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801

  “文孚名门之后,于国有功,其女还配不上他孙……”
  “孙鑛。”
  “对,孙鑛。”
  钱渊无语了,正话反话都被您老人家说完了!
  嘉靖帝久久凝视下面两个年岁相差不小的臣子,论忠心,这两人在嘉靖帝心目中能排进最前列。
  “都起来吧。”
  钱渊利索的起身,瞄了眼边上因为跪的试卷太长有点踉跄的陆炳,转过头去看都不看一眼。
  来的路上钱渊就琢磨呢,虽然和林家定亲有些惹人注目,但有相救的由头,陛下明面上是没有反对的理由的……突然召入西苑觐见做什么?
  都是被陆炳连累的!
  也不知道孙鑨知不知道……钱渊还在想呢,随园之中,论地位,钱渊、徐渭之后就是孙鑨。
  两个月前嘉靖帝试探钱渊一事,孙鑨也是知情的,钱渊曾经交代过,有些无关大局的事,没必要事先通气,省的被看出端倪。
  今天就好险……陆炳居然看中了孙鑨的四弟孙鑛,啧啧,也就是孙铤已经定亲了。
  嘉靖帝瞥了眼钱渊,随园虽然没有绝对的实力,但蒸蒸日上,一园栋梁俊才,难怪陆炳也要插一手进去。
  实际上,钱渊今天猜错了……不是他被陆炳连累了,而是他连累了陆炳。
  嘉靖帝对奶兄弟陆炳的心思一览无遗,无非是想给后人留一条退路而已,类似的事陆炳干的多了去。
  比如陆炳如今的妻子赵氏,其父是翰林官,因才学闻名京城,但这是陆炳前后五任妻子中身世最不起眼的一位。
  陆炳原配是前不久罢官归乡的吏部天官吴鹏的堂妹,第一任继室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的侄女,第二任继室是安定伯张荣的侄女。
  几个女婿有成国公的嫡长子,有严嵩之孙严绍庭,有徐阶次子徐瑛,勾连四方,几乎无孔不入。
  从这个角度来说,嘉靖帝对陆炳并无怒气,只暗想自己这个奶兄弟倒是能谋敢断,将女儿塞过去……不是随园中的嫡系,只是孙鑨孙铤的幼弟,分寸也拿捏的不错。
  而陆炳和孙家是有交情的,孙升的长兄孙堪和陆炳当年交情极好,这也是个由头。
  从这儿来看,一味说嘉靖帝刻薄寡恩……还真不太合适,明朝那么多任锦衣卫指挥使,姻亲关系遍布朝中的只有陆炳一人。
  “两桩婚事,朕都许了。”嘉靖帝的视线落到钱渊脸上,“展才不是要去裕王府嘛,明日去吧。”
  钱渊躬身应是,心里吐槽,明明是你逼着我去的。
  “展才于东南堪称锐气无双,如今在都察院里浑浑噩噩。”嘉靖帝似笑非笑道:“可还有往日锐气?”
  钱渊挤出一个笑脸,不假思索道:“陛下不是赞学生有根懒骨头吗?”
  “赞你?”嘉靖帝瞪了眼,“再去做老好人,回头那个林……林什么来的?”
  “林烃,字贞耀。”
  “对,就是这个林烃,让吏部把他打发到云南去!”
  钱渊暗暗叹了口气,娘的,赶鸭子上架啊,非要老子和高新郑怼起来!
  这下子热闹了,裕王府里堪称群魔乱舞啊……是高拱一手将张居正、林燫、张四维引入裕王府的。
  而钱渊得嘉靖帝指示要和裕王亲近亲近,高拱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不说陈以勤那拨人,光是高拱引入裕王府的那几人。
  张居正和钱渊一度为友,后分道扬镳,私底下也几度交手,现在也就是没公开撕破脸而已……当然了,徐阶已经和钱渊撕破脸了。
  林燫和钱渊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其身后是卷土重来的李默,其弟弟林烃以后又是钱渊的妹夫。
  现在看来,倒是张四维符合原时空的走向,会成为高拱的盟友。
第769章
好兄弟
  真是为儿子操碎了心啊!
  嘉靖帝不知廉耻的如此想,虽然未入东宫,但却必然日后继承大宝,不知制衡下属,日后如何能掌控朝中?
  的确是不知廉耻啊……要不是嘉靖帝相信“二龙不得相见”的鬼话,何至于养出裕王、景王这两个货。
  如今嘉靖帝除了正月召见一次,其他时日还是不见……裕王那个倒霉的儿子到现在还没起名字呢。
  看到黄锦回来了,嘉靖帝随口问:“何人能继任礼部?”
  黄锦躬身回道:“此事皇爷乾坤独断,老奴何敢妄言。”
  嘉靖帝心里摇摆不定,李默如今轮值直庐,不说会很快入阁,至少也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直庐这边,所以有必要挑选下一任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个很特殊的职位,对挑选的对象要求也非常严苛。
  一般来说,其他五部尚书、侍郎都有机会,但首先要求他们都是翰林官出身,资历还不能太浅,最好是詹事府出身。
  这一条就将八成以上的官员难倒了,赵文华、欧阳必进、方钝、冯天驭、杨顺都不是翰林出身,更别说詹事府了,这也是年初严世蕃为何要保董份的原因。
  董份走的是正儿八经储相路线,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礼部侍郎,转刑部侍郎,如果没有意外,他将是下一任礼部尚书最合适的接任者……至少从履历上是如此。
  侍郎级别的官员中,礼部侍郎有不小希望,但对资历要求很高,而且在嘉靖一朝还需要以青词见宠……林庭机资历还算够,但调任北京才一年多,另一位侍郎李春芳资历浅了点。
  其实一般来说,礼部侍郎想上位礼部尚书,是需要转其他五部侍郎历练,比如董份转刑部侍郎,袁炜转吏部侍郎,严納转户部侍郎,不过董份已然罢官,其余两位资历也浅了点。
  挑选礼部尚书还能从南京调任,当然了,南都六部只有尚书级别才可能调任礼部尚书,当年严嵩就是如此。
  但数了数,南京兵部、户部尚书刚刚被勒令致仕,接任者资历太浅,除了南京礼部尚书孙升之外,其他三部尚书也不是翰林出身。
  嘉靖帝蹙眉想了想,“黄伴,孙升似乎有请致仕奏折?”
  “是,去年十一月,今年四月,南京礼部尚书孙升均上书请求致仕。”
  嘉靖帝微微摇头,孙升本人倒没什么,但其长子孙鑨,次子孙铤都是随园中坚。
  除了两京六部之外,国子监、詹事府也是有这个资格的,吕本就是从太常寺卿兼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直升礼部尚书,相类似的是如今的高拱。
  在心里琢磨了下,嘉靖帝还是微微摇头,高拱资历还是浅了点,而且性情倨傲更甚于三年前的李默,也不知道展才那个滑头会不会听话的和高拱怼上……
  黄锦看嘉靖帝眉头紧锁,凑趣笑道:“刚才出去,展才那厮还非要老奴赔偿呢。”
  “赔偿?”
  “非说老奴昨日回来在皇爷面前说他小话……”
  “狗屁!”嘉靖帝骂道:“要不是看他有任事之能,也有几分忠心,早就把他打发到云贵去了!”
  “他就是牙尖嘴利。”黄锦呵呵笑道:“还埋怨陆指挥使呢。”
  “文孚招惹他了?”
  “展才说陆指挥使今日连累他了。”
  嘉靖帝无语,到底是谁连累了谁?
  随园。
  钱渊大马金刀的坐在那,老神在在的听着孙鑨解释,一旁有个颇为青涩的少年郎好奇的东看西看。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盯着,钱渊索性一回来就让护卫送信出去,把孙鑨和其弟弟孙鑛一并叫过来。
  孙鑨今年才十五岁,自幼苦读,孙铤曾经赞其为千里马,孙鑨也曾经说过,论广博,孙鑛尚年幼,但论精研,孙家五子,孙鑛最精。
  钱渊并不清楚,这位孙鑛后来做过兵部尚书,人称“手持书卷,坐大司马堂”。
  不过,因为孙鑛尚未下场科举,闭门读书,还是第一次来随园。
  “文中兄,联姻之事是孙家内事,钱某何能干预?”钱渊笑吟吟道:“陆文孚倒是好心思……”
  “此事父亲尚在犹豫之间,不然亦会告知展才。”孙鑨苦笑道:“陆文孚看中的无非是随园,虞臣兄之事近在眼前……”
  “不一样。”钱渊干脆利索的说:“陆文孚只会忠于陛下,其人不涉党争……在严世蕃死后,更是绝迹朝争,不类华亭。”
  “当年大伯多少领一份人情在……”
  “好了,好了。”钱渊笑道:“钱某娶的还是华亭孙女呢……”
  瞄了眼看上去不太安分的孙鑛,钱渊想了会儿才说:“文融可急着回去?”
  孙鑨笑着说:“既然来了,就多待待,正好今年文融准备下场一试,可向虞臣兄讨教讨教。”
  “那好,今晚设宴,再让博茂、与成、贞耀都来热闹热闹。”
  孙鑛完全听不懂,睁着眼睛好奇的看着长兄拱手行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