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30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去掉做泥塑雕像的前五年,以及病种卧榻的最后三年,光是中间的十五年,就发出去数百柄御剑,平均每年超过四十柄!
  也就是说,每过十天,就会有一个幸运儿,得到刘恒赏赐的御剑。
  景帝更是夸张,但凡碰到不得不赏,又舍不得赏的时候,二话不说,一声:剑来!
  至于什么情况下,景帝刘启才会舍不得赏金银钱物……
  ——从登基到断气,无时不刻都舍不得!
  如果说文帝朝,二千石的标志是人手一把御赐天子剑的话,那景帝朝,家中祠堂没供奉个三五把御剑的,都不好意思说在长安算个人物!
  这个优良传统,身为半傀儡的惠帝刘盈,当然也是熟练掌握的。
  在登闻鼓事件之前,刘弘被软禁在宫内捏泥巴时,翻看过石渠阁的皇室档案,对此略有了解:便宜老爹在位七年,总共发出去十三柄御剑。
  时任御史大夫,安国侯王陵一柄;吕后的心腹,刘邦的沛县老乡,辟阳侯审食其一柄;孝惠皇后张嫣的父亲,刘盈的老丈人宣平侯张敖一柄;周吕侯吕泽幼子,惠帝的表兄洨侯吕产一柄。
  其余九柄,统统都赐给了丞相,平阳侯曹参……
  看到那一连串:元年秋七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元年秋八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元年秋九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的字样,刘弘都不由发自内心的心疼起便宜老爹。
  ——那段刚登基的时日,怕是惠帝刘盈最黑暗,丞相曹参火力最强大的一段时日了。
  这就使刘弘有十足的自信,借机搞事了——王陵、审食其那两把剑,自当是在家中祠堂供奉;张敖那把不出意外,应该是在长子,即在诛灭诸吕之后,被周勃等人废黜的原‘鲁王’张偃手中。
  至于吕产那把……
  吕产人都被砍成肉酱了!
  剑能好到哪里去?
  即便不说这些,想要证明墙上这把剑出自平阳侯府,也十分简单——石渠阁中的皇室档案,白纸黑字记载着:平阳侯府,应该有九柄御剑!
  且先不提曹窋此时就跪在高庙外,根本无暇回家造假;即便曹窋是墨翟在世,也不可能做得出少府大匠为惠帝精心铸造而出的御剑。
  所以,墙上插着的那把御剑,就是充分证明‘高庙墙垣被损,是平阳侯家族所为’的有力证据!
  至于刘弘为什么要借此发难,明明已经与陈平商量好御史大夫的罢免之事,还要对平阳侯家族赶尽杀绝?
  这从陈平不顾实际情况,在这种万民景从的时刻,都要硬着头皮站出来,试图阻止刘弘就能看出来。
  心里暗爽着,刘弘脸上却是恼怒更甚:“丞相此言何解?”
  “高庙,乃太祖高皇帝,朕祖之祠庙也!”
  看着刘弘满脸的震怒,陈平苦涩的弯下腰,深深一叩拜:“陛下,高庙墙恒遇损,臣亦羞愤不已。”
  “然仅凭御剑一柄,陛下便欲治罪功勋,臣担心贼子借此逍遥法外,反使忠良担贼子之罪啊……”
  话音刚落,跪在陈平的曹窋便慌忙跪行而出,满脸震怖的连连叩首:“丞相所言极是,万望陛下明察!!!”
  
第0099章
贵族担当
  陈平此时,只觉得一万头草泥马从头顶狂奔而过。
  ——墙上这把剑究竟是不是曹岩的?
  这简直和老刘家的皇帝刻不刻薄一样明显!
  但饶是如此,陈平却依旧不得不站出来,在这个百官追随,万民景从,小皇帝不惜削发代头,也要杀进平阳侯府的时间点,万分不情愿的说出那句‘陛下三思’。
  难道真的是陈平蠢到极致,到这份儿上了,还不赶快做切割?
  实际情况是,这么重大的政治事件,根本不是丞相说切割,就能切割的掉的。
  很简单的道理:现在的政局,是皇帝年少,长乐无主,丞相携百官而治百政;这种时候,作为政权法统象征的高庙却出了问题?
  如果除了曹岩外,还要有第二个人死,那陈平就是头号热门!
  刘弘不惜削发代首,将所有罪责都拦在自己头上,难道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笑话!
  ——皇帝都象征性的掉了脑袋,其他人还想好过?
  小皇帝这根本就是以退为进,跟陈平昨晚那句‘臣乞骸骨’是一个路子。
  更何况身为皇帝,刘弘怎么可能会错呢?
  在这个宇宙万物,物理规则都要给皇帝让道的时代,皇帝是不可能有错的!
  如果皇帝说自己错了,那就是这个世界错了!
  所以,陈平必须站出来,阻止刘弘扩大事态——没错,刘弘削发代首,就是在扩大事态发展!
  而陈平需要保证的,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下曹窋那颗脑袋。
  因为曹窋是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上行下效,可不是后世才有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秦王喜武夫,举国皆壮士!
  除了罪魁祸首曹岩以外,这次高庙事件死的第二个人,就将为后续的大清洗打下基调;如果曹窋死了,那后续基调就是:三公同样可以死!
  这对于本就深陷泥潭的丞相陈平而言,是根本无法接受的。
  所以,陈平的目的非常简单:哪怕朝中百官死尽,九卿尽去,陈平也要保证这次事件的余波,不要冲上三公一级的高地。
  如是想着,陈平便满带着苦涩,看着眼前怒目圆睁,双目却微呈思虑之状的小皇帝。
  ——陈平现在很确定,这次高庙事件,绝对是小皇帝一手策划!
  起码也是昨夜,小皇帝试图从高庙出来,赶往安门之时,与负责‘保护’小皇帝的曹岩发生冲突,才造成的。
  想到这里,陈平心中便有了些底气,稍一拱手,便开口道:“数日以降,陛下于高庙祭祖;郎中令奉命护驾,亦当有禁中卫卒数十人随行。”
  “陛下何不召那数十禁卫,指证高庙墙垣,乃何人所损之?”
  ……
  看着眼前那张已尽显老态,却依旧满是倔强的脸,刘弘欣喜之余,不由感到一丝遗憾。
  高庙这件事,自然不是刘弘精心安排——起码刘弘从没有对虫达下达过‘将曹岩的剑打到高庙墙垣上’的命令。
  但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刘弘其实有很多种选项。
  一,直接上前,将墙上那柄剑拔下来,下达禁口令,然后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前往安门,与陈平谈判。
  但这样做,对刘弘没有任何好处不说,还有可能给刘弘留下隐患——比如说,曹岩某一天喝醉酒的时候,‘不小心’跟别人说了句:陛下根本不敬高庙啊……
  二,于昨晚直接下令逮捕曹岩,然后在今天的常朝上宣布此事,亲自做人证,令有司部门审查此案。
  如此一来,曹岩必死;但除了弄死曹岩之外,刘弘依旧无法得到什么,甚至很有可能要因此在高庙面壁和一年半载。
  甚至于,很可能被人怀疑刘弘,依旧是在肆无忌惮的弑杀功臣之后。
  三,便是如现在这样,假装不知道这件事,然后将事情彻底捅破!
  这样做,曹岩自然是没法活;但刘弘真正的目标,还是在陈平身上。
  用后世太史公的话来说:值此主少国疑,东宫无主之时,丞相当为天下先!
  陈平原本有两种选择:要么,在刘弘说出那句‘罪在朕躬’的时候,便赶紧跪下来,将罪责担在自己头上,然后请求刘弘治罪。
  那样一来,刘弘就只能暗自可惜着,允许陈平乞骸骨的请求;即便如此,下一任丞相的人选,刘弘还要遵从陈平的意见。
  但刘弘如此决然的将事情捅破,就是因为有十足的信心,确定陈平会选后一种选择:誓死保下曹窋!
  如此一来,呵呵……
  “丞相所言有理。”
  言罢,刘弘便在陈平略有些诧异的目光中回过身,对身后匍匐在地的虫达问道:“卫尉捉拿郎中令时,可有禁中卫卒随行?”
  只见虫达将地上的头稍抬起寸余,沉声道:“启禀陛下,臣于昨夜缉拿郎中令时,郎中令食酒甚醉,未见有禁卫相随。”
  “而后,臣入未央厘整禁卒,方寻得尸首二十四具,皆负罪自刎……”
  音落,刘弘便回过头,对陈平淡然道:“丞相可还有疑虑?”
  嘴上说着,刘弘眼角却依旧撇着身侧的虫达,心中百感交集。
  二十四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