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801

  “陈伴,你说……展才会不会明日就要递帖子觐见?”
  肃立在一旁的陈洪躬身道:“老奴不敢贸然揣测。”
  隆庆帝苦笑一声,“高师傅太心急了,而展才可没华亭那般能忍,别一个不好闹出事来。”
  陈洪没吭声,心里却暗暗点头,钱龙泉那人向来是受不了气的,随园那帮人……近墨者黑,这些年三番两次闹出大动静。
  如果黄锦仍在,一定会告诉隆庆帝,这是想瞎了眼啊!
  嘉靖帝曾私下和黄锦聊起过,钱渊每一次闹出大动静,都是有深思熟虑的,即使是当年第一次入京打的徐璠哭鼻子,也是顺势而为,有意为之。
  而这一次,高拱提前打了小报告,使钱渊不敢闹出什么大动静……难道宁绍台三府是你钱展才的自留地,朝廷都不能干涉?
  这一点,高拱和钱渊显然是看清楚了的,而隆庆帝显然没看明白。
第885章
洪洞县里无好人
  让隆庆帝意外而不安的是,在吏部发出公文,台州知府宋仪望升任山东按察副使后的三天内,随园一直保持着沉默,钱渊并没有递帖子入西苑觐见。
  如果换成嘉靖帝,钱渊绝不敢玩这种小心思,会在第一时间觐见,不管是小小的埋怨,还是捏着鼻子对高拱歌功颂德的同时挖坑,总归不会保持沉默。
  和心思太深,太难侍候的嘉靖帝相比,隆庆帝虽然在登基后也展示了些许手段,但总的来说,史书中对其性情宽宏的评价很是精准。
  到了第四天,隆庆帝召见潜邸旧臣张居正、诸大绶、林燫,言谈间问到了钱渊。
  这三个人,诸大绶是随园一员,林燫的弟弟林烃是钱渊的妹婿,而张居正是钱渊的密友。
  呃,至少在隆庆帝看来,张居正和钱渊多年前就结交为友,同为徐家女婿,又同背弃华亭……西苑事变当夜,张居正密告钱渊,这就是明证。
  当日黄昏,张居正、诸大绶、林燫并张四维、林烃、陶大临等人一同拜访随园。
  六个人加上钱渊、徐渭,打哈哈打了半个时辰,问题的关键是钱渊那张脸……皮笑肉不笑的,而徐渭那张嘴……皮里阳秋的,饶是张居正、张四维不停缓和气氛,半个多时辰后也就散了。
  看着林燫寒暄几句也出了门,钱渊随口道:“不急着觐见。”
  “陛下那边……”
  “陛下性情宽宏有度。”钱渊一边扯淡一边在琢磨。
  钱渊始终不太看得懂高拱这次的出手,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为什么会突然针对东南出手?
  他总觉得在高拱的出手之下,还隐藏着什么……在没有完全看清楚之前,钱渊不想贸贸然入西苑觐见,一旦和隆庆帝摊开说,很多事情就不好讲了,后续事件的变化也很难插得进手。
  众人聊了一阵,林烃、陶大临、诸大绶准备起身离开,虽然以随园为名,在这儿甚至有专用的卧室、书房,但毕竟都是成了家的人。
  临行前,今日和张居正、林燫一同觐见的诸大绶突然随口道:“对了,今日张叔大提到,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有可能回京。”
  “什么?!”钱渊霍然起身,“庞少南要回京?”
  陶大临、林烃诧异的停下脚步,看着面色变幻莫测的钱渊,一旁的徐渭知道内情,低着头在思索什么。
  “庞少南是华亭门人……”
  诸大绶迟疑的话说了一半就被徐渭打断,“此事是张叔大私下提起?”
  “林贞恒落后几步,张叔大随口提起。”诸大绶忍不住问:“庞少南和随园……”
  钱渊沉默片刻,低声道:“我再想想……”
  等三人离去,徐渭直截了当的说:“庞少南虽是华亭门生,但却是张叔大的人。”
  “嗯。”钱渊随口应了声,在厅内来回踱步,“恰逢来随园之前,张叔大私下告知端甫兄,绝不会是随口一提……”
  徐渭猜测道:“张叔大是想提醒我们什么?”
  “他有那份好心?”钱渊狐疑道:“别是故意坑我们……”
  要是张居正听到这句话,心里真是哔了狗,这次他还真是好心好意来提醒,当然了,这和庞尚鹏可能丢掉浙江巡按这个位置也有很大关系。
  “不对。”钱渊突然想起了什么,“庞少南被调回京中,这等事如若是内阁决议,李时言不会不知道……”
  “如若是徐华亭一人独断,他张叔大如何能知道,这对翁婿早就翻了脸。”徐渭补充道:“不过,都察院那边也有可能……”
  “还是不对,左都御史崦山公虽是嘉靖二年进士,但不党不群,与徐华亭走的不近,和高新郑也走的不近。”钱渊喃喃道:“张叔大如何知道庞少南会被调回京中?”
  这时候,放衙的钱铮进来了,听到侄儿和徐渭的疑问,脸色一变低声道:“今日午后,左都御史周南乔上书请求致仕,陛下命明日廷推下一任左都御史。”
  钱渊停下脚步,呆呆的僵立在那儿,好似有一道闪电猛地撕裂他的脑海,一瞬间他想通了整件事,脱口而出,“高新郑、徐华亭联手!”
  大厅内死一般的寂静,钱铮目瞪口呆的看着侄儿,这也太能联想了,谁不知道高拱、李默联手制衡徐阶,内阁里都吵成一锅粥了。
  沉默好一会儿之后,徐渭艰难的开口道:“纵观前后,确有可能……还记得那日徐华亭力赞海运代漕运一事……应是华亭对高新郑之邀。”
  “左都御史周延致仕,高拱、徐阶联手,廷推能胜券在握,下一任左都御史必为徐阶的人。”钱渊缓缓踱步,一边整理思路一边说:“而庞少南虽是徐阶门生,但实则是张叔大的人……所以张叔大才会知道,一旦左都御史落入徐阶之手,庞少南很可能会被调回京中。”
  徐渭转头看向钱铮,“世叔,左都御史……徐华亭门下可有合适人选?”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两人。”钱铮苦笑道:“毕竟左都御史无需翰林资历,三甲进士出身亦能担之。”
  “如此看来,梅守德、宋仪望……”徐渭咬着牙道:“高新郑这是要背信弃义……亏你还送了份重礼给他!”
  钱渊面沉如水,脚步越来越快,脑中各种念头蜂拥而至,高拱、徐阶的联手将极大的改变如今的政治局面,别说随园了,就是随园、李默、吴山联手,都很难抵挡得住。
  虽然不知道高拱、徐阶如何密议,但猜也能猜得到一二,高拱能借徐阶之力迅速布局,壮大势力,为日后的正式执政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还顺带着能压制住随园这股日后的对头。
  如果能顺利的将东南宁绍台三府的通商口岸握于手中,高拱对随园的忌惮将大大降低。
  而徐阶,能依靠高拱在内阁站稳脚跟……毕竟高拱还没有正式入阁,想要接任内阁首辅,还得好几年光景。
  钱渊不得不承认,穿越者的身份给自己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好处,也带来了劣势……思维定式。
  历史上,隆庆帝登基,高拱立即和徐阶开打,闹出好大一场风波,最终前者得隆庆帝如此宠信也不得不请辞归乡,蛰伏数年。
  而这一世,嘉靖帝提前驾崩,隆庆帝提前上位,高拱今年才上任礼部尚书,他是有一定的耐心的……虽然不知道这耐心能维持到哪一天。
  钱渊再一次停下脚步,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一幕……似曾相识啊。
  当年徐阶、严嵩第一次联手冤杀张经,驱逐聂豹,第二次联手赶走了不可一世的李默。
  而如今,徐阶选择和高拱联手。
  都不是好鸟,钱渊咬牙切齿的在心里想,真是洪洞县里无好人啊!
  这个念头刚出现,钱渊突然面容一僵,好悬笑出来……高拱虽然是河南新郑人氏,但祖籍……正是山西洪洞县。
第886章
肯定和不肯定
  已是深夜,书房内,孤灯边,钱渊坐在桌边久久出神,深深的疲倦感涌上心头。
  那些能在史书上留下印记的货色,真是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虽然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些许改动,但钱渊有一种无力相抗的沮丧感。
  高拱和徐阶的联手,几乎可以控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朝局,而李默、吴山、吕本、孙升不说他们的势力无法与对方相比,即使在年龄上,他们也即将致仕。
  六部尚书中,兵部、吏部、刑部、工部、礼部的尚书要么是徐阶的人,要么是高拱的人,而户部的方钝向来不涉党争。
  除了内阁、六部尚书之外,最有分量的位置就是左都御史,周延致仕……也不知道徐阶挑选谁继任。
  但徐阶和高拱联手,已经垄断了廷推。
  也不知道是谁勾搭谁的,两个老不要脸的王八蛋!
  如何破局?
  指望隆庆帝吗?
  钱渊首先就排除了这个思路,虽然在隆庆帝的计划中,高拱、李默联手制衡徐阶。
  但在实际操作中,高拱如果能通过徐阶迅速上位,显然是符合隆庆帝心思的……内阁的权力制衡,最大的目的也不过是给高拱留出壮大势力的时间和空间。
  倒是徐阶这边,钱渊疑窦丛生……
  和高拱合作,除了些许交易条件,比如左都御史,比如浙江巡按御史,这些能帮助徐阶在内阁站稳脚跟,但徐阶也应该想得到,高拱势力越大,自己下台致仕的时间就会越早。
  徐阶选择和高拱联手,能迅速稳定自己的地位,但从长久考虑,并不是什么好选择……毕竟徐阶年纪还不大,今年才五十八岁,身体也没问题,执政七八年都有可能。
  高拱忍得了这么多年吗?
  还是徐阶给出了承诺?
  徐阶熬了十多年熬走了严嵩,这是个对权力有着无比向往的官僚,他会轻而易举的放弃自己十多年的努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