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801

  高拱是正三品的太常寺卿兼翰林侍读,又是裕王府的头面人物,身份特殊,很少登同僚门拜会,但他来随园是可以的。
  钱铮和高拱的关系已经算是半公开了,而钱渊又得嘉靖帝允许可随意出入裕王府,高拱这半年来了随园不下十次。
  虽然知道随园士子以钱渊为首,但看到钱渊被众星捧月一般围在中央,高拱还是有些意外,毕竟这半年来,如诸大绶、陶大临都名声鹊起,吴兑、孙铤都极得上官赏识,更有徐渭因青词得宠嘉靖帝。
  只几个默契眼神,随园士子安静的离开,只留下了钱渊、徐渭两人,高拱有些不满。
  “孙家兄弟皆有济世报国之心,但季泉公前两年守孝以至于身躯虚弱不堪,只怕不久就要致仕。”钱渊第一时间堵住了高拱的口,“再说了,孙文中是新科进士,仅是二甲传胪,按例除非得陛下钦点,否则不可能越阶拔为日讲官。”
  钱渊早就从叔父那探得高拱的企图,嘉靖帝登基三十五载,虽然景王还没就藩,但裕王的储君地位已经不容动摇,高拱开始一步步准备。
  立即接手朝政是不现实的,至少要等到严嵩、徐阶分出胜负,但高拱开始接触那些两边不靠的中立官员,他第一个选中的就是吏部左侍郎孙升。
  因此,在知道诸大绶生母病危之后,高拱企图让孙升长子孙鑨来接任日讲官为裕王讲学。
  高拱脸色一黑,转头道:“刚聲兄,你这侄儿真是伶牙俐齿。”
  “展才有三寸不烂之舌。”徐渭在一旁笑了笑,“陛下如此说的。”
  钱渊想了想又解释道:“去年入京,诸事未定,孙文中和小侄无甚来往,等到胡汝贞就任浙直总督之后,孙文中和其弟才时常出入随园。”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孙升是不愿意掺和那些破事的,老老实实做官就是。
  看钱渊递来一个眼神,徐渭开口道:“潘晟,字思明,嘉靖十七年榜眼,翰林侍读学士,因不肯写青词不得陛下待见,但文采非凡,书法独步东南,据闻殿下书法欠佳?”
  “潘思明……记得是绍兴人?”高拱看了眼钱渊,犹豫着没有点头。
  这时候,门外护卫送来拜帖。
  “嗯?”钱渊有点意外,叹道:“鼻子可真灵啊!”
  “分宜?华亭?”徐渭并不意外。
  诸大绶生母病故的消息刚刚传入京城,也就家人和随园士子知道,高拱是特殊情况。
  但诸大绶要丁忧是要上书的……消息应该也就刚刚散开,能这么快上门的,不是严嵩的人,就是徐阶的人。
  钱铮还有些莫名其妙,但高拱却是懂的,诸大绶明显是钱渊塞到裕王身边的……现在位置空出来了,谁想抢这个位置在裕王身上加大砝码,那得先过了钱渊这一关。
  换句话说,你想抢场子,那就得先拜码头,能够去年影响浙直总督廷推,今年影响浙江巡抚廷推……钱渊有这样的实力。
  “翰林院修撰张居正。”钱渊将拜帖丢回去,“来的是游七?”
  “是。”
  “告诉他,大病初愈不能待客,三日后再说。”钱渊嗤笑了声,老子生病几乎全京城都知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都来过了,你张居正到现在才登门……八成还是被徐阶指使来的。
  多年在杭州城,钱渊自认和张居正结交为友,去年入京还一度住在张居正家里,没想到短短一年,就差撕破脸了。
  也是,这种政治人物还能有朋友?
  高拱知道,张居正是徐阶的人,低头想了会儿实在挑不出什么更合适的人选,点头道:“就潘思明吧。”
  再拖下去,徐阶、严嵩的手都会伸进来,高拱有把握将自己推荐的人顶上去主要是占了消息灵通这一条而已。
  而潘晟不写青词就很难在翰林院晋升转詹事府,对高拱几乎没什么威胁,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向来警惕于严嵩、徐阶的高拱也很警惕于自己在裕王府的地位会不会有所动摇,他眯着眼打量着钱渊和徐渭,在心里想……是不是一切都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第409章
尘埃落定
  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北方的气候渐渐降低,去年钱渊带来的火锅开始在全京城流行,几乎每个稍微上档次一点的酒楼都有铜制火锅,热腾腾的底汤,切得薄薄的羊牛肉片,硬邦邦的冻豆腐,还有没断的水灵灵的蔬菜。
  不过,那些老饕或者不差钱的人还是喜欢去钱家酒楼,虽然价格是高了点,但底汤鲜美,调料花样多,特别是新推出的虾滑让人垂诞三尺,更别说服务周到……钱渊把海底捞复制过来差不多三成。
  但最好的还不是钱家酒楼,而是随园小厨房出产的,昨儿下了雪,今天一早冯保就带着人径直来了,说是嘉靖帝要饮酒刷火锅赏雪……就这德行,还想修道成仙。
  如果只供应嘉靖帝一个就算了,但不说二十四监,至少黄锦、冯保那些大太监总要供应吧,然后是严世蕃、董份、赵文华……就连户部尚书方钝都让儿子来抢了份。
  所以,钱渊很抱歉的将徐府的人打发走,真的没了,京城到处都是火锅,岳父大人喜欢吃,一天一家,整个冬天都吃不完。
  “是真没了。”钱渊回屋指指桌上冒着热气的铜制火锅,“最后一份。”
  “嗯嗯……噢,好烫!”裕王手一哆嗦,筷子夹着的虾滑摔落到桌下,一只小黑狗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一口叼走了。
  “去去去!”钱渊轻轻一脚把小狗踢开,这是堂妹才养了几个月的,还取了个名字叫罗大黑……
  “真的最后一份了?”高拱慢条斯理的说:“全京城都知道,你去年将徐璠揍得……”
  “要不是弟妹诗才惊世,展才也不会……还真够倒霉的。”徐渭在边上幸灾乐祸,“前几日还将张叔大给顶回去,徐璠也不擦亮眼睛。”
  钱渊无所谓的坐下,瞄见火锅里扶起的虾滑,拿起筷子闪电般的戳下去,特意打磨的很尖锐的筷尖戳中虾滑,这是他在豆捞坊练出来的。
  昨日下了雪,随园里银装素裹,裕王难得出府寻高拱,两人一齐来了随园,恰巧今日徐渭不当值西苑,又懒得去翰林院点卯,四人坐下吃着热腾腾的火锅,一边赏雪一边闲聊。
  “俞大猷调浙江总兵,这是顺理成章的。”高拱对东南诸事没什么影响力,但却非常关注,“但戚继光提拔甚速,三年前还只是个游击。”
  这话符合情理,俞大猷早在嘉靖十四年就崭露头角,嘉靖二十八年即任参将,资历深,战功累累;而戚继光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今年初在台州两次小胜,又因钱渊为其在京中大力鼓吹才小有名气。
  “其实俞大猷和戚元敬有点像。”徐渭停下筷子,“两人都是将门出身,自小有志,不仅苦读兵书,也能吟诗作赋,而且都善于练兵,谋定战。”
  顿了顿,徐渭看了眼钱渊,“若论练兵,只怕戚元敬犹在俞大猷之上,此次在台州每战必胜,倭寇几无还手之力,后又出海再次大败倭寇。”
  “戚元敬诗文格律颇壮,有燕赵之音。”钱渊曼声吟道:“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四年前,倭寇袭山东登州,戚元敬坚守城池数日,突然率兵出战,斩百余倭寇,当夜写下这首五言。”
  裕王只顾着吃,他最喜欢虾滑,而高拱口中小声吟诵,脸上露出赞赏之色。
  “此次东南倭乱,卢镗败北,刘远遁逃,刘显勉力支撑,唯有一南一北两位良将颇有斩获,陛下明见万里。”
  钱渊今天心情很不错,此次倭寇入侵,虽然俞大猷束手束脚没能及时南下援嘉兴,但在苏松一带频频得胜,其中在青浦大败来捡便宜的福建倭寇,叶宗满仅以身免。
  之后俞大猷率兵南下,在嘉善县附近和徐海东退的倭寇主力相遇,双方对峙半日后,俞大猷以小股骑兵突袭,徐海没有将手中底牌压上去,选择了断尾求生。
  此战俞大猷斩杀倭寇五百,解救四百被裹挟的青壮,而徐海从平湖县乍浦离海遁去。
  战报传入京,俞大猷的名声扶摇直上,都察院多位御史,以及六科多位给事中齐齐上书,嘉靖帝钦点俞大猷调任浙江总兵官,吴淞总兵由留守苏松的董邦政接任。
  但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嘉靖帝同时钦点,宁绍台参将戚继光升任浙江副总兵。
  钱渊在心里盘算,不管你胡汝贞为什么看那两位不顺眼,这次总得将戚继光调出台州了,俞大猷调浙江总兵不可能再留在松江。
  高拱、钱渊和徐渭的注意力都不在吃上,脑子就没停止过转动,但人家裕王不管,一口气把那盘虾滑全吃完才放下筷子。
  “展才,这番下东南立下大功……哈哈,吏部考功司郎中据说挺挠头的。”裕王饶有兴致的说:“本朝还没出过这种事,庶吉士频立军功。”
  “总是好事。”高拱接道:“前几日听展才说……还要南下?”
  钱渊点点头,“只是这次险死还生,叔父叔母……”
  “剿倭的事不是有胡汝贞、吴惟锡嘛。”裕王终于吐露出此行的真正意图,“展才上次离京前说的船队……”
  裕王是真的穷啊,毕竟是没有正式名义的储君,很多时候那副排场得摆出来,偏偏裕王生母已经过世,一丁点儿的补贴都没有。
  就在昨日,负责管理酒楼的刘洪还私下说过,在钱家酒楼打白条的,最多是徐璠,其次就是裕王府。
  “徐海死,汪直降,船队可启。”钱渊压低声音,“臣已经私下做了准备,就在台州、舟山一带,殿下放心就是。”
  “主要是丝绸、棉布、茶叶、瓷器。”徐渭补充道:“禁粮食、火药、铁器出海。”
  “不必禁,这是禁不住的,科以重税就是。”钱渊摇摇头,“如果船队能运粮入港,可以免税,甚至可以许诺下一次交易免税。”
  “只可惜市舶司被裁撤后至今还没复设。”徐渭叹道:“东南倭乱便是因此而起,通则寇转为商,禁则海商转为寇……”
  “但徐海是个天生的强盗头子,他不死,就算复设市舶司也没用。”钱渊轻轻拍拍桌面,“所以,接下来,首先要弄死徐海,剿灭其麾下倭寇主力。”
  高拱和裕王毕竟远在京城没听出什么,但徐渭久在东南游历,又几度亲身上阵,很清楚徐海麾下倭寇战力,他细细打量钱渊的脸色……似乎很有信心的样子,或许这就是钱渊为什么坚持再赴东南的原因。
  “徐海死,汪直降,再加上沿海编练的官军战船,商船就能通行大海。”钱渊看向高拱,“日后一切都要仰仗中玄公。”
  高拱是赞成开海禁的,又勇于任事,当场慨然应诺。
  裕王也是赞成开海禁的,毕竟来钱啊,他仔细核算过,如果开海禁通商,原先走私的只要有五成缴税,一年的收入比原市舶司十年的收成都多。
  更何况钱渊组建的船队日后还会挂在皇家头上,光是这份收入……裕王这半年多几乎天天吃钱家酒楼的饭菜,胖乎乎的圆脸上一双眼睛都笑得眯成一条缝了。
  外间漫天飞舞的大雪渐渐停了,屋内的火锅里也只剩下残羹剩菜,高拱起身正要告辞,突然裕王的话让他脚步一顿。
  “王妃还有一个月就要……”裕王看向钱渊的眼神中带着希翼。“展才……”
  其他三人都无语了,高拱和徐渭都是正统读书人,讲究“子不语怪力乱神”,而钱渊有点头大……
  连续两次巧合后,现在裕王是真的把钱渊当做福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