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1016

  李嘉上任,阉割派一扫而空,君子派大获全胜,可以说,朝堂上的百官们,对于刘鋹一点留恋也没有。
  如今,李嘉带领朝廷中枢北上长沙,那些本土派又慌了,北人占据权力中心,他们这些本土派肯定会被排挤。
  地域歧视太严重了。
  好不容易咱们岭南人掌权,如今又要失去,这怎么可以?
  于是,在十月,举人试的大规模举行之际,各地官吏的奉劝奏折苏雪花一般袭来,可惜,皇帝置之不理。
  朝廷的高官们见识长远,自然一一压下,整个中央有条不紊地进行收拾搬迁,最低十一月底,所有的中枢衙门必须搬迁。
  东京。
  “哦?伪唐竟然敢迁都长沙?”赵匡胤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其中的意味,不得不让人深想。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范相公看到皇帝发怒的模样,有些惧怕,尤其是容易想起陈桥兵变后,赵匡胤手下杀意难止的表情,他不由得心里一哆嗦。连忙说道。
  “伪国去年,不惜损耗国力,趁我国平叛之际,下湖南,降南平,拥兵数十万,与江南相比,也丝毫不差,我朝需警惕再三!”
  宰相魏仁浦也轻声说道,一脸的重视。
  魏仁浦是四朝老臣,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经历过骄纵奢侈的石重贵,也经历过励精图治的周世宗郭荣。
  由于受到周太祖郭威,世宗郭荣两代帝王的宠幸,与范质死心不同,他心中一直不甘,期待郭家重新掌权,所以,他身边,总是聚集了一些老臣,赵匡胤对于他,总是谨慎。
  “两位相公所言极是!”枢密使赵普也连连点头,赞同道:“如今,南唐国新主继位,朝堂动荡,不得已提拔老臣,平衡那些重臣,没有些许年,南唐是稳定不了的。”
  “而且,陛下从世宗,挥兵淮南,夺淮北十四州,南唐胆气尽丧,苟延残喘,只求享富贵于江南,如今已成瓮中之鳖!”
  “所以,我国第一要紧之处,就在伪唐,其国虽然都是偏僻之地,但南方江山,已有三分,不可小觑!”
  听得几位宰相的话,赵匡胤也是认可的,他治国虽然不擅长,打仗却是清楚的很。
  这国势,就如同军势一般,初升时,势如破竹,无人可挡,所向无敌,南方各国军势孱弱,恐怕难以抵挡。
  必须将其军势击破,断其精气胆魄。
  “南方伪唐,假借前唐之名,大肆扩张,而今,我又有耳闻,如今又在行什么秀才、举人,拉拢士子之心!听闻,复州等地,户籍流失过半,士子百姓趋之若鹜,可见,这是个好法子!”
  赵匡胤笑着说道:“这法子,好的很,咱们也应该借鉴一番!”
  “如今这武强文弱,殊不可取,文武之道,应当平衡,两者不可偏颇,文弱,自当扶文!”
  听到皇帝的话,范质则摇摇头,说道:“陛下,这天下争鹿,首在武人,伪国如此之为,可谓是自废双手,不可取,不可取!”
  “况且,中原虽大,但藩镇颇多,若实行此策,这不是为藩镇送与人才吗?”
  听到这,赵匡胤瞬间冷静下来,的确如此,他这朝廷,控制的州县,不到中原一半,其他藩镇所占过半,若是地方有秀才、举人,就等于给藩镇搜罗人才。
  之前的科举,来东京考举,则是为朝廷效力。
  不可,不可啊!
  赵匡胤对收买人心,尤其是读书人的心,着实心急,毕竟欺负孤儿寡母夺取的天下,着实不光彩。
  如果收拢读书人的心,日后的史书中,自己的形象不就能美化三分?更能昭示正统。
  光是让郭荣的两个儿子改回柴氏,还是远远不够的。
  “陛下,伪国北迁长沙,其心,昭之若揭,不外乎中原罢了!”
  赵普的战略目光很长,懂得投资,对于天下大势,也是清楚的,所以,他虽然是读书人,厌恶武人的,但却深刻的知道,武人现在能保障他富贵,待飞鸟尽,再良弓藏也不迟。
  如今,还是要重武才是。
  “伪国,不似刘氏,偏居一隅,而立志于天下,多次曾要再兴大唐,恢复天下,如今,其北迁长沙,就是为了争夺天下!”
  “望请陛下,不得不重之!”赵普起身,拜下。
  “朕已然知晓其狼子野心!”赵匡胤点点头,说道:“只是朝廷府库,依旧拮据,需诸位相公好好经营才是!”
  “哼,至于伪国,在南方也就罢了,若是敢觊觎咱们中原,咱让他们瞧瞧,大宋的厉害!”
  赵匡胤冷哼一声,从位置上起来,走了几步,想了想,道:“惜世宗,十年生聚,如今看来,倒是不合时宜了!”
  “不知,国库何时,才可积攒一战之力?”
  面对几位相公,赵匡胤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今年秋收,朝廷才能缓口气,明年夏收,应能有所存粮!”范质楞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
  “好,明年,必有一战!”赵匡胤狠声说道。
  几位相公走后,赵匡胤独留下赵普。
  “陛下想战于湖南?”
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题
  “陛下可想战于湖南?”
  赵普直接问道。
  “不,我并不想战湖南!”赵匡胤微微一笑,黑脸上泛其光泽,轻蔑地说道:“伪国虽然势如破竹,但,不外乎南平、湖南孱弱罢了,两地之民,不及江南半数,夺之无用!也无甚钱粮!”
  “其不过地利,顺江而下,直入金陵罢了!”
  “更何况,我中原之兵,不擅长水战,船只不丰,更不习南方之俗,若夺下江陵、湖南,也守不住,迟早也会被其收复,何苦来哉?”
  赵普听到这话,心中瞬间一动,脸上泛起笑意,他也跟随着走了两步,平静地说道:“陛下真是明见万里,臣佩服!”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指着赵普说道:“则之,你可真是难得夸赞一回,咱心里舒服多了!”
  “不过,若是我所料不错的话,你也并非想让我征战江陵吧!”
  “陛下所言不错,我之所想,与陛下所想一般无二!”赵普自信又轻蔑地说道:“南兵孱弱(戚家军有话说),世所见闻,再多,再厉害,哪能敌得过中原!”
  “再者,南方文人粗鄙,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不及中原万一。”
  “咱们大宋初立,稳固自身为要,如今国家残破,若是再想国战,其国,须得仔细思虑才是!”
  “巴蜀?”赵匡胤笑道。
  “不错,正是巴蜀!”赵普淡淡一笑,热烈地说道:“湖南瘴气之地,岭南偏僻,丈夫早夭,哪能及得上帝王之资的巴蜀?”
  “孟氏治蜀数十年,物产丰阜,户籍百万,听闻其府库,已然充盈多年,硕鼠丛生,依臣之见,蜀之国,能抵整个江南!”
  “以蜀之财,可充盈国库,从而顺江而下,席卷南方,一统天下!”
  “你我所见略同!”赵匡胤挺着大肚子,说道:“朝廷兵马充沛,唯独府库贫瘠,若是有了蜀国之财,统一天下,定然迅速!所以,明年,第一丈,就是定在蜀国,就食于敌,听闻,这蜀主的便桶,都是镶嵌着珠宝,不知是真是假?”
  “陛下英明!”赵普兴奋地说道:“蜀主豪奢无度,正是亡国之音,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天意在宋,定能一战而定蜀地。”
  “天意?天意啊!”赵匡胤看着晴朗的天空,以及那颗硕大的太阳,不由得笑了起来,很是畅快。
  还是读书人好,知道天意,那群武夫,一个个目中无人,横行霸道,只晓得欺软怕硬,兵强马壮者王之,多么可怕的一句词,完全颠破了传统,不可取,绝对不可取。
  等夺了蜀地,争取十年内,就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任,郭荣,你的毕生目标,将由我来实现。
  想到郭荣,赵匡胤突然有些心虚,他又想起来郭荣的几个儿子,尤其是后主郭宗训,其虽然年幼,但却极其可怕。
  现在不行,操之过急,容易适得其反,过些时日,再过些时日再说……
  ……
  禁军在广州城外驻扎,除非休沐日,一般都被锁在军营中,被认真地操练,不得停歇。
  两三万禁军,被分成了三座大营,其中,左右巨象军自成一营,几百头大象,身躯庞大,着实需要大一点的地方。
  皇帝其实一直想将巨象军撤销,这东西就是外强中干,只有那些不读史书的蛮子那里行得通,只要稍稍读点书,就能破了这些庞然大物,看起来着实鸡肋。
  但,这几百头大象,也不能轻易地抛弃啊!这要是入了山林,不知道要毁多少农田村寨,也不知要死掉多少。
  所以,就这么将就着养着吧,吓吓那些蛮寮们也是不错的。
  其实,李嘉也想让这群大象当做辎重兵,进行运货,这庞然大物虽然吃的多,但运的也多,哪怕吃三运一,也是不亏的。
  而且在南方,这样的庞然大物,非常适合来开山铺路,荆棘树丛,对于大象来说太简单了。
  扯远了,反正李嘉这次迁都长沙,这群大象们就是辎重兵,进行运货。
  其他的禁军,则分成两个军营,分别处于广州城东西两门外,距离广州城,不过三里路,广州卫还在进行筛选。
  “呸,老子想去长沙,足足多了三百钱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