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1016

  “县丞,县衙的老爷们不管吗?”又有人发问了,李嘉看了一眼,这人恐怕是工具人吧,问的都是自己想知道的。
  “怎么管?”薛远无奈地说道:“平日里,老爷们需要这些白役们协助朝廷管理县城,诺大的长沙县,十几万人,县衙的两百多人,几十个快班,怎么管的过来?不让这些白役们吃饱,长沙县就乱了!”
  “这些白役如此乱来,这长沙城岂不是乱了?这官吏不就是土匪了吗?”李嘉终于出声说道:
  “何不让县令多招募一些吏员,岂不是更好?”
  “这位郎君想的倒是简单,可惜,朝廷的定制在那里,县令哪里敢违制,况且,今年秋税无几,哪有钱财招募,只能依靠白役,等过些时日就好了!”薛远感叹道:
  “明年四月,乃是科举之日,望诸君都能高中,造福百姓!”然后冲着众人拱拱手,转身离去。
  “薛县丞真是个好官啊!”那些读书人深受感动,赞叹道。
  李嘉则目送此人的离去,心中倒是颇为沉重。
  在邕州时,为了让百姓少受剥削,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他就每个月花钱送到衙役家中,果然收获了不少的民心。
  但,这只是局限在邕州罢了,其余的州县还是如往日一般,剥削的剥削,贪污的贪污。
  李嘉与此时的统治者一样,目光都被局限,他们认为只要管住好县令等治民官,然后再惩戒,就可以减少贪污,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他们忽略了灰色地带,那群世代相传的吏员阶级。
  他们或联姻,或交友,与地方的豪强打成一片,然后再依据世袭的力量,甚至能欺负那些主官,让他们只能看到自己所看到的。
  如果说县令只是贪污了国家税收,那这群吏员,则是将百姓吃干抹净,吸个一干二净。
  打官司,吃完原告吃被告,坐牢,让你生不如死,也要敲出一枚铜钱,若是你家惹到发生了命案,破家就在眼前。
  衙役车马费,仵作的验尸费,还有一些别的孝敬,总而言之,名目繁多,非倾家荡产才肯罢休。
  “看来,周行逢也是如此,只是看管住县令这些惹人注目的,把吏员这些小蚂蚁却忘了。”
  李嘉心中想着,显然,自己被邕州的假象所迷惑了,这才是真正的官吏。
  不知何时,小雨已经停歇,李嘉骑上马,继续开始暗访民情。
  随后,城市了走了半圈,就出了城,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他们找到一个茶铺,正坐在茶铺上歇息,主要是由于这边有一个市集,附近乡民交易,都在这边。
  事实上,不在这边也不行。商货进长沙城,都要经过牙人之手,不论鸡鸭鱼肉蛋。在街上挑着卖,一样也不行,这是违规的。
  甚至有乡民只是挑菜经过集边,并不打算买卖,却猛然从集内冲出一帮人,凶神恶煞,不由分说的,就将之菜挑子夺走,说去店内领价。
  乡民们不敢多说,因为有人只是说了几句,反挨了几记老拳,打得鼻青脸肿,甚至不断地在地上哀嚎,也无人敢管。
  “这些人如此的霸道,难道是牙行吗?”李嘉喝了一杯茶,心中颇为沉重,对着茶摊的老板问道。
  “小郎君,这些人是私牙哩!”茶铺的老板,咧着嘴,颇为愤恨地说道:
  “咱们这在城外,这些人是私牙,背景深厚着哩,所以横行霸道,侵吞了不少东西!”
  “行会的人与他们勾结所有的东西必须卖给他们,不许别人在这市集里经营!”
  牙行是商业发达之后,产生的一种机构,也算是朝廷的辅助,专门管理着商人,与中介差不多。
  而行会,则是一个行业自发组织的,如铁匠行会,主要是保护商人的利益,而两者一但勾结,势力就极为庞大了。
  因此,乡民持物入市集,因为不许自相交易,皆要由牙人断定价值,然后被卖去行会商铺,利益完全被侵占了,所有的劳动成果被剥削干尽。
  当然,这是私牙,真正的牙行是不会竭泽而渔的,但私牙却仗着背景,索取无度。
  往往,那些白役,就是他们的打手,对于愚昧的百姓而言,威慑力是极大的。
  忽然那边又一阵喧闹传来,引得街上众人围观。却是一个年轻的汉子,挑了两篮子的山蛇,约有上百斤重,价值可好几贯钱呢,由于处于必经之路,就被牙人逮到了,强行要求出售给那些店铺。
  汉子自然不依,这样是去往城里,可有数贯钱,但若是被牙人卖了,能有百来钱算不错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巡捕司
  如此欺凌弱小的场面,若是在小说电视剧里,主角就会挺身而出,义愤填膺地呵斥一番,然后对方无脑地开始辱骂,殴打,最后主角亮出了身份,亮瞎了对方狗眼。
  当然,写的比较深的,还会让打脸更深入一些,会让对方存在侥幸心理,准备毁尸灭迹啥的,可惜,李嘉完全无动于衷,只是冷眼旁观,悠哉地喝着茶,问道:
  “这些人平日就如此的嚣张吗?朝廷也不管吗?”
  “朝廷哪里管这些,诺大的长沙城都管不过来哩!”茶摊的汉子看了一眼喝茶的这年轻人穿着透着贵气,想必是哪个大官家的郎君,不由得抱怨道:
  “听闻这些人,在城里有靠山,赚的钱,也要送过去,也是欺负咱们百姓,谁不知道他们是私牙?若是郎君,他们必不会难为的!”
  闻言,李嘉微微一笑,心思不浅,竟然敢窜动我去主持公道,为了区区几百钱?我是那么便宜的吗?
  “吴青,你去看看吧!”
  “是——”吴青闻言,立马出动,一旁的茶摊汉子脸色立马就变动起来,或是惊讶,此人就那么直愣愣地去了,一个仆人那么嚣张。
  而令他诧异的是,一个年轻的仆人嚣张地而去,只是亮个牌子,就让其弯下了腰,然后挑蛇肉的汉子就解了围,真是太令人惊异。
  “这位郎君本事大着咧!”茶摊汉子咧开了嘴,对于这位喝茶的郎君,心中已经有些畏惧了。
  随后,吴青走了过来,然后默默地坐下喝茶。
  李嘉看了他一眼,瞧着他随意挂在腰间的牌子,才知道是禁军的腰牌,射声司传递军情,需要军中的身份,而如今禁军活跃的长沙城,能识别禁军腰牌的,应该不少。
  “茶也喝了,景也赏了,走吧!”李嘉放下手中的茶杯,直接骑上马,重新进城,付账的,自然是吴青。
  啪啪——
  清脆的两声,茶摊汉子看了桌上的两枚铜钱,再拿起仔细来看,这是岭南的铜钱,比铁钱、铅钱好太多,只有那些禁军老爷们喜欢用,大家也欢喜收。
  “瞧着是上好的铜钱,今日还小赚了些!”汉子想着,将两枚铜钱好快收了起来了。
  李嘉骑着马,心情颇有些烦躁,如今的长沙城,与之前的长沙城,变化几乎没有,该肮脏,还是肮脏,混乱的地方,依旧混乱,所谓的秩序,还是以前那一套。
  他与周行逢一般,只是需要这个城市的屈服和税收罢了,改变接近于无。
  这怎么行,穿越者就需要改变,留下自己的痕迹,不然穿越一番有何用?
  兴冲冲而去,心思重重而归。
  他仔细地思考着,如何对城市进行管理。
  唐朝时期,坊是坊,市是市,两者是区分的,为了维护坊内的治安,每坊设有武侯捕,大者三四十人,小者一二十人,负责维护坊内治安,除此以外各坊设坊正一人,此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
  而对于市,则是有市令,或者牙行,以及各行会帮助协理,泾渭分明,管理起来倒是方便。
  但是到了晚唐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加上朝廷的懒政,对于城市的管理自然松懈,直至现在坊市间隔慢慢融化,如此一来,对于城市的管理,自然有许多漏洞。
  而那些青皮无赖,就利用因为漏洞,进行谋利,欺压良善,反而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当政府的思维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时,就会见到古代的城市,就是一个充满了老鼠、臭虫、跳蚤和各种病原体的垃圾堆。再多的丝绸、大理石和高大的建筑,也掩盖不了它散发出的恶臭。
  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乞丐走街串巷,一个人口庞大城市的真面目。
  到了北宋,东京汴梁百万人口,下水道中满是贼人,饱受坑害的妇女幼童不计其数,这就是城市管理不当的后果。
  明朝北京有五城兵马司,清朝北京有九门提督,粗糙的使用军队来管理城市,自然错漏颇多。
  “难道要施行城管制度吗?”李嘉喃喃自语,借我五千城管,可以打出银河,这不是开玩笑的,这种事情,还是要与亲民官商量一下。
  “来人,召长沙府知府刁广谆前来!”李嘉吩咐一声,随即,两刻钟不到,长沙知府刁广谆就到了。
  “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我有事问你!”李嘉假意搀扶一下,说道:
  “以往这诺大的长沙城,十数万百姓,该如何管理?”
  “这,平日里,由长沙县衙进行管理,胥吏等,加上市令、坊正等,也算是妥当了!”刁广谆连忙说道。
  “那城里的粪便的?”李嘉追问道。
  “一般是由乞丐担任,他们负责夜间运出城去!”
  “若是街头满是污秽呢?”
  “一般也是由坊正与市令管辖,寻出一些百姓或乞丐进行扫除……”
  李嘉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得到的回复基本上都是民间自理,合着官老爷就坐在衙门里享福,除了缴税与审案,也没有多少事了,难怪许多人都喜欢当官,的确舒服。
  如此这般,难怪胥吏把持衙门,不经过这些人的手,对于县令而言,整个城市几乎是不受控制的,官吏普遍雇佣幕僚的原因所在。
  清洗吏治,重在胥吏。
  李嘉缓了口气,他决定从城市的管理开始,一步步地进行改革,或者说是增强官府的权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