参一声‘贤相’。
  论武力,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万零三百六十户的封国食邑,那都是曹参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就连对朝堂的掌控力,曹参都能在吕后健在的情况下,做到实际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曹参在世时,就连女强人吕后,都温柔的像只兔子。
  在曹参病逝之前,吕后唯一做出的出格事儿,也就是把戚夫人给虐了一通……
  跟曹参比,审食其可谓是一无是处。
  论武勋,审食其几近于无——就连辟阳侯国那千五百户食邑,都只是高皇帝看在审食其常年侍奉吕后的份儿上,恩封给了审食其。
  论学识,审食其在文坛毫无地位——要知道在历史上,审食其不过是被肌肉男淮南厉王刘长一锤砸死的老人而已。
  论能力,更是无从说起——高皇帝、孝惠皇帝年间,审食其都只是吕后的‘闺蜜’而已。
  就连后来被吕后任命为丞相,也只是因为审食其在吕后看来,足够可靠的缘故。
  即便撇开这些不说,光是一个最简单直白的比较,就足以道明曹参和审食其之间的差距。
  ——曹参为相,就连吕后都不敢乱来;遍封吕氏子弟为王,都得等到曹参病逝,王陵上台之后……
  即便是在王陵身上,吕太后也没讨得便宜,最终只能罢黜王陵的相位。
  而审食其,只是通过在吕后身边阿谀奉承,才得以高升的‘幸臣’而已……
  说白了:曹参是能治住吕后那条母老虎的人,而审食其,只是吕后常年圈养的一条犬。
  犬仗人势,自是威风凛凛;但一旦身后的主人消失,犬,依旧只是犬。
  更何况现如今,审食其这条犬还光明正大的朝新主人:刘弘狂吠。
  这样一条恶犬,自然也就躲不过‘走狗烹’的下场了。
  除了这桩大事之外,元朔朝也商定了几个重要的九卿任命。
  ——酂侯萧何次子萧延,被刘弘以‘恩封功臣之后’的名义,任命为了信任典客卿。
  而宗正,则再度落在了楚元王一脉的头上:元王刘交三子平陆侯刘礼,正式被任命为了宗正卿。
  待来年开春,刘礼就见奉诏入京,延续元王一脉‘每一代出一任宗正’的传奇。
  至此,全新的三公九卿体系,在汉室朝堂形成。
  内史申屠嘉,少府田叔,郎中令栾布,廷尉吴公,卫尉秦牧,奉常刘不疑,宗正刘礼,典客萧禄,太仆陈濞。
  三公方面,张苍依旧为御史大夫,太尉官正式罢设。
  而现任丞相审食其,在正武元年元朔日,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离任’倒计时。
  而在元朔朝之后,刘弘却趁着晚宴之前的空隙,偷偷将新上任不久的内史申屠嘉,召到了后殿……
  
第0307章
故安侯嘉
  “荥阳一战,故安侯可谓扬我汉室之威,便是朕,亦赞叹不止啊……”
  道出一句略有些做作的开场白,刘弘又简单关心了一下申屠嘉的身体状况,便开始直入正题。
  “卿久离长安,此任内史,可有政令不通之忧?”
  其实,在申屠嘉于十二月中旬抵达长安之后,刘弘就已经召见过一次申屠嘉。
  只不过当时,申屠嘉连内史的状况都还没摸透,刘弘也不好下达什么指示,只求申屠嘉能尽快理清内史的事务,为开春后宿麦的耕种、收获做好准备。
  但很显然,申屠嘉的表现,远远超乎了刘弘地预期。
  “承蒙陛下挂怀,臣不敢有一日懈怠。”
  “自臣至长安已近半旬,内史有司凡六百石以上之官佐,臣均已会面。”
  就见申屠嘉稍有些拘谨的拱手一拜,旋即语气淡然道:“今内史,虽不敢言复往日之利,然臣于内史之政务,当算得上知晓……”
  闻言,刘弘露出一个深达眼底的笑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