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801

  小七盯了眼钱渊,微微点点头,“知道了,你……小心点,等你回来。”
  很多事都瞒不过枕边人,小七很清楚,钱渊有些秘密,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门口跪下,钱渊再次向母亲行跪拜大礼拜别,起身接过小七递来的苗刀挂在腰侧,大踏步离去。
  七十二名护卫早就整装待发,钱渊翻身上马,从行列中趋马向前,喝道:“钱家护卫之名享誉东南,自嘉靖三十二年起,守城野战数度败倭,斩倭寇首级逾五百,这次可别丢了脸!”
  这次随行的护卫中大约有二十多个新人,有的是杨文故友,有的是和倭寇有深仇大恨,也有的是仰慕钱家护卫杀倭名声而来,闻言都心里一紧。
  “少爷放心。”队列最前方的周泽腰胯长刀,扬声道:“已经一年多没杀倭了,兄弟们都手痒痒,这次必要大发利市,多赚点赏银才好!”
  钱家护卫早就有这条规矩,倭寇首级兑换现银三十两,但一般来说都是以小队均分的形式出现,即使如此,不少护卫就是靠着赏银购屋置地,娶上婆娘。
  “就怕少爷备的赏银不够呢。”队中一个年轻小伙子意气风发,肩膀上扛着一只狼牙筅,马鞍上海挂了支长枪,腰间佩刀,斜跨长弓,背后还背两支标枪,整一个人形兵器库。
  “梁生,就你话多。”杨文回头瞪了眼,“不得允许,谁让你说话的!”
  钱渊笑了笑,这梁生是黄岩县下梁乡人,颇有勇力,家中是当地的地头蛇,知道黄岩知县和钱渊是同年,死活求了封信主动上门的,为人跳脱的很,因为自小习武却没什么好兵器,这些天几乎夜夜抱着兵器睡觉。
  其实钱渊并不知道,历史上,下梁乡召集乡勇抗倭,梁生和两位兄长为首,最终在盘马山一战中以寡敌众,奋勇杀敌,最终全数战死。
  台州一地,和绍兴、宁波、嘉兴等也颇受倭患的地区不同,涌现出了太多太多的本土英雄豪杰,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这片乡土,可歌可泣,令人感慨。
  一身戎装的谭纶和唐顺之已经离去,如今已有小股倭寇在太平县出没,唐顺之坐镇临海,谭纶亲赴太平。
  “出发!”
  拐过拐角处,钱渊最后回头看了眼,后院小楼上,小七和小妹一左一右扶着母亲正向这边看来。
第376章
上虞
  一行百余人趋马出临海县,直奔天台县,歇息一晚后从天台山西侧绕行入绍兴府,径直北上越嵊县,第二日黄昏时分抵达目的地,上虞县。
  纵使胡宗宪胆气非凡,也不敢将临时总督衙门设立在最前沿的余姚、慈溪等地,不过上虞已经算是前线了,虽说距离余姚百里,但却有水路相通。
  “不知道是嘉则兄还是伯鲁兄选的。”钱渊远远看见军营,张开手中的地图,借着还没下山的夕阳细看,“上虞水陆皆便捷,往西援山阴,往东援宁波慈溪,往前直抵余姚、临海卫,确是设立总督府的好地方。”
  收起地图,钱渊笑道:“汝贞兄颇有胆气,上虞虽好,但一旦倭寇破官军前阵,上虞就……”
  “是开阳公建言在上虞。”一旁的胡桂奇解释了几句,压低声音道:“展才,待会儿换换称呼,别忘了。”
  “知道了,大侄子。”
  钱渊随口应了声,惹得边上众人一阵低笑,胡桂奇其实今年二十三岁,比钱渊要大。
  一行人趋马奔向营门处,有高声呵斥声传来。
  “什么人!”一个腰间佩刀的小校眯眼细看,立即下令打开营门,迎了出来,拱手行礼道:“原来是钱翰林。”
  这小校从胡宗宪任杭州知府就跟在身边,对钱渊很熟悉,恭敬的侧身领路,“总督大人和几位幕僚今儿还在说钱翰林什么时候到呢。”
  跟在后面的胡桂奇嘴角抽了抽,他刚才还想出列让人打开营门……他如今也挂了个军职。
  “展才!”沈明臣眼力不错,夕阳都快下山了,远远就看见钱渊,快步迎过来笑道:“还有人说你不肯来,我和伯鲁兄可是为你打了包票的。”
  “前日晚间才得信,昨日一早启程。”钱渊随口道:“谁说我不肯来?”
  沈明臣长于诗文,精于地理,擅长公文来往,但无捷才,支支吾吾的说不出口,生硬的转了个话题,“一路奔波,先安排歇息吧,桂奇你领着钱家护卫去西侧,已经安排好了。”
  领路的小校这才发现胡桂奇,连连弯腰致歉,跟在后面的梁生不禁咂舌,没认出总督大人的公子,却认出钱渊。
  钱渊没直接跟着沈明臣走,而是一路跟着胡桂奇去了宿地,其实这军营以前是个小村落,被包了起来,西侧这块还留了几栋宅子,七十二个护卫是住不下,但现在八月底,铺张草席也能睡。
  “灶台今晚就垒起来,咱们不和总督府的人一起吃。”钱渊指指点点道:“调料都收好了,万一下雨被淋湿受潮……”
  “走吧!”沈明臣哭笑不得,“这等小事让他们办就是,就惦记着吃!”
  “万一碰到倭寇要上阵,吃不饱怎么办?”钱渊振振有词,“我钱家护卫精锐至此,首要就是吃饱喝足,每天都是精米鱼肉!”
  钱渊很清楚一件事,在交通、通信如此落后的时代,自己不可避免会在东南各地辗转,而且自己还有那些秘密,都是需要护卫来保驾护航的。
  更别说钱渊几乎每次出行都会碰上破事,嘉定、崇德、徽州……要不是护卫奋勇,自己这条命早就交代了。
  为此,钱渊虽然不亲自管理护卫队,但常常和护卫厮混在一起,而且只要有机会都会尽量施恩……一个两榜进士为家奴地位的护卫的饮食费心,在这个时代就是施恩。
  效果很好,非常好,小半个时辰后钱渊离去,几个新人还在私下说起这事,就连自小衣食无缺的梁生都啧啧称奇。
  总督府位于军营的最后方,在一处前后三进的大宅中,钱渊一路进去,打招呼问候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是可以理解的,前些日子去抄家的就是胡宗宪身边的亲兵,从上到下都收获颇丰,对钱渊自然很是感激。
  偌大的地图铺在桌上,三四个仆役捧着油灯,胡宗宪正在皱眉苦思,身边站着三个幕僚。
  钱渊扫了眼,立即知道沈明臣之前说的是谁了。
  郑若曾和钱渊交情不浅,茅坤和钱渊也有交情,唯独何心隐和钱渊相看生厌。
  “展才来了。”郑若曾抬头看了眼,迅速低下头继续看地图,“可有消息?”
  “没有。”钱渊大步走到桌边,“宁海、临海都留了人,有消息会立即送来,现在局势如何?”
  “五日前,倭寇侵袭余姚,四日前,倭寇侵袭宁波府慈溪,兵锋锐利,连连破阵。”茅坤皱眉道:“但倭寇兵力似乎并不多,官军以守城为主,至今受损不大。”
  “台州府太平县有倭寇上岸,另外昨日在天台县听闻,有倭寇袭象山昌国卫。”钱渊顿了顿,“但也兵力不多……徐海想做什么?”
  胡宗宪歪着腰,食指在地图上滑动,“台州?宁波?绍兴?”
  “台州府有谭子理、戚元敬,宁波府有汤克宽,绍兴府有汝贞兄亲自坐镇,又有参将刘显。”钱渊迟疑道:“如今杭州府?”
  “浙江总兵刘远坐镇杭州。”郑若曾叹道:“从徐海历年侵袭来看,松江府、嘉兴府是最可能的,但自去年开始,侵袭松江、嘉兴的倭寇渐少,往宁波、绍兴的倭寇渐多。”
  一直不吭声的何心隐突然问:“为何侵袭松江倭寇渐少?”
  “哈哈,当然是因为展才。”沈明臣笑道:“展才数度败倭,但凡倭寇碰上展才就得倒大霉,据说有高人算了一卦,展才是扫帚星转世,就连那位五峰船主都下令,别去松江找麻烦。”
  胡宗宪直起身,脸上也扯出几丝笑意,“这次要借展才……看看这扫帚星是否名至实归!”
  钱渊无语了,其实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一年多前,就是父亲钱锐找了个江湖骗子做了场戏,一方面是为了儿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松江乡梓。
  现在各地军情看似频繁,但其实没有大的动作,钱渊随手翻了翻军报,皱眉问道:“宁海有倭寇侵袭?”
  “不多,也就数百倭寇。”茅坤随口答道:“宁海县驻军八百,加上乡勇……守城无虞。”
  胡宗宪眼角余光瞄了眼,看钱渊神情肃穆,“展才?”
  钱渊犹豫了下,他不太清楚为什么胡宗宪将何心隐带在身边。
  “夫山先生品行高洁为世人敬仰,三个月前下定决心襄助胡某平定倭乱。”胡宗宪使了个眼色,“展才但说无妨。”
  说起来还是钱渊的功劳,他南下途径杭州,那次将何心隐怼的快要吐血,历史中很快离开的何心隐这次选择了留下。
  钱渊不再犹豫,一手举起烛台走到桌边,另一手持未出鞘的苗刀点在地图上,“虽是数百倭寇,无力攻陷宁海县,只怕也攻不下三门镇,而驻扎桃渚所的戚元敬所部大都新兵,未必会主动出击……”
  “那又如何?”何心隐并没有直言相怼,而是皱眉问道:“倭寇主力尚不知道在何处,戚元敬谨慎不冒进,正和兵法。”
  众人都转头看向钱渊,这番话和钱渊这些年通军略的名声不太相符。
  钱渊面无表情的移动苗刀,点在地图上三门镇往西的一个狭窄的海湾附近,“这里不容有失,而且附近海面需要清扫。”
  安静了会儿,郑若曾低声道:“台州谭子理那儿是有出海战船的。”
  “只是数百倭寇,戚元敬有名将之风,主动出击应该很快就能击溃。”茅坤补充道:“另外派船出海探查,如果倭寇主力攻台州理应能寻到踪迹,如果倭寇主力不是攻台州,清扫海面理应不难。”
  沈明臣点头道:“徐海此僚狡诈阴险,但手段不凡,如果主力窥探沿海,理应将船只集中使用。”
  胡宗宪看向钱渊,“在哪儿?”
  “三门镇,十人。”
  胡宗宪轻轻一拍桌案,“嘉则兄,拟文。”
  沈明臣拿起毛笔一挥而就,胡宗宪看了几眼示意郑若曾取出官印盖上,本来管理官印的是王寅,但这次他留守杭州。
  三匹快马驶出军营往宁海方向驰去,钱渊终于松了口气,胡宗宪在心里猜测此举能不能让自己把握住主动权,而何心隐从头到尾一直处于懵逼状态中。
第377章
不动
  郑若曾掀起长衫下摆迈过门槛,在天井边驻足片刻,大片的阳光从上风射入正厅,两侧逸趣横生的盆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但很快,郑若曾回过神来,从边上绕过天井,向看过来的众人摇摇头。
  何心隐抬头看了眼刺眼的阳光,在心里估算了下,都已经巳时三刻了,那位居然还在睡觉……这是正儿八经的太阳晒到屁股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