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7/801

  “今儿这么多人呢,麻将不够,再去搬几副来,今儿已经是腊月二十九,明儿是除夕,就今儿吧,彻夜搓麻!”
  钱铮一路走回后院,还没进门呢,就听见里面“啪”一声,同时响起的还有小七欣喜的叫声,“胡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钱铮捂着脑袋觉得有点头痛,随园那边就是个赌窝,连后院现在都这样了……
  “总算是开胡了!”小七兴高采烈的算账。
  陆氏、黄氏和谭氏在掏铜板,谭氏身为婆婆,又向来吝啬……但赌桌上,连父子都不认,何况婆媳?
  不过,谭氏今天也不在乎,就在今儿中午,她带着黄氏和孙子,又去见了次钱鸿,算算几个月下来,平均每个月能见三四次面呢。
  “回来了。”陆氏一边码长城一边对丈夫说:“明儿就二十九了,也该放衙了吧?”
  钱铮先给长嫂行礼问安,才闷闷的应了句,“嗯,明儿不用去了。”
  “骰子呢……十二……十二到底。”
  “嗯?这牌有点散……”
  “嫂子你收尾,最后张不要了?”
  钱铮在边上好不容易插了句嘴,“嫂嫂,昨日陛下亲令渊儿兼太常寺少卿……”
  “几品?”
  “东风。”小七随口应道:“正三品,和六部侍郎一个级别。”
  “渊儿功勋累累,早就该升官了。”陆氏接嘴道:“要我说,就应该回翰林院,去太常寺作甚!”
  父亲、兄长都不在了,长嫂如母,而小七既是晚辈又是女眷,钱铮也只能逮着妻子怼了,“陛下亲命,轮得到渊儿挑吗?”
  陆氏瞄了眼丈夫,都懒得搭理,只顾着算牌。
  “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总归比在詹事府有事做。”钱铮劝道:“嫂嫂,还是要让渊儿晨昏定省,点卯上衙……”
  钱铮那边苦口婆心的劝着,谭氏……没办法,远香近臭啊,现在谭氏只顾着不能公开露面相见的长子和远在东南的丈夫,哪里愿管从来都有主见的幼子。
  钱铮失望的离去,他是个比较刻板的士大夫,总想着让侄儿成为青史留名的名臣,而不是现在朝野上下看不清形象的角色……是能臣,但很滑溜,是忠臣,但擅长媚上,清臣……算了,这个角色和钱渊不太配。
  钱铮又回到随园,听着里面响亮的搓麻声,在寒风中站了片刻后索性离去。
  随园里摆了两桌麻将,八个人,但边上等空位的还有六七个呢,钱渊一边摸牌一边和对面的陈有年聊着。
  “前天李时言和高新郑闹成那样,砺庵公居然没找你?”钱渊有点不太信。
  “咳咳,砺庵公前日去了通州视察漕运事,今儿下午才回京,还没碰面……年后再说吧。”陈有年叹了口气,“只怕年后砺庵公得大怒……展才,税银真的会降?”
  “八九不离十,不然荆川公、文和兄上书作甚。”另一张麻将桌上的徐渭插嘴道。
  钱渊瞥了眼过去,徐渭住嘴不说了……不是八九不离十,而是十拿十稳,但这话儿不好说出口啊。
  前日唐顺之、赵大河、孙铤上书朝中,言东南有海商不纳税银,私自出海贩货,明年税银可能有所缩减。
  高拱在内阁斥责唐顺之危言耸听,而李默却觉得唐顺之说得有理……呃,其实有理无理不重要,主要是李默想找个借口和高拱吵一架,不然心里憋屈啊。
  而高拱是觉得李默太过分了,怎么着,郭中和方逢时去东南履新,税银就会下降,你李默还说言之有理……非要跟我对着干?!
  于是,一场让徐阶暗喜,让吴山、吕本瞠目结舌的激烈舌辩在直庐发生,高拱身强力壮,口若悬河,李默毕竟年老力衰了,吵不过吵不过……
  所以,吵完之后李默更憋屈,这几天太医基本每天都要去李宅一趟。
  钱渊在想着,等年后税银账目出来,估摸着方钝那老头肯定要跳脚,也不知道会不会站在随园这边,随手抓了张牌打出去,“二条。”
  “胡了,七小队!”陈有年抓起二条,“展才,谢了,最后一张二条,等好久了。”
  “不客气。”钱渊笑着说:“登之兄,其实我是故意点炮的。”
  陈有年自然不信,一边算番一边说:“如此殷勤,展才欲何求?”
  钱渊笑嘻嘻的说:“等年后税银账目入京,还望登之兄襄助一二。”
  不管方钝会不会站在随园这边,税银降低,这老头首先肯定是找户部郎中,主管宁波清吏司的陈有年的麻烦。
第894章
年节(上)
  隆庆元年,这个年,钱渊是既过的爽快,也过的心力交瘁。
  的确爽,每天都是呼朋唤友,不是聚众畅饮就是彻夜搓麻,小七也不管老公了,除了照顾儿子之外,天天拉着婆婆、嫂嫂和婶婶搓麻……虽然小七牌技臭,但拦不住那三位一样臭啊。
  也的确心力交瘁,东南危局渐显,即使是正月里,安排在通州、杭州、扬州的护卫队每日都要送来几封密信,钱渊每日都要为此费神。
  要动些手脚,但不能引起轩然大波;要使税银数目降低,但不能有自己插手的痕迹。
  再加上年节时分,除了杨文、张三、戚继美之外,还要和侯继高、张元勋、葛浩等人拉拉关系,特别是葛浩,手握如今东南最强大的水师,钱渊还特地让人去了趟宜黄,让小舅谭纶给葛浩也去了封信。
  很多事徐渭能分担,但也有的事徐渭是没办法帮忙的,比如父亲钱锐那边。
  汪直如今久驻镇海县招宝村,偶尔去舟山转一转,钱锐时而在招宝村,时而在镇海县内,但始终深居简出,几次信中提到汪直如今势力愈发庞大,颇为担忧。
  钱渊倒是不怕汪直势力的增长,这位五峰船主是个生意人,独子还在京中享福,而且东南水师实力的增长速度更快。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生意人,总想着垄断资源,使利益最大化。
  当年汪直将其他海商排除在沥港之外,使不少海商转为倭寇,上岸侵袭,劫掠民众,这才直接促使时任浙江巡抚的王民应下定决心攻灭沥港。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厦门、泉州两地设市通商,只是初创,货物吞吐量不大,已经成熟的镇海、宁海两地……至少漂泊海上的海商,大都依附汪直才能采购。
  这一方面使得走私渐渐抬头,另一方面使被汪直排斥的海上势力有聚拢相抗的苗头。
  前几个月科道言官弹劾胡宗宪,罪名中还有纵寇一条,指的就是逃窜出海的张琏。
  这位飞龙皇帝虽然几度大败,但如今在海上势力不小,几次侵袭沿海,不仅是广州,连福建都遭了殃,甚至有一次攻泉州,孙丕扬都被逼的亲身上阵,还好戚继光留在福建的戚家军赶到来援。
  为此,两广总督吴桂芳,福建总兵戚继光、南赣总兵俞大猷都被科道言官弹劾。
  随园院子里,冬日里,有高墙大树挡着寒风,暖暖的阳光照在两张麻将桌上。
  不远处输完了筹码的徐渭正在挥毫泼墨,引得之周诗、林烃、陆树德啧啧赞叹。
  赢的满面红光四肢挥舞的潘允端,输的面色铁青垂头丧气的冼博茂,懒懒散散像没骨头似的瘫在椅子上的钱展才,端起紫砂壶正在饮茶的诸端甫,无不活灵活现得其精髓。
  麻将桌不远的地方架着两个烤架,梁生带着两个护卫、几个厨师正在烤羊……可惜实在买不到鲜嫩的鹿肉。
  钱渊在钻研了一段时日之后发现了,鹿肉不仅可以烤,也能炖,鹿腩比牛腩味道更好。
  “少爷。”单臂的刘洪大步走来。
  “贞耀,来替一把。”钱渊招呼了声起身离去,林烃两眼放光的接手。
  五封信,钱渊叹了口气,而且其中三封都是迷信,没办法,只能回书房了……还得翻着书翻译,如果父亲钱锐是穿越者就好了,直接用英语,完全没可能泄密。
  第一封信是父亲钱锐,没什么大事,只是年节问候的回信,只提了句走私愈发猖狂。
  第二封信是厦门的陆一鹏,这厮虽然有点手段,也有心机,但也吃了不少苦,这是来叫屈的,并表示对京中随园众人的羡慕嫉妒恨。
  此外,陆一鹏也提到了兵力调配的事,去年戚继光、俞大猷南下入粤汇总两广总督吴桂芳剿杀倭寇、贼军,但余孽藏于山中,尚未收尾。
  所以戚继光如今还在广东,只留下一部分兵力由吴惟忠统率驻守泉州府,护卫孙丕扬港口,而厦门虽然距离不远,但兵力太少,陆一鹏希望钱渊在京中协助,调配一部分兵力驻守厦门。
  第三封信是戚继美,这家伙终于成亲了,媳妇是绍兴会稽陶家女,还是陶大临的族中侄女。
  第四封信是葛浩,在接到谭纶的信后,葛浩来信,信中提及新任台州知府方逢时往水师里掺沙子。
  这四封信钱渊略略扫了眼,葛浩这是来表忠心呢,毕竟东南诸将中,葛浩名义上是地位最低的,至今明面上的身份只是台州指挥使,军中都没个正经的职务。
  这倒是个能施恩的机会……钱渊有些惋惜,早知道前几个月和高拱还是蜜月期的时候,就敲一竹杠了。
  打开第五封信,钱渊笑着在手里颠了颠,虽然只是一张纸,但分量不算轻。
  思索片刻后,钱渊提笔写了封信递给刘洪,“送去吧……找准时机。”
  刘洪点头道:“有人盯着,今日正巧都在。”
  “去吧。”钱渊挥手让刘洪出去,自己在院中来回踱步,让出一些利益,而且是自己并不在意的利益,这不是难以选择的问题。
  还好去年和张四维密议的时候,自己留了个心眼……
  朝野上下,将开海禁和通商视为一体,但在钱渊心里,这是两个概念。
  五年前华阴大地震之后,亲眼目睹户部的无能为力之后,钱渊就有了清晰的认知,开海禁是目的,通商是诱饵,以通商带来的税银换取全面的开海禁。
  如果将诱饵比作一块蛋糕,钱渊并不在乎这块蛋糕自己能吃多少,甚至不会拒绝其他势力进来分一杯羹。
  但如何划分这块蛋糕,至少在短时间内,钱渊需要将其握在手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