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0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016

  “好!!”李延煦大喜,拍着手赞叹不已:“这真是国策也。”
  随即,他又疑惑:“若旁支可继统,那日后我的皇子们怎么安排?”
  “陛下,这天下宽阔的很,莫要盯着那些藩国熟地,世祖年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可比如今辛苦多了。”
  “再说,天竺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可比诸藩半岛强太多。”
  王圭劝说着。
  “好,就这样办吧!”
  李延煦下定了决心。
  于是,宗藩三策施行天下。
  不久,果然藩国雀跃,宗室之心渐安。
  大家都觉得,肉还是烂在自己锅里比较好。
  哪里像之前,皇帝就想盯着自己的藩国,从而让他儿子继承,毫不讲理。
  由此,天下安定二十载。
  而,由于赵国以旁支夺嫡,让藩国蠢蠢欲动,尤其是封与漠北的藩国,如郑国、荆国、沈国。
  其中,郑国在原先的谟葛失部,建立起藩国,都安北城,有三万帐牧民,土地范围从丰州以东、武州以北,方圆数千里。
  荆国,则在更远的阻卜部基础上,建立起来,也就是漠北地区,国都极北城,牧民数万帐。
  沈国,则在黑车室韦人基础上建立,本质上就是为了协助辽北都护府,对抗契丹等蛮人,所以国力强横,位于呼伦湖南侧。
  国都,黑车城,
  三国频繁南下挑衅,朝廷剿抚并用,终难灭其野心。
  于是,消失一百多年的边患,再次出现。
  正统二十年,五月,上晕厥于殿,翌日,封皇长子为赵王,监国。
  二十五年,七月,册封赵王为太子,监国。
  十一月初七,帝崩于长生殿,享年六十五。
  庙号成祖,谥号:“绍武文成昭明孝皇帝”。
  太子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命元年。
  天命三年,三国犯边,北庭都护府(河套)失陷,危及宁夏、西凉、山西三府,
  四年,发兵十万,复河套。
  五年,重修长城,年支五百万贯。
  十年,复设藩国,帝以皇次子为定王,置于旧陈国(渤海旧地)。
  十一年,设景国,于旧赵国之地(黑水都护府);设平国,置于乌古部,沈国之侧。
  十二年,废黜北庭都护府,设宁国,以皇五子就藩。
  此后两百余年,边患不止,朝廷不堪其负。
  藩国时反时归,新藩时灭时复。
  后,历经十世,为成祖、度宗、恒宗、景宗、康宗、明宗、孝宗、神宗、显宗、献宗。
  公元1379年,乱军攻破洛阳,帝自焚而亡。
  赵王李怡璟,奔于长沙府,即皇帝位,仍以景定为年号,是为景定二十七年。
  乱民之首,朱重贵,淮江府人,以三十七岁,洛阳称帝,改元宣武。
  因家乡,古为徐国,故改国号为大徐。
  于是景定二十七年,又为宣武元年。
  景定二十八年,宣武二年。
  朱重贵发兵二十万,南下长沙。
  李怡璟不敌,奔走于广州。
  宣武四年,走船于占城,复又上交州,引兵十万御敌于谅山。
  因北人不习南土,恰逢雨季,病疫四起,徐兵溃败。
  后,复三次南伐,李怡璟皆胜之,徐兵不复再来。
  宣武七年,改元绍隆,以交州为临安府,矢志北伐。
  绍隆十九年,李怡璟崩于临安府,庙号:“宣祖”,谥号:“绍武昭兴继德孝皇帝”。
番外5
再兴
  景定二十七年,洛阳传来噩耗,景定皇帝自焚于洛阳,太子出奔。
  七月,边防大警,自东以西,景国、定国、平国,宁国,皆缟素,三月不得婚庆。
  八月,景王以勤王为口号,号召北面亲藩会盟。
  郑国、荆国、沈国,这三大犯边之国,也终于消停,七国会盟于河套,也就是宁国。
  因定王乃度宗嫡次子之后,辈分、地位最高,所以居首。
  其余各王,以年岁辈分排序,各自落坐。
  丰城城外,汇聚十万铁骑,七王会盟声势浩大。
  定王凝望一会儿飘散的唐旗,好一会儿,才说道:“这好好的,大唐怎么就亡了?”
  “七百年大唐,世祖皇帝再兴的大唐,怎么可能会亡国?”
  郑王身材魁梧,临近幽州,所以国家富庶,实力雄厚,他言语道:“朱重贵,我听闻,就是江南民乱而起,然后沿着运河一路西去,突袭拿下的洛阳,若真论起来,不过些许虾兵蟹将,哪里是御营的对手。”
  “江南不是一向富庶吗?怎么会有民乱?”
  荆国地处漠北,与重要隔好几千里,消息闭塞,不由得问道。
  “黄河决堤了!”
  平王叹了口气,说道:“齐藩作乱,黄河大溃,久治难安,景定年间,就没有太平的时候,夺淮入海,淮南一片狼藉。”
  “不对!”宁王摇头道:“主要是江南豪右,贪图财富,不断的私自禁锢佃户,就为了种棉种桑,我都向朝廷要好久,竟然无派一人迁徙。”
  “佃户受苦于豪右?难以外迁?”
  “没错,户籍无人而尽在庄园,官商勾结,地方大坏,近百年了,诸藩,都没迁徙丁口了。”
  此话一出,众人缄默。
  无论如何,洛阳被攻克,大唐中央朝廷,自然就亡了,他们诸藩,就是所谓伪徐的下一个目标。
  “太子南奔,咱们应当选出个盟主,一齐复唐。”
  定王看着众人,再次说道。
  “没错,诸藩中,以我实力最后,应当为盟主。”郑王抬起头,昂首挺胸的说道。
  “凭什么?”景王不服,说道:“这天下,是世祖、成祖的天下,应当是我们的。”
  于是,七国盟军,陷入了争吵中。
  以景、定、平、宁四国,为成祖系,成为一派,但各自有貌合神离,都想争先。
  郑、荆、沈三国,则为更久远的世祖系,以世祖老藩自称,言语赵藩两百多年气数已尽,而且还败坏了世祖留下的江山,理所应当,退位让贤。
  但三国,却又血缘疏远,都想当赵藩第二,再兴大唐,所以面合神离。
  就这样争争吵吵,直到了十月,七国大军分毫未动。
  于是,就来到了冬季。
  今年的冬天,越发的严寒,雪近三尺厚,谓之为白灾。
  这样一来,漠北的荆国,不得不退兵归国,七国同盟被迫解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