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数神医技(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1135

  周昌医师拥有丰富的抢救经验,发现不是仪器没安装到位后,他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脸色也是变得格外凝重。
  “杨医师怎么还没来?这个病人怕是要保不住了。”周昌医师急得跺脚。
  心脏骤停,呼吸骤停,都还有抢救回来的可能。
  脑死亡,其实也就没必要救了。
  因为脑死亡就是正式死亡。
  怪不得远洋医院不敢给病人动手术。宁肯让病人转院,也绝不改变治疗方案。
  采取保守治疗,病人死亡,医院不担责。
  如果病人死在手术台上,就算不担责任,那也是好说不好听。
  同时还会拉低医院的一些指数。
  “杨医师来了!”
  护士的话音刚落,杨医师便走了进来。
  “刚才我与家属交流了一下病人的情况,还有转院原因等。这个病人不好治,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是杨宇医师进入抢救室以后说的第一句话。
  领导就是领导,站的高度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比周昌医师高明一个档次都不止。
  “李权,你好像有疑问?”杨宇医师的目光锁定李权。
  “我……”李权有些犹豫。
  “但说无妨。”杨宇医师声音温和。
  “您不是教过我们,遇到危重病人,必须第一时间抢救吗?您为什么先跟家属聊完后,这才进来参加抢救呢?”
  李权壮着胆子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主要是害怕得罪上级医师,被穿小鞋。
  “这个问题问得好。以后你肯定还会遇到。首先,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不急着抢救病人的原因。病人是从远洋医院转过来的,能用得上的抢救手段,远洋医院肯定都已经用了一遍。我再怎么着急,也是于事无补。”
  杨宇医师并没有生气,反而耐心的教导李权处理这种病人的方式方法。
  “还有就是外院转过来的病人,接收时一定要格外谨慎。如果没把握,那就必须把风险撇清。病人家属难缠的话,那就绝对不能心软,必须建议转往更高一级的医院,或者直到病人家属在各种风险同意书上签字为止。”
  杨宇医师这么一说,李权就明白了。
  怪不得很多病人家属都在抱怨,到医院看个病,让你签一堆的知情书、风险同意书。
  “我懂了,以后一定会注意。”
  李权郑重的点点头。
  杨宇医师转头看向周昌医师。
  “病人的情况如何?”
  “您看,病人的脑电波几乎平了,这还有抢救的意义吗?”周昌医师小心翼翼的请示道。
  杨宇医师盯着监护仪的屏幕看了几秒,眉头也是跟着皱了起来。
  “已经给病人家属下过病危通知书了吗?”
  “还没有。”
  周昌医师只是住院级别,主治没来,他怎么好自作主张呢。
  如果杨宇医师不在,或者没办法及时赶到,那又是另一说。
  “先下病危吧!然后我们再仔细检查一下病人的脑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方案。”
  杨宇医师已经开始查看从远洋医院那边转过来的检查单。
  远洋与惠尔都是同一级别的三甲顶级医院,这个检查单全部都是昨天与今天才做的,所以能够使用。
  当然,从医院创收的角度考虑的话,医生自然希望所有的检查都在本院做。
  另外还有一个原则,如果做检查的医院,级别比惠尔医院低,惠尔医院肯定不认可。百分之一百会要求病人重新在本院做检查。
  “从检查结果来看,病人应该是脑干出血中的桥脑出血。由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导致的。这种类型的脑干出血,死亡率仅次于延髓出血。不过也很高,达到了30%到70%左右。”
  “据我了解,病人是昨天下午一点左右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伴随脑部剧烈疼痛,然后紧急送往远洋医院抢救。”
  “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已经超过了近二十个小时,像这种病情一般撑不过五个小时。说明远洋医院的抢救措施有效、及时。如果咱们惠尔医院能够救活这位病人,这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在脑科领域,名气远不如远洋医院大。咱们医院脑内科与脑外科的几位主任可是早就憋着气呢。”
  杨宇医师淡淡的说道。
  李权听得心神微动,看来杨宇医师这是想要让惠尔医院踩着远洋医院这个强大的对手上位了。
第184章
我也许能治
  “您的意思是,现在就请脑科的主任们过来会诊?”周昌医师也是心领神会。
  每一个惠尔医院的医师恐怕都想要击败远洋医院。
  因为这些年,远洋医院一直压着惠尔医院一头,而且两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尽管远洋医院的好评率很低,但是并不影响它在本省所有医院中的龙头老大位置。
  “抓紧时间吧!”
  杨宇医师点头给予确认。
  “行,我立刻让护士台打电话。”
  急诊科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手中握着一把人命关天的尚锋宝剑。不管请哪个科室的医师前来出急诊,那个医师都必须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哪怕某位主任医师正在手术室里给病人做手术,只要条件允许,那就必须让别的医师接替,然后赶往急诊科救人。
  这也是急诊科的医师为什么经常会挨骂。
  试想,某位主任医师正在做一台重要手术,你把人家叫过来出急诊,他能不火大吗?
  “杨医师,我能试着给病人诊脉看看吗?”李权请示道。
  “当然可以。脑干出血的病人非常罕见,你掌握一下这种病人的脉象也好。”
  杨宇医师以为李权想要积累经验。
  因为病人已经做过检查,病因已经明确。
  病灶位置也已经确定了。
  李权其实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不仅仅想要积累诊脉经验,更想要看看是否有能力拯救这位病人。
  试着给病人的左手切脉,脉象微弱。
  这是非常不好的脉象。
  特别是对于这种昏迷的病人而言。
  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脉先绝。
  眼下这位病人就有着绝脉的趋势。
  诊脉术与望诊术早已经施展到极致,努力的感受着病人的脉象,追查病灶。
  很快,李权便锁定病灶在脑部。
  从微弱的脉象中,他能感受到病人的脉象依然弦滑,长迟不稳。而且较之前几天给病人把脉时的脉象,更加清晰。
  前几天诊脉时,还只能隐晦的探测到。
  并非一直都有这种脉象。
  此刻,病人已经病发,脉象不再隐蔽,直接显露出来了。
  “如脉象由弦滑洪大转为弦细平缓者,病情趋向好转或治愈。脉象由弦滑洪大转为滑数、结代、长迟不稳者,病情重,预后差。”
  李权的脑子里面浮现一段孙思邈对脑出血病人诊脉的经验。
  这个病人的脉象属于后者,由弦滑转为滑数,结代,长迟不稳。说明病死的机率超过九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11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