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801

  严世蕃都被气笑了,哗啦一下推倒牌,“再来,再来!”
  “不行了,不行了。”钱渊摇摇头,“困得不行,眼皮子都翻不起来……”
  严世蕃这下显露出强横的性格特点了,死拖硬拽着不让钱渊走人,非要继续打下去不可。
  白启常和唐汝楫也在一旁凑趣,呃,他们之前还赢了点,这一把就输光了。
  钱渊是直接将后世的麻将原样搬过来的,呃,是上海麻将,胡单门的那种,规矩基本没怎么改,饶是明朝也有叶子戏、马吊之类的麻将原型,但如何能后世彻底成型的麻将相提并论。
  实话实说,麻将水平高低和智商真心没有太大关系。
  但钱渊前世下海后在上海经商,陪着领导打了多少麻将,水平真的不低……低的话,送钱都送不出去!
  已经是手下留情了,非要挨宰是吧?
  钱渊也懒得再说什么,去弄了个冷毛巾清醒清醒,接下来……严世蕃等三人面如土色。
  “碰碰胡!”
  “自摸……清一色,算钱!”
  “之前说过的,最后一张牌……这叫海底捞月,去把册子拿来,早就写上了的!”
  “这叫杠上开花,再加上一条混龙,算盘呢?”
  旁边桌上的银子越堆越高,钱渊估摸着再打一个月,修园子的钱都够了!
  哎,钱渊忍不住在心里骂自己,自个儿真不是什么好人啊,如李默、徐阶、聂豹这种史书上的名臣贤相都处不好,反而和严世蕃、赵文华、唐汝楫这种货色打得火热,也不知道以后史书上怎么描绘自己。
  但没办法,钱渊找到了前世和狐朋狗友喝酒搓麻撸串的感觉……
  一直到月亮老高,严世蕃终于沮丧的决定结束牌局,再打下去也就是个输,还不如钻研钻研,过几日再找这厮的麻烦。
  这天晚上,钱渊收获颇丰,但他可能太低估自己的存在感了。
  从钱渊走入严府别院的那刻开始,很多人就在等待,好嘛,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七个时辰才出来,面带笑意,嗯嗯,来的时候没马车,回程多了架马车……废话,那么多银子难道全靠手搬肩扛啊?
  徐阶在书房里皱眉苦思,多年前和钱铮之间的不愉快是不是有机会缓解,毕竟钱铮离京多年,当年夏言旧部早就雨打风吹去,聂豹也已经致仕,其实自己和钱铮已经没有了冲突的必要。
  严嵩……严世蕃……钱渊……七个时辰……
  徐阶微微抬头看向面前正在给自己烹茶的女儿。
  和徐阶不同,吏部天官李默正暴跳如雷,书房里已经是一片狼藉,甚至自己手上都被破裂的瓷片划出一道口子。
  如果说之前钱渊入西苑,嘉靖帝否决曹邦辅,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只是猜测,但现在李默可以肯定,钱渊必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然严世蕃那等狂傲之徒为何会和钱渊长谈七个时辰,难道是惺惺相惜?肯定是臭味相投!
  李默咬牙切齿的在心里琢磨,记得这厮的叔父很快就要入京了,这厮明年还要会试……看我怎么收拾你!
  哎,钱渊也没想到,国粹的威力如此之大……
  唯一知道真相的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他忍俊不禁的看着手中的书册,回头问道:“真的打了六个多时辰?”
  “真的。”下属恭敬弯腰道:“连晚饭都误了,只吃了几块点心充饥。”
  “有意思,有意思。”陆炳挥手斥退下属,起身走到一旁的桌案上翻了起来,好一会儿才找到一份册子,这是南京锦衣卫几日前送来的。
  “宁国府旌德县北山乡,有富商携银自南京来,面白而单臂,召集乡民修桥铺路,搭屋建宅,施舍米粥……”
  “有流民鼓噪,富商虽单臂却勇力过人,率护卫一鼓而下擒获贼首……”
  在心里琢磨了下,陆炳将册子又塞了回去,小小举人分量不轻,甚至可能左右朝局,但却有一份仁心。
  身处明朝最黑暗的锦衣卫中,陆炳对“仁心”一词有着独特的感悟。
  今天晚上,为了钱渊而推迟休息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个最为特殊的地方。
  裕王府。
  一副酒色过度的裕王坐在主位上,有些不安的看着面前这位仅仅看面相就知道性情刚毅的中年人。
  在裕王心目中,这位来自河南新郑的高肃卿是他唯一的依靠。
第236章
这就是高拱
  嘉靖二十九年,太子朱载壡病逝。
  嘉靖三十年,翰林院编修高拱九年考满,升翰林侍读。
  嘉靖三十一年,裕王、景王均开邸受经,高拱首被当选,入裕王府为讲官。
  其实同期以及后来入裕王府为讲官的人不少,比如后来也入阁的殷士儋、陈以勤,还有胡正蒙,都是裕王府的中坚力量,但裕王最信任的只有高拱一人。
  这位后来的隆庆皇帝可能是明朝历史上在登基前最惨的那个,一句“二龙不得相见”让他极度缺乏父爱,偏偏严党似乎又看他很不顺眼,连修宅子都不得不贿赂严世蕃才得以拨银。
  从性格来分析,高拱的强势、刚毅正好衬出了裕王的软弱,这也是后者极度信任以至于依赖高拱的主要原因。
  “七个时辰……”裕王慌慌张张的问:“高师傅,这么说来,那钱渊已入严党?”
  “八成是。”说话的是陈以勤,“钱展才在东南好大名声,没想到却早是严党麾下。”
  高拱不悦的瞥了眼陈以勤,朗声道:“未必,华亭钱氏,名门望族,钱展才东南击倭,屡立战功,双江公对其多有褒赏,文衡山、震川公为其背书,称其气节无双,如何肯入严党麾下?”
  “七个时辰,总不是在门房待了七个时辰吧?”陈以勤脾气不比高拱小,后来也是这个原因被高拱赶出朝廷。
  “不过借势而已。”高拱哼了声。
  “那陛下否曹邦辅,大用胡宗宪……”殷士儋摇头道:“谁不知道胡宗宪是赵文华心腹,据说钱展才在东南就和赵文华、胡宗宪来往甚密。”
  “那管我们何事?”高拱须发皆张,怒目而视,“严分宜、徐华亭、李时言,就算脑浆子打出来,管我们何事!?”
  一旁的裕王不禁点点头,是啊,管我毛事啊,恨不得这些家伙死个干干净净。
  严嵩最不是东西,修缮王府,工部居然说没银子,不得不行贿严世蕃……
  徐阶、李默也不是什么好鸟,这些年来不闻不问……对了,徐阶那厮的学生杨继盛还差点将自己扯下马!
  这下子陈以勤、殷士儋等人都没话说了,现在是明摆着的,大家都等着嘉靖帝翘辫子……不,是修道成仙,然后推着裕王登基。
  沉默了片刻后,裕王看向高拱,“高师傅,这钱……钱渊真的有才?”
  早在钱渊还在运河上飘着的时候,高拱就向裕王建言将钱渊收入麾下,不说其他的,光是极有人脉,年未满二十,又乡试中举,就让高拱动心了。
  “殿下,此人身负大才。”高拱神情缓和下来,轻声道:“屡有战功不提,此人东南两度守城抗倭,整理内政,聚集人心,理政手段高明,一叶而知秋啊……”
  “据说提编法和钱展才有关。”陈以勤小声补充道:“如今天下就如一块到处都是窟窿的破布,不聚拢人才,以大心胸,大魄力,行大事,如何有回天之术?”
  高拱这次没去怼陈以勤,点头道:“此人心思深沉,聪颖不让严东楼,而且颇有理财手段。”
  “如今天下闻名的‘应星糖铺’就是他亲自创立的,据说在各地陆续分设糖铺,规章制度,钱银调集都是他一手布置的。”
  “就是那洋糖?”裕王眼睛突然一亮,这几年过得苦啊,把口袋翻个底朝天都没多少银子,洋糖虽然不贵,也不是他顿顿吃得起的。
  回头让他送些过来……不不不,让他另外帮着建些铺子……
  “殿下!”高拱有些无奈。
  “噢噢噢,高师傅,你继续说,继续说。”
  高拱歪着脑袋想了下,才接着往下说:“此外,钱渊人脉不可小觑,交际颇有手段,别看将徐华亭、李时言都得罪了,将徐璠……但在东南,与人为善,堪称华亭及时雨。”
  “换句话说,此人滑不留手。”陈以勤习惯性的怼了句,“也不知道为什么选了胡汝贞。”
  高拱脱口而出,“钱展才有识人之明,早在年初就曾对人言,杨宜乃治世良才,却无统兵之能。”
  裕王无所谓的点点头,陈以勤、殷士儋也没吭声,但书房里还剩下的那个人悄悄抬头看了眼高拱,这等话必定是在隐秘处,他如何知晓的?
  “就算明年会试中了进士,选为庶吉士,三年后留馆,九年考满,才有机会入王府为讲官。”陈以勤又提出了难题,“钱渊身处漩涡之中,我等随意来往,对殿下未必是好事。”
  “如果是一甲进士倒是有可能直接入王府。”殷士儋笑吟吟道:“不过没听说钱展才文采非凡?”
  高拱一时哑然,旁边的胡正蒙笑着说:“为殿下效力,也未必一定要入王府,殿下心里有数就是,有些事在外面反而更好使手段。”
  高拱眼睛一亮看向裕王,后者犹豫着点点头。
  “钱渊被陆平泉收入门下。”陈以勤第一个跳出来,“我和陆平泉是同年,在翰林院就是至交,前些年他回乡守孝,我特地出城相送。”
  看裕王茫茫然,胡正蒙轻声解释道:“华亭陆树声,号平泉,嘉靖二十年会试第一,在翰林院里名望颇高,钱展才是其亲传弟子。”
  “噢噢……”
  裕王还没来得及说话,高拱闷声道:“我和陆平泉也是同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