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530

  既然此次汉-越外交的主要负责人陆贾,都因为此次外交而被‘杀鸡儆猴’了,那相应的外交成果,自然也要全面推翻了。
  ——在去年淮南国vs南越的小规模战争当中,汉室可是胜者!
  作为胜利者,刘弘凭什么要答应作为战败方的赵佗,提出如此挑战底线的要求?
  要知道即便是在赵佗称帝之前,南越都从未拥有过‘不朝贡’‘不质子’的特权。
  合着被汉室胖揍一顿,啥权利都不被削夺不说,还能多出这两项不切实际的特权?
  真要这样,那后世的呆宋,恐怕做梦都要笑醒了。
  打了败仗就能有特权?
  ——打败仗这事儿,我懂啊!
  所以此次陆贾出使,在刘弘这里是‘权当没发生过’的性质。
  刘弘甚至很有可能交代下一个前往南越的使者,在展开谈判之前,先就赵佗‘蛊惑陆贾’一事,进行问责。
  战败国就得有战败国的态度!
  矮要承认,挨打站稳!
  仗打输了,那就得该割地割地,该赔款赔款,总要付出些什么东西,才能求得自己想要的和平。
  嗯,求和这事儿,汉室也很懂。
  刘弘正思虑间,张苍那语带深意的声调,就从一旁传入刘弘耳中。
  “依陛下之见,此间之事,该当作何处置?”
  闻言,刘弘稍敛回心神,意味深长的看向张苍,旋即淡然一笑。
  “北平侯所问者,可是朕欲再启战事,以伐南越?”
  见张苍略有些担忧的点了点头,刘弘摇头一笑,便再度淡笑着望向张苍。
  “依北平侯之见,南越王佗于前岁称帝,其底气何在?”
  “若朕此番高高举起,轻轻放过,赵佗可有再行称帝之嫌?”
  只丢下这两句,刘弘便摇头叹息着起身,负手来到了张苍身边。
  “朕以为,南越王佗之不轨之心,乃自秦皇嬴政驾崩之日,便早已有之!”
  “若非如此,赵佗何以身负秦南海都尉之职,反不奉秦廷捐税之令,而行毁涧绝道之事?”
  
第0355章
幕北剧变
  汉正武元年夏六月末,匈奴幕北草原,龙城。
  在经历长达半个多月的‘蹛林大会’祸害之后,龙城及周边部族,终于是在一个月前,表面上‘万分不舍’,实则欢呼雀跃的送走了单于大帐。
  在匈奴,每年五月的蹛林大会,都是草原大多数人的狂欢。
  在这样的一场‘匈奴内部资源重新分配会议’当中,许多不满于草场分配,以及因草场过于贫瘠、狭小,而无法供养整个部族的部落,都能痛苦角力、骑射等方面的比试,得到更宽广、更肥沃的草场。
  当然,得到归得到,若想把草场守住,还得看这个部落有没有足够的武力,让周边口水横流的‘兄弟部落’,在看到自己强壮的肌肉之后,打消‘杀人越货’的打算。
  草场、水源等生存资源的再分配,显然是部落头人,起码也是部落贵族需要关心的事。
  对于普通的牧民而言,这场每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也同样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是改变部族的命运,而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各项比拼中获得好成绩的勇士,自然能在匈奴的丛林法则下,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社会地位。
  除了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务实的草原牧民所看重的现实利益,也是非常可观。
  如果成绩勉强合格,完成了部落头人先前下达的任务,那这位年轻、强装,却又近乎一无所有的勇士,就将大概率得到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
  包括女人的青睐、部落贵族的信重,乃至于头人所恩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牛、羊、马等牧畜。
  原因很简单:在匈奴,唯一获取他人尊重的方式,就是证明自己的强大!
  此处的强大,几乎是单纯纯粹的指武力强大。
  而草原上的女人,也同样只信奉一个生存法则:追随强者!
  只有证明自己足够强大的男子,才能带着自己的女人、孩子、牧畜,乃至于部族,在残酷的草原上生存下去。
  对于部族头人而言,也只有勇敢者、强大者,才能在自己的率领下捍卫部族,击退入侵者,并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奖励。
  所以在每一年的蹛林大会之后,草原上都会出现这样一副景象:在武力比拼中获得好成绩的勇士,但凡是回到原部族的,都会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接受头人的恩赐,成为一位光荣的部族勇士,得到头人赏赐的牧畜、草场、奴隶,从此不再需要为生存发愁,也不需要再放牧,只需要每天和部落的其他勇士外出打猎,以磨练自己的战斗素质,并随时准备战斗即刻。
  再要么,就是拒绝‘屈居人下’,登高一呼,获得一小批拥护自己的牧民家庭,退出部族,成立属于自己的小部族。
  对于这种‘自立为王’的部族,原部族往往也不会有太大敌意,而是以类似‘同根同源’‘都是血脉兄弟’的逻辑,和这个新兴部落达成联盟,承诺‘双方互为犄角’,在必要时成为对方的武力支援。
  至于草场,就需要这个新生部落自己去打拼了。
  但想想都知道:作为草原最重要的生存物资,草场和牧畜,是连那些人口数万、十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强大部族,都要凭借武力才能守护的东西。
  一个看似勇敢的头人,带着几十上百个‘勇士’,就像从别的部落抢到草场,显然很不现实。
  就算抢到了,这样一片‘防备力量几近于无’的草场,也会立即成为各部族争相讨伐的对象。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蹛林大会‘小有成就’的勇士,并不会选择风险巨大的‘自立山头’,而是会成为部族的战士。
  当拥有了部族分配的牧畜,以及崇高的勇士地位之后,女人什么的,也自然而然就会找上门来。
  至于那些在蹛林大会表现出彩,在某一项比拼中才华横溢,亦或是同时在几项比拼都有不俗表现的‘高级人才’,则打都会被单于庭吸收,成为光荣的单于庭本部勇士!
  这样的幸运儿,会被单于亲自赐予奴隶、牧畜、女人,甚至有小概率会获得某一位挛鞮氏贵女的青睐,却不会获得草场。
  ——成为单于庭本部勇士的人,将和单于庭一起,从春到东在草原南北巡游!
  单于庭大帐立到哪里,本部的牧畜就吃到哪里!
  笼统的来讲,匈奴冒顿、老上统治时期的蹛林大会,在某种程度上,和华夏文明后世的科举制度,具有相当一部分相似性。
  只是相较于考验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考举,匈奴的蹛林大会,更像是‘武举’。
  对于蹛林大会所选拔出的人才,匈奴的分配也颇具考据特色:成绩一般的在地方(部族)做官,最好的那一批在朝廷(单于庭)做事。
  相应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财富,也都与后世中原考举制度后的状况高度相似。
  如大明朝的‘秀才不交税’,便是匈奴的‘勇士不放牧’。
  但今年的状况,显然和过去几年有所不同。
  ——去年年初,单于庭提前半个多月抵达龙城附近,离开的时间也同样比往年晚了小半个月。
  原本只停驻15-20天的单于庭,去年却和整个匈奴的部族头人、贵族,以及所携带而来上贡的牧畜,在龙城左近的草场待了将近50天!
  如此长时间的滞留,对龙城附近,甚至于对整个幕北草原的部族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巨大打击。
  ——要知道光是单于庭本部,就有足足四十万人!
  随单于庭一起前来的牛羊牧畜群,更是高达数百万!
  四十万壮年男子、数百万头牛羊牧畜人吃马嚼、人畜粪便,对草场本身就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伤害。
  再加上滞留时间翻倍,更是让幕北草场受到的影响,呈指数上升。
  而这个影响所带来的苦果,基本在去年冬天,被幕北各部族含泪吞下。
  ——整个冬天,幕北饿死的牛羊牧畜,将近十万头!
  情况最好的几个大部族,也承受了牧畜冻死、饿死五分之一,人口锐减四分之一以上的惨痛代价!
  更让这几个部族的头人心如刀绞的是:四分之一的人口损失当中,并没有将另一个重要的生产工具——奴隶统计在内……
  只能说,经过去年冬天的残酷洗礼,幕北所有的中、大型部族,都遭受了无法磨灭的巨大打击。
  至于小部族……
  ——在经历那样一个残酷的冬天之后,幕北草原上,基本不可能会有小部族幸存!
  八成以上的小部族,都没能抗过冬天的饥饿和寒冷,全族冻死在了毡帐之内。
  当春天到来,河流开化之时,那些小部族的牧民、牧畜被发现的时候,大都还维持着死亡前的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