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1016

  “瞧什么瞧,等老子出来,一个个打死你们——”胡老三许多人认识,大街上一下子就围上不少人,指指点点,颇为欢喜。
  胡老三最重面子,如此被人指点,比打他还难受,连忙大声威胁道,别说,那些平民们还真的没了声音,脸上也是惧怕为多。
  “呸,给老子吠个甚?你这癞子还敢大叫!”胡老三还未得意多久,就被看押的巡检兵用刀鞘狠狠地砍了几下,其瞬间畏惧地求饶起来,声音凄惨的很。
  眼见这曾经威风八面混子有了这下场,围观的百姓瞬间有了兴头,手中的石头、烂菜头、烂菜叶,呼啦啦地就扔了过去,至于鸡蛋啥的,金贵的很,哪里舍得,给自己家人吃粘点荤腥不好吗?
  胡三可遭了罪,刚被打,又被石头烂菜叶袭击,狼狈的很。
  见此,李富贵瞬间缩起了脖子,低头不再言语。
  “这是是张讼师吗?你也有这一天,娘子啊!苍天有眼!”这时,街道的那头又涌现出一串被看押的人群,男女老少皆有,为首的,则是一个穿着白袍的读书人,在整个长沙城也是赫赫有名的大讼师。
  无论在唐还是宋,亦或者明清,讼师一向是司法的阻碍者,因为讼师是需要钱才能请的,而普通的百姓哪里有钱?所以讼师在古代就沦为富人的帮凶,而不是维护法律的正义。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通读律法,所以遇到专精律法的讼师时,官员们往往难以招架,有失威严,于是就是称其称作为讼棍。
  《唐律·斗讼》规定:“诸为人作辞蝶,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减诬告一等。”
  古代讼师的鼻祖,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政治家邓析,此人擅长诉讼,其辩论之术无人能敌,所以备受推崇。
  所以,深受张讼师毒害的百姓不可胜数,其名气也大,不一会儿,许多百姓的烂菜,就被其垄断,鼻青血流,浑身上下满是污秽,数不清的凄惨。
  对于长沙城的百姓而言,今天是个快活的日子,许多青皮无赖们被抓,简直是比过年还欢乐,民怨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在这乱世,人渣极多,如同杂草一般,需要时时清理的!”李嘉望着这一切,感叹道。
  “陛下,人渣何意?”
第三百七十五章
拜会
  长沙城的热闹持续了三五天,成百上千的青皮无赖被收拿看押,县衙、州衙的许多差役也因此摆官缉拿,一瞬间,整个长沙城好似洗了一场大澡一般,安静而和谐。
  就在这时,在知府刁广谆的亲自操刀下,巡捕司也正式亮相,大张旗鼓地开始招纳巡捕,由于其属于差役行列,自行前来的人很少。
  刁广谆颇有些无奈,他也是读书人出身,自然明白差役的低贱,再加上他现在又抓了许多差役,百姓畏之如虎,哪里敢过来。
  在普通人的印象当中,古代基层的衙役们似乎都是不可一世的,虽说作为基层的公务人员,在职务和编制上都远远不如依靠正规考试而进入体制内的“官老爷”们,但是至少也应该要比平民小老百姓要强,在社会地位上也应该要高上几分。
  衙役广义上大致上被认为是役卒,卒,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奴隶衣服的意思,在小篆中,含义依旧是奴隶,所以被排斥在官品之外,属于不入流。
  被百姓们认为是官府之奴,狐假虎威之辈。
  实际上,衙役们虽然能够荫靠于官府之下,依靠官府所给予的些许公权力在平民面前耀武扬威,甚至以公谋私、鱼肉百姓,百姓们更加鄙视之,良家子弟都不愿往,只能依靠征集。
  唐代这热血的朝代,有志青年,基本上去当兵搏个万户侯,也不愿意当衙役,所以,征集的人也少,无奈衙役等只是世袭了,这是特殊的时代背景形成的。
  再加上官员视其为奴狗,法律上更是严苛之至,想当衙役的就更少了,只有世袭的胥吏才能胜任。
  如《大清律例》就规定:凡是缉捕强盗、窃盗等罪犯,自案发日起,限一个月内捕获,如果捕役一个月内未能捕获,要处以笞二十;两个月未能捕获,笞三十;三个月未能捕获,笞四十。就这样以此类推,直至抓到犯人为止。
  主官们甚至不想被问责,限期让其捕获,不断用刑,以至于许多衙役还未抓捕犯人,就被刑罚打死。
  这样危险,且具有门槛的职业,哪个普通百姓敢应召?
  “正好是休沐,走,去薛县丞家拜访一二!”刁广谆善于民政,对于这些衙门里的道道,一时间感到十分的棘手,若是完不成皇帝的托付,自己就麻烦了。
  所以,他打算去薛远薛县丞家拜访,此人被皇帝挂在嘴巴,定然是入得了君心,得其说通一二,倒是妥当。
  心里打定了主意,刁广谆就带着一些酒菜,来到了薛县丞的家中。
  这是位于巷子中的一处小宅院,比较狭窄,大门也窄,甚至有些残破,围墙矮小,砖缝中长满了杂草,怕是防不住多少贼人,刁广谆伴着两个随从,就前来拜访。
  “此人倒是清贫!”他点点头。
  “咚咚咚——”随从敲门。
  一个小丫鬟探出了头,有些茫然。
  “薛县丞在家吗?”
  “今日正好是休沐哩!我家老爷在家,不知你们是何人?”小丫鬟憨憨地说道。
  “我们老爷是长沙府的府君,快速通报吧!”随从拿出名帖,说道。
  很快,刁广谆没有等多久,一个二十来岁,身穿白袍,脚踏麻靴,脸上带着些许讶然,快步地走来,有些气喘,但却有礼有节,宛若君子。
  “未曾知晓府君前来,还望恕罪!”
  “哪里,某一时兴起,听闻了君子的名声,所以前来拜会,还望君子原谅则个!”刁广谆也很有礼节,笑着说道。
  随后,两人就进了院子,在客厅中,坐将起来。
  刁广谆仔细地看了一眼这宅院,装饰没几件,只是多些书画,桌椅也是寻常,与他这县丞,倒是颇为相符。
  唐制,县丞正八品,着深绿色,年俸二十贯,粮六十石,职田二百五十亩,其余的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等其他补助,加在一起,约为俸禄的两倍。
  这些,足够一名县丞在长沙城过活了,这只是中等水平,若是再加上职权所得到收入,快活起来,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看其样子,不像是利用职权谋取钱财的人,刁广谆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筹。
  “这样一心奉公,甘守清贫的官吏,整个天下,也是不多了!”
  两人聊了一些经书等文章,这才来到了主题。
  “这些时日,整个长沙城乌烟瘴气,惹得皇帝不满,这不,我就遵从上意,将那些青皮无赖,衙门里的污吏,全部都逮捕审查,也算是为民除害了!”刁广谆感慨地说道。
  “府君高洁!”薛远赞叹道。
  “清理那些人也就罢了,如今又要设立巡捕司,约有三百之数,到现在,却不过数十人,百姓以为如入虎窟,畏惧不已,这项差事,还是得寻个得力的干将!”
  “不知,薛君可有人选?”刁广谆好奇地询问道。
  “这,府君见谅,远并未有担当此人之人!”薛远想了想,发觉自己进入长沙城数月以来,并未认识到什么良材,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哦?薛君莫要骗我,我听闻,确有一人极为适合,而且薛君也认识,并且熟悉的很!”刁广谆说道。
  “哪里有的事,我若识得,难道还敢欺骗府君不成,早就向您举荐了!”薛远连忙摆手。
  “哈哈哈!此人倒也不难发觉!”刁广谆笑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我!”薛远有些难以置信。
  “不错!”刁广谆笑道:“这巡捕司须得有薛君这样的君子才最为合适!”
  “在下哪里当得如此重任!”薛远立马起身,颇有些受宠若惊之感。
  这巡捕司之主,乃是正五品之官,他目前也不过是正八品的县丞罢了,这样的跨越,着实有些大了,他真的被震惊到了。
  “请薛君莫要推辞,你是最合适的!”刁广谆甩掉一个锅,颇为潇洒地说道。
第三百七十六章
思量
  如果按照地图来看,李嘉所统治的大唐,基本上就相当于一把九十度斜过来的斧头,斧刃,则是南平,斧头则是湖南,与岭南,而交州都护府和占城都护府,其实就是斧柄,是最脆弱的地方。
  而湖南要紧之处,就是长沙府,所以,对于长沙府,李嘉还是颇为关注的,这里是中心地带,岭南的天气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实在不适合担任基地。
  刁广谆与薛远脸面后不到半个时辰,李嘉就得知了消息。
  “巡捕司,有一个君子也好!毕竟是执法机关,刚正不阿比较重要!”
  他心中嘀咕的,开始思考对于长沙府通判的任命了。
  一府之地,相当于省,知府掌控民政,权势极大,所以需要通判的来制衡,赋予其司法权,是必要的,而任命,也是需要慎重。
  刁广谆是本地人,那么就需要一个异地人来担任通判,以防勾结,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是值得信任的,湖南的位置,极其重要。
  “李郜?”李嘉嘀咕着,他这时才想起来,自己的这位堂哥,目前赋闲在家多日了,虽然喜爱奢华,性格比较软,李威作为长沙府兵马指挥使,对于他的命令肯定会听从的,自然而然就与刁广谆抗衡了。
  县、州、府,三级结构;县令(刺史、知府)、通判、转运使,衙门三巨头,绝不会让其一家独大的。
  “不过,大唐之下,既有刺史,又有知州,知县与县令并存,这种乱相,也需要改变了!”李嘉叹了口气,感觉这治理天下,简直是就是一团乱麻,自己规划的不错,还是能发觉许多,令人头大。
  唐以前,户口过万的县,一县之长为县令,万户以下,则是县长,到了宋朝以后,派遣朝官代理地方主官,知某县差事,所以称作知州。
  当然,南汉早就实行了这种削弱地方的政策,一县之主是代理的,自然威望不足,收回成命也是极为方便的。
  岭南是知县,湖南是县令,真是够混乱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