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1016

  不说别的,作为节度使,虽然他因为身份特殊不掌政务,但军队的一切都是他手里每个月军费第一个到他手里。
  如以次充好,将绢布贩卖,再买次布,一个来回,就是数百贯。
  军中的健马,以损伤上报,再变卖,就得数十贯。
  这操作,任谁也不能说个不是。
  只要手里有权力,哪怕是不花钱,都有大把的人想来当官。
  所以,名将不都是穷人,有钱的更多。
  当然,杨业自己家本来就是厚实,世代官宦,就不知道缺钱是啥滋味。
  况且,他还娶折德扆的女儿,折氏光是嫁妆,就是不菲。
  此折氏,就是演义中的佘太君原型,她父亲是府州定难军节度使,而且还是世袭的,世守边疆可以说是天下重臣,屡败北汉,从而让北汉不好西进。
  折氏从唐末到南宋初,世代镇守府州两百余年,不亚于明朝的云南沐王府。
  “老爷回来了!”折氏性聪慧,而且为人宽容大气,不愧是将门女子,将整个府邸打理的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让杨业烦恼过,可以说是贤内助。
  更关键是,还为他生了好几个儿子,开枝散叶,贤之又贤。
  “嗯!”杨业沉闷地应下,心情并不好,任由折氏脱靴换衣,脸上很不高兴。
  “朝中之事,我一个妇人并不知晓,但这是家中,你板着脸给谁看?”折氏一边帮其换衣,一边柔声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宽慰柔和呢。
  “不就是些许军事吗?这大汉的军事,我不知晓吗?还有得救吗?”
  “你,你个女子,懂得个什么?”被折氏柔声训斥,杨业抹不开脸面,强行呵斥道。
  “呸,我家父兄皆领兵,我哪里不知晓,若是男儿身,领兵不差于你!”折氏动作轻柔,但话语中却不留情面,呛的杨业无言以对。
  “爹爹!”这时,一个五岁大的男孩牵着三岁小孩童的手,快步走来,小家伙被哥哥牵着,满脸不高兴。
  “大郎,你把二郎怎么了?”杨业很喜欢自己的长子,但俗话说抱孙不抱子,严父形象深入其心,立马把脾气发泄到儿子身上。
  你娘惹不起,你小子还我还惹不起吗?
  “二郎与我一起玩将军,他打不过,就哭了!”大郎理直气壮地说道,随即还不屑地看着弟弟,颇为得意道:“二郎就知道哭,以后不能当将军!”
  “不,大哥让我当契丹人,他当爹爹,他说爹爹不会输,我输,我一直输,我想当将军——”嘟着小嘴,杨二郎挣脱哥哥的大手,奶声奶气地说道。
  注意到爹爹回家,立马走过来牵着他的手,指着自己的哥哥,仿佛有了靠山,整个人都精神了。
  虽然才三岁,但口齿还算清楚,杨业大概了解了。
  “他,他不让我赢,说,我赢了就没爹爹了,我想要爹爹,然后就一直输,哇哇哇!!!”
  杨业夫妻认真地倾听,二郎本来扑闪的眼睛,到底是人小,越说越委屈,不知何时噙了泪珠,抱着杨业的小腿,嚎啕大哭起来,瞬间如山洪一般泄下,响亮的很。
第五百九十章
保守
  看着嚎啕大哭的二郎,再看看混不在意的大郎,夫妻二人瞬间无言。
  杨业摇摇头,抱着二郎安慰起来,折氏则一扫贤妻良母的派头,拎着大儿子的耳朵,直接骂了起来:
  “你这小子,别的不学好,到是欺负起二郎了,他可是你弟弟,这些天,书没读吗?看来要让你多抄写一些大字了。”
  “娘,我这是打仗,战场上哪有对错,只有胜负,我这是计谋,用爹的话来说,就是阳谋!嘿嘿!”
  杨大郎不以为耻,反而颇为自得地说道,五六岁的小家伙,到是有些狡猾的在里面。
  “不错,大郎深的兵法精髓,不愧是我刘继业的儿子,哈哈哈!”
  这时,杨业一扫朝堂的晦气,抚须大笑起来。
  听到父亲赞叹,杨大郎瞬间得意非常,哪里管得了耳朵的疼痛。
  二郎缩在爹爹怀里,看着被赞叹的哥哥,瞬间不哭了,小眼睛里满是羡慕。
  “呸,小崽子不学好,打仗就要用堂堂正正之风,你欺负弟弟不懂事算什么?”折氏耳朵揪得更起劲了。
  教训了一顿,折氏这才放过他们,然后就与杨业说道:
  “我父亲派人来说,宋国让他去东京朝见一趟,如今正在考虑呢!”
  “接见你父亲?”杨业颇为吃惊,他说道:“中原准备做甚?他们不是去攻蜀了吗,还有余力北上不成。”
  “之前蜀国准备三国攻宋,父亲说,如今恐怕是中原对于汉国不放心,让折家监控着呢!”
  折氏露出一副自得的表情,显然为府州折氏地位而高兴。
  “咱们这次,看来只能是坐看风云起咯!”杨业苦笑道,随即将朝中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如今这大汉江山,若不是顾及世祖(刘崇)皇帝,某还真想抛弃官爵,与你去往府州。”
  “这句话,你早说了不知多少遍了。”折氏俏脸含煞,胸脯起伏不定,显然早已经被气到了:
  “每次都如此,但第二日又兴冲冲地去皇宫中,将所说的话忘却个干净。”
  “反正我一个妇道人家,只能由你做主!”
  “夫人!”杨业愧疚地看着妻子,这大汉十二州能保存至今,他也是呕心沥血的,怎么能轻易舍去?
  历史上的杨业,在宋朝,主要功绩就是在雁门关大破十万辽兵,而且与潘美一起合作领兵的。
  等后来两人再合作时,正是古今第一驴车手北伐,惨败,因为名气太大,被围攻,杨业无奈被杀。
  契丹人不允许宋国有那么牛逼的骑兵将领。
  ……
  蜀国。
  却说这边,刘光义与曹彬二人大破全师雄后,一路追杀,全师雄无奈奔投郫县,身上多处受创,退至灌口寨,进行最后的防守。
  全师雄可以说是大势而去,但民心却依旧依附,虽然刘光义曹彬严令军队守纪,但之前宋军太过分,与契丹人肆虐中原无异,早已经丧失人心。
  所以,全师雄依旧苟延残喘,而且还能得到其他州县的支援,几日功夫,又恢复了数万人。
  “杀——”数以千计被俘虏的蜀兵,在炎炎夏日之下,无奈的向着城墙跑去,有气无力,叫喊声虽然大,但距离郫县城不远,就又畏畏缩缩起来。
  城墙上装模作样放了些箭,这伙俘虏的蜀兵又返回来。
  刘光义冷眼旁观,不以为意。
  俘虏就是如此,若真是强逼,让军法官斩人,反而会激起众怒。
  他不怕俘虏,但却激起蜀民的反抗之心,蜀地容不得任何的刺激了。
  况且,这些人也只是消磨地方士气罢了,当不得正。
  甚至他还巴不得更多人过来,然后一举歼灭,一劳永逸。
  “刘兄,成都有信件来。”曹彬急切而来。
  “今日就到这吧!”刘光义随口说道,拿着信直接回到了军帐!
  展开信,刘光义认真地看了一眼,随即就沉默了。
  全师雄败退后,成都被解围了,某种意义来说,这是宋军反败为胜的关键一战。
  就在形势大好之际,巴东却传来坏消息,潘崇彻带领数万大军出夔州,然后一路顺风顺水,连克数州,已经来到了阆州,距离成都府只有两州之隔。
  更关键是,阆州毗邻剑州,利州,这是宋军的北归之路,这要是被切段了,成都的数万宋军,可就真的成为瓮中之鳖了。
  所以,王全斌真的慌了,连忙派人联系他们两人,率领大军返回成都,然后东进,与潘崇逼彻决一死战,守住北还之路。
  “攻其必救,果真是好手段!”刘光义感叹道,眼眸中满是不甘之色,这下子,宋军真的不得不东进了。
  “潘崇彻虽然是阉人,但本事还是有的,又是老将,眼光毒辣,不可小觑。”曹彬也叹了口气,这局势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如今连伪唐也参与进来,蜀地一下子就有了四方势力,宋军,全师雄,蜀军,以及伪唐军。
  而且,宋军又是三者的必攻,可以说是腹背受敌。
  不过,总算是打垮了全师雄,不用腹背受敌,不幸中的大幸。
  “走吧,收拾一下,咱们必须得走了!”刘光义叹道。
  “这些俘虏怎么办?”
  “带回成都,我想王部署恐怕不会再滥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