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801

  侧头看见洪厚笑嘻嘻的,梁生虚虚踹了脚,“就你们鸟铳手最是安全!”
  “谁说的!”洪厚是护卫队鸟铳手头目,不满的拍拍腰间的佩刀,“刀下也有七八条人命呢。”
  梁生就是个嘴巴闲不住的,正准备嘲讽几句,眼角余光瞄见戚继美一脸忿忿的过来。
  “怎么?还是不肯拨粮?”
  戚继美气极反笑,“等了一个多时辰,居然没见到人!”
  梁生不屑的哼了声,颠颠脚尖眺望就在不远处的临时巡抚衙门……早就说了,直接上手就好了,戚继美也太迂腐了!
  梁生今年二月初是跟着钱渊在杭州闹过事的,亲眼见到兵围巡抚衙门,亲耳听见自家少爷如何将赵贞吉和秦会之相提并论……东南皆知,卢斌和戚继美是少爷的铁杆,赵贞吉怎么可能会见戚继美!
  如今江西战事正紧,一省巡抚不见下面小小知县,是说得过去的,但不见手握两千大军,于闽赣两省均有大捷的参将,这是说不过去的。
  王义淡然道:“前日尧山公吩咐,立即拨粮,但粮船一时半会儿难抵临川,但当夜去信建昌府南城县,南溟先生今日会随船抵临川。”
  戚继美大喜,“有南溟先生在,就好办多了。”
  南溟先生即福建按察使汪道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和吴百朋交情极好,当年吴百朋扬州大捷,汪道昆写诗以贺。
  而且汪道昆曾任义乌知县,而吴百朋就是义乌人,当年钱渊建议戚继光于义乌募兵,这两位都伸手相援。
  宁波粮米南下都是运至闽县,再横跨福建运往江西,吴百朋身为福建巡抚不便随意越境,汪道昆坐镇江西建昌府,指挥运粮一事,而建昌府南城县正是临川县的上游。
  王义使了个眼色,一直在准备的张三悄无声息的离开,虽然只带了两百兵,但论战力,整个临川县毫无抵抗之力。
  王义是打定主意掺和进去,而梁生带着其他钱家护卫站到一旁,还让人从城里铺子买了些馒头,一边吃一边看戏。
  “没滋没味的,这次回去请大伙儿吃南城的冯记铺子的包子。”梁生随口嘟囔了几句,看着戚继美、王义在码头处向一位中年官员行礼,应该就是福建按察使汪道昆了。
  码头处的管事上前盘问,戚继美令亲兵上船,粮船缓缓离岸,却在关卡处被拦下。
  几十个身穿破烂战袍的士卒在码头处吆喝,两个小吏气急败坏的吼叫,梁生转头换了个方向,张三带着两百兵丁已然出现在不远处。
  很快,几乎是片刻之间,拳脚相加之下,那些士卒乖乖的甚至是主动躺到地上装孙子,都是临川附近的卫所兵。
  梁生看看天色,转头问:“雇的船还没到?”
  一行人就在今天启程,返回镇海。
  “没呢,是邵武府的运粮船,等他们返航,还没卸完货。”洪厚侧身撞撞梁生,“秦桧来了。”
  在钱家护卫里,“秦桧”是赵贞吉的代名词。
  “来的倒是快。”梁生哼了哼,“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手上没兵,顶个屁用!”
  梁生一动不动坐在那,看着汪道昆迎上去,向赵贞吉行礼,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但赵贞吉勃然大怒,厉声训斥戚继美,声音响亮得梁生都听得见,什么“纵兵劫掠”,什么“目无法纪”……
  戚继美面无表情的听着,汪道昆不停相劝……不过似乎没什么效果,但原本也没这期盼,张三带着人已经将关卡那边围起来了,赶上去的王义高举腰刀,两刀鞘将一个管事砸得牙齿都掉了一地。
  洪厚啧啧道:“别看平日不吭声,还是王头儿狠啊!”
  “不然前后几人,就王哥一直留在少爷身边?”梁生咬着馒头,腾出手鼓了几下掌,惹得周围一阵哄笑声。
  洪厚突然起身招了招手,“梁哥,船到了呢。”
  “走。”梁生吆喝声,“路上说不定还会碰到小股贼军,都打起精神来,兵器什么都别拉下,碰到大虫,打一只拆了虎骨给少爷泡酒!”
  “好嘞!”
  四十多个护卫齐声响应,无意识的排成两队向着码头方向走去,那边正在破口大骂的赵贞吉突然住了嘴,他认得梁生,那日就站在钱渊身后。
  一位刚刚赶到的中年人好奇的看着,“戚参将麾下果然强兵。”
  那边赵贞吉冷哼一声,戚继美拱手道:“此是浙江巡按钱龙泉身边护卫。”
  “原来是精锐甲于东南的钱家护卫。”中年人诧异道:“如何在抚州府?”
  “八月末将率兵入闽,钱龙泉遣派护卫以做斥候,古田一战,钱家护卫查探军情,宜黄一战,梁生所部率先破阵。”戚继美瞥了眼梁生,“这位是江西巡按耿大人。”
  耿定向摆手示意梁生无需行礼,笑道:“虽远在数千里之外,然钱龙泉先遣派浙兵入闽,钱家护卫随行,后输粮米入闽赣,实是国之干城。”
  梁生坚持行了一礼,并未开口,侧头示意洪厚带着人上船。
  耿定向转头笑道:“既然镇海又有数千石粮米输闽,南溟先生当尽力输赣,戚参将所部缺粮,大洲公还是拨付军粮的好。”
  顿了顿,耿定向补充道:“如今贼军动向不明,总督大人心忧,还望戚参将尽早启程。”
  戚继美是做了两手准备的,王义去找了吴百朋,他自个儿一状告到了总督府……戚继美麾下战力颇强,胡宗宪想一战毕其功,不可能忽视戚继美所部,耿定向就是来调解的。
  耿定向巡按江西,虽未投入徐阶门下,但却是心学门人,和赵贞吉是说得上话的。
  其实用不上耿定向说话,王义、张三那边已经把事儿都办完了,粮船驶入宜黄水,径直向宜黄县方向飘去。
  一直到现在才现身的宜黄知县杨铨笑着登场亮相,“多谢子衡兄仗义执言。”
  “客气了。”耿定向笑吟吟道:“朝阳兄力守宜黄,朝野遍传大名。”
  杨铨看了眼赵贞吉,“宜黄上下均谢过子衡兄此举,军粮无着,大军难行,宜黄遭贼军肆掠多时,流民颇多,县中粮仓空空,多少人因子衡兄此举活命,如何不谢?”
  耿定向无语的看着杨铨,都说随园钱渊、徐渭口舌锐利,没想到这位也不予多让。
  拉着脸挥袖而去的赵贞吉满脑门子的烦躁,戚继美、梁生、杨铨……这些名字让他不得不想起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那人,离得这么远,还给我添堵!
第675章
合则两利
  镇海,钱家酒楼最顶层。
  黄懋官疲惫的揉着眉心,南下至今已经两个月了,诸般事均已办妥,红薯、洋芋将会在年后运往辽东、山西、山东等地试种,通商一事可保户部每年除却八大钞关外,岁入两百万白银。
  两百万两白银,这是个让户部可以挺直腰板的数字,黄懋官不禁笑着咳嗽两声,只怕上司方钝又要和陛下来回拉扯,闹个没完没了。
  嘉靖二十九年,吝啬的嘉靖帝在庚戌之乱后,万般无奈的从内承运库调银,之后几年,嘉靖帝无时无刻想着从户部太仓库讨回这笔债……这才有了“上以片纸于太仓取银”。
  紧接着,东南倭乱,提编数省,截留盐税,俺答几乎每年都南下骚扰几次,户部尚书方钝平均每年上书请求致仕五次,这才让嘉靖帝安静些……主要是太仓库没银子,耗子都得出去讨饭。
  但自从去年税银入京,嘉靖帝和户部之间的博弈再次拉开大幕,纵然钱渊在东南留出口子,捣鼓出一支所谓的“皇家船队”,但嘉靖帝还是不肯罢休。
  看了眼外间飘飘扬扬的雪花,黄懋官示意陈有年无需掩上窗户,“登之是余姚人,南下多时,尚未回乡一探?”
  沉吟片刻后,黄懋官轻声道:“后日启程回京,登之可先行一步。”
  黄懋官对陈有年颇为赏识,毕竟余姚距离不远,再说按照时日来看,回京应该是年末,六部均已放衙,而且关于红薯、洋芋的奏折早就送回京中了。
  “为国事南下,当别无私念。”陈有年恭敬道:“下官不敢以私事他行。”
  “过家门而不入。”黄懋官端着酒盏起身笑道:“老夫嘉靖十六年过乡试,年末启程上京赶考,曾在永嘉拜见罗峰公……”
  说到这,黄懋官住了嘴,怔怔的看着窗外,一时出神。
  陈有年没有插嘴,他知道对方说的罗峰公即因大礼仪事件上位的前内阁首辅张璁。
  在嘉靖中前期,文官集团对张璁极为排斥,但如今风向已然大变,都认为张璁至少称得上“能臣”,因为后面有严嵩这个对比物。
  “次年侥幸登榜,南上北下,东奔西走,见能言善辩如夏贵溪,明哲保身如顾昆山,为国事不惜己身如双江公,亦见令俺答不敢寇边如曾子重,善权谋之道如严分宜,精明有实干之才如砺庵公。”
  黄懋官摇摇头,回首笑道:“登之、文和、子直诸人之才,上下一甲子,亦是一时之选。”
  “文长、文中、虞臣、端甫、博茂、朝阳均有长处,尽揽丙辰科精华。”
  陈有年躬身一礼,“霖原公过誉了。”
  “绝非过誉。”黄懋官平平抬手,“京中亦有人言,不论心迹如何,展才的眼光,实在令人佩服,随园之中尽皆俊杰。”
  “随园中均是晚辈,学识浅薄,所历甚少,尚需长辈指点。”
  “展才说话,云里雾里如久历宦海。”黄懋官大笑道:“登之这是好的不学?”
  陈有年抿嘴一笑,“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黄懋官大笑不歇,连连点头,“此番南下,登之有功,待明年会试之后,新科进士选官,可晋员外郎。”
  陈有年行了一礼,端起酒壶斟酒,举杯一饮而尽。
  黄懋官在政治立场上是没有偏颇的,如果是有偏颇,他是跟在上司户部尚书方钝身后的。
  而黄懋官本人也极为赞同方钝开海禁通商的提议,将陈有年提拔为户部员外郎……意味着黄懋官将宁波清吏司交给了陈有年,后者如今户部主事的身份是无法在名义上通管清吏司的。
  但隐藏在这一席话之下的,是随园张开双臂,黄懋官投身其中……至少是半个黄懋官,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
  时间的长短,那就要看户部尚书方钝什么时候致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