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1016

  “回禀陛下,李氏钱庄在昨天已然到了朗州,建立了分会!”吴青脸面无色,淡定地说道。
  “既然如此,就运送一些钱粮到朗州衙门吧!再过一些日子,平蛮军的粮草就难以为继了,供应上万人,朗州不行了!”
  “对了,一定要写个借据,利息的话就低一点,朗州富足,想来用不了几年就能还完的!”
  “诺——”第一次听闻商人借钱给衙门,这还真的让吴青大开眼界,他有些失神,楞了片刻,这才应下来。
  “朗州刺史,如何?”李嘉随口问道。
  “朗州刺史李怀恩,乃武陵人,为楚国主周行逢老乡,任朗州三年有余,一向以吝啬闻名,家中田一千三百亩,妻张氏,一子三女,侍妾两人,仆人二十有七,城中商铺十座,绸庄三间,盐铺两间……”吴青拿出本子,念道。
  “其三年中,修路三条,架桥五座,安抚南下汉户五百三十六户,前不久,楚国张文表之乱,其与商户商谈,募集钱一万三千贯,粮两万石……”
  “这么说来,他还是清廉的咯?”
  “周行逢一向严苛,厌恶贪腐,在其眼下,李怀恩并不敢贪腐,这些钱财家宅,大半都是周行逢赏赐与他的,其余的一些,则是妻张氏的嫁妆,张氏为朗州大户,田六千三百……”
  “好了,不用如此详细了——”李嘉连忙制止,再继续下去,读者就会怀疑水数字了。
  “既然为官清廉,而且还多行善事,这在一众平庸的官吏中,也算是出彩的了!”
  李嘉随手在其名字后划下一个红勾,然后又继续翻阅其这数州官吏的名单了,让吴青解说,倒省却了不少功夫。
  一番检阅下来,与岭南相比,这湖南的官吏简直是优秀太多,清廉的属于多数,少数贪污的还是在周行逢逝去后才下手的。
  岭南的官场可谓是泥沙俱下,在新一批的科举人才未曾成长之前,整个官场都是污浊的,你拿掉一个,新上来的照样贪污,还不如以静制动。
  或者说岭南的官场,就是整个五代十国时期的真实写照,对于战乱的中原而言,甚至更是漆黑麻乌。
  “周行逢杀了那么多官,却为我作了嫁衣!”李嘉颇为感慨。
  谁说贪腐是杀不尽的?周行逢用自己的行为给李嘉上了一节课,只要狠得下心,清官决定比贪官多。
  历史上的明初朱元璋,也是杀的血流成河,不提别的,至少明初百年内,官场大部分是清廉,这也是明朝的上升期。
  而北宋呢?四十年,就有了檀渊之盟,不到一百年,进行了两次变法(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还没到鼎盛,就萎了。
  “量才而用,有了这些人,看来是不需要等几年了,岭南的贪官们,是时候收拾一番了!”
  李嘉冷笑道,他相信若是再进行一番朱元璋般的反腐,此次北上的所有军费,就能回本了,甚至还有些富余。
  朗州城,刺史府,李怀恩一身疲惫的回到自己家中,仆人早已经为他换上了常服以及木屐,端上了冰汤。
  年不过三十,就成了一州刺史,相貌也是仪表堂堂,除了因为籍贯外,才华与相貌也是他迎娶富家妻子的原因所在。
  “回来了?父亲已经在茶室里等你了!”妻子笑容满面地说道,为了整理了下衣物,温柔地说道。
  “嗯!”李怀恩点点头,然后直起身子,慢步进入茶室。
  室内茶香弥漫,静静寂寂。
  一身宽袍的老头,对面而坐,两鬓斑白,手捧着茶盏,只静静饮茶,一股儒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岳父大人!”他轻轻坐下,岳父的习惯他很清楚,在这种时候,还是不要出声,让他自己思考,慢慢品茶要紧。
  岳父年近五十,身形修长,又加上喜爱读书,保持家业有道,坐在那里颇有一种气质在身,与他常年为官的威严不相上下。
  “怎么,今日跟随皇帝去了水师,如何?”过了片刻之后,岳父终于睁开了眼睛,双目炯炯有神,淡淡地问询道,对于他这个刺史身份,毫不在意。
  “年轻有为,雄心勃发!”李怀恩笑着说道:
  “刚至朗州就去了水师,要知道在不远处的澧州,可有蛮人作乱呢,其却思量在长江之上,远在南平、江南,志气高昂!”
  “看来李唐命不该绝啊!”岳父笑着说道:“谁能够想到,唐亡了一个甲子了,还能在岭南再续,真是意想不到啊!”
  “对了,他对于你的印象如何?”
  “尚可!”李怀恩笑了笑,笑道:“水师指挥使张望海对我不满,一直在生事,可皇帝却毫不在意,反而准备扩充水师,准备制霸长江哩!”
  “长江之上,唯有南平、江南!只要水师厉害,一统南方不再话下,果然好远谋!可谓明主!”
  “中原赵宋新立,淮南之乱还未平定,湖南国主新丧,不出数月,就被岭南谋取,我李氏居朗州上百年,天下散乱,数十任节度使,终于又看到大唐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家大族
  “嘿嘿,岳父所言,也太过了!”李怀恩饮下一杯茶,笑着说道:“这个乱世,哪有长久的皇帝,周行逢主湖南,不过六年,郭荣一代英雄,也不过五年,天下岂有不亡之帝,不亡之国哉?”
  “这个皇帝,可不一般!”岳父淡淡地说道,眉毛一挑,“朗州之世家,不过李、州、王、苏,四家,咱们李家还没做出决定,其他三家已然决定,派遣家中嫡系出仕大唐。”
  “这次来你家,除了看看我的女儿之外,知晓了今日陪同皇帝而去,想知道你的想法如何,毕竟,你乃朗州刺史!”
  “湖南已下,南平既望,还可窥伺蜀中,江南,只要勤修水师,不懈兵甲,加上素来中原之兵不适南方,李唐坐稳天下数十年,还是可以的!”
  李怀恩神色一禀,背脊一挺,他知晓,这是决定岳父之李氏的前途,所言必须谨慎小心,他与岳父已然一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当然,当今皇帝,虽然年轻,但为人谨慎,心思缜密,素以养望,前几年,光是鸦胆子秘方,就活人无数,如今为主湖南,废杂税,厚官吏,收精兵,练水师,待秋收之后,忘周氏之恩者,不可胜数。”
  “只要不是半徒而折,甚至一统南方,南北对峙也是可行的。”
  “看上去,这皇帝不像是英年早逝之像……”岳父满意地点点头,对于自己女婿的眼光,他素来是相信的,不然也不会高门低嫁,将爱女许配于他,当时着实惹出不少笑话。
  “这是由天注定的,谁能预料到?郭荣也非早逝之像……”李怀恩望着墙壁上的山水话,摇摇头,说道。
  “听闻其限佛之策,惹了佛祖厌恶,夺了其寿……”
  “荒唐!不可信之,天子贵体,岂能轻夺?”
  来到朗州,接触许多的官吏是在所难免的,光是资料不够,还需一一的亲自商谈,他准备挪用几个去岭南试试水,改善一下岭南的民政,造福百姓。
  何以体现君威?赏罚之。
  一天之内,李嘉接见了十几个县令,三州刺史,罢黜了三个,升官厚赏的有五个,不赏不罚,口头表扬的四个,一时间,这群地头蛇们才终于见识到了大唐皇帝的君威的,几十年来,只有楚王。
  当然,他还是发现了几个人才的。
  比如,辰州,沅陵县知县井韦,样貌虽然丑陋,但谈吐非凡,遇到一些民政之事,一点也不怵,反而侃侃而谈,李嘉兴之所至,与其讨论了良久,尤其是关于各种蛮寮的处置,其都有独特的方法。
  沅陵县所处的辰州,就是五溪之地,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也就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五溪”,张家界啥的都在这里,后世统计约有三十一个民族,没点本事,还真治理不好。
  如果你真不知道在哪,就直言吧,那里是湘西。
  湘西数州之地,能够守住县城,已经算是干吏了,若是能治理蛮寮,一个“能”字,已经不足以表达了。
  这样的人才,李嘉已经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准备随时启用。
  为了体现自己的天命所归,李嘉拜访了当地一个道观,并赏钱千贯,再次重申了李唐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后裔血脉。
  然后又以女婿的身份祭拜了周行逢的墓地,这是向湖南的百官百姓们昭显,自己继承湖南的法理所在。
  不要小看法理这个东西,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重中之重,代表着名正言顺,羞耻心。
  比如,清初吴三桂造反,打出的反清复明的招牌,虽然势如破竹,但其身死后,精兵犹在,反而兵败,人死族灭,不外乎其出兵无礼罢了。
  吴三桂降清,而亲自弑杀了永历皇帝,早就臭了名声,老了还打出反清复明的招牌,哪里名正言顺?笑掉大牙。
  所以,忠明的士子不待见他,忠清的反他,中间派又笑话他,所以吴三桂一死,就兵败如山倒。
  法理,并不是给死心眼的反派看的,而是给摇摆不定的中间派看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想打仗,造反,给出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的,安稳的过日子不好吗?
  果然,这几招是效果明显的,在武平军节度使杨师璠不在时,射声司关于朗州的民间的调查出来,大部分人对于李嘉入主湖南持中立态度,还有些许人不满,毕竟损害了利益。
  而,念唐的人却很少,毕竟过去历史年了,大唐的荣耀早已经逝去。
  没关系,只要不造反,中立就中立,过几个夏收,就会归心了。
  “派人去市井之间宣扬一番咱们大唐的荣耀事迹,人都是喜欢谈历史的,着重说说繁华热闹的景象——”
  “诺——”吴清虽然对于这种思想上的宣传有些不甚了解,但皇帝的吩咐,还是要应下的,不了解也要上。
  “民心”是什么?
  不同的王朝有不同的解释。
  在夏商周,民心就是贵族,只要收服贵族,统治天下就是简单了。
  秦朝,民心则代表军功爵制的受惠者,但他却忘了六国遗民,所以苛政暴政迭出。
  汉以后,民心的代表,就是世家门阀,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世家门阀总是贪婪的,不顾一切的侵蚀权力,所以就被推翻,淘汰。
  唐后,科举制逐渐兴起,均田制的实行,中小地主阶级也就成了统治中心,成为了民意代表。
  所以,安抚了官吏的心,再安抚了百姓的心,李嘉也准备开始安慰一下“民心”,世家大族的心,也就是大地主阶级。
  黄巢之乱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将没落的世家门阀横扫干尽,就是对于后世王朝的主要贡献,再加上五代军阀们的乱为,门阀世家彻底消失了,所以只有世家大族,而无门阀世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