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1016

  番禹城的宅院瞬间供不应求,尤其是那些准备在岭南暂且安居的财主们,大肆购买番禹周边的土地,足足把田价提高了五成,百姓直呼买不起!
  不只是田价,包括粮食,奴仆,家具等一系列的东西,都在涨价,支出增加了,百姓苦不堪言,无奈,兴王府只能当初几万石粮食,才将价格压下来。
  除此之外,李嘉是乐见其成的,这些只是阵痛,一会儿就会过去的。
  而最直接的好处就直接显现出来,报名参加恩科考试的,人数超过以往的任意一届,规模达到了五千多人,超过最近一届的十倍以上。
  这些消费群体的增加,令市集的交易量直线上升,大部分商贾都赚取了大量的金钱,朝廷的税收也多了不少。
  “大哥,这岭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荒芜!”
  萧善文一行人历经一天的功夫,来到了番禹城,十来个家仆肩挑着从船上卸下的东西,在港口堆成了一座小山,这样场景这些时日,在番禹城已经司空见惯了,行人也顶多感叹一声家财的富裕。
  索性在港口,早就遣好人雇佣了两辆马车搭乘女眷,再雇了十辆驴车运送家财,这才松了口气。
  宽敞的街道因为行人的增多,反而有些拥挤,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笑声,牲畜的鸣叫声,成为了整个城市的交响乐,而这,又往往代表着繁华。
  “兴王府乃岭南之要,自然不会不亚于扬州,甚至,还更繁华些!”萧善文看了几个大食人操着汉话讲价,又补充了一句。
  “哦!这可真是太好了!”萧从文高兴地说道。
  “快走,我早就派人买好了院子!”瞧着路人羡慕嫉妒的目光,萧善文连忙催促道。
  一家人安顿好了,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萧善文这才缓了口气,看着一脸疲惫的弟弟,笑道:“快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去访人呢!”
  萧从文瞬间哀嚎起来。
  三元宫建在越秀山南麓,西边是小山,东边是平坦的平原,高低醒目非常分明,距离番禹不过数里地,所以一向是香火旺盛,尤其是新帝登基,乃复大唐,道教更加的旺盛起来。
  毕竟李唐皇室的大圣祖是老子李耳……
  三元宫是道教著名宫观。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初名越岗院,为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修道行医之所,因地处市北,后人又称“北庙”。是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
  李嘉难得出宫一回,自当是身清气爽,与数十名侍卫一道,策马而去,直本三元宫。只见那路边的树已经遍地开花,红的、紫的、白的和成片的绿色镶嵌在一起,多姿多彩,令李嘉的心情瞬间变得更好了。
  一条修葺不错的泥路被压的实实的,马儿奔跑的也还畅快,道路两边,都是村庄与田地,那庄稼地之间,炊烟缭绕鸡犬相闻,人间烟火让山水景色更加亲和,叫人轻松而有安全感。
  “记住了,外出期间,叫我李郎君,我是前来应举的考生!”
  李嘉装模作样的打开一个纸扇,扇了扇,加上白嫩的皮肤,有神的双眸,以及数十骑护卫,活脱脱一个贵公子出游。
  “诺——”一旁的陪同的田忠与吴青两人,低头答应。
  “人都齐了吗?”瞧着一马当先的皇帝,田忠轻声问道。
  “我们射声司早就派了一百多精锐混到百姓中!”吴青低声说道。
  “那就好,皇城司也派人了,数里外,还有一千骑兵驻扎,片刻就到,这次肯定万无一失!”
  话说这样说的,田忠依旧觉得心惊胆颤,这要是出了什么闪失,他得拿命陪了。
  一行人把马拴在山脚下的一个木棚里,旁边还有个茶摊。
  李嘉便吩咐两个几人在这里看着马,自与剩下的沿着山路上山拜神。
  路上十分热闹,今天求神的人却是很多,道观中少不得又是日进斗金。人们兴致勃勃,一边欣赏路边的花树、身后的原野,一边爬山。这春天里拜神的人,与其是求神,倒不如是游玩。
  李嘉却也是兴致勃勃,他本来就是来游玩的,在观前,他见识到如此多的百姓,各式各样的小吃摊点吆喝着,道士也不管,甚至还有杂耍卖艺的,算命的,充满了市井气息。
  一旁,甚至有一个士人正在一颗树下,搭着架子,正在画画。显然此时虽无相机,饭依旧还有把美景留下来的法子。
  大殿里是烟雾缭绕,香灰和烟雾弥漫空中,能叫人呼吸都十分不爽,李嘉看了一眼这个三清道祖一眼,就选择离去。
  “这也无趣了!”逛了半天,李嘉也烦了,准备归去,不料这时却有了热闹看,李嘉瞬间起了兴头,三步并两步而去。
  “这是我家传的宝贝,你得赔我五百贯钱!”
  “此乃你撞于我,玉碎于地,虽不免赔偿,但五百贯太多,你这也是普通的玉,最多两贯钱……”
  李嘉挤了进去,这才了解,原来是一场碰瓷游戏,读书人与癞子之间起了争执。
  “五百贯钱一文也不得少,要不就与我见官……”癞子伸着脖子说道。
  “见官就见官!”一旁,另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大声喊着,李嘉就见那癞子眼里闪着喜色,情况不妙。
  “二郎!”萧善文瞪了一眼弟弟,继续说道:“最多两贯钱,萧某虽是读书人,但也不会任由你这癞头胡闹!”
  “哼,跟我见官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癞子拉着读书人不放,直往外拽去。
  萧善文顿觉不妙,若是去了官衙,一身家产就得去九成,还不一定能饶过!人生地不熟,官字两张口。
  刚想挣扎,数个青皮就突然出现在期后,嘴角带着笑,威胁之意甚是明显。
  见此,李嘉心中不喜,示意吴青前去帮忙。
  “呸,阿耶的玉佩,怎地在你手里?”吴青带着几个人高马大的侍卫走了进去,直接在无赖的脸上挥了几巴掌,眼见其脸颊就红了起来。
  “这五百贯钱,尔等配吗?”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兴科举(下)
  “我……”癞子话还未说出口,身体就倒下了,脸上只留下两个通红的巴掌印,周边的人群顿时狠狠吸了一口气,为之震惊。
  后面的几个青皮似乎想上来,但吴青一个狠厉的眼神就将他们吓住,犹豫了片刻后,就毫不回头的离去了。
  “多谢这位郎君!”萧善文这才醒悟过来,行礼道谢。
  “不用客气,这是我们郎君的主意!”吴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也是难为他了,为了保持威严,一直板着脸,多久没笑过,一时间还不适应。
  他看出,郎君是有点想与这人结识的意思。
  “多谢郎君!”萧善文笑了笑,对一直作壁上观的李嘉拱手道谢。
  李嘉也笑了笑,拱手。
  一行人来到一处酒楼,道观的生意做的确实不错。
  “先生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李嘉喝了口茶,淡淡地说道。
  “在下萧善文,字子良,这是我弟弟萧从文,字子明,我们本是扬州人,兵戈再起,无奈带着家人背井离乡,今日本想拜访个好友,上柱香,结果却遇到如此场面!”
  萧善文无奈地说道。
  “这些青皮无赖就喜欢欺负异乡人,不过,过些时日就好了,是不是?”李嘉斜看了一眼,说道。
  “当然!”田忠故意粗着嗓子,脸色有些发红。
  “过些时日,恩科即将举行,先生想必也会参与吧!”李嘉也没说自己的姓名,保持着一股神秘的味道,令人心生疑虑。
  “说实话,异国他乡,参与恩科,乃是我辈读书人的愿憬,虽说见识浅薄,但也不得不参与!”
  “恩公的才学想必是过人的,今科必然榜上有名!”萧善文看着一脸儒雅风流模样的李嘉,恭维道。
  “哎,科举一途着实伤人,三天下来,怎受得了?我是吃不消的,只能祝萧兄榜上有名!”
  李嘉故作纨绔的样子,让萧善文有些无奈,一旁的萧从文反而一脸的羡慕,他也想有这样的生活,无奈现实不允许罢了。
  聊了一些注意事项,又聊了聊科举风土人情,李嘉也知晓了一些扬州的民间情况,然后才选择离去。
  太阳已经上升到日中,李嘉也没了心思,选择告别。
  这边,兄弟二人上了香之后,就回到了番禹城中的院子,这时,他们发现两个缺胳膊的中年人已经在客厅中等待多时。
  “不知贵人何以至此?”萧善文连忙问道,瞧着那一身不似公服的公服,心中瞬间一禀。
  “咱不过是管理百户的里长罢了,这是你们的保长,你属于他的下辖,以后有事就找他便是!”
  里长脸上有一道伤疤,笑死来仿佛凶神恶煞一般,令人心颤,但话语却很温和,不由得令人很舒服。
  而保长则抱拳了一下,很干脆利落。
  “你是新来的,听闻是扬州的?”
  “是的,扬州战乱将起,所以就带领家小搬了过来!”萧善文苦笑道,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这里长与保长二人,满是探寻之色。
  “我俩前来,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调查记录一下新住的户口,毕竟这是我们的职责,若不是马虎,上头追究下来,担当不起!不知你们是常住还是短住?”
  “常住与短住有何区别?”萧善文问道。
  “常住的话,就得造户薄,记家口,而短住的话,只需在我这个领个暂住的牌子,时间不过一年,就得重新换,麻烦的很!”
  里长的声音很厚重,也很有耐心。
  “当然,常住后就是咱们大唐的人了,以后诸事也是便宜一些,省却一些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