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1016

  随后,不到两刻钟,所有的蓑衣已经派发完毕,一万余名兵卒已然就绪,陈兵一驴当先,喊着口号,踏在泥泞的土地上,追寻而去。
  虽然间隔有点远,但穿着靴子,又经常联系各种拉练,对于唐军而言,下雨天,并不太难。
  你追我赶,一路上,泥泞的土地上到处是旗帜,草鞋,以及各种衣物东西。
  陈兵,以及他的那些兵,完全不屑一顾,火急火燎地追寻而去,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追到了后军。
  “兄弟们,杀啊——”
  “活捉林仁肇——”穿着蓑衣的唐军瞬间兴奋起来,望着淋成落汤鸡的南唐军,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优越感,雨水虽然打在身,但却没有多少冰凉。
  伪军就是伪军,破衣烂衫,浑身泥泞,哪里比得上自己,还有靴子穿,蓑衣挡雨。
  拥有巨大的优势,唐军厮杀的很过瘾,而南唐军则毫无战心,且战且退,一路窜逃。
  “嗯,看来还是要回去了!”下雨天,再优势也无用,战斗减员太厉害了,见到伪军被撵得又渐渐的逃回了虔州城,陈兵不由得感叹道:
  “这林仁肇,看来也有失误的时候,垂死挣扎罢了。”
  这边,箭塔上,黄阳又见了奇怪的一幕。
  虔州城,吊桥又被放下,一股敌军又出来了。
  “难道,这是声东击西?”黄阳诧异万分。
  林仁肇同样身着盔甲,所带的部队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身上背着大包裹,无声无息出城后,冲着众人一挥手,数千人立刻跟着他,向着南方悄悄行去。
  “南辕北辙?”黄阳被弄糊涂了,两伙大军一南一北,分别行动,着实有些奇怪。
  天空中的雨水突然就停了下来,太阳微微露了个头,更加的清晰了。
  “雨终于停了,给我出万人,追其而去!”黄阳生怕城中还会出一只部队,所以就没有亲自去,而且让人前去。
  两刻钟后,大军追林仁肇而去。
  只是,大军追随而去时,突然发现,路上有许多的钉子,还有一些其他的尖锐石头,坑洞,以及其余乱七八糟的障碍,速度不由得慢了下来。
  眼见敌军如此,林仁肇瞬间笑了:“这些东西,够你们吃一壶了,咱们走快些!”
  很快,两军就拉开了距离,足足有五六里地,路上的障碍也越来越少,距离又拉到了两三里了。
  “快,把船都弄出来!”
  藏在灌木丛中的船只很小,大船很少,但足以运送所有人了,不到一刻钟,所有的船都弄了出来,但登船却有些麻烦。
  待到敌军到来时,还有近半的人没有登船。
  副将建议舍弃这些人,尽快北上为好。
  林仁肇却道:“北上所需要的人,自然越多越好,况且,我若抛弃了这些人,不仅会影响士气,而且还会让大家都怨恨我,到时候被抛弃的,就是我了!”
  “这些敌军看上去气势汹汹,但却是疲师,咱们以逸待劳,胜算很大!”
  林仁肇从来不是软弱之人,口号一呼,瞬间数千人聚集旗下,然后亲自冲锋,以逸待劳,普通一把尖刀,直插而去。
  唐军也未曾想到这伙逃命的军队会反杀而来,虽然很快就反应过来,调整序列,但到底是在泥泞难行之地,慢了许多。
  一时间,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之下,就被冲杀,体力衰退,顿时惨叫和嚎叫交织,穿刺破开的声音不绝于耳,泥泞的土地上,血流不止。
  林仁肇如同一把尖刀,而且对战术把握极佳,凡是有人想汇集,就快诉出现在哪里,将其杀散,掀起了一片血雨。
  不到片刻,尾随而来的唐军就死伤了千人,士气瞬间低落,遭遇在这种情况,溃败了几千人。
  一时间,两军对峙。
  林仁肇就是等着这个机会,趁机让大军缓缓登船,于是,在付出千人的代价后,林仁肇终于登上了船,顺流北上,只趋洪州而去。
  训练有素的唐军,第一次遭受如此巨大的败仗,哪怕是以逸待劳,天气的原因,也是改不了败仗的事实。
  等到陈兵兴冲冲地回来时,就见到了一脸凝重的黄阳。
  “你我都大意了,林仁肇果然不是一般人!”黄阳感叹道。
  随即,他将林仁肇如何出城,一路上又如何耍诡计,阻拦追兵,又如何在最后带兵反杀,将疲惫不堪的唐军,斩杀的溃不成军,数千人溃败,一千余人死伤。
  “真是有勇有谋!”陈兵赞叹道:“就是不知洪州如何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及时
  却说这边,张维卿带着一万大军,从岳州上船,然后直奔江西而去。
  百艘大船浩浩荡荡,几乎要两长江给铺满,风掣红旗,气势磅礴。
  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鄂州直接就跪了。
  大开城门,低头纳降。
  鄂州位于长江之边,金陵城被破十余日了,商贾往来不绝,自然对于目前的情报一清二楚,而且,很有自知之明。
  即使城内还有几千州兵,但依旧选择了投降。
  “识时务者为俊杰!”张维卿感觉,现在的自己,就像人家种好了地,除了草,施好了肥料,浇灌了水,直接进行收割,简直不要太舒服。
  “刺史识时务,陛下又岂会亏待于你?”张维卿面对恭维的鄂州刺史,笑着说道:“这兵我带走一半,使君也与我一起去金陵,升官乃是必然的。”
  “下官走了,这鄂州该如何是好?”鄂州刺史瞬间懵了,他犹豫地说道。
  “这不是有司马吗?让司马代理刺史!”张维卿大大咧咧地说道,让落魄模样的司马为之大喜,其余的官吏则满脸的失望。
  他这样办,也是有道理的,自唐以来,司马一直是无权无势,乃是贬官落魄者的必要安置所在,比如,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如此,感怀身受。
  如此一来,骤然登高位的司马,根基不劳,必然依赖于他,而刺史留下的旧官又会不服,从而形成制衡,暂时稳定下来。
  粗粗的解决一番,再洗刷明面上一些顽固者,带着刺史以及一众军中的校尉等,张维卿就离开了鄂州,这只是他的第一站罢了。
  随后,他来到了江州,也就是后世的九江。
  江州刺史刘万青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船只,心中极为震撼,他有些惊慌:“这又该如何是好,金陵城破了咱们江州,又没多少兵马,又怎能抵挡过去呢,这不就是送死吗?”
  一旁的幕僚则看透了他的虚伪,都送死了,你还说个甚,但是主家,只能一脸凝重的劝说道:“使君,陛下既没,咱们在抵抗,也是无用功,而且若是惹怒了他们,迁怒到了,陛下这可就不好了。”
  “你说的对!”刘万青万分高兴,这个理由不错,他随即一脸诚恳地说道:“我不能连累陛下,更是不能让城内百姓无辜受伤。”
  说到这里,江风拂面,吹散了他的长发,他仿佛自己都信了这番言词,一脸感怀地说道:
  “宁可牺牲我一人的名誉,也不能连累到陛下和百姓们,这是我作为一州刺史的责任。”
  “来人,开城门吧!!”
  “使君,真是博怀万里啊!”
  “这番襟怀,任谁有之?”
  跟随其后的属吏们也长长舒了口气,能活着,谁也不想死,这番马屁,倒是拍的真心实意。
  于是,待张维卿来到江州时,就眼见城门大开的场景。
  与在鄂州相同,提拔司马,带友军中的高官以及刺史,然后就直趋鄱阳湖而去。
  江州是鄱阳湖的入口。
  鄱阳湖很大,虽然找了向导,但依旧走了一天一夜,才逆流而下,来到了洪州,或者说是洪都。
  刀山剑林,箭射如雨,杀声震天,血肉飞溅绞杀……
  抱歉,这些在洪州城,都没有。
  只有巨大的军营围在洪州城外,数百名声音洪亮,膀大腰圆的水贼,正大声的呐喊着:
  “降了吧,你们的国主已经被俘虏了!”
  “现在投降,既往不咎!”
  “投降有肉吃——”
  “大家都别信,这是谣言,金陵城稳如泰山!”洪州城守将黑饼脸,胡子拉碴的,大声嚷嚷道:
  “都是假的,大家要记住,这些水贼若是进了城,你们的家小怎么保住?”
  “将军,那劝降信呢?听说是皇帝御笔所书的……”有人问道。
  “呸,皇帝的字,只有那些相公们清楚,咱们懂个甚,字看起来又那么像,十有八九就是胡乱找个人写的。”
  黑脸大将不屑地说道:“这些伎俩,都是小儿玩的,怎能骗得了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