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801

  钱渊在杭州停留了十日,第一批军械运来的时候,他就想抢了送到义乌来,结果戚继光上书请求拨银,部分军械要自行打造,胡宗宪无暇分身,这种协调工作一向是吴百朋来做的,正好钱渊要启程回台州,胡宗宪拜托钱渊顺路视察。
  钱渊心里有点纳闷,自己又没甚名义,去视察什么……不过胡宗宪先期拨付了四千两银子,让钱渊押送回台州府,他就顺路走这一趟。
  都说戚继光是史上最会练兵的名将,钱渊刚刚走近营地就感觉到一股肃杀之意,隔着栅栏看见,密密麻麻的士卒手持长枪整整齐齐的站成队列,没有喧哗声,没有操练声,没有号令声。
  沉默而压抑的气氛恰如天上密布的乌云,虽然远远眺望就看得出,有些士卒手里没有兵器军械,只拿了根木棍顶事,但森然林立的队列,无形的压力,让一行人的脚步不由自主的放缓下来。
  如钱渊和吴百朋,还有杨文等护卫都是历过战事,看得出些门道,神情凝重,收了笑容;如赵大河这种门外汉只知道嗓子发涩说不出话来,急促的喘气清晰可闻。
  钱渊有些意外,本来还想看看大名鼎鼎的戚家军的鸳鸯阵,没想到却是在排队列。
  这时候,一阵狂风挂过,吹的营地不远处的树林哗啦啦作响,刺眼的闪电划破昏暗的天幕,随即传来轰隆隆的雷声。
  “不好。”吴百朋脸色一变,“要下雨了,赵县令,可使人备了生姜?”
  “没……没有,我这就去。”赵大河看了眼仍然岿然不动的队列,带着几个衙役匆匆离去。
  东南天气就是这样,七月份的天,说下雨就下雨,赵大河才走,零星雨点已经落了下来,护卫们纷纷撑起伞遮在钱渊和吴百朋头顶,转瞬间,雨点变得密密麻麻,伴随着狂风呼啸,众人身上一片潮湿。
  吴百朋虽然文武双全,毕竟不下行伍,目瞪口呆的看着不远处营地里在倾盆大雨中屹立的队列,钱渊倒是不意外,据说历史上戚继光北调,边军多有不服军令……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里面的士卒屹立不动,外面一行人也僵在那傻傻的看着,不多时,大雨渐渐缓了下来,视野不再被雨幕遮挡。
  钱渊睁眼细看,有些士卒身子摇摇晃晃,有些士卒手中不稳落下兵器,这些人立即被带出队列送到后方。
  “应该是选兵。”钱渊喃喃道:“需要尽快成军……雨中选兵!”
  和历史上类似的雨中植立不同,那是显示军威,这是汰弱存强。
  “自古未闻。”吴百朋习惯性的捋须,却发现胡子被雨水打湿混成一片,“之前展才曾言,戚元敬有世之名将之风……还是展才你眼睛毒。”
  自从在吴江县郊外结识订交之后,吴百朋算是对钱渊很了解的,他知道,钱渊曾经大力襄助田洲狼兵,结果瓦老夫人、钟南率狼兵这两年多有战功。
  钱渊曾经是胡汝贞的支持者,甚至京中传闻胡汝贞升浙直总督有钱渊背后出力,结果是胡宗宪的确是东南抗倭的不二人选。
  而钱渊早在前年就在吴百朋面前提过戚继光,如今眼前发生的一切让吴百朋相信,钱渊是有识人之才的……的确,在这点上,只要辩证的去看待《明史》,钱渊的确是有识人之才的。
  又过了会儿,小雨淅淅沥沥,隐隐听得见吆喝声,营地主台上摇动旗帜,隐隐听得见鸣金声,多达数千的队列渐渐分散,陆续消失在空地上,整齐肃然,令行禁止,显然,虽然缺少军械,但戚继光没有浪费这几个月的时光。
  钱渊左顾右盼,戚继美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倒是赵大河带着人送了姜汤过来,杨文去舀了几碗过来分发。
  这时候,一员顶盔掼甲的武将在十几个亲兵的环绕下大步走出营门。
  “末将见过……”
  “好了,元敬何必如此。”吴百朋和戚继光也熟悉的很,立即上前扶住,虽然吴百朋只是个巡按御史,但至少在名义上是东南抗倭巨头,戚继光身为参将,却要行跪拜之礼。
  戚继光转头看向钱渊,自去年正月钱渊去徽州后,两人已经有一年半没见了。
  “展才……”
  钱渊行礼道:“姐夫,别来无恙。”
第366章
装备
  戚继光嘉靖三十二年调入浙江都指挥司任游击,他第一次听见钱渊这个名字是在巡抚衙门内,时任浙江巡抚的屠大山破口大骂华亭钱渊。
  后来戚继光才得知,屠大山召刚刚落败的俞大猷疾驰援桐乡,但崇德县城内,钱渊一力拒绝并驱逐信使。
  之后传来消息,俞大猷坚守城池,崇德大捷,斩首逾千,但徐海虚晃一枪从容遁去,戚继光追击路过崇德,才知道妻子王氏也在崇德,还和钱渊姐弟相称。
  从那之后,戚继光和钱渊就扯不开了,无论是临平山一战时的狼牙筅,还是胡宗宪对戚继光麾下军队的优先补充,还有之后戚继光义乌募兵成军,再到台州几番作战,钱渊的影子始终在戚继光背后若隐若现。
  曾经有人戏言戚继光向钱渊学兵法,戚继光本人倒没什么怨言只一笑了之,实际上他对这种说法暗地里推波助澜。
  戚继光是个很能钻营关系的人,消息也很灵通,钱渊在京中搅动风云,名声大噪,中进士选庶吉士,娶高门贵女,简在帝心,出入裕王府……戚继光都了然于心。
  离开军营,面对钱渊、吴百朋,戚继光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过,钱渊不禁在心里想,原时空中他选择了张居正,这一世他会不会换个目标?
  “不错,今日的确是选兵,当然了,突降大雨实是意外。”戚继光解释道:“第一批募兵千余,几番交战后,在下发现,军中迎敌士卒其他不论,一定要有胆气,要双臂有力,要有韧性。”
  “说起这个还要谢过展才,几度败倭,损伤极少,主要得力于狼牙筅。”
  “这个我知道,在陶宅镇见识过。”吴百朋啧啧道:“归顺州狼土兵在钱家护卫面前不堪一击,狼牙筅加上盾牌能稳住阵脚。”
  “不仅如此。”戚继光眉飞色舞道:“之前和倭寇接战,一旦近身,多张皇失措,但有狼牙筅在,可遮蔽全身,足以壮胆助气。”
  “明白了,狼牙筅……你改装过了,太重,所以要选兵。”钱渊瓮声瓮气的说,打了个喷嚏,转头问戚继美,“怎么着?还不上菜?以前你们兄弟两在食园可一点都不客气!”
  “马上就好,马上就好。”戚继美比他哥哥对钱渊还要恭敬,说不定这是他大舅子呢,“昨儿打了几只野鸡野兔,还有只麂子,烧烂点才好入味,杨兄还让人送了点干辣椒去添添味儿。”
  “麂子啊……”钱渊咽了口唾沫,这玩意他前世也就吃过一两次,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野生,“明儿给我带一只走?”
  “没问题!”戚继光一挥手,“立即让人上山去打……呃,天黑了,那就去附近村落问问。”
  “得是黄麂啊,黑麂肉太糙,都啃不动!”钱渊笑着说:“金华火腿名扬天下……”
  “有有有,放心就是,给你多备点,婶婶迁居台州我都不知道,回头让你姐姐去临海看看,她在新河所呢,离临海县不远。”
  吴百朋也是无语了,说着说着就歪了楼,现在是说饭菜的时候吗?
  “对了,惟锡兄,金华火腿你不稀罕,回头给你带上些山珍,今日下雨,明日一早我让人上山采摘。”
  吴百朋叹了口,顿了顿才说:“我幼年家贫……中进士后多年未返乡,任浙江巡按后这也是第三次回到义乌。”
  戚继光眨眨眼,“那也带几条金华火腿?”
  “他就喜欢吃肉。”钱渊随口道:“惟锡兄,你久居东南,七八月份应该多有狂风暴雨吧?”
  “难说的很。”吴百朋摇摇头,“不过今年看着模样,应该有一场,时日可能还不短。”
  戚继光将弟弟赶出去,轻声问:“总督大人下令尽快成军赶去驻地台州,可是倭寇要大举入侵?”
  吴百朋转头看向钱渊……他虽然不知内情,但很清楚,变化是钱渊来杭州之后才出现的。
  “徐海、汪直已经停战。”钱渊将大致情况介绍了一遍,“所以,徐海必寇沿海州府,如果有台风,可能会稍微迟点,但元敬这边还是要尽早成军。”
  “三月初开始募兵,一共三千六百四十七人,如今还剩三千五百八十九人,今日选兵选出两千二百六十三人。”戚继光对这些数字了若指掌,“只要备好军械,立即开拔……倭寇会攻台州吗?”
  钱渊迟疑了会儿才说:“不太确定,这次徐海侵袭……我总觉得他未必是为了掠夺钱财。”
  “青壮人口?”吴百朋接口道:“你适才说过,徐海和汪直开战,损失不少,麾下不过五六千人。”
  “但历经战事,五六千人闹的乱子未必比两年前那次小。”戚继光有点兴奋,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正在聊着,外间饭菜摆好,三人起身坐定,斟了几杯淡酒慢饮。
  钱渊是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人,最讨厌的就是厨师什么玩意往里面一丢都煮个稀巴烂,但野味却是需要长时间熬煮的,野兔、野鸡、黄麂都煮的颇为入味,加上丢了几个干辣椒,咸香扑鼻,让人垂诞。
  一筷子先抢了个鸡腿,虽然肉质不像前世那么细嫩,但越嚼越有味道,钱渊吃的津津有味,惹得吴百朋也频频下筷。
  吃到七八成饱,吴百朋才接上之前的话题,“元敬,还差多少军械?你上书总督府要自行打造军械,就是指狼牙筅?”
  “适才看过了,那狼牙筅改装过,长一丈五六,前头小半都是附枝,枪头铁制,约莫七八斤重。”钱渊嘴里还叼了块麂子肉,“非双臂力大之人不能用,难怪今日如此选兵。”
  戚继光先点点头,又微微摇头,“展才和惟锡兄都知阵法,每一队只需要两支狼牙筅,虽然难以打造,但总归数量不多,其实缺口主要是长枪。”
  “如今军中长枪长短不一,短的大约五六尺,长的也不过一丈,但我打造的长枪……”戚继光捋须一笑道:“一丈四尺。”
  钱渊目瞪口呆,特么这么长的长枪……狼牙筅是非常规武器,一丈五六大约是五米左右,一丈四尺也得四米五!
  屋里安静片刻后,吴百朋赞道:“倒是个好主意,其实除了真倭用长刀,不少倭寇也用长枪,大约以六七尺为主,前头有盾牌手和狼牙筅,一丈四尺的长枪……能从容杀敌。”
  钱渊只能啧啧叹息,这种细节自己前世可从来都不知道,想想也是,之前钱家护卫几次上阵,倭寇也是有用长枪的。
  “也就是说,配齐了长枪,就能开拔?”钱渊盘算了会儿,“应该不难吧,无非是枪杆加长……”
  “哪里有那么容易。”吴百朋对这些倒是懂,“多长的枪杆配多长的枪头,都是有定数的,一丈四尺的长枪,枪头至少要一尺半,都是纯铁打造,难怪元敬要总督府拨银自行打制。”
  都说戚家军能打战,也能花钱,真是不假,正想着有的没的,钱渊突然灵光一闪,冷笑道:“对了,元敬兄可将详情告知总督?”
  “当然,总督大人已经拨下几十个铁匠,等银子到位就开始动手打制。”戚继光摩拳擦掌道:“算过日子了,半个月后开始换装,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钱渊面无表情的嚼了好一会儿才将嘴里的麂子肉吞下肚,又一口饮尽杯中酒,“难怪非要我走这一趟!”
  戚继光纳闷的看了眼吴百朋,后者一摊手示意不太清楚。
  不过吴百朋临行前,郑若曾私下告知,戚继光那边的让钱展才多担待一二。
  钱渊也全想明白了,难怪胡宗宪那么好心让自己押送四千两银子回台州府,而且还拜托自己来视察戚继光练兵,这事儿是明摆着的啊!
  不是钱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日说好的分赃都能硬生生不要脸赖掉,这帮人什么破事干不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