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801

  “崦山公。”钱渊行礼后笑道:“若雨兄以正立朝,两袖清风,兼有爱民之德,外出巡按,民众当夹道相迎。”
  周延定睛看着面前这个下属,年纪轻轻打起机锋来倒是好手,都察院御史外出巡按可能涉及的面非常广,地方、军务、江防、盐务、漕运太多太多了。
  而钱渊最后那句话点出了民众,这是在问是不是巡按地方?
  又点出了夹道相迎……这是在问是不是巡按浙江呢,林润身为徐阶的门生,想去巡按浙江,有钱渊这个前任在,绝不会有民众夹道相迎的。
  “都说了是外出避避风头。”周延笑道:“怎么?今儿展才是准备贿赂上官?”
  钱渊也笑了,“一份盒饭,何谈贿赂?”
  周延摇摇头,看着钱渊将饭盒打开,却没有动筷,而是拿起钱渊放在桌上的那份奏章看了看。
  啧啧,一口气弹劾了二十多个,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周延有些无语,这也太敷衍了吧。
  仔细看看,居然还有好几个随园士子……什么弹劾这几个不好好上班,聚众搓麻!
  周延瞄了眼淡淡笑着但明显神游物外的钱渊,人家请假难道不是因为被你怂恿去打架斗殴以至于受伤?而且搓麻地点难道不是你家随园?
  这时候的钱渊正在琢磨浙江巡按这个职务,其实所谓巡按和巡抚两个职务都属于京官,都不是常设的。
  比如浙江巡按在吴百朋之前有将近三四年都罢设,比如浙江巡抚在朱纨和王民应之间也有三四年是空缺的,历史上胡宗宪复任浙江巡抚之后就罢设了,历史上的阮鹗是第一任福建巡抚,当然这一世换成了吴百朋。
  在钱渊离职之后,朝中并没有推举出下一任浙江巡按……毕竟这个位置太特殊了,堪称火药桶。
  巡按御史的权力很大,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而管辖的范围往往会根据前任来确定……上一任浙江巡按钱渊基本上除了民生政务之外什么都管。
  垂诞这个位置的人不在少数,毕竟甬江如今都被称为“银江”了,但够不够资格,有没有能力,这是个问题。
  不出问题,有可能得陛下欢心,但一旦出了问题,说不定被一撸到底。
  而今天林润的动向……这不得不让钱渊警惕起来。
  严党的人绝对不行,太贪,而且很可能将来被清算的时候被人弹劾通商之事,要知道徐阶、李默、吴山都和严党不合。
  虽然严嵩如今气势汹汹,但毕竟八十岁的人,只是凭着一口气……呃,也能解释为回光返照。
  徐阶的人更不行,严党看到的是银子,而徐党或许会将通商一事作为日后的筹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大事。
  再碰到个赵贞吉这类的王八蛋,就算事后钱渊将其一刀一刀剐了也后悔莫及。
  钱渊对此也有过考量,陆一鹏是个不错的人选,在都察院资历虽然浅了点,但却曾经南下查验红薯事,对东南熟悉,而且是松江人氏,没有避讳。
  同样出身松江的宜黄知县杨铨也不错,他因坚守宜黄,整顿民生而名声大噪,很可能今年调回京城入都察院为御史。
  唯一的问题是,这两个人都是随园士子。
  明朝官职讲究权力制衡,嘉靖帝玩这一套更是炉火纯青,浙江巡抚是钱渊的小舅,宁波知府唐顺之、台州知府宋仪望都是钱渊私下举荐的,嘉靖帝也心知肚明。
  宁海知县赵大河和钱渊关系匪浅,而且还是同年,镇海知县孙铤干脆就是随园核心人员。
  更别说钱渊南下击倭,于军中颇有威望,戚继光、俞大猷与他交情不浅,戚继美、卢斌、侯继高都算是他的旧部,张元勋、葛浩、鲁鹏要么与他有同袍之情,要么是其小舅谭纶旧部。
  换句话说,不敢说浙江,至少宁绍台三府算是钱渊的自留地了。
  的确如此,不仅仅的明面上的官员,钱渊将大量旧部,以及退伍的士卒推荐到镇海、宁海各处充当管事,别人的人脉都是往上,而钱渊选择沉下去,这让他在宁绍台三府的根基……很难被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钱渊很难使嘉靖帝挑选随园士子任浙江巡按。
  特别是这次回京,钱渊自身的分量比起第一次入京重太多了,随园之外,明面上也就户部尚书方钝那个犟老头还呼来唤去。
  钱渊在心里琢磨有没有暗子能派上用场,或者挑选一个两边不靠的御史……但两边不靠同时又有能力,还对开海禁持赞成态度的御史,有点难找啊。
  但无论如何,面前的这位左都御史都是能派上用场的,选御史出京巡按,向来是左都御史举荐两人,陛下从中钦点一人。
  “年纪轻轻,想的太多,也不嫌累。”周延已经吃完饭了,“三年前嘉兴府力挽狂澜,立即赶赴京城,据说心力交瘁以至不觉不醒,还不引以为戒。”
  “是,是,多谢崦山公提点。”
  看钱渊用力舒展眉头,但依旧心事重重的模样,周延叹道:“都告诉你了,林若雨是出去避避风头。”
  钱渊一时没有明白过来,但周延并没有继续提示,而是端起刚沏的茶慢慢抿起来。
第761章
都察院(下)
  在朝中大九卿中,周延是非常特殊的,与他类似的还有一个,如今的吏部尚书欧阳必进。
  欧阳必进身上最显著的符号是严嵩的小舅子,而周延身上最显著的符号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
  所以外界都将其视为严党、徐党,但实际上这两个人都不是派系的核心,拉的上关系,但并不涉身其中。
  欧阳必进任工部尚书时,对严世蕃诸多不法行为多有劝阻,虽然效果不大,后来调任刑部尚书,还让严世蕃“收钱放人”的名声都受损。
  周延看徐璠也不太顺眼,这货虽然没有严世蕃那般可恶,但太能作了。
  欧阳必进严整法纪,廉洁奉公,被嘉靖帝赞誉“端慎老成”,周延为人峭直清介,砥节奉公,是朝中不多的那种一年下来都没几人弹劾的重臣。
  而且这两人经历类似,都是走布政使、巡抚、总督、都御史、尚书、左都御史这条路,理政经验丰富,民生、军务都有涉猎,有实干之才。
  事实上,欧阳必进和周延还是同乡,都是吉安府人,前者安福县,后者吉水县,距离不远,早年就相交莫逆,一直保持来往。
  有这样的履历,所以这两人都对钱渊赞誉有加,特别是当年钱渊抛却庶吉士毅然南下一事。
  欧阳必进曾经在给俞大猷的信中赞钱渊功济与时,前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也是嘉靖二年进士,在给同年周延的信中也对钱渊设市通商大为夸赞。
  在严世蕃死讯传来之后,再加上连接发生的诸事,周延也毫不犹豫的认为主谋者是徐阶……他太清楚严世蕃对徐阶的威胁程度了。
  在钱渊回都察院后,周延对其还算不错,前者立即顺着杆子往上爬……一个月下来,至少日常走的已经挺近的了。
  呃,从这儿也能看得出来,徐阶的势力、名望几乎是看得到天天往下跌……周延可不是邹应龙、林润,他不是徐阶的党羽,撇的远点顶多是个同年关系。
  看钱渊还没看出缘由所在,周延叹道:“既收了贿赂,那就提点一二吧……展才,最近几日,京中除了那场斗殴,都在议论何事?”
  “李时言快回京了!”钱渊猛地拍案而起,“原来如此……林若雨也胆子太小了吧……不对,难道当年……”
  看这厮瞥来的眼神有些古怪,周延挥袖道:“老夫明年恰逢一甲子,是时候归乡养老了。”
  “李时言都能起复,崦山公何以言老?”钱渊笑吟吟道:“对了,若雨兄是欲巡按何地?”
  还是不放心啊……周延抿了口茶,慢悠悠道:“山东巡按来信,其父病危,欲返乡以奉。”
  终于放心下来了,这种很容易查证的事是不能乱说的,钱渊松了口气,笑着将话题扯开。
  周延曾经担任南京兵部尚书,还曾经提督两广军务,对东南编练新军很感兴趣,频频问起其中阵列、练兵等事。
  去年末,张琏率军攻破安福县,欧阳家横遭大难,后贼军攻吉水……明朝中前期有句话,“翰林多吉水,朝臣半江西”,可见吉水县官宦人家的数量。
  胡宗宪急调戚继美所部,奔驰数十里相援,三刻钟大败贼军,力保吉水不失,而周延就是吉水县人。
  林润想巡按地方,原因很简单,但也很复杂,就是因为即将入京的李默。
  三年前,就是林润弹劾国子监祭酒沈坤,最终弯弯绕绕一圈下来绕到了李默身上,最终李默倒台,林润与严党发生冲突,被贬谪出京外放知县,第二年因政绩卓越才回京入都察院为御史。
  当年的李默一时间可能还没想明白,但现在肯定是知情的,自己当年的下场是严嵩、徐阶合力为之。
  那么林润呢?
  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林润是被严党逼出京城,但如今却是徐阶的门生……更何况,林润还是福建人,算是李默的同乡后辈。
  钱渊猜测,或许李默会想得更深一层……当年林润上书弹劾国子监祭酒沈坤,到底是无意的,还是受人指使的?
  林润到底是什么时候投入徐阶门下?
  李默那性子……严嵩、徐阶的面子都不给,找个由头寻林润的麻烦还不是轻轻松松。
  啧啧,从林润自请出京,这事儿还真不太好说呢。
  聊了好一阵儿,钱渊绕着绕着终于绕回来了,问起浙江巡按出缺一事。
  “展才简在帝心,还问老夫作甚?”周延捋须笑道:“还没放衙呢,展才可去西苑。”
  钱渊干笑几声,大斗殴的第二天自己就被召入西苑,被嘉靖帝劈头盖脸的骂了顿……主要是骂他太能惹事,而且惹出这等事居然还不在场!
  钱渊也是无语,他体会到了徐阶的感受,这黑锅算是死死扣在脑门上了。
  后面大半个月里,钱渊基本上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西苑没去过两回,倒是小黑被留在里面了,据说和狮猫又闹了两场,可惜连连败北。
  之所以没有在嘉靖帝面前提起浙江巡按一事……主要是嘉靖帝曾经询问过徐渭,巡按浙江,何人能为?
  入京第一天那件事给钱渊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从那之后,钱渊谨言慎行,不敢提这件事,更不敢轻易将陆一鹏推出来。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钱渊准备回去,虽然距离放衙还有一个多时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