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801

  “陶虞臣其人,貌不胜衣,而识沉守介,屹然不可动摇。”钱渊低声道:“看似沉稳,实则冲动,只怕是被人骗了去,学生想去昭狱探望一二……”
  “你倒是好心!”嘉靖帝冷笑道:“东南遍传钱展才杀戮决断,人称砍头,累累京观令人闻风丧胆,不意如此心软!”
  “学生向来是对敌如秋风扫落叶,对友如春风拂面。”钱渊正色道:“学生不敢聚众为党,只是志同道合者,匡扶社稷,忠君报国。”
  “不敢聚众为党……”嘉靖帝不屑的微微翘起嘴角,“朝中何人无党!”
  略一思索,嘉靖帝撸了把狮猫,“去找文孚安排一二,回来说个清楚明白……明明是随园士子,却和华亭门生搅到一起,真亏他人赞你钱展才目光如炬!”
  钱渊倒是不担心这件事引得嘉靖帝不悦,陶大临下狱已经第三日了,自己不可能不知道消息,径直问出口,才显得坦荡。
  钱渊心里有数,嘉靖帝对自己的观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的坦荡,当年自己从不隐瞒对开海禁通商的赞成态度,还有之后先赞胡宗宪之能,后斥胡宗宪之量窄。
  如果今天钱渊将陶大临的事摁下不提,反而会引得嘉靖帝狐疑,一定会丢分。
  有小太监进来点燃烛火,钱渊这才发现时辰不早了,去严府拜祭又入西苑觐见,到现在还没进家门一步呢。
  正要告辞,黄锦噗嗤笑道:“展才,说这说那,也不问问正事?”
  “正事?”
  “南下击倭,战功累累,设市通商,解朝中用度不足,尚寻到红薯、洋芋这等宝物,皇爷难道会忘了?”黄锦嗔道:“难道真的回都察院蹲着?”
  钱渊一愣,拜倒在地,“学生谢陛下隆恩。”
  嘉靖帝好笑的瞪着黄锦,“这么卖力,收了他什么好处?”
  “展才于国有功,又忠心耿耿,皇爷若无赏赐,老奴都为展才喊冤呢。”
第742章
幺蛾子
  自天顺年间以来,庶吉士渐渐成为了组成内阁的最重要的来源,毕竟一甲进士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而已,而这三人又未必能杀出重围,更未必有治世之能。
  如今朝中内阁四人,也只有徐阶考中探花名列一甲,严嵩、吴山、吕本都是二甲进士选为庶吉士。
  再往后数,历史上嘉靖末年到隆庆年间,也仅有李春芳一个状元阁老……而这位被视为明朝权力最小的内阁首辅。
  选为庶吉士往往就被视为储相,但也不是所有的庶吉士走的都是储相的道路。
  选为庶吉士后三年散馆,会有一场考试,通过的人正式进入翰林院,其余的会选官六科六部都察院等等。
  没有正式进入翰林院,进入内阁的可能性相对比较低,比如钱铮也曾经是庶吉士出身,但几近无入阁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钱渊最好的选择是重归翰林院……虽然散馆考试早已经结束,但钱渊头上顶着的庶吉士这个头衔都是嘉靖帝御笔钦点的,再将其塞进翰林院也正常。
  平心而论,钱渊没有强烈的入阁企图,无论在何时何地,官位或许是重要的,但永远不会是唯一重要的,钱渊更看重的是撬动资源的能力。
  但这一切不能表达出来……因为钱渊面对的是明朝历史上最难侍候,同时也心机最深的一位帝王。
  “陛下您看……听说文长升了翰林侍讲学士?”钱渊小心翼翼的问:“如果学生回翰林院……”
  翰林院高低有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徐渭是嘉靖三十五年榜眼,入翰林院授编修,因青词见宠,常侍帝侧,连连提拔越四五级升任翰林侍讲学士,惹得多少老翰林眼红。
  “文长精于诗词,长于经义,书画更堪称一绝。”嘉靖帝似笑非笑正要调笑几句,冷不丁看见钱渊不停偏头,沿着这厮的视线看过去……是案桌上的礼单和装着走盘珠的匣子。
  嘉靖帝也是无语了,他这句话隐藏的含义是人家徐渭青词写得好,但钱渊立即用隐晦的视线提醒,我可是送了礼的!
  一旁的黄锦乐不可支,“展才,文长前年就说了……重回翰林,同僚蒙羞,你那笔字堪称蒙童涂鸦。”
  “他都是侍讲学士了……难道让学生拱手口称上官?”
  “正好还没回随园呢,陛下赐个侍读学士……待会儿回去看他怎么摆谱!”
  嘉靖帝无语的捂着头呵斥道:“胡闹!”
  侍读学士……就比翰林学士低一级,掌国子监事的太常寺卿高拱如今也不过是个侍读学士,掌詹事府的礼部左侍郎林庭机也不过只是个侍读学士。
  “陛下,学生比那厮忠心!”钱渊拍着胸脯说:“为解君忧,不惜抛却庶吉士之位,他哪里能和学生比?”
  嘉靖帝笑着微微颔首,面前这个青年抛却储相之位,百折不挠,一意南下击倭,开海禁通商,解朝中用度之窘,又使内承运库充盈,论忠心……朝中的确没几个能比得上。
  呃,不得不说,钱渊从嘉靖三十四年第一次觐见开始,每一次觐见前都做了充足的准备……直接后果是,他每一次的表演都堪称完美。
  论忠君之心,数遍朝中百官,钱渊应该是拍倒数第一的……穿越者很难对一位皇帝抱有这个时代士子一般君父的观念。
  但这时候,黄锦幽幽叹道:“倒是听人提起过……展才一意转都察院,为躲开散馆之考。”
  钱渊愣了下,脱口而出,“学生没有,黄公公胡说,陛下别信!”
  黄锦笑吟吟的说:“皇爷忘了……当年皇爷御笔钦点展才为庶吉士,曾说过,散馆之考还是狗屁不通,就打发到云贵去……”
  嘉靖帝大笑点头,“这样吧,让文长出个五经题,做得好就回翰林院,做不好……就去云贵做个县令好了。”
  钱渊面色僵硬,“陛下,学生这次南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不写一篇策论?”
  还真不能太乖巧啊,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是按照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思维……手握大功回朝的钱渊第一选择一定是回翰林院。
  “陛下,其实官位高低……于学生如浮云,真的不在乎。”钱渊真心实意的说:“但徐文长此人性情猖狂,又爱与人有口舌之争……”
  “展才是怕吵起来……文长摆出上官架势?”
  “虽是至交,但……”钱渊叹道:“南下几年,数度亲身上阵,就怕一时按耐不住……文长那单薄身子,只怕撑不住两拳。”
  “看来是真想回翰林院?”嘉靖帝撸着狮猫,转头问:“翰林学士何人?”
  黄锦俯身回道:“两京翰林学士仅南京礼部尚书孙升,闲住翰林学士董份,入直西苑翰林学士李春芳、严讷。”
  “何人掌翰林事?”
  “自原礼部尚书吴山入阁,无人掌翰林事。”
  钱渊嘴角动了动,这糊弄谁呢?
  你嘉靖帝虽然常居西苑修道炼丹,但对朝中诸事无不心中有数,几个翰林学士你都不知道?
  嘉靖帝点点头,“展才抛却庶吉士,南下击倭,设市通商,皆有大功,但重回翰林……开本朝先例,需掌翰林事的翰林学士亲口许可,方为正理。”
  这话有点别扭,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你嘉靖帝向来是不守规矩的,今儿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钱渊没吭声,只静静的等待……估摸着后面有幺蛾子!
  果然,嘉靖帝叹息道:“自吴山入阁,礼部尚书出缺多时,朕有意起复李时言为大宗伯,加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黄锦侧头细听,只听得见钱渊咽唾沫的声音。
  “说起来,李时言当年视随园为眼中钉肉中刺,但时隔多年,间隙理应全消。”嘉靖帝轻声道:“不说他事,年初以闽地试种红薯、洋芋,李时言还欠你个人情……侍读学士有点过分,侍讲学士倒是合适。”
  从去年嘉靖帝两次下旨褒奖抗倭有功的李默,到年初李默上书请以闽地试种红薯、洋芋,再到林庭机以礼部侍郎兼《兴都志》副总裁,并掌詹事府事,其子林燫又入裕王府……
  将近一年了,年过六旬的李默,终于杀了个回马枪,上演王者归来。
  钱渊丢开小黑,郑重其事的拜倒:“陛下,学生视功名利禄于浮云,枯坐翰林非学生所愿……”
  “嗯?”
  “学生愿入户部……呃,愿留在都察院。”
  钱渊无语的在心里吐槽,娘的果然有幺蛾子!
  黄锦看着这一幕,也不禁心里吐槽,陛下也真是有闲情雅致。
第743章
太难侍候了!
  出了西苑,钱渊径直回了随园,还没等他想好是先回随园,还是先去拜见叔父叔母,徐渭已经从门房里窜出来了。
  “展才。”
  徐渭脸上没有三年后重逢的欣喜,而是一脸的凝重紧张,同样有些紧张的叔父钱铮也出现在门房门口处。
  钱渊微微侧头,举起右手做了个手势,梁生轻声吩咐几句,几个护卫分散开。
  钱铮回身走进门房,皱眉看了眼手摁刀柄站在门口处的梁生,向侄儿投去个询问的眼神。
  “靠得住。”钱渊轻轻点头,走进门房才低声问:“怎么了?”
  如果没有意外,徐渭应该在随园等着给钱渊接风,钱铮更应该坐在后院等着侄儿拜见。
  “今日一直在万寿殿后殿,直到黄昏时才出来。”徐渭低低道:“临行前,陛下提及明日起复李默。”
  “起复礼部尚书,加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钱渊接口道:“陛下适才也提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