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01

  “倭寇又来了!”
  “是不是吃错药了,崇德县又没有聚宝盆!”
  处理完手头事务的钱渊站到城墙下侧耳听着,厮杀声、怒吼声此起彼伏,时不时偶尔传来呼痛声和哀嚎声。
  “吃饱了?”钱渊转头看了眼精神奕奕的杨文,这家伙被暂时安排带领一队乡勇,手下五十人,两刻钟前下来轮休。
  “嗯。”杨文撕下身上布条,细致的绑在刀柄上,满意的挥了挥,“少爷放心,肯定守得住。”
  钱渊眯着眼,脸上却满是忧色,“今天倭寇攻城好像格外凶悍,今日死伤人数是除了第一天最多的。”
  “强弩之末罢了。”准备上城墙的李良钦凑过来。
  钱渊转头看了眼李良钦身后的兵丁,皱眉低声问:“你把西城门的调过来了?”
  “这边吃紧,西城门那边几乎没动静。”李良钦安慰道:“留了人手的,如果有变,这边很快就能赶过去。”
  城头上激战正酣,众人不敢再耽搁赶紧动身。
  年轻的戚继美一枪戳中刚冒出头的贼兵,大喝一声将其高高挑起再扔下城头,就在这时候,一旁爬上来的贼兵趁机扑了上来,狠狠一刀砍来。
  手持盾牌的张三合身猛地扑上去,将贼兵撞倒,两人都丢开兵器,就在城头上滚成一团。
  “别回头!”王氏厉喝一声警告想回身的戚继美。
  突然两声惨呼声相继传来,王氏转头看去,钱渊有点别扭的拎着长刀,地上的张三和贼兵一个捂着左腿,一个捂着右腿……
  特么的!
  长刀实在不会用,钱渊的脸都扭曲了,他扔下刀,将正挣扎爬起来的贼兵扑倒,一个头槌撞上去,然后右手肘一抬,肘尖击中对方的太阳穴。
  后面跟着冲上城头的李良钦、杨文带着援兵一拥而上,刀枪齐举,终于将倭寇赶下了城头。
  赶回来的王义几乎是拎小鸡一样将钱渊拽起来,上下看了看才放下心,随手一刀割断了晕在地上的贼兵的脖颈,迸出的血溅了钱渊一身。
  “太冒险了,冲在前面出了事怎么办?”王氏将钱渊拉到一旁,“我看看……看看……还好没受伤……不对,你看看手都擦破皮了!”
  钱渊咧嘴一笑,自己前世在刑警队也算身手不凡,现在变成废材了……主要还是这个时代的武器不太合手,钱渊琢磨着回头找几把匕首。
  “你是读书人,看看你这样子!”王氏嘴皮子上下翻飞说个不停,“一身血,快回去洗洗澡换一身衣衫,对了,你个子和二弟差不多。”
  王氏一转头就看见闷闷的戚继美,人家都站在这半响了……
  “回头把你衣衫捡几件好的送过去。”王氏吩咐了好几句才皱眉看着戚继美带着血迹的耳朵,“还好,只是割了块肉,小伤。”
  戚继美也是无语了,人家就擦破点皮,我半片耳朵都被割了……回头要不要提醒提醒大哥留神呢?
  钱渊也挺无语的,看来认的这位姐姐还挺不错。
  不过戚继美也挺佩服这松江秀才的,不说敢率先冲上正在激战的城头,光看那一头槌就知道,这是个狠角色啊。
  “少爷,最后这一波是倭人?”杨文凑过来小声问。
  “不是。”钱渊立即摇头,“虽然发髻、穿着打扮很像,但绝不是倭人。”
  虽然除了第一天之外没出什么纰漏,但如李良钦、钱渊、卢斌心里一直有着隐忧,因为那伙儿如疯狗一般的倭人还从来没出现过。
  将城头清理一遍,抬走伤员、尸首,清点人数,收拾兵器,卢斌揉着眉心苦恼的看着正在撤退中的倭寇。
  “兵力要集中使用。”王氏在城头指指点点,“崇德县城墙不高,但并没有塌陷,倭寇就算借助云梯攀爬入城,人数也不可能太多,他们的目标还是城门。”
  “所以兵丁要集中在城门附近,让乡勇把守其他城墙段,如果有倭寇搭建云梯立即通报。”钱渊点头赞同道:“这样人手调配余地就大多了。”
  卢斌立即安排下去,又低声道:“都六天了,倭寇怎么还不退,死了心要攻城!”
  这也是缠绕在钱渊脑海中的疑惑,崇德县有什么对方志在必得的东西吗?
  就在这时候,倭寇群中一人骑着马慢悠悠向城头方向过来,在弓箭射程外停下,拿起弓箭放了一箭,然后立即打马离开。
  “去捡来。”钱渊努努嘴。
  王义利索的爬进筐子,下城将弓箭拾回来,上面绑着一封书信。
  王义很自然的将书信递给了钱渊,周围人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打开只看了几眼,还没看完的钱渊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抬头看着夕阳下离去的倭寇,难怪要死攻崇德县不放,原来是徐海来复仇了。
第97章
时机
  马上的徐海恼火的回头再看了眼远远的崇德县,虽然早就知道攻城难度很大,但俞大猷据说受伤不起,只有卢斌带着三四百兵丁,徐海觉得破城可能性并不小。
  从指挥能力上来看,毫无疑问徐海是高于卢斌的,简单的分散兵力寻机而动就让卢斌陷入困境,今天倭寇一度在城头站稳脚跟就是明证。
  但徐海没有想到的是,崇德县几乎将全城的男丁都组织起来,乡勇们或助战,或探查,或运送物资,使守军的总人数一直没有低于八百人。
  崇德县是个小城,徐海就算将手下聚拢过来的三千倭寇一起投入战场,但接触面就那么窄,兵力优势无从发挥。
  催马回了村落,徐海大踏步走进宅院,扔下头盔不爽的哼了声,“先生,那封信有用?”
  方先生苦笑道:“估摸没用,但至少给了将军一个台阶下……再接着攻城,叶麻那边恐怕有些不稳了。”
  正说着呢,叶麻已经进屋了,大着嗓门吆喝道:“再攻下去,下面的兄弟要造反了,明儿换个地方吧。”
  半响后徐海才阴着脸点点头,但随即眼角闪过一丝狡黠,或许还有机会。
  ……
  崇德县内。
  那封书信就放在桌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每个人脸上都古怪非常。
  外面的倭寇头目提出了一个条件,退兵可以,但必须交出崇德县教谕沈崇。
  “他们有仇?”卢斌做出可能性最大的判断。
  “估摸是有仇。”李良钦咂咂嘴看向俞大猷,虽然指挥作战目前因为有伤而力有未逮,但这种决定还是必须由俞大猷来做。
  当然是有仇,钱渊抽抽鼻子做出这样的判断,其他的暂且不说,徐海的性格应该是恩怨分明,杀了沈崇,娶王翠翘为妻,历史证明了后一条,而前一条也很可能是事实。
  但俞大猷一直没吭声,长久的坎坷和磨砺让他在这种事上犹豫不决。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开始向着另一条路飞奔。
  杨文眼神闪烁不定瞄了眼钱渊后,开始说起进城第二天看到那位沈教谕去青楼寻欢作乐。
  李良钦和卢斌脸上都满是愤慨,而年轻的戚继美居然一脸羡慕。
  唐顺之很敏感的察觉到,那位松江秀才到现在一言不发。
  “问我?”钱渊努努嘴,“一个老不修的教谕无所谓,但几事不密则成害。”
  “送点钱财无所谓,反正有那位大同总兵珠玉在前嘛。”
  钱渊这句话惹得唐顺之脸色很不好看,而一旁的戚继美忍不住笑出来了。
  前些年,大同总兵仇鸾贿赂俺答勿攻大同,结果人家收了钱去攻京师了,这就是让嘉靖皇帝丢尽了脸的庚戌之乱,之后仇鸾还被封平虏大将军。
  “但送个教谕出去……一旦泄露,上到俞总兵,下到如在下这个区区秀才,都得背着骂名过一辈子。”钱渊摇摇头,“绝不可以。”
  唐顺之拉着脸转头看着墙壁,在他的理念中,不管是什么都绝不可以妥协……但听钱渊的口气,如果倭寇要的不是教谕,换个衙役、捕头,或者要一笔钱财,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这是个心里没什么底线的人……唐顺之做出如此判断。
  “虽然倭寇连续六天攻城,但城内尚算安稳,兵丁损失不大,乡勇也能帮的上忙。”钱渊拍拍手道:“都回去休息吧,别扰了俞总兵,对了,守夜的都打点精神。”
  每晚守夜的人手、顺序钱渊早就安排好了,众人只需要按着表格上的顺序来就行。
  众人都出了门,但钱渊稳稳坐在那一直没起身。
  转头看了眼也没走的唐顺之,钱渊拿起那封信摇摇头,“平海大将军……嘿嘿,如果他真的和沈教谕有仇才攻崇德县,而且只要沈教谕,那么他应该是第一天攻城之前送来这封信。”
  俞大猷眯着眼缓缓点头。
  “打不赢,攻不下,难道还指望我们屈服,一个不入流的教谕,但也算是文官呢。”钱渊侃侃而谈,“难道他指望俞总兵你将一个文官送出去?”
  “只要脑子没坏,都应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宁可战死,也不能送出去,对吧?”
  钱渊举起茶壶倒了一杯茶,抿了口道:“所以,这封信很古怪,非常古怪,最古怪是送来的时机不对。”
  “连续攻城六天,这位平海大将军应该背负了不少压力,要知道倭寇是为财而来,攻城略地非其所长,也非其所好。”
  “他们应该很快就会退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