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801

  钱渊的话表明了他的态度,更是赤裸裸的嘲讽赵贞吉的无耻。
  为党争可乱浙江一省,按照这个逻辑,我钱展才助你拨乱反正,以内江赵氏一族为祭,有何不可?
  你不肯,难道东南沿海百万百姓就肯吗?
  终于将苗刀归鞘,钱渊附在赵贞吉耳边,轻声道:“真恨不得一刀一刀剐了你!”
第591章
犯贱
  同在杭州城内的总督府,胡宗宪亲自询问派出去查探的亲兵,好一会儿后,铁青的脸色才缓缓恢复过来。
  赵贞吉整肃巡抚衙门,又突然闹了一出,烧毁一间客栈,总督府这边虽有警觉,但并没有任何举动,直到胡宗宪昨日黄昏从嘉兴府归来。
  自嘉靖三十二年起,胡宗宪以湖广巡按调任杭州知府,一步步坐到浙直总督这个位置上,不敢说整个浙江省,但至少在杭州府内,他根基深厚。
  仅仅半天时间,胡宗宪就查的清清楚楚,赵贞吉搜捕汪直下杭州府衙大牢。
  胡宗宪和钱渊发出同样的感慨,真够毒的啊!
  和钱渊一样,胡宗宪第一时间发现了赵贞吉此举的阴险之处……这厮有意乱浙江一省,坏抗倭大局,以便朝中党争利。
  但和钱渊不同,胡宗宪是进退两难!
  胡宗宪发现,赵贞吉将汪直转送到杭州府衙大佬这一招是最毒的!
  赵贞吉巴不得胡宗宪来提人呢!
  一旦胡宗宪真的来提人,那一个不好就掉进了赵贞吉挖好的坑里,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原因很简单,前日赵贞吉搜捕汪直得手,当日就知道毛海峰脱身,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到镇海去。
  而赵贞吉第二日午后才将汪直送到杭州府衙的大牢中,并放出了风声。
  问题是,在毛海峰、徐碧溪、王一枝等汪直义子随时都可能聚众举兵起事的情况下,胡宗宪敢去提人吗?
  胡宗宪是从杭州知府这个位置上起家的,想将汪直从大牢里解救出来并不困难。
  但毛海峰已然脱身,说不好这时候已经起事,要么攻杭州,要么在镇海肆掠,说不定已经逃窜出海,而你胡宗宪偏偏救出汪直……不用说,勾结倭寇的帽子能死死的扣在胡宗宪的脑袋上。
  这就是赵贞吉此计最毒的地方。
  进一步,胡宗宪不敢去提人。
  退一步,胡宗宪难以接受汪直被杀的后果。
  他能做什么?
  在不知晓位于镇海的汪直麾下海商动态的情况下,胡宗宪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敢做。
  如果不是钱渊孤身相劝,又果断率护卫急行至杭州,事态的发展很可能会按照赵贞吉的计划一般……毛海峰等海商沦为倭寇,两浙倭患再起,胡宗宪定然被问罪,而汪直也逃不掉颈上那一刀。
  一天下来,一众幕僚也都看清了其中的内幕,沈明臣摇摇头道:“要不是展才赶来,逼问汪直下落……只怕事有不协。”
  “其实展才赶来也无甚用处,只要他能稳得住镇海,消息来回传递,立能解此困。”王寅叹了口气,“胆子可真大,居然调兵入城,围巡抚衙门……”
  “事急从权。”郑若曾轻声道:“汪直入狱将死,展才使劲浑身解数,能稳住镇海几日?果断赴杭,立即将人抢出来,这才是破解此计的最佳之策。”
  “不错,而且谁知道汪直会不会在狱中暴毙身亡,到那时候,大罗金仙下凡都没用了,展才也是生怕汪直暴毙,才疾驰而来。”
  茅坤看了眼胡宗宪,轻声道:“本朝御史位低权重,无不所管,浙江巡按为击倭所设,临时调兵入城,得浙直总督府许可,不算逾权。”
  围困浙江巡抚衙门,这是可以春秋笔法的;得浙直总督府许可,刚刚领了钱渊这么大人情的胡宗宪如何会拒绝呢?
  胡宗宪微微点头,“前日夜间,有盗匪入城,巡抚衙门搜捕不力,以至于数间客栈、民屋被焚毁,百姓大惊,城内流言蜚语……”
  茅坤接道:“为平定城内骚乱,总督大人调游击将军鲁鹏率五百兵丁入城,搜查盗匪,安定人心。”
  那边沈明臣已一挥而就,王寅盖上大印,郑若曾抄录一份备份。
  胡宗宪犹豫片刻才道:“伯鲁兄和夫山先生走一趟吧。”
  一直拉着脸不说话的何心隐起身拱手应是,一言不发转身出了门。
  而郑若曾迟疑的看了眼王寅,苦笑道:“总督大人,要不还是请亮卿兄出马?”
  让何心隐去,是因为此人和赵贞吉有旧,又同为心学门人。
  让郑若增去,是因为他和钱渊交情极深,事实上总督府这边和钱渊的勾连,向来是郑若曾出面。
  胡宗宪不明所以的嗯了声,音调向上,王寅是他留下坐镇杭州总督府的人选,很多时候都是他的化身,向来不可轻动。
  倒是茅坤听懂了郑若曾这句话,幽幽道:“总督大人,前年桐乡旧事……”
  一旁的沈明臣没忍住噗嗤笑出来了,王寅一脸牙疼的表情,“那次敲竹杠敲的……其他的不说,展才率钱家护卫急行赴杭,胯下马匹都是那次……”
  前年的桐乡大捷后,胡宗宪亲临桐乡县,一为钱渊力挽狂澜的大捷,二为催促钱渊入京,那次钱渊敲竹杠敲的有点狠。
  而今天,显然胡宗宪又欠了个大大的人情……难道指望他钱展才会突然大法好心收手?
  要知道,钱渊如今死要钱的名声……至少东南沿海几个府洲已然遍传。
  哭笑不得的胡宗宪有点头疼,最早应该追溯到嘉靖三十二年,张经被锁拿入京,与东南诸将均有交情的钱渊在其中斡旋,使赵文华顺利临时总督诸军,之后赵文华剿倭不利以至于徐海遁逃……那次钱渊就敲了赵文华一笔。
  当然了,赵文华自然不会出血,全都让正攀附赵文华升任浙江巡抚的胡宗宪出血。
  之后桐乡大捷被敲了一笔,去年正月胡宗宪赴台州临海和钱渊密谈又被敲了一笔,上虞大捷之后两人起隙,胡宗宪万般无奈之下邀钱渊赴镇海商议招抚汪直一事,再次被狠狠敲了一笔。
  这都第几次了?
  偏偏每次胡宗宪都说不出什么来,甚至是心甘情愿……好吧,至少从面子上来看是心甘情愿,比如这次!
  胡宗宪挥挥手让王寅一起跟着去,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这次钱渊不敲一笔……胡宗宪都放不下心。
  哎,这就叫犯贱!
第592章
事毕
  书房里,赵贞吉和何心隐隔案而坐,前者神情木然,后者一脸狰狞,一脸的愤怒。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何心隐捶着桌子低声喝道:“只为攻倒严分宜,你赵孟静将东南百万人命视若无物!”
  “只为你和严分宜有深仇大恨,不惜乱浙江一省?!”
  何心隐的痛斥已经持续了好一阵了,但赵贞吉始终无动于衷,一句话都没说。
  “拨乱反正,拨乱反正……何为乱者,何为正者?”何心隐咬着牙道:“能干出这等事,他徐华亭日后不让严分宜!”
  赵贞吉瞳孔一缩,终于打破了沉默,拍案道:“此事赵某一力承当,与他人无关!”
  “一人承担?”门外传来钱渊讥讽的声音。
  “何为奸?”钱渊缓步入内,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不动刑,不定罪,甚至只有略略相询,不过明路,便知此人或祸乱浙江一省,但如何能定罪与他?”
  顿了顿,钱渊才接着说:“此即为奸。”
  赵贞吉面红耳赤的盯着钱渊,但一句反驳的话都没说,因为对方说的没错。
  何心隐和王寅也知道,钱渊说的没错……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赵贞吉此计之狠毒,但从明面上来说,赵贞吉只是将汪直“请”到了巡抚衙门而且第二日午后就送到了府衙。
  刚刚赴任的浙江巡抚不明内情,请来汪直询问几句,至少在朝中,是没有人会问责赵贞吉的……毕竟在两京重臣的印象中,汪直的标签是和徐海齐名的倭寇头目。
  外间传来刻意的脚步声,钱渊冷冷看了赵贞吉一眼,才转身出去,何心隐和王寅随之其后。
  半响后,赵贞吉长长舒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二月初春,浑身上下满是冷汗,里面衣衫尽湿。
  他能感觉得到,钱渊说的那句话不是在开玩笑……一刀一刀剐了你!
  在王寅、何心隐出面后,赵贞吉才能断定,自己终能逃得一命,甚至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公开的指责。
  钱渊给世人无数脸谱,但在东南,“钱砍头”是叫的最响亮的,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这等年轻人,能不能忍得住不杀了自己……赵贞吉是真的不敢确定。
  “谈妥了?”
  沉重的气氛中,最不想开口的何心隐勉强笑着如此问。
  “谈妥了。”钱渊刻意笑了笑,“这次送上门来,钱某也不是那等心慈手软的,亮卿兄,对吧?”
  “对对对!”王寅没好气哼了声,“南京传言总督大人是总督金山,日后若有弹劾,王某必劝总督大人将展才一起扯下水!”
  “总督金山?”钱渊啧啧道:“金山不过卫所,何来总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