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30

  在汉之前,殷、夏、商、周、秦这五个朝代的更替,在五德终始之说中,被解释为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
  按照这个顺序,五行在过去五个朝代已经轮了一圈,汉室的王朝属性,本该回到五行的起点:土。
  汉灭秦,在五德终始中,也应该被理解为:土克水。
  结果刘邦脑门一拍:不行,爷们儿是赤帝之子!
  刘邦说完这句话,叔孙通还没来得及编造背景故事,刘邦又是脑门一拍:不对!
  五德终始,却只有赤帝、青帝、白帝、黄帝四个?
  这不行,俺要填上一个黑帝!
  平白无故发明一个‘上古天帝’出来,刘邦便满意的拍了拍屁股,并把王朝属性的定性,交到了叔孙通手上。
  叔孙通就想:这该怎么办?
  老爷子发明了个黑帝出来,这汉德,不能和黑帝没有关系吧?
  无奈之下,叔孙通只能也学着刘邦脑门一拍:有了!
  经过长时间的创作,‘汉属水德’的王朝定性,终于被叔孙通圆了回来:阿这个,土木金火水,五行嘛。
  殷土、夏木、商金、周火,那我汉室,自然应该是‘水德尚黑’了……
  什么?
  秦也水德?
  开什么玩笑!
  ‘暴秦’还能算是王朝?
  就这样,秦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却彻底被叔孙通开除出了‘王朝’的行列,‘汉承周王室法统’的官方解释,也正式成为了汉室的普行价值。
  而汉尚水德,色尚黑,又完美的对应了刘邦发明的黑帝。
  但由于刘邦混乱的‘创作习惯’,使得‘赤帝之子’的说法,成为了‘汉水德,尚黑’的一个小bug。
  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汉天子服饰尚黑,军队将士战袍尚赤的混乱状况。
  
第0332章
一个不留
  从这个角度而言,汉室现在的王朝属性,应该算是取代了‘不算王朝’的秦,顺着周王室的火,成为了和秦一样的‘水德’。
  但是在五德-五行对应的上古天帝中,水德对应的应该是白帝少昊,而非如今汉室所尊崇的黑帝颛顼,亦或是天神太一。
  更不是刘邦曾经为自己编造而出的‘赤帝’老爹:炎帝。
  这就使得,汉室的王朝属性,并不具备一个完全准确的定位:一边说自己是水德,却又不信少昊,一会儿发明个黑帝颛顼,一会儿又说自己赤帝之子……
  就连刘邦起事之初的神话传说中,那桩最具传奇色彩的‘斩白蛇起义’,也和‘汉属水德’的王朝属性严重相悖。
  ——水德尊白帝,结果刘邦可倒好,这头来一出‘赤帝子斩白帝子’,后面又说汉室尚水德?
  这就好似一个商人杀光了所有的农民,然后发表演讲说:我为无产阶级带盐。
  在历史上,汉室的王朝属性,是在汉武帝时期,思想舆论接受‘秦是一个封建王朝’的事实之后,才将本属于秦的水德还给了秦,而将汉室的属性,正式定为了本该如此的‘土德’。
  实际上,就连文帝一朝,将丞相张苍的政治生涯彻底葬送的‘黄龙改元’一事,其根源,也同样是汉室的王朝属性问题:汉,本该属土德,尚黄。
  作为一个后世人,要说刘弘有多么在乎自己的王朝,是属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的哪一个,那无疑是在说笑了。
  但哪怕不在乎,光是为了避免第二个新垣平出现,让汉室搭上一个比肩萧何的丞相,刘弘也要把汉室的王朝属性,拉回正常的传延顺序。
  将这种种因素考虑在内,刘弘所要做的事,实际上也就很明显了:将历史上的武帝猪爷曾做过的事再做一遍。
  即:将汉室的王朝属性拉回正轨,定为土德。
  但这件事,却不是一朝一夕,亦或是一道法令,就可以完成的。
  ‘汉属水德’一事,是刘弘地亲祖父,开国皇帝刘邦所制定;其中,又带有‘贬秦尊汉’的政治逻辑,以及‘暴秦’这么一个政治色彩极其深刻的内在逻辑。
  除此之外,将王朝属性改为土德,还有一个很麻烦的点:在五德终始的五行中,土为首!
  而‘五德终始’之说出现到现在,仅仅只是轮了一轮,也就是说,汉室是第二个王朝属性为‘土德’的王朝。
  了解到上一个‘土德’的王朝代表着什么,就不难理解汉室‘尚土德’,在历史上为什么那么艰难,直到汉立国将近百年后,才得以成行的了。
  ——土德尚黄,对应的上古天帝,正是黄帝轩辕!
  从这就能知道,汉为什么在立国之后,王朝属性为什么迟迟无法正常的定为‘土德’了。
  谁敢拿自己的王朝,跟上古帝王轩辕黄帝相比?
  谁又敢说,自己的功绩能比肩黄帝轩辕,能坦然自若的‘尚土德’呢?
  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出,刘邦将汉室定为水德,亦或是胡搅蛮缠的发明黑帝、说自己是赤帝子,或许并不全是耍无赖。
  可能性更大的情况是:一来,过去五个王朝,都属于五行、五德的第一代继承者,对于汉室成为第二代‘尚土德’的王朝,刘邦心里不是很有底。
  这二来,或许就是刘邦自己也有点气短,不敢拿自己和黄帝轩辕相提并论。
  或许是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刘邦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骚操作——先是‘赤帝子斩白帝子’,然后发明黑帝,最后还将汉室的王朝属性,定为了尊白帝的水德。
  说白了,刘邦并非不知道自己的王朝轮到了‘土德’,而是出于种种原因,才逃避这个问题而已。
  再看历史上,武帝猪爷荡平胡虏,携千古功勋,一举将汉室定为‘土德’,也未尝没有将自己比作黄帝轩辕的意味。
  就连文帝刘恒非要黄龙改元的奇怪举动,都能解释为:奋斗一生到晚年,文帝刘恒,多少有点飘了……
  将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后,刘弘对于汉室王朝属性的看待,也就全面多了。
  首先,汉尚水德,确实有抹黑前秦的政治需求,在短时间内,还是不太好作出改动。
  其次,就是刘邦、刘彻都成面对过的问题:朕的攻击,有没有面和黄帝轩辕相提并论?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要想将汉室的王朝属性改为应有的土德,那最好在熬一段时日,让秦的问题在汉室的舆论重要性消耗掉,并令下足以名垂青史的功勋,再顺势成为‘黄帝轩辕的继承者’。
  既然如此,刘弘也就没有必要着急改换王朝属性了。
  但王朝属性改换的准备工作,却是要早做筹谋。
  所以,刘弘就在此次的‘金毒灼魂’事件中,做出了一个小小的试探。
  ——以非官方的名义,散播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言论,让百姓对此事有一定的了解,并为将来的王朝属性更改,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具体操作上,也并没有什么令人匪夷所思的内容——让许负以官方身份出面,却以个人身份发表言论:汉本该尚土德才对啊……
  对此,百姓自然是云里雾里,盲听盲从;而长安官方对此,则可以持‘不确认,也不否认’的态度。
  等时间久了,百姓都具备了‘汉属土德’的潜意识,王朝属性的改换,就会轻松许多。
  所以,对于许负在长安散播的‘言论’,刘弘是有一定了解的。
  准确的说,许负所说的话,几乎每一句,刘弘都是‘原作者’。
  什么‘汉尚土德,陪葬品应该用土陶器具’啦……
  什么‘陪葬金器,属于金德的要求,和土德不相符’啦……
  都是刘弘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所创作出来的内容。
  对于这个做法可能引发的后果,刘弘的预测也比较乐观——如果顺利的话,百十年后,汉室的厚葬之风,就将从‘陪葬金银珠玉’等贵重物,转变为陪葬土陶、俑等工艺品的‘经济适用型丧葬传统’。
  而以陶器、土俑作为陪葬品,在这个世代也是早已有之,推行起来并不会遇到很大阻力。
  所以,对于吴公所说的‘鸣雌亭侯以五德终始之说,乱国家大政’,刘弘是早就知情,并持默认态度的。
  真正让刘弘感到意外,和些许沉重的,是吴公所说的另外两件事。
  ——恶教淫祠,以及掘墓之事!
  实际上,早在决定发明‘金毒灼魂’的神话传说时,刘弘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已经被迈入坟墓里的黄金,到底应该怎么办?
  可千万不要小瞧汉人,对‘先祖在地府的生活’的重视程度!
  即便是在后世的新时代,要是发生某人破坏陵寝坟墓,甚至是墓碑的状况,那墓主人的后代,与‘行凶者’必然会不死不休!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汉人心中,甚至连法律,都不再是‘报仇雪恨’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同样的道理——当极其重视孝道的汉人,在得知先祖已经在地府受‘金毒灼魂之苦’数十上百年之后,哪怕是背着‘惊扰先祖’的风险,也必然会想尽办法,将坟墓中的黄金取出来,以尽快缓解先祖亡魂的‘苦痛’。
  对这个问题,刘弘自是早有安排——等金毒灼魂的说法,在民间舆论得到全面认可之后,自己再战出来,让奉常拟定出一套‘取金祭祀仪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