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801

  钱渊起身拿起苗刀点在墙壁上的地图上,“就算徐海的船队就在平湖又如何……如果从绍兴、慈溪遁去的倭寇突然出现在平湖附近,我一点都不惊讶,陆地至嘉兴有点远,但从海上走,顺风的话一日可至。”
  “更何况主动权在徐海的手中,如果船队南下海盐,北上金山?”
  做出这次作战策划的郑若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计划有点一厢情愿,徐海很可能不会那么乖巧的被官军两路合击,而且徐海很可能还有一战之力。
  “要问我……那就是不出兵。”钱渊冷漠的说:“俞大猷一时名将,就算不能击败徐海,但麾下都是编练的新军,自保问题不大,但刘显……”
  “汝贞兄,我也是为了你考虑啊……”钱渊最后这句话意味深长。
  郑若曾和沈明臣都叹了口气,钱渊这话说的在理,如果刘显和卢镗一样被徐海干脆利索的击败……然后倭寇回头再抢一把,那这口黑锅会牢牢扣在亲身赶到嘉兴府的胡宗宪头上。
  胡宗宪抬头看向钱渊,“阮应荐呢?”
  “昨日浙江锦衣卫锁拿入京。”
  很明显,胡宗宪也第一时间听懂了钱渊的暗示,问起阮鹗就是明证……现在背锅的是阮鹗,胡宗宪可没有陪着一起背锅的爱好。
  拾起茶盏喝了口残茶,胡宗宪稳稳心神,知道这次是自己乱了心神,没有前后考虑周全,现在看来想留下徐海已经是不可能了,那么……
  在灼灼的眼神逼视下,钱渊坦然自若的回视胡宗宪,“银子。”
  一旁的何心隐真想抽出剑给这厮来个透心凉,什么时候了还死要钱!
  胡宗宪却立即点头应下,“截留江南盐税,江西、南直隶推行提编法……一枚首级三十两纹银,这个价格还算公道。”
  “工匠。”
  “鸟铳?”胡宗宪眉头一挑,“工匠必须集中打制鸟铳,最多只能私下调拨给你一些……好,调几个工匠给你!”
  钱渊满意的点点头,屁股坐回凳子上,“卢镗四千大军丧尽,何军驻守嘉兴府?”
  胡宗宪狐疑的看了眼钱渊,试探问:“卢斌本是驻守嘉兴的游击将军,田洲狼兵不可能……吴淞游击侯继高?把总戚继美?”
  钱渊咧嘴一笑,“汝贞兄看着办吧。”
  胡宗宪闷哼一声,这倒是个主意,不算过分……他也知道,前段时间连续两次被自己阴了,钱渊这厮是在报复呢。
  钱渊歪着脑袋还在想,嘴唇几次微启,一旁的沈明臣都看不下去了在后面捅了捅钱渊的肩膀。
  可惜了,有些事是胡宗宪也做不了主的,但钱渊还是有点不甘心,难得能薅次羊毛,下次未必有这种机会了。
  “对了,记得三年前……暴毙的把总张四维那宅子没发卖?”
  “给你!”胡宗宪干脆的挥手道:“待会儿就让人传令,把食园的匾额挂上去!”
  郑若曾无语的看着这一幕,钱渊可真不客气,找到时机就狮子大开口,那园子就算放到整个东南都算数得上号的!
  在脑海中反复想了又想,钱渊又得寸进尺的提出钱家护卫的抚恤、赏银、装备兵器补给各种小条件,胡宗宪黑着脸一次又一次的挥手应下。
  终于看到钱渊起身推门出去,胡宗宪这才松了口气,沉思半响后看向郑若曾,“出兵还是要出兵的,谨慎前进,先北上试探乌镇,再东进王江泾、秀水,尽快打通运河。”
  钱渊出门找到杨文,低声交代道:“抽调三十护卫随时启程。”
  “去哪儿?”
  “回京。”
  此番大战,虽然也有几场胜战,徐海甚至在钱渊手里吃了大亏,但从战略来说,徐海毫无疑问是胜者。
  虽然有个浙江巡抚阮鹗,还有浙江总兵刘远,浙江副总兵卢镗来背锅,但胡宗宪还是怕……怕自己的浙直总督之位不保。
  钱渊能做什么?
  他未必能替胡宗宪保住浙直总督之位,胡宗宪也没有将所有希望放在钱渊身上。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去年钱渊被召入京进西苑觐见,胡宗宪立即升迁浙直总督,毫无疑问,钱渊对嘉靖帝是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在东南抗倭战局这件事上。
第399章
捷报(上)
  自从卢镗大败,嘉兴府糜烂,东南局势不稳的消息传来后,原本至少明面上波澜不惊的京中朝局变得有些纷乱起来。
  老道持重的重臣忧心忡忡,年轻官员义愤填膺……但实际上,这两种人在朝中不说是大熊猫级别的,至少也是国家保护动物级别的。
  实际上纷乱起源于大量东南出身官员对乡梓的担忧,在这件事上,没有严党、徐党的区别。
  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是慈溪人,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去通政司、兵部探听消息,倭寇急攻慈溪,胡宗宪调遣田洲狼土兵相援的消息已经传入京中了。
  徐阶倒是镇定自若,看上去一点担忧都没有……也是,他徐阶老子娘都死干净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全都在京中……呃,他可不会担忧长孙女和长孙女婿。
  倭乱已经持续有些年头了,但类似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明朝太祖朱元璋立国最重要的一战是鄱阳湖水战,一举击溃陈友琼,但最艰苦的一战却是攻苏州,张士诚死守不降,以至于朱元璋大怒,从那之后东南虽频出名士,但在朝中却不得势。
  那时候,朝中多有江西人,以至于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一说,就算是这些年,斗得你死我活的夏言和严嵩都是江西人,被严嵩和徐阶联手撵走的聂豹是江西人,甚至如今南京北京六部尚书中有四个江西人。
  但变化就是从嘉靖中后期开始的,东南凭借人口优势、财力优势在科举一道上渐渐压过了江西,内阁中的徐阶、吕本都是东南人,代署兵部的侍郎江东、工部尚书赵文华、吏部尚书吴鹏都是浙江人。
  翰林院中就更不用说了,光是在西苑轮值专门写青词的几人中,李春芳、袁炜、徐渭、严讷也都是东南人,提心吊胆就怕听到噩耗,以至于看徐渭一直不顺眼的袁炜现在都偃旗息鼓,他是慈溪人。
  卢镗败北,嘉兴糜烂,这直接导致了京中无数人跳着脚骂人,在胡宗宪有没有力挽狂澜之前,官员们是不愿意做出选择的,但这次骂人却一点担忧都没有。
  骂谁?
  当然是被锁拿入京还在路上的浙江巡抚阮鹗。
  六部六科,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反正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骂阮鹗的人。
  也是,阮鹗的举主李默已经罢官归乡,这是在朝中没后台,犯下大错以至于嘉兴府这等重地糜烂,骂他那叫政治正确,不骂他反而令人生疑。
  这也是没办法的,倒是有几个愣头青骂胡宗宪剿倭不利……但大伙儿都知道,人家胡宗宪背后有严嵩挺着呢,而且现在战局不明,这时候跳出来骂胡宗宪,那太冒险了。
  所以,阮鹗成了最适合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严世蕃都不敢收阮鹗的银子。
  其实还有些人将目标对阵的阮鹗的举主李默,但人家都滚蛋回家了,赶尽杀绝有点犯忌讳啊……最关键的是,几个月前李默归乡,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亲自送出城外二十里。
  当然了,还是有人在骂李默的,而且是当着陆炳的面骂的。
  “你以为朕不知道?!”嘉靖帝操起手边的紫砂壶就要扔过去,看看跪在地上的陆炳,迟疑了会儿略略偏了偏,紫砂壶砸在陆炳身旁几步处,“暗中捣鬼也就算了,亲自送出城也就罢了,这时候还护着他!”
  嘉靖帝起身一脚揣在陆炳的肩膀上,“知不知道钱展才在崇德县送来的信是如何评价他的?”
  “阮应荐贪功无能!”
  “李时言身为举主……这时候你居然还为他求情,你是朕的臣子还是他李时言的臣子?!”
  “砰!砰!砰!”
  陆炳再也承受不住,只能用力磕头,一声声闷响就那么一直响下去。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太监轻手轻脚的进来,低着头禀报道:“严阁老、徐阁老求见。”
  这次嘉靖帝没有给陆炳留面子,别说座位了,就连起身都不行,只冷冷的吐出一个字,“传。”
  满脸春风的严阁老手捧奏折快步进来,后面企图扶一把的徐阶不得不一路小跑。
  一看到严嵩脸上表情,黄锦登时松了口气,如果是坏消息,这老货肯定不会亲自来!
  “陛下!”严嵩甩开徐阶的搀扶,拜在地上高呼道:“陛下,嘉兴府传来消息,长水镇大捷!”
  嘉靖帝脸色一变,接过奏折看了几眼,“卢斌……记得文长说这是卢镗幼子?”
  “是。”在黄锦、徐阶搀扶下起身的严嵩拱手笑道:“三度联手,再度败倭,还是陛下看人看得准啊!”
  嘉靖帝愣了下,立即反应过来这是在说谁,钱渊名义上还只是个请假南下探亲的翰林院庶吉士,自然是不会出现在正式公文中的。
  展开奏折细细看了一遍,嘉靖帝喃喃道:“击溃五千倭寇,斩首两千……这水分有多大?”
  严嵩和徐阶立即将嘴闭的死死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长水镇大捷那是肯定的,但水分也是肯定的,有多少……他们才不会去触这个雷区。
  嘉靖帝哼了声,脚尖轻轻踢了踢还跪在那的陆炳,后者勉强起身,低着头倒退着出了殿……印证这种事,自然是锦衣卫的职责。
  看了眼面前笑吟吟的严嵩,嘉靖帝又看了看和僵尸没什么区别的徐阶,犹豫片刻后转头道:“召徐渭来。”
  这次徐阶那如僵尸一般的脸皮终于动了动,内阁里上面有严嵩这样重量级人物镇着,其实徐阶在朝中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他年轻,是公认的内阁首辅接班人。
  二,嘉靖帝会不时咨询徐阶,在胡宗宪上位之前,数任浙江巡抚、浙直总督都是徐阶的同年。
  但现在,第二条也被剥夺了……至少在东南抗倭一事中,嘉靖帝更重视其他人的意见,徐渭本是东南名士,又曾入胡宗宪幕僚,和倭寇几度交手,更是钱渊的生死之交,他是能够在东南诸事中给予嘉靖帝一定影响力的人。
  很快,徐渭就在严嵩、徐阶面前展现了他的影响力。
  铺在地上的地图边,徐渭拿着一柄玉如意指指点点,“长水镇因长水塘得名……可通过水路南下海宁县,再南下即是杭州,西进则是桐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