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1016

  韩熙载闭目养神,对于闹哄哄的朝堂不置可否,历经多年官场,他早已经习惯了沉默,而且,徐游作为皇帝的代表,哪里能轻易地否决?
  他能保持淡定,不代表别人能够保持。
  “哼!”一向立身端正的萧俨,实在忍受不住如此胡闹,年轻的郡公实在是没有分寸。
  “军国大事,慎之又慎,洪都之兵,乃是拱卫京城所需,不可轻动,中原对于金陵,可一向是虎视眈眈!”
  萧俨站出,双手握着洁白的勿板,对着皇帝沉声道:“据微臣的消息,东京的禁军如今走动频繁,而各州县的粮食也再源源不断地抽调,想必是夏收后,中原必会出兵。”
  “值得中原如此大动干戈的,无外乎几国罢了。”
  原本徐郡公眉头一挑,正准备反驳,但闻听此言,又想到中原禁军的厉害,瞬间缩了缩脖子,闭上了嘴巴。
  高坐在龙椅上,闻听中原动向,李煜嘴唇动了动,想说出一些不惧的话语,可是话到嘴边,却无论无何也发不出来,只能轻声道:“中原动向,诸位卿家可有猜测?”
  这里提一句,电视剧中的爱卿这个词,是形容妃子的,一个爱字表达一切,从未听闻皇帝对大臣有爱的,除非是龙阳君、韩焉这种谷道之臣。
  卿家,才是正常的称谓。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了萧俨,等待着他的解释。
  “伪国如今妄然动兵,想必是窥探到了中原虚实,才有所行动,吴越自来顺服,依臣来看,中原禁军,要么本国,要么蜀国。”
  所有人对于这点解释,还是颇为认可的,没点战略眼光,是绝对看不出这些,比如皇帝李煜和徐游,两人满心以为中原又要南下,根本就不知晓中原会动兵它地。
  听到这个解释,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中原赵宋刚立,船舰不曾修缮,水手不曾训练,又怎能过长江呢?要知道,自从失去江北十四州后,这些年大唐可是勤修船舰,防备中原。
  “中原南下几率虽小,但也不得不警备!”徐游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轻声道。
  “狮子搏兔,尚且全力,如今伪国来犯想必是作个周全的部署,陛下不可不慎之。”
  韩熙载看到了徐郡公被怼了回去,萎靡了,不由得站出列,高昂地说道:“漳泉二州,恐怕只是其第一步,谋建、汀二州,也是其所想。”
  “若是更为大胆一些,伪国甚至可以顺江而东下,直驱金陵。”
  “要知道,荆襄之地,乃是南地之腰,一旦南下,一日可千里,而且,据臣所知,伪国这些年,不仅兴建水师,洞庭湖中,已然万人,朝廷上下,不得不防之。”
  韩熙载的一番话,才真是如同一把利刃,直插众人心肺,极为犀利,而且,可能性极大。
  “这……”徐郡公咋舌,有些犹豫地说道:“伪国与本国,相差巨大,他们,他们怎敢如此?这与蛇吞象何异?”
  朝堂上的众人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大唐可是地方千里,南方第一大国,雄兵数十万,富甲于天下,伪国怎敢有此非分之想?
  “哼!”萧俨冷笑一声,道:“诸位还以为如今的伪国只有区区岭南吗?”
  “安南,楚国,南平,皆被其攻下,如今地域广阔,治下之民,麾下之兵,已经不亚于本国,而且,其国主,年轻气盛,野心勃勃,无时不刻地不在磨练兵马,以有心算无心,怎能不有胜算?”
  对于朝廷之上的这些只知寻欢作乐的大臣,萧俨着实看不过眼,才暂且安生数年,就已经被消磨了精力,只知权势之争,哪里能着眼看向周边?
  鼠目寸光,不外如是。
  沉默……
  “陛下,此时应当发兵南下,收复漳泉为要。”看到话题又扯远了,严相公不由得将话题又拉了回来。
  “出兵,定要出兵!”李煜点点头,说道:“林仁肇要坐镇洪都,剿灭水贼,如今能领兵南下,诸位可所有举荐?”
  “微臣举荐沿江巡检卢绛!”枢密使陈乔开口说道。
  “不可,卢绛善于水战,防备中原为要,不可轻动!”皇帝立马否决。
  “芮国公战功累累,领兵多年,最是适宜!”有人举荐道。
  “芮国公已然疾病缠身,不可轻动!”芮国公何敬洙,也是南唐名将,如今已经退隐,曾为灭闽国功最高者,又克长沙,杀楚王马希广,守鄂州,可谓是功勋卓著,李煜刚继位就封其为芮国公,以示尊崇。
  但如今,这位芮国公已经七十有二了,又有足疾,哪里能再战。
  随后,又举荐了许多将领,不是威望不适,就是派系之争,小半个时辰后,终于,以皇甫晖之子,神卫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为帅,领两万神卫军,出战漳泉。
第四百九十二章
攻伐
  天空一片晴朗,一层层的白云,如同鳞片一般排成了排,仿佛是巨龙的鳞片,亦或者是天梯。
  微风拂面,这是一个不冷不热的季节,对于汀州人而言,最适合的,应该是出门踏青,杨柳依依,春光正好,些许少男少女借此相会。
  在闽地,由于开发较晚,所以丈夫都早夭,再加上十几年前的王氏内乱,男丁急剧消耗,嫁女儿反而成了忧愁。
  而更令人心痛的是,本就稀少的男丁,则被一群凶猛的兵卒,猛烈的厮杀冲击。
  汀州城守军,此时感觉自己在经受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冲刷,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道越来越大,城头遍地伤兵,哀嚎遍野,残破的城墙,以及满地的尸体残躯,无不在表现,汀州城快坚持不住了。
  “可,今日才算是第二天啊!”立在城头,看着不断攀登和厮杀的伪国军队,陈洪进大吃一惊。
  “今日,可算是知晓伪国的厉害,看来,我输的不冤。”
  伪国兵卒,简直是悍不畏死,士气高昂,低矮的汀州城墙,不过一丈多,一架普通的长梯,就能跨越而上。
  当你看到数百个梯子不断地紧抓城墙时,就能体会到绝望。
  而汀州城守军,则更是令人失望,区区两千人,更是啥都不会,对于守城,唯一的方法就是扔石头木头,毫无经验可言。
  岌岌可危已经无法形容了,只能说是守得一刻是一刻吧!
  陈洪进叹了口气,将自己的部队都收回来,不再让他们去送死了,反而转身去往刺史府,对着这群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们说道:
  “使君,如今汀州城已经守不住了,现在立刻撤离,才是上策。”
  “可,现在才是第二天,咱们两千人,连两天都守不住啊!”汀州刺史孙昙满脸的震惊,伪国的实力怎么如此厉害。
  “使君,陈统军所言不差,还是尽快撤离,咱们并非不守,而是守不住,若是白白搭上姓名,反而是不美了。”
  一旁的幕僚也忧心姓名,忙不迭地劝说道。
  至于刺史府中其他的官吏,早就开始收拾家财,准备跑路了。
  “对,我必须走!”孙刺史叹了口气,连忙说道:“我必须将伪国真实的实力告知朝廷,朝廷须提前做好准备,不然得吃大亏。”
  随后,陈洪进带着他的兵卒,与刺史府的几百护卫一起,护送列位官吏及家眷一起出城,很快就逃走了,也没有人进行阻拦。
  “咔嚓——”
  “城门破了——”
  “兄弟们,冲啊!!”
  “杀啊……”
  汀州城,经受两天一夜的冲击,终于承受不住如此高压状态,只能宣告被占。
  这就是一场寻常的攻城战,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的这一方,都没有依靠更多的器械进行辅助,只是依靠兵卒凶狠进行拼斗。
  “赢了!”黄阳叹了口气,微微一笑,说道:“一座州城,也被破了,这是我攻克的第二座州城,汀州二县之地,也成了唐土。”
  看着汀州城,或许是得到的太过于容易,他心中有些不屑,说道:“伪国的兵卒,承平日久,这点压力也支撑不住,看来,我们还是高看了他们。”
  闽国五州,有三州,重新纳入大唐麾下。
  ……
  泉州城。
  陈兵随意的征用了一座府邸,当做驻地,然后开始按照既定的计划,对于整个泉州城进行戒严,宵禁,维持了泉州的社会秩序。
  几日时间一过,发觉这伙军队不杀不抢,买东西还给钱,一时间,商业恢复了几分热闹,平静地生活似乎重现了。
  对于陈兵而言,他去往金山城,训练万人大军,可不是只为了区区的一个泉州城的,不然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况且,一个州,能有多少爵位?骁勇校尉?骁毅校尉?男爵?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鉴于爵位获得难度挺大的,所以皇帝又设立终身爵位,骁勇校尉,骁毅校尉,奖赏那么英勇善战之人,没有食邑,只有每年的十石粮食,以及免除徭役,见官不跪等特权。
  而且,这两个校尉之爵,退伍后,在地方上,也会有官位安置,或进入巡检营,巡捕司,亦或者成为里长,甲长。
  也就是说,减等的爵位,又多了两级,最低的男爵,到骁勇、骁毅校尉,也算能多享受两代富贵。
  对于权势者而言不放在眼里,但对于普通百姓兵卒来说,这可是太过于实在,不提地位啥的,每年的十石粮食,可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再加上官位的安置,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区区校尉之爵,陈兵怎么可能会放在眼里,根本就不算是贵族。就连男爵,他都嫌弃太小,在勋爵中排末位,若不能弄个世袭的,第二代就成了校尉,哪里还算是贵族?
  这些天,他一边整理泉州的秩序,接管下辖的几个县,顺便调整安排一下清源军这股势力,这可是近万人的队伍,不可马虎。
  “统军,清源军一直待在军营中,也不算个事!”大将柳三条,轻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