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530

  虽然秦末的楚汉之战,汉室鼎立之后的异姓诸侯叛乱,栾布都没有参与其中,但汉家中郎的身份,就足以证明栾布的军事才能了。
  看看汉室中郎的位置,都出了些什么人?
  ——飞将军李广!
  ——‘稳健’将军程不识!
  ——景帝太仆袁盎!
  ——苍鹰郅都!
  甚至连历史上的条侯周亚夫,一开始也是从中郎的位置转任河南郡守,才有了那段专属于细柳营的神话。
  要说中郎属衙是汉室的黄埔军校,那无疑是有些夸大其词了,但要是说‘汉家中郎人均校尉之能’,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道理再简单不过:汉室的中郎,外放都得是郡尉起步!
  周亚夫那样家门显赫、又资历深厚的中郎,更是会直接外方为郡守,成为封疆大吏,替中央守牧一方。
  而秦牧,则是凭借从龙之功贵幸,却又有坚实的武勋作为基础。
  论地位,外戚的身份为秦牧手掌兵权提供理论依据,九卿的身份为其提供法理依据。
  总的来说,此次出征的汉方将领,无论是主帅柴武,还是前将军秦牧、后将军周灶,左将军郦寄,还是右将军栾布,绝对没有一个是‘德不配位’。
  非要排个子丑丁卯,也就是柴武和周灶身份稍高些,秦牧和栾布的威望稍低一些。
  而现在,这五位所组成的当今汉室所能凑出的‘最佳阵容’,却联袂出现在了梁都睢阳,接受梁王刘恒的召见。
  ……
  “梁王臣恒,参见陛下!”
  不出意外,刘恒自然是先向柴武手中的天子节大礼一拜,叩首等候天子的‘答复’。
  “朕躬安。”
  作为天子,刘弘自然不可能亲自到这睢阳城,对刘恒喊一句‘我没事’——替刘弘代为答谢的,是手持天子节的柴武。
  在柴武手中,看到象征着刘氏皇帝的天子节,自然是在刘恒的预料之内。
  因为在刘恒的认知当中,柴武此番领军出征是要去南方,给南越王赵佗一个严厉的告诫!
  既然是北军南下,那自然不可能全靠北军,还需要南越周围的淮南、长沙、吴国等诸侯出兵,帮助柴武摸清当地地形地貌。
  而如今的柴武作为军方第一人,却并非是手持虎符,天然具备对天下兵马指挥权的太尉,而是汉室将衔中排名第二位的大将军。
  大将军,秩中二千石,位比九卿,从礼法秩序上来看,地位比诸侯要稍稍差一些——中二千石银印青绶,诸侯位比皇后,金印紫绶!
  这种地位对比之下,即便是身为如今汉室军方的实际一号人物,且手持调兵虎符、天子下达的调兵诏书,柴武要想调动关东诸侯国的兵力,也依旧需要天子节的加持,来证明自己调兵的合法性。
  若是没有天子节,光凭虎符和诏书,倒是满足了调兵超过五十人的基本条件,县道官员自然是会奉命。
  但到了那些刘氏宗亲、关东诸侯面前,一句‘大将军如何证明诏书真假’,就能把柴武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所以刘恒也只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对着柴武手中的天子节叩首一拜,旋即匍匐在王宫内的大殿中,等候柴武模仿着刘弘的嗓音,喊出一句‘平身’。
  没出什么意外,刘恒很快就等来了那句‘平身’,但在直起上半身,想要向柴武表达一番私人层面的问候时,刘恒却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
  ‘向天子节大礼参拜’的缓解明明已经结束,柴武却依旧保持着那副手持天子节,满目庄严孑然而立而模样!
  就连一旁的周灶、郦寄、栾布、秦牧等人,也并没有随着刘恒直起的上半身,而带上礼貌性的浅笑。
  便在这紧张,又隐隐带些庄严的氛围当中,刘恒目光中的疑惑,随着一位中郎大半的人男子走入殿内,而逐渐变为惊恐。
  “这……”
  “这是,前年的事发了!”
  这一刻,刘恒的脑海被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全然占据。
  ——完了!
  在刘恒愈发剧烈的颤抖,以及十步开外都能听见的牙槽撞击声中,那中郎拿着手中被火漆、泥印双重封印的木盒,来到了柴武面前。
  就见柴武恭敬一拜,先将手中的天子节交到身旁的周灶手中,而后双手接过木盒,将上面的火漆、泥印掰开。
  而后,便是柴武那标志性的沉闷嗓音,响彻位于梁都睢阳的梁王宫正殿。
  “天子诏谕!”
  “即刻禁梁王宫除王太后、王后,及丞相、内史、中尉外之闲杂人等,以恭闻天子诏!”
  听着柴武雷鸣般的诏书宣读声,刘恒跪在地上的身体愈发剧烈的抖动起来,终是颤巍巍的叩首在地。
  “臣,遵旨……”
  ……
  在刘恒忙着找自己的诸侯三公,并软禁王宫内的宫女寺人、宦官嫔妃之时,梁中尉薄昭,正在梁王宫宫门外不远处。
  如果有人细心观察的话,就不难发现:宫门外的这条大道之上,除了身披甲胄、背负长弓的薄昭之外,还有许多身着便衣,形色各异,手却无疑不揣在怀里的壮年男子,不时打量着薄昭所在的方向。
  此时此刻,几乎是薄昭这一生当中,最为紧张的时刻。
  ——朝廷派了足足五个单独拎出来,都足够灭掉任意一个关东诸侯国的军方巨擘,一同来到了睢阳城!
  来就来吧,反正是征越大军自函谷东出,折道南下,来趟睢阳也没什么。
  毕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嘛。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今的梁王刘恒,绝对不属于‘没做亏心事’的那一类人!
  两年前,刘恒受周勃陈平蛊惑前往长安,差点接了天子印玺,甚至直接住进了皇宫内的少府!
  就算是当今刘弘早已昭告天下,言明刘恒是‘担心少年天子受欺负,才奉诏入京,陪伴在当今左右’,但在刘恒,以及当时一手操办此时的薄昭心中,这件事,就是个永远都不会消失的闷雷!
  会不会炸,薄昭不知道,啥时候炸,薄昭也不知道。
  在这种心态之下,就连柴武大军的行军路线,在薄昭脑海中都显得‘不怀好意’起来。
  ——关中军队去南越,从长安南下武关,直接一条直线过去不好吗?
  ——就算是要先东出函谷,那也大可以在洛阳就直接南下,或者在更往东的荥阳折道啊?
  ——好端端的,来着睢阳城做什么?
  此时此刻,薄昭已经顾不上客观思考,只越想,越觉得柴武等人,是冲着外甥刘恒来的!
  “千万别派人出宫啊……”
  看着眼前庄严厚重,又隐隐有些破旧的王宫围墙,薄昭不由喃喃自语着。
  薄昭心里清楚:如果柴武和随行人员,此番只是借道,顺便来睢阳,那刘恒大概率不会派人出宫找自己。
  刘恒派人来找自己,只可能意味着两种情况。
  要么,是刘恒要完蛋,派人来告诉薄昭赶紧逃命,亦或是赶紧入宫酒驾。
  要么,就是柴武作为天子使者兼大将军,点名道姓要见薄昭!
  薄昭自问没有什么名气,和柴武也没有什么私下交情,此番柴武南下征越,也没什么用得着薄昭的地方。
  所以,薄昭心里十分笃定:二十步外的这道宫门,只要出现一个气喘吁吁,神色慌张的身影,就意味着一定有坏事发生。
  “千万别啊……”
  “千万……”
  不等薄昭自语音落,竟果真有一位寺人慌慌张张从宫门走出,几乎是没有半刻停留,就想着薄昭所在的方向走来。
  咚!
  那一刹那,薄昭只觉得有一柄千斤重锤,狠狠砸在了自己的心头之上。
  “阿姊……”
  情况,远比‘刘恒派人出宫送信’来的糟糕!
  因为此时向薄昭走来的,并非是刘恒身边的亲信。
  而是如今的梁王太后,平日里最为心中的宠宦:北宫伯子!
  这意味着什么?
  薄昭的心,已然是灰蒙蒙一片……
  “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