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801

  但陈以勤、殷士儋难以抗衡高拱,胡正蒙等人更是如若哑巴。
  所以,裕王挑中了随园,挑中了钱渊。
  出了裕王府,高拱有些闷闷不乐,他察觉到裕王有些不悦,但回了家精神一振,笑道:“叔大何以不告而来?”
  “此番是做了恶客。”张居正笑吟吟道:“听闻一事,欲与中玄公详谈。”
  “去书房吧。”高拱让老仆斟茶,“粗茶一杯,叔大莫要嫌弃。”
  “中玄公清廉若斯,何人敢嫌弃?”张居正笑道:“幼年有茶沫就不错了,谁像展才似的,非明前龙井不入口。”
  高拱大笑点头,钱渊只喝的惯明前龙井,此事早就传入京中了,去年末都察院几个御史看看今年工作量有点不够,就拿这事儿弹劾钱渊凑个数。
  张居正轻声道:“辽东巡抚来信,言辽东饥荒,请开山东登莱及天津二海道,运粮入辽东,并进呈所勘天津入辽路线。”
  高拱眼中喜色一闪而过,以海运代漕运,这是他早就想做的事。
  但看看张居正的神色,高拱迟疑问:“徐阁老如何看?”
  “暂且搁置。”
  高拱不屑嗤笑了声,“海道运粮,有利有弊,但只因本朝未有先例,便要搁置!”
  张居正神色不变,“中玄公,待得日后吧,至少……随园那边是赞同海运的。”
  高拱知道对方说的是随园,实指开海禁的钱渊,不由脱口而出道:“三年前,他曾言,海运代漕运,非至事不可为之时方可。”
  张居正在心里琢磨了下这句话,只笑笑没说什么。
  对张居正来说,虽然成为徐阶的女婿,转詹事府,升国子监司业,即将入裕王府……但是,随园的阴影始终盘旋在头顶。
  高拱对随园其实颇为垂诞,去年钱渊遭科道言官群起而攻之,他就有将随园揽入袖中的念头……可惜被钱铮、徐渭硬邦邦的顶了回去。
  而高拱也的确对钱渊颇为忌惮,他心里清楚,自己的对手绝不是钱渊,而应该是陈以勤、殷士儋,甚至是坐在面前的张居正。
  但高拱也的确很赏识张居正,即使知道这个刚过三十的同僚是徐阶的女婿。
  枯坐翰林十余年,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有大魄力,亦有任事之能,会是自己最好的助手,而且非常有自知之明。
  张居正在转詹事府之前,曾经担任过两年多的日讲官,是有大把大把的机会去接触裕王的,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老老实实,乖乖巧巧通过高拱……这对高拱来说,意味着张居正没有,至少现在没有越过自己的企图。
  啧啧,原时空中,迫不及待的张居正不惜联络内宦,背后一刀给高拱来个透心凉呢。
  但在高拱看来,钱渊虽然只入仕三年,资历尚浅,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夸张的说,裕王几乎每隔一段日子就要念叨几句,展才何时才能回京?
  当然了,钱渊也频频有动作,裕王这两年的日子好过多了,手头也宽裕很多,应星糖铺都挂靠在裕王府呢。
  所以,在高拱心中,钱渊在裕王心目中的分量越重,这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自己在裕王心目中的分量,就算不降低,比重也会降低。
  从官职上来看,高拱走的是储相路线,但他并没有詹事府的任职履历,而是通过裕王另辟蹊径,所以,高拱日后的权力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裕王登基后对其的态度。
  守着裕王七年了,高拱如何能忍受别人抢占自己在裕王心目中的地位?
第713章
林燫(上)
  一转眼已是三月,北地寒气不再,春暖花开,如丝春雨淅淅沥沥洒下,走出宫门的新科进士撑起了各式各样的竹伞。
  今日殿试,让这些新科进士有些失望的是,上一科亲临的嘉靖帝并没有出现。
  毕竟殿试的名次比会试重要的多,后者还有挽救的机会,而前者是盖棺定论……三年前嘉靖帝亲临考场,御览数卷,诸大绶被点为状元,徐文长被提为榜样。
  这也就罢了,但陛下看过钱渊考卷,虽未有提拔名次,但放榜后简拔入翰林院,此事在前几日在京中流传甚广。
  林烃撑着伞缓步出宫,他对名次倒是不那么看重,只要上榜就好,没走几步他眼睛一亮,“子柳兄,充庵兄,与成兄。”
  相对来说,这一科的进士比较普通,远没有上一科那么能闹腾,要知道三年前在会试之前,钱渊、徐渭就已经名扬天下,诸大绶、陶大临、孙鑨等人在京中数月小有名气。
  所以,这一科最惹人关注的反而是随园三人,会试放榜之日,多有闲杂人在随园门口等候。
  潘允端第二百三十六名,陆树德第一百九十二名,包柽芳第九十七名。
  两个松江人,一个浙江人,虽然名次不高,但都上了榜。
  潘允端和包柽芳看到林烃,都回了一礼,陆树德笑嘻嘻的问:“贞耀,青词写的如何?”
  “哎,胡诌几笔而已。”
  林烃撑的伞够大,陆树德干脆收了油伞,钻到林烃的伞下。
  不能去拜会随园,但和同年闲叙几句总可以吧……会试之后,林烃就在打这个主意,恰巧他治《书》,和陆树德同属一房,拉起关系来很是容易。
  殿试前,新科进士频频相聚,林烃很顺利的认识了包柽芳、潘允端两位。
  不过论关系,林烃还是和陆树德走的最近,一方面都是治《书》,一方面两人年龄相仿,都未满二十,林烃十八,陆树德十九。
  当然了,林烃本人还有着其他的心思,他已经细细打探过了,陆树德的兄长陆树声,是钱渊的叔父钱铮的岳父,而且陆树声是钱渊的老师,陆树德和钱渊自小交好。
  啧啧,这可能是钱渊最亲近的姻亲了!
  虽然都未满二十,但显然,林烃是只小狐狸,而陆树德是只小白兔。
  陆树德还在琢磨这次如果殿试名次高,或许选庶吉士入翰林院,能不能向远在南京的兄长提出那个难以启齿的话题。
  “别提了,渊哥当时是小杖则受大杖亦受。”陆树德兴致勃勃的说:“一年到头,每日三题,做不出来……兄长的棍子都快打断了!”
  包柽芳瞠目结舌,而潘允端嗤笑道:“展才当年就挺能折腾,不说从杭州回返的嘉定大捷,后来华亭城外一战、崇德大捷,还在陶宅镇双江公账下参赞军机,怎么可能每日三题。”
  陆树德郑重其事道:“真的,就算崇德大捷那些日子,也是每日三题……每次渊哥出行,兄长都事先出好题目。”
  “噢噢,记得当时你也在崇德。”潘允端想了想,噗嗤笑道:“那他被倭寇掳走那几个月,总不至于每日三题吧!”
  陆树德撇撇嘴,“当时兄长在杭州,听闻渊哥脱险,立让人送去题目,厚厚一叠!”
  潘允端笑道:“不过论经义,展才的确不够格入翰林,难怪那么多闲言杂语。”
  陆树德大力点头称是。
  包柽芳没吭声,他不比那两人,一个是钱渊同窗好友,一个是钱家姻亲……呃,算起来还是钱渊长辈呢。
  “八股不过是敲门砖,龙泉公抛却翰林,南下击倭,设市通商,功济于时。”一旁的林烃摇头笑道:“难道不比枯坐的翰林强吗?”
  潘允端大笑道:“贞耀这句可将文长、文中、端甫、虞臣都扫进去了,要知道令兄还在翰林院枯坐呢。”
  一路闲聊,到了路口,潘允端一行人往西去了随园,林烃落寞的往东回了家……到现在对方都不肯邀自己拜访随园呢。
  其实陆树德早就在随园提过,结果被徐渭喷的缩头缩脑……外人不知道,徐渭是心知肚明的,这个时候去接触林烃,真不是个好主意。
  一进门,林烃就看见老仆使了个眼色。
  “嗯?”
  “老爷和大少爷都回来了。”
  “这么早……还没放衙呢。”林烃疑惑的去了后院。
  林庭机随口问了几句殿试是否顺利,双眉紧皱显然有心事,一旁的林燫更是一脸愁容。
  看了眼幼子,林庭机在心里盘算,虽然未满二十,但心思倒是深的很,还真有点像钱展才……都是那厮把烃儿带坏了!
  “今日,裕王府上奏请拨翰林补足讲官之数……”
  林庭机才起了个话头,林烃已经脱口而出,“此乃通天之道!”
  的确是通天之道,原时空中,隆庆帝登基前,张居正不过是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读,隆庆帝登基之后,张居正立即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一个月后转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聒噪!”林庭机气不打一处来,又是一连串的训斥。
  林燫呆头鸟一般坐在一旁,面无表情心里吐槽,小弟太像父亲了……刚才自己一句话不也被打断七八次吗?
  好一阵儿后,林庭机才转回正题,“翰林院推举三人,其一国子监司业兼右春坊右渝德张居正,其二翰林院编修张四维,其三……”
  林烃顺着父亲的视线看到了林燫,“大兄?嗯,大兄的确有此资历。”
  林燫苦笑道:“仅凭资历如何能登通天之道?”
  “张叔大是华亭之婿,大兄……应该和石斋公有关。”林烃点头道:“张四维何许人也?”
  “杨惟约的外甥。”林庭机哼了声,“此人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论资排辈,怎么也排不到他!”
  林烃虽然年轻,但心思灵敏,又经历了钱渊、李默的明枪暗箭你来我往之后,倒是通透了很多,立即问:“父亲是担心分宜?”
  林庭机叹了口气冲着长子努努下巴,“你来说吧。”
  “其一的确是因为严党。”林燫低声道:“石斋公与严党仇深似海,入裕王府为讲官,只怕分宜……更何况京中传言,石斋公可能起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