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801

  “可以,我也想见见这位五峰船主。”钱渊说完笔直的看着胡宗宪,好一会儿才问:“说完了?”
  “嗯。”
  “现在轮到我了?”
  胡宗宪在心底叹了口气,其实这一两年来他和诸多心腹幕僚都曾经为招抚汪直一事忧心忡忡,毕竟这是私下行为,他也不敢上书陛下,甚至连严嵩、赵文华那边都不敢泄露。
  而钱渊替他在嘉靖帝面前过了明路,保下了他这个浙直总督之位,又愿意替他联络裕王,胡宗宪用脚后跟都想得到,这次欠的人情太大了……只怕钱渊这次敲竹杠下手会非常狠!
第440章
贼船
  胡宗宪来台州巡视也有三四天了,和钱渊、谭纶、唐顺之谈公事也谈了不下三四次了……钱渊满足的笑了,收获的季节终于到了!
  钱渊的脸上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这次的竹杠得敲的邦邦响才对得起这几个月来的苦苦思索。
  其实在剿灭徐海的计划中,钱渊和胡宗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者有可能影响或探知徐海麾下倭寇主力动向,而后者能够联络汪直断徐海后路,一网打尽。
  但钱渊在这番密谈中,先抛出了剿灭徐海的计划,之后又戳穿了胡宗宪埋藏心底的不满……那是之前京中的流言蜚语以及几份弹劾胡宗宪的奏折。
  一直到最后,钱渊才合盘托出,自己已经将胡宗宪意欲招抚汪直的计划在嘉靖帝面前过了明路,又点出了自己对胡宗宪留任浙直总督的作用,甚至还不惜将裕王、高拱扯出来拉大旗。
  巧妙的谈话顺序让胡宗宪全盘溃散……如果前后顺序调整,胡宗宪也欠了钱渊的人情,但接下来钱渊敲竹杠……胡宗宪心生不满的可能就大的多,钱渊能敲来的东西也会少的多。
  “其一。”
  仅仅两个字就让胡宗宪心里一紧,有“其一”,那就有“其二”,甚至“其三”……
  “银子。”钱渊伸手做了个手势,“和台州府衙无关,和卢斌麾下无关,两万两银子。”
  “展才……”
  “汝贞兄,在京中小弟可是冲着严东楼大骂……”钱渊似笑非笑道:“如若不是严东楼搜刮的太狠,胡汝贞也不会黑了我那两万两银子,不过就一个月而已……还记得吧?”
  胡宗宪面色灰败,他当然记得,那是抄了富阳县刘家的分红,钱渊理应分一万五千两银子……现在是把田地、宅子一并算进去,两万两这个数字还算合理。
  但胡宗宪也听出了钱渊这句话隐藏的两层意思,第一,之前总督府拨给台州的银子是不算在内的……事实上,胡宗宪那三个月减少了拨给台州军资,实际上没有多拨给台州银两。
  第二,你胡汝贞送严东楼银子以固权位……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但稀奇的是,胡宗宪均摊下来每个月送往江西分宜的银子差不多正好是两万两。
  胡宗宪有点头痛,紧皱眉头解释道:“展才,实在是……”
  “小弟不听这些话,汝贞兄不愿拨银子也行。”钱渊笑吟吟道:“东南诸事,小弟还是顾全大局,义不容辞的。”
  这句话要反过来听,你胡宗宪权倾东南,我拿你没办法,但日后朝中……到时候别怪我不伸把手。
  “没有总督府拨银给巡按御史的道理!”胡宗宪手头也实在是紧,“展才,算是愚兄欠你的……”
  “那算了吧。”钱渊起身装模作样,“时辰不早了,家母该担心了。”
  “给,给,给!”胡宗宪捏着拳头狂捶桌面,“回了杭州我就去筹银,一个月内付清!”
  “好!”钱渊笑着坐下,这下小七诊所扩建,培训急救员,购买棉布等都有钱了。
  “汝贞兄也不必如此,去年初李时言为何要推曹邦辅接任浙直总督?后来还要推阮鹗接任浙江巡抚?”钱渊好心好意分析道:“在外人看来,汝贞兄坐镇东南,手掌六省兵权,提编数省税赋,是严分宜在朝中的底气。”
  “所以欲倒严,先倒胡……严世蕃那边的银子暂时缓一缓,问题不大。”
  胡宗宪脸上的怒气渐渐收敛,冷静的想了想,这番话还真有点道理,不然李默去年不会硬生生揪着自己不放,这么看来缓缓严世蕃那边的银子是可行的。
  啧啧,钱渊都佩服自己扯谎的本事,脸不红心不跳啊,李时言倒是这么做的……结果呢,罢官归乡,好悬没死在狱中,接下来的徐阶自然要改弦易辙,直接攻下严嵩这个山头,再转回头慢慢收拾胡宗宪……最终胡宗宪就是死在徐阶手下的。
  “严东楼也不仅仅只是收银子的,你不是送了好些名家字画、古玩嘛。”钱渊又替胡宗宪出主意,“孙克弘、徐文长的字画都堪称一时之选,实在不行厚着脸皮去找文衡山,还不行……汝贞兄,可知嘉兴第一家项家的天籁阁?”
  “去抢?”胡宗宪黑着脸反问了句,闷声道:“有其一就有其二。”
  “好好好,其二,打制鸟铳的工匠十名。”钱渊轻声道:“知道汝贞兄不易,南京调拨来的福船、沙船就由总督府调配好了,不过吴淞总兵董邦政麾下是有海船的,俞大猷调驻嘉兴也带了一批海船去,倒是宁波、绍兴、台州三地缺船。”
  “没问题。”胡宗宪对工匠不太在意,虽然打制鸟铳的工匠重要,但仅仅十人是无所谓的。
  “其三,也是最后一点。”钱渊端起茶壶给胡宗宪斟茶,惹得后者一阵警惕。
  “要人。”
  “要人?”
  “嗯,嘉兴府桐乡大捷,鼎庵兄侧翼率先破阵,后队才能一举截断倭寇前后,奠定大捷。”钱渊笑道:“还望汝贞兄将其拨给台州府。”
  钱渊对吴成器颇为垂诞,这种弓马娴熟,有胆有识的人杰,定能为卢斌臂膀。
  “拨到卢斌军中?”
  “这如何使得!”钱渊摇摇头,“鼎庵兄之前任会稽典史,桐乡大捷、长水镇大捷皆有功,几日前又在富阳县破倭,台州府倒是少了个推官。”
  “台州推官?”胡宗宪迟疑道:“鼎庵无功名在身,连诸生都不是,因战功迁会稽典史……推官向来是进士出身。”
  “只要汝贞兄答应就是,吏部那边小弟打点。”钱渊解释道:“再说了,即使推官不行,临海县缺了个县丞,黄岩县缺了个典吏。”
  没辙啊,一般来说任职是不能在乡土,这里主要说的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浙江进士不会被派到浙江任职,但这些年浙江连连大战,很多副职空缺,新科进士都不敢来,像义乌知县赵大河都算是有胆气的了。
  胡宗宪沉吟片刻应下此事,吴成器起复后一直留在总督府为亲兵头目,放出去倒是能有些用。
  “都说完了?”胡宗宪斜着眼瞥着钱渊,“还算不错,至少没向愚兄要上十个八个歌女!”
  “那家里就打成一锅粥了!”钱渊摇摇头,“小弟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啊。”
  “难道弟妹是河东狮?”
  “是千手观音!”钱渊一瞪眼,“谁向你要歌女?”
  “罗龙文。”胡宗宪毫无顾忌的如此说,他现在可以确定京中传言是真的,钱渊和严世蕃的关系相当不错。
  钱渊偏着头想了想,罗龙文在史书中扮演的是类似谭维的角色,这一次没了表演空间……历史上严世蕃是以通倭之名被杀,罗龙文同时被弃市。
  不知道这个时空中,徐阶会不会再将通倭的罪名扣在严世蕃的脑袋上……啧啧,没了罗龙文,有点牵强啊。
  “汝贞兄,提醒一句,我说的银子可是额外的,不在拨给台州府衙、卢斌的军资中。”
  胡宗宪叹了口气,“这次……算是被你绑上贼船了!”
  这句话说的还真不错,胡宗宪早有招抚汪直的想法,但开海禁通商……胡宗宪还真不敢想,虽然说好了置身事外,但身为浙直总督,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但贼船这个词用的不对,胡宗宪是巴不得上这条船……这是一条他日后可能逃得生天的诺亚方舟。
第441章
谁聪明?
  一般来说,政治人物很少出尔反尔,说出的口都是以自己的政治信誉做保证的。
  翻译一下,用钱渊的理解就是,只要收益能压过成本,那么反悔的可能性就不大。
  所以,钱渊不担心胡宗宪会反悔。
  原因很简单,钱渊给胡宗宪描绘的是严党溃散甚至嘉靖帝驾崩之后……至少几年之内,胡宗宪不会反悔。
  胡宗宪一行赶在正月十五之前返回杭州,那日钱渊还专门准备了一大批元宵汤圆,用小巧的盒子装着作为礼物回赠。
  “还是芝麻馅的汤圆好吃。”钱渊一口一个,含含糊糊的说:“放了猪油对吧?”
  “二弟舌头还真好使。”大嫂黄氏笑吟吟道:“是徽州府送来的芝麻。”
  “姓李的那个吏员?”钱渊咂咂嘴,这厮念念不忘徽州丝绢,不过这事儿他可不会胡乱插手。
  “渊儿,何日启程?”谭氏不太嗜甜,手里汤勺舀了个汤圆,嘴里却在问:“如今天寒地冻,台州近海,潮湿的很,要不出了正月再启程?”
  “明日启程。”钱渊干脆利索的答道:“先去绍兴……噢噢,母亲放心,儿子同年诸大绶生母病逝,正在山阴守孝,诸大绶是这一科的状元,与儿子交好,年前无暇,年后总是要走一趟的。”
  一旁的小七翻了个白眼,她也不太喜欢甜食,这是前世保持身材的习惯,她昨晚还听钱渊说起,这次是去绍兴山阴找田洲狼土兵。
  没办法啊,一旦胡宗宪那边拨付之前积欠的赏银,田洲兵就要启程回乡……钱渊琢磨着想能不能留一批下来。
  堂堂正正两军对垒,田洲狼兵未必强于卢斌麾下,但论死缠烂打、不怕死,狼兵却要胜过一筹。
  正说话间,钱渊碗里的汤圆干干净净了,他起身抱起摇篮里的孩子,“八两,今天乖不乖啊?”
  八两伸出两只小手在空中挥舞,咯咯咯的直笑,口水都留下来了。
  谭氏和黄氏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嘴角带笑,这一幕是她们去年想都想不到的。
  “去年入京,叔父还说呢,如今青浦钱氏就叔侄两人,这话可错了,八两也是呢!”钱渊叹息道:“也一岁多了,还没开口说话呢。”
  黄氏神色一紧,“才七八个月,还没满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