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1016

  “将来?我的将来已经注定好了,我又改变的余地吗?”周颖儿叹了口气,将额头的碎发向后拢起,心中还是有些不忿:
  “先是张少雄,又是李嘉,我等女子只能唯命是从,离开爹娘,千里迢迢,去往岭南,也不知是荒芜还是返闹!”
  “娘子慎言,这皇帝的名讳岂是随便能称呼的,若是在岭南了,可要仔细谨慎一些!”
  女子有些紧张,随即又笑道:“今后,你可是岭南的皇后了,天下的女子,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吗?”
  “我知道,皇后的尊贵自是普通人难以比拟的,但,对于我而言,婚配之前,竟然连夫君的面貌也不知晓,若是俊朗也就罢了,要是丑陋,晚间可得如何睡觉?”
  周颖儿心突然就揪起来,一脸担心地说道:
  “宝儿姐,你也知晓的,我晚上一向睡的浅,听不得声响,若是被吓着了,恐怕一夜都无眠了……”
  “我知道!”轻点了下其光洁的额头,宝儿姐这才笑道:
  “这岭南皇帝李嘉,之前就有过耳闻,那时可不是皇帝,在民间很有些名气!”
  “哦?我又怎么不知晓?”周颖儿诧异道。
  “你怎会不知道,那大肚子病的鸦胆子药方,不就是他献出来的吗?咱们武平军得大肚子病的可不少,因此药方而活命的人数不胜数呢!”
  “原来,那个李嘉就是这个李嘉啊!”周颖儿瞬间回过神来,心中有一丝窃喜,至少此人还是有些善心的,这等方子,若是牟利,获得的铜钱难以估量。
  但,她又有些迷茫,此人可是在世的曹操,熟读文献史典籍的她,对于曹操甚是不喜的,对于礼教的遵从,让她对于这种藐视君臣的行为很是厌恶。
  “这乱世,何时有过礼节?”她又失声笑了笑,对于自己这种不现实的想法都觉得可笑。
  庞大的队伍极易引得注目,李嘉甚至每隔数个时辰就问询一下这位皇后具体的位置,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一旁记录帝王言行,书写起居录的官吏,感动非常,瞬间下笔写道:
  神武元年,四月十六,帝数尝问于后,急之,甚为关切,又令州县迎之……
  对于皇后,其实李嘉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未有嫡子,先有庶子,对于皇后的地位而言,是种挑战,所以李嘉就用自己的行为,来树立皇后的威望。
  后宫只能有一个领导者,那就是皇后,若是其他妃子僭越,就会引起后宫的震荡,从而反馈到朝堂。
  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宫,稳定压倒一切。
  似乎皇后的到来,带来了好运,后宫中,第二个怀孕的是瑜嫔,江小瑜,她一向受到皇帝的宠爱,饱受皇帝的雨露之恩,她的怀孕也是可以理解的。
  随后,则是李嘉的贴身丫鬟惜竹,她也算是苦尽甘来,有了身孕后,李嘉也不吝啬,直接也封了嫔位——顺嫔。
  连续有了三位怀孕的嫔妃,令李嘉的心彻底放下来,三个里面,总不至于一个男的都没有吧!
  虽说喜欢女孩,但皇位还是要传承的,没有继承人,前朝都不稳定。
  随后,皇城司又派人过来,念读兴王府这几日发生了事情,包括物价、案件等,时间就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总而言之,兴王府目前还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后宫频繁有嫔妃怀孕,证明了皇帝身体的康健,以及大唐延续问题的解决。
  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人却在关心皇后的嫁妆是否丰厚,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武平军用几个州作为陪嫁……
  要是真有那么好就行咯!
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获不定
  神武元年,四月二十三,伴随着庞大的马车队伍的到来,番禹城一下就热闹起来,哪怕前不久的琼林宴,也只能退位。
  这可是皇后,一国之母,又是武平军的公主,两国之中,都是顶级的贵女,尊贵至极。
  贵女的到来,已然开始净街,街上戒备很森严,兴王府派出了大量士卒在各路口驻扎当值,还有一些官差在四处巡逻,御道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王训自然不是例外。
  此次科举,他虽然自认为学问不低,但科举中卧虎藏龙,拿着乡亲们拼凑的盘缠,他考中了进士,虽说是赐同进士出身,但已然是预备中的官老爷,近些时日在礼部观政,吃喝住行都由礼部负责,甚至还有一些银钱俸禄。
  “听闻周家的贵女,曾经许给张姓的刺史!”耳旁,传来了男声,扭头一看,原来是新近认识的好友曹衡,听闻是渤海人,也是赐同进士出身,家财万贯,在同科中,也是名气大的很。
  “圣人娶周家贵女,也不过是引为外援罢了,虽说败了江南,但也不得不防,毕竟江南国虎视眈眈,难以安生!”
  王训笑着说道:“曹兄不是不喜热闹,埋头书卷吗?今日怎么出来了?”
  “大唐国母,江山社稷,我怎么会有心思沉浸在书籍之中呢?”曹衡神色颇有些不忿,说道:“况且,兴王府动作不断,派遣衙役鼓动大量百姓沿街迎送,我要来看看,顺便参他一笔!”
  “府尹乃是宗亲啊!”王训很是惊诧,多大的胆子,敢有这想法。
  “宗亲也是官,怎能不被弹劾?”曹衡笑了笑,无所谓地说道。
  很快,在数万人的期待中,一队车马迤逦而来,那前后都是些高头大马,左右还有不少丫鬟仆从,护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
  那马车四面没厢板,拿着红色的绫罗纱布遮着,一看这装饰就知道是个贵女……男子谁乘这种马车?
  帘子里隐隐坐着一个人,身姿婀娜,光是背影,看上去也是极为漂亮的。
  许多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来,纷纷引颈观望,心中想着,也只有这样的贵女,才能配得上皇帝吧。
  “番禹城,比想象中的还要繁华!”坐在马车上,周颖儿一动不动地说道。
  “听闻商贾们说,番禹城几十万人,每日入城的盐,都是以船来运的!”一旁的宝儿姐连忙说道。
  “也好!总算热闹了些!”叹了口气,周颖儿不再言语。
  行进的速度很快,随后,未来的皇后就来到了一处豪华的府邸,这是武平军在番禹买的,也算是陪嫁吧!
  “终于可以歇下了!”将身上的华衣换掉,重新穿上青色的常服,将堆成小山的头发散开,摘下金钗以及一些装饰物,这才松了口气。
  “你看这番模样,若是旁人见了,还以为是哪个小丫鬟呢!”宝儿姐看着瘫坐在床榻上的周颖儿,不由得笑道。
  “小丫鬟就小丫鬟,自从入了岭南,这身装扮一路上都没卸下,累死我了!”她揉了揉小脸,都快笑僵硬了,不由得为自己可怜起来。
  隔着青袍,依稀能看到那宛若倒扣的玉杯的轮廓,还需努力啊!
  “这岭南,着实热得很,才不过四月,就跟入夏似的,只有这青衣舒服,散热!”
  “你说的也对!”感觉浑身黏糊糊的,宝儿姐也不得不承认。
  “娘子,宝儿姐,府邸外有人求见,说是宗正室的!”这时,一名侍女轻声说道。
  “宗正寺过来作甚?”宝儿姐有些疑惑,说道:“赶快装扮一番,宗正寺的人来了!”
  “宝儿姐你去便是,要我作甚,我这身也不适合出去!”周颖慵懒地说道。
  “好吧!你好好休息一番!”宝儿姐无奈,只有选择妥协。
  丰润的女子走了出来,约莫二十来岁,身上穿着红色的夹袄,下面是一层白色的齐胸襦裙,紧紧地贴身,身材前凸后翘,就像一刻成熟的水蜜桃一般,充满了诱惑的气息。
  “娘子正在休息,不知?”宝儿姐看着眼前这个宗正寺的官吏,轻启红唇,水汪汪的眼眸中,满是疑惑。
  “我乃宗正寺少卿,今日前来,只是想要问询一下,不知娘娘这里可曾短缺!”
  少卿行了一礼,知晓此人乃皇后身边亲近的侍女,笑容满面。
  “尚且可以,有劳费心了!”宝儿姐笑着点点头。
  “由于大婚将近,这些宫女与嬷嬷,都是服侍已久的,懂些礼仪规矩,今日起,就是照料娘娘了!”
  少卿指了指身后十几个宫女与嬷嬷,说道。
  “有劳了!”宝儿姐瞥了一眼那些宫女们,瞧着一个个仪态端正,身姿婀娜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
  “怎么不见娘娘?是否身体有恙?”突然,少卿后,一个年轻的男子出声问道。
  “无礼!”宝儿姐皱起了眉头,板着脸呵斥道:“我家娘子也是你可以见到的?”
  “娘子息怒,息怒!”少卿脸皮一抖,瞬间煞白,掩饰道:“此人乃太医院的李太医,虽说年轻,但水平了得,很是有一番名头!”
  “他也是关心过切,毕竟岭南习俗风貌与武平大为不同,若是出了差错,我们也是担当不起的!”
  听到这里,这个丰润的女子脸色才好看些许,说道:
  “这就无需担心了,我家娘子不过是长途跋涉,有些劳累罢了,身体并无它样,况且,男子也不便过多见面,哪怕是太医!”
  她瞪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大夫,她总感觉其有些心怀不轨,必须防范一二,连忙拒绝道。
  “也无须见面,只要把脉就可,娘娘毕竟是我们大唐的皇后,总要仔细小心些!”
  年轻太医抬起头,笑着说道,语气中颇有些不容置疑。
  “哼,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叉着腰,宝儿姐快被气炸了,一个小小的太医如此放肆,她盯着这个太医,严声道。
  “既然如此,我等就退去了!”少卿尴尬地笑了笑,选择离去。
  小太医反而饶有兴趣地盯着这位丰满多汁的侍女,行了一礼后,才缓缓退去。
  “有趣,有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