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1016

  看着一脸憔悴的皇后,李煜颇有些自责:“如今咱们一家,都聚集在这宫殿中,着实有些小了,我去找他们问问……”
  “陛下不必如此!”周娥皇笑着说道:“如今咱们身处逆境,还是寡言为好!”
  话说,这是宫殿太小的问题吗?而且,此时如阶下之囚,去麻烦别人不是自取其辱?
  “仲寓与仲宣受了惊,如今已经好了,所以妾身就来看看陛下!”
  周娥皇生下两子,长子为李仲寓,封清源郡公,次子李仲宣,封宣城公,之所以没有封王,还是李煜统治不稳,对中原称江南国主,只能封公了。
  “难为皇后了!”李煜心情分外的不好,这等境况,何时出现过?灭国之灾,让二子惊哭,这只能算是自己的罪过了。
  拉着皇后的玉手,李煜嘴唇轻颤,文思涌现。
  “姐姐,我困了,我要回去睡觉了!”周英儿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再次打断了李煜的文思。
  她这两天受到了不少的惊吓,陪着姐姐,也没有睡好,幸亏这些丘八还算守规矩,不然难忍言之事发生,就不好了。
  “陛下好好休息,臣妾明日来看望陛下!”周娥皇柔声说道。
  这是一个宫殿群,由主殿与偏殿之分,皇帝虽然落魄,但依旧住主殿,独享一室。
  “哎!”望着皇后离去的背影,李煜越发的抑郁了。
  ……
  大中午的,李嘉也没有多少胃口吃饭,于是就在军机处,与王宁,以及一些军机处掌书记进行商讨,战局到了这个份上,着实有些刺激。
  军机处一般只设有一个领班大臣,以及其余的协办大臣,如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等大臣,对于军事,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如钱粮,军械,后勤等等,所以需要进入军机处进行协调。
  这些协办大臣只能听命权,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皇帝和军机大臣王宁的手里。
  其他大臣本身就具有俗物,能参加会议已属不易,所以,日常由王宁一个人进行处理,但时间久了也受不了,于是就招募一些进士,或者中底层的官吏参与进来,名唤掌书记,处理事务。
  这些人往往年轻气盛,亦或者经历丰富,见解独特,有时候令人眼前一亮。
  “陛下,慕容延钊已属于老将,山南东道兵马虽然看上去不少,但府库中却空空如也,有兵可用,但无钱粮供给!”
  一个名唤殷永丰的进士朗声说道,只见他身穿了件青色官袍,腰间系着黑色腰带,眉下是眼睛炯炯有神,面容俊朗,不愧是中进士的,对得起这番长相。
  “嗯,此言有理!”王宁一向爱惜人才,赞叹道。
  李嘉不置可否,这等粗浅的道理,自是容易的,还不足以说服他。
  见此,王宁连忙暗示。
  “臣下也注意到,自去年始,山南东到百姓不断地流失,财赋损失极大,有田而无民,而且,据臣观察,这几个月,慕容延钊巡视军队有些太勤了,一个月就有五六回,完全不符常理!”
  殷永丰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由得吸了口气,沉声说道,大胆地进行了猜测,其他人则倒吸了一口凉气,在皇帝面前夸海口,这要是错了,前途可就尽了。
  “哦?你倒是说说看,这慕容延钊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李嘉突然就有了兴趣,这慕容延钊疾病缠身的情况,可被自己拦着,并未出现在军机处过。
  “据臣所知,慕容延钊乃太原人士,年轻时身经百战,如今又年近五十,襄阳湿热,与北方极其不一,最近又频繁视军,又让大军南下威逼,恐怕其身已有病创——”
  殷永丰低着头,开口说道,等候皇帝的审判。
  沉默。
  其他人都吸了口气,不敢发出响声,以免打扰到了皇帝思考。
  王宁但是有些焦虑,又有些欣慰,不一而足。
  “不错!”良久,皇帝点点头,笑道:“如你这般心细如发之人,的确适合在军机处!”
  “呼——”轻轻地松了口气,殷永丰着实有些兴奋,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赌对了。
  “既然如此,就让荆南府自己处理吧!”
  皇帝随口吩咐道:“反正山南东道并没有多少兵马。”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吐血
  军机处的气氛一向很好,这里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有分寸,还好听,皇帝非常喜欢这里。
  年轻人,说错了,并没有人怪罪。
  而且,他们不过是区区七品的掌书记,平日里多是听命的份,议论起来,也施行不了。
  但,在政事堂,则不一般了,宰相们一个个义正言辞,守规蹈距,一句话得反复来回的斟酌,往往想了好一会儿,李嘉才清楚其中的意思。
  都是一群老狐狸。
  李嘉心情颇有些开怀,此人倒是懂写军事,很好。
  军机处的掌书记,就是来调看人才的,从而为朝廷的更新换代做好准备,只有良才的基数大了,以后才好调配。
  李嘉前世并不懂得什么政治,无非是看了几本小说,读了几本史书,再加上一些杂书,治国理政,其实并不懂。
  尤其是在这个古代,五代乱世,现代人的理念,并不通。
  比如,进行一项改革,最简单的废除口算,也就是丁税,哪怕你一五一十的讲解了,很清楚,但地方依旧乱为,他们明知道该怎么办,但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手,非要捞上一笔。
  射声司的调查很清楚,如今还有一些地方,依旧在征收丁税,地方的转运使与地方官吏勾结,将丁税二一添作五,朝廷一分钱也没得。
  行为极其恶劣。
  由此可见,在一项政策的出炉前,必先进行一场吏治澄清,说到底,中国几千年来,归根结底还是人治。
  商鞅进行变法,一开始就是划分县治,亲自挑选县长任职,政治改革后,才进行的经济改革。
  王安石变法,主要是经济改革,官吏换汤不换药,改了几个名称,合并下机构,这样怎么能够成功?
  张居正更是好玩,他不过是恢复洪武永乐时期的旧制,就这样,人死就没了。
  所以,你以为朱元璋为什么对于官吏大开杀戒?这群继承自前元的贪官污吏,死性不改,只能杀之,然后用每年的进士替换。
  当皇帝必须掌握一点,平衡。
  而且,必须重视亲民官,如县令这般的百里侯,须得小心审核。
  “报,陛下,射声司急信!”这时,一个侍卫闯了进来,大声喊道。
  “拿过来!”其他人分外不喜,这这是破坏他们与皇帝亲近了,这要是耽搁一分钟,就可错过了前途,升官发财的前途。
  李嘉知道军情紧急,能够直闯军机处的也只能是军报了,而且还是关于金陵的重要急报。
  其他人也领悟过来,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的脸色,猜想着能否胜利。
  毕竟,为了这场胜利,已经预备了数个月,可不能功亏一篑!
  接过信,李嘉一目十行地看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神色越发的开怀,最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大笑不止:
  “诸君,为大唐贺,为万千子民而贺,金陵城,拿下了!!!”
  听到皇帝这番话,所有人瞬间喜形于色。
  王宁作为宰相,只是矜持一笑,胸脯不断地颤抖。
  而那些掌书记们,则一个个欢呼雀跃,在皇帝面前完全没了礼仪,脸色涨红。
  “为陛下贺,为大唐贺!!!”也不怪他们如此的失仪,主要是这个消息太过于惊人了。
  金陵一下,南唐就成了掌中之物,那么,大半个南方就在手中,吴越还会远吗?
  南北鼎力局面将会成为现实。
  很快,这则消息就来到了政事堂,几个相公们完全知晓了。
  “早就如此了!”作为首相,崔泉一向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但此时却一脸的震惊,颇有些不信。
  而如赵诚,孙钊,则喜上眉梢,着实按耐不住:“我去军机处看看!”
  “作为宰辅怎可如此急躁?”崔泉摇摇头,叹了口气,然后施施然地站起,将几分奏折理好,再尾随而去。
  这一则好消息,也仿佛是长了腿一般,快速的传播开来,整个长沙府,瞬间沸腾。
  “哈哈哈,这天底下,只有一个大唐!!”
  “伪国一灭,大唐还复兴了!”
  百姓们半懂不懂,但皇帝又灭一国,打了胜仗,却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的高兴之处不在于灭国,而在于胜利,粮价不会涨,盐价也不会涨,这就令人欣喜了。
  喝口小酒,聊上几句,一时间茶摊酒馆人满为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