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30

  先是孝惠皇帝七年,后又是孝怀皇帝四年、当今刘弘头四年。
  到现在,平城战役过去足足二十二年,那场胜仗为汉室带来的成果,也已经一点一滴耗尽。
  原本重归中央政权掌控的雁门地区,再度成为了北方蛮夷打家劫舍的乐土;在堪舆上位于汉室北国境线以南上百里的马邑,再度成为了北方第一道防线。
  甚至可以说:马邑并非是第一道防线,而是一座为赵长城,及身后的楼烦县、太原地区预警的前哨站而已。
  而在任何一个时代,生活在这样一座连边境都算不上的城池,都是百姓最不愿意的事。
  实际上,马邑城内的百姓组成,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到一万的百姓当中,有一千五百以上的流放刑徒、三千以上的代国郡兵,以及同等数量的军属。
  即便是加上马邑周围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只要是在楼烦县、赵长城以北的区域,就几乎没有自愿定居马邑的普通百姓。
  这也使得马邑城的人员组成,简单到令人一目了然。
  ——三千边防战士戍边,军属照顾其生活,刑徒负责耕作。
  此时的雁门地区,也还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因汉文帝三年的河南战役而被汉室彻底掌控。
  没有了文帝的《许民弛山泽》令,汉室依旧严格的关津之下,商业也还没有繁荣起来。
  再加上马邑以北,也只有一座类似状况的善无城,就使得马邑城的人员流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顶天了去,也就是一些小商小贩自楼烦运来货物,沿经马邑北上善无,而后折返而归。
  但今年的冬天,注定不会太平!
  雁门郡治善无与马邑南北相望,位于武州塞(今山西省大同市至大同市左云县一带)西南方向。
  而善无和武州塞之间,又隔着一道删减,使得二者之间并不相同。
  善无、马邑、武州塞三者,便也呈现一个倒过来的‘V’字形,善无在左上角,武州塞在右上角,马邑在下面。
  而作为整个雁门地区最靠北的前哨站,武州塞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每三日一次向善无、马邑传递消息。
  消息内容,不外乎安不安全,境况对不对劲之类。
  尤其是在秋收之后到冬雪之间这段时间,消息传递的频率会提高到每天一次!
  但在几天前,武州塞派来送信的哨卒汇报:武州派往善无的信卒,已经有好几个没有折返武州!
  每天一封情报,便是每天一个信卒,连续好几个信卒未按时折返,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生活在北方边墙的汉人而言,这种情况,不外乎一种可能性。
  ——雁门郡治善无,已经陷入了包围之中!
  最起码,也是陷入了斥候封锁遮蔽之内。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每个人都知道,马邑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匈奴骑兵跨过武州塞,而后兵临马邑城下!
  如果是小股部队入侵,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过去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马邑几乎每年都会面对匈奴的游散骑兵,到周围区域打家劫舍。
  某些不光景的念头,甚至会发生好几拨匈奴散骑接连出现在周围区域的状况!
  时间久了,边地军民便也有了经验:每逢秋收,则家家户户必抢收粮米,而后举家躲进马邑城内避祸。
  马邑也已经习惯了每年九到十一月,有数千百姓停留于城内的状况。
  但见年的状况,绝非是‘游骑散勇劫掠’这么简单!
  道理再简单不过:能对雁门郡治善无城达成遮蔽的部队,数量绝对不会低于五千!
  而且还得是精锐斥候!
  若是将善无整个包围,那更是需要不下两万骑兵。
  马邑城上一次面临五千以上的匈奴骑兵‘光顾’是什么时候?
  ——高皇帝六年,韩王信献王都马邑!
  自那一场战争后二十多年,马邑从来都没有面临过匈奴的大规模入侵!
  而现在,匈奴人又一次大规模南下,抵达了雁门一代,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又一次平城战役的前奏。
  人们唯一清楚地是:战争,要来了!
  ……
  “放吾等入城!”
  马邑城周围,无数百姓聚集于城门外,对城墙上的卫卒呼号者、哀求着。
  这些人,便是战争永恒的受害者。
  ——百姓。
  在平常事日,这些或世代居住于此,或因罪流放至此的百姓,会在周围的山间乡野居住、生活。
  每年的秋收之后,这些人又都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在马邑城内,躲避匈奴人的抢掠。
  就如此时此刻,云集城墙下的百姓或推着木车、或背着布袋,将所有值钱的家当(主要是刚收获的粮食)带在身边。
  但在城墙之上,马邑令杨正却是一脸为难之色,迟迟不下达‘开城门’的命令。
  ——他也怕!
  怕城外的百姓当中,藏着匈奴人的细作,等之后匈奴主力兵临城下时,在城内作乱,与匈奴人里应外合!
  但明确拒绝百姓入城,杨正又觉得于心不忍。
  说到底,即便城外的百姓当中真有细作,那也只是个别人,其余的那些百姓,都是真的需要马邑城庇护。
  “这该如何是好……”
  暗自纠结着,杨正便不由将怨恨的目光,撒向城内一处简陋的安置营。
  “若非尔等,匈奴人又如何会进犯我马邑?”
  就在杨正在暗地里问候着已经进入马邑的故韩王部部众时,远处的山坳之间,缓缓出现一支身披黑甲的赤袍甲士。
  没等城墙下的百姓反应过来,那支犹如凭空出现的汉军,便隐隐将城墙下的百姓围在了城外。
  “楼烦援兵?”
  暗自猜测着,杨正不由摇了摇头。
  如今大战将至,恐怕楼烦县那边也闻到了火药味。
  这种情况下,别说派兵支援马邑了,楼烦自保都来不及!
  更何况城外这支军士甲胄齐备,军容齐整,将百姓围在城外的行动极为迅速,又并不显得突兀。
  如此素养,根本不像是地方县卒。
  “会是谁呢?”
  没等杨正反应过来,那队军士中便有一人策马踏出,片刻之后,那粗狂高亢的嗓门响彻城门之外。
  “吾等乃晋阳卒,奉代王之命,护送诸位至楼烦暂避。”
  “还请诸位徐徐让出城门,随吾等往楼烦县,楼烦令已于城内备好营房,以安置诸位。”
  
第0392章
马邑戒严
  “马邑令何在?”
  在城外的百姓被那支自称‘晋阳卒’的军士护送着前往楼烦方向后,先前出声喊叫的那军官却并未离开,而是径直来到城门下。
  听闻询问声,城墙上的杨正下意识上前,缓过神来,又陷入一阵孤疑之中。
  对于城外百姓徐徐离去,向着身后的楼烦进发,杨正自是长松一口气。
  但对于眼前,这位自称是代王派来,暗自马邑周遭百姓的武将,杨正还是不敢全然信任。
  诚然,城外的武将身披汉军赤色制式军装,甲胄齐备,不可能是匈奴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