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801

  沉默片刻后,黄懋官试着说:“这笔账户部认,稍迟几年如何?”
  钱渊无所谓的说:“这个户部去和宁波府衙的荆川公说去,此等大事,钱某何德何能……”
  “他唐荆川看老夫能值几两银子?拿去好了!”方钝双目圆瞪。
  黄懋官打圆场道:“今年或明年在福建再择地设市通商,到时候缓缓补上就是。”
  方钝哼了声,他也看得清楚,黄懋官与随园交好,一因税银,二因推广红薯、洋芋,再加上南京户部尚书马坤遭弃市,黄懋官接任户部尚书的可能性很大。
  等黄懋官上位,这笔债自然不会推脱……反过来说,如果户部要赖掉这笔债,对黄懋官上位户部尚书是会造成阻碍的。
  “还是说说记账法的事吧……反正这事儿有人背锅,让荆川公跟赵大洲掰扯去。”钱渊一边吃菜一边说:“其实霖原公和登之兄也懂,用不着晚辈的。”
  “只是知晓些皮毛,看得懂账本而已。”黄懋官摇摇头,“这几年,户部记账法也有革新,但远不如镇海之法详尽。”
  钱渊好奇的问了几句,方钝对记账法最是精通,详细的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
  中国古代一直用的是单式记账法,小铺子还行,但中央财政用单式记账法……问题太多了。
  发展的明朝中期,本身财政压力就大,方钝从几年前开始将民间的记账法引入户部,主要是以民间晋商的记账法……这是复式记账法的雏形,发展到明朝末年,有个正式的称呼,“龙门账”。
  所谓的龙门账,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缴”、“存”、“该”四个部分,以“进-缴=存-该”作为会计平衡等式,“进”相当于各类收入,“缴”相当于各种费用,“存”相当于各种资产,“该”相当于负债和资本。
  钱渊真切的感觉到,学到东西才是重要的……当年刚刚下海经商,一个小破公司,财务的会计、出纳全都自己一个人干的,为此还特地去报班学了几个月,虽然要花钱,但比请个财务要耗费少。
  先学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算太简单……钱渊琢磨了下,一方面这个时代的账目比前世简单的多,另一方面户部官员也有大量实际操作的机会,应该不会学的太久。
  “砺庵公,晚辈隶属都察院,只是奉陛下之命来帮忙的。”钱渊诚恳的说:“晚辈别无所求……”
  说到这,方钝眼中闪过警惕的神色,面前这位可没徐渭那么好糊弄。
  钱渊有点想笑,方钝实在不是他想打交道的那种人……所谓公生明廉生威,方钝至公无私,两袖清风,就算起隙,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打理财政。
  这种人在钱渊心目中,实在是水泼不入……钱渊还是喜欢和严世蕃那种人打交道,同道中人啊。
  更何况,在开海禁通商一事上,钱渊还欠了方钝不止一次人情。
  “白日还有正事,户部诸位也有正事,每次夜间授课。”钱渊轻声道:“只此一事而已。”
  开玩笑,自己今天一觉睡到午后,进了户部聊了一阵都快吃晚饭了,难道明天大早上去授课?
  方钝冷笑一声,“展才不是向总宪周南乔请了一个月的假吗?”
  正举杯饮酒的黄懋官差点一口喷出来,他外出巡视红薯事,才回京两日,还不知道这事儿。
  出仕官员长期请假多了,但短期请假……一请就是一个月的,还真没听说过。
第796章
萧墙之内
  日子一天天过去,钱渊“耐心”的教导着户部官员和诸多小吏,此事已经遍传京城,虽然士林颇有微词,但商贾却很感兴趣。
  最近钱铮心情略微好了点,侄儿那身懒骨头估摸着这辈子都改不了……三四年前就这德性,但至少现在手头有事做,不上磨就不肯走的货。
  可惜钱铮太小看他这位侄儿了。
  钱渊肯劳心劳力教一大帮脑子被四书五经灌满了的官员?
  随园里孙鑨、陶大临、陈有年、陆一鹏都通算术,早在前几年就很熟悉借贷记账法,钱渊只顾着总揽全局,偶尔上课,然后从镇海抽调了七八个文员过来帮忙,护卫队里如彭峰等人也算内行。
  当然了,钱渊自己也不是什么都不敢,他负责出作业,改试卷……这个他倒是干的津津有味。
  钱渊懒散的很,呃,用他在随园众人面前的话来说,就是暂且蛰伏一二,但随园其他人大都风头正劲。
  在钱渊入户部的第二天,陈有年得户部左侍郎黄懋官举荐得以升任户部郎中,主责宁波清吏司。
  徐渭撰写的青词被嘉靖帝盛赞数遍,第二日手书相赐,并赐徐渭食二品俸。
  为裕王讲学三年的潘晟从翰林侍读升侍讲学士,南京国子监祭酒陆树声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潘晟补南京太常寺卿兼管南京国子监事。
  翰林编纂侍读孙鑨得礼部左侍郎林庭机指派……当然了,后面还有李默,孙鑨得以任重修《兴都志》编纂管。
  但是,数遍随园,最近大出风头的却是新任礼部考功司郎中杨铨杨朝阳。
  原因在于,杨铨上任前唯唯诺诺,上任后重拳出击……无论是严党、徐党,还是李默门生,高拱姻亲,杨铨统统都以明律考察,吏部天官欧阳必进对其大为赞赏,称此人刷新二十年吏治。
  终归还是要有人来做事的……这些年来,朝中党争不停,东南倭乱、民乱,西北冰灾连连,辽东、山东大旱,黄河决堤,西南土司蠢蠢欲动,朝中更是浮于人事,少有能吏。
  杨铨坐在房内,细细琢磨着脑海中的那份名单……虽然不能肯定,但他知道应该是为裕王登基后行新政做的准备。
  名单上并没有什么随园中人,除了严党之外,有李默的人,有徐阶的人,有高拱的人……这些人如果能过考功司这一关,意味着很可能在明后年得以重用。
  而明年,就是例行的外察。
  正在思索其间的分量轻重,杨铨目光一闪看到来人,起身拱手道:“与绳兄。”
  进来的是被杨铨抢了位置的陆光祖,他笑着回礼,“朝阳上手好快,公正无私,正适合考功司、文选司。”
  “与绳兄过誉了。”
  看面前的晚辈神色不变,陆光祖在心里暗叹,看看随园内尽多俊杰,师相当年何以如此不智……高新郑都试图将随园笼于袖下,师相却要与钱龙泉分道扬镳。
  闲扯了几句,陆光祖轻声道:“毕竟姻亲,何以如此?”
  杨铨眯着眼盯着陆光祖,他虽然离京三年,但也知道随园和徐阶已经撕破了脸,在宜黄立下如许功绩,回朝后任考功司郎中,他已经进入随园的核心层了。
  看杨铨保持沉默,陆光祖笑了笑,“昨日给事中冼博茂上书弹劾大司空,元辅年迈,最近回家将养……记得大司空当年和展才在东南还算融洽?”
  面无表情的杨铨挤出一句话,“此为公,不为私。”
  “毕竟翁婿。”陆光祖皱眉道:“三年前闹了一遭,半年前又闹了一遭,还要继续吗?”
  杨铨沉默片刻后又挤出一句话,“祸在萧墙之内。”
  陆光祖一怔,“萧墙之内?”
  杨铨不再理会,视线落在案桌上。
  三刻钟后,徐府前院偏厅里,徐璠无语的问:“萧墙之内?”
  “杨铨在随园分量不轻,为人稳重,不会随意开口,既然说了这话……”陆光祖有点头痛,张居正自从入裕王府后就有点若隐若离的味道,只能自己来给这位大少爷擦屁股。
  昨天,冼烔上书弹劾工部尚书赵文华,工部从户部调银,从北直隶、山东调集工匠,又有镇海输两批巨木,而三大殿完工依旧遥遥无期,最重要的是,巨木已然所剩无多。
  这个锅赵文华是不会背的,事实上他已经接到了钱渊的密信,第一时间上书请辞……但并没有认罪。
  而今天消息传出来之后,关注这件事的官员都将视线投向了徐璠。
  因为,徐璠荫仕先后任右军都督府都事,宗人府经历,去年转任尚宝司丞,这都是虚职,他如今的工作是……重修永寿宫。
  半年多前,徐阶在嘉靖帝面前作保,三月可成,但后来徐璠被随园一顿揍……为这事徐渭还被嘉靖帝骂了好几次。
  徐阶之所以敢作保,关键一在于当时的严嵩已显然有退意,也不会在这事上作梗,二在于他向嘉靖帝请示,抽调重修三大殿的巨木、工匠。
  但昨日冼烔上书弹劾,今儿午后工部就传出消息,镇海两次输京共四百一十三根巨木,用于三大殿一百二十八根,重修永寿宫调走两百一十八根,剩下的实在不够用。
  还没等大家猜测,一竿子已经矛头直指徐璠本人了。
  徐璠慌了,没办法,调来的巨木有的用了,有的卖了……当时钱渊还没入京,和徐府的脸皮还没公然撕破,徐璠还做美梦心想女婿能从镇海调来巨木弥补。
  大斗殴之后,徐璠一度心急如焚,但很快就放心了,因为镇海输第二批巨木百余根入京。
  但徐璠没想到,这时候随园突然一把将桌子给掀了。
  听徐璠支支吾吾的解释,陆光祖真是无语了,你在那人手上吃了多少亏了,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你觉得他会搭理你?
  “萧墙之内?”徐璠可以确定自己最近没招惹过那位女婿,犹豫着问:“父亲那边……”
  陆光祖没好气的摇摇头……徐阶这段时间比儿子徐璠还要老实,脑袋缩的都快看不见了,纵使严嵩因病修养,内阁里也是以李默、吴山为主。
  徐璠准备去叫管家来问问,这时候,徐瑛趾高气昂的走了进来……在他的心目中,虽然长兄也是嫡子,但地位是没办法和自己比的。
第797章
白眼狼
  “你打了小七?”
  “踢了她的丫鬟?”
  “为什么不早点说!”
  徐璠毫不客气的两巴掌加一记窝心脚将弟弟踹在地上,破口大骂,“难怪说祸在萧墙之内,原来是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