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1016

  “证据确凿,我也饶不了你们!”王宁嘴角一笑,蔑视地伸出头,对着两人,轻声细语地说道:
  “伪国时,也实行的是大唐律,贵县不会不知晓吧?”
  这话,令两人无言以对,总不可能说,在南唐时,大唐律就是样子货吧?这不是缺心眼吗!
  “押解下去吧,画押后直接送到长沙去,加上那两个仓大使,为这两人,不配动用我的先斩后奏,杀鸡儆猴也不配!”
  王宁摇摇头,站起身子,感慨万千。
  六品以下,先斩后奏,虽然看上去权势极大,但总归是不合朝廷规矩,还是直接押解到京城,交给刑部吧!
  还是要顾及一些官场的规矩的。
  “大使,接下来的查抄家产,您看?”一旁的衙役连忙哈着腰,笑脸相迎。
  “抄吧!”王宁饮了口茶,感觉有点凉了,看了一眼衙役,轻笑道:
  “不过,一丝一毫也不要动,通知天下钱庄的人来查验,杀两个县令,我还得审一下,你们这些衙役,我可是斩了都没事,都不用上奏!”
  “咱们这些下人,怎么敢呢!”衙役心头一颤,赔笑道。
  “那就好!”王宁不再理会,抄着手,施施然而去。
  披甲挂刀的元从军连忙跟随护卫,龙行虎步,走路生风。
  好大的官威——
  三班衙役一个个心头如同鹿撞一般,既是惧怕,又是仰慕,心驰神往,这才是真正的上官啊!
  一下子就拿下了两个县令,顿时,震慑了整个金陵州,十个县瞬间胆寒,无论是心中有愧,还是无愧的,连忙勘察常平仓,或是填补空缺,或是查验漏洞,皆不敢小看这位巡查使。
  这边,作为江宁府知府,韩熙载颇有些烦躁。
  两个县令被拿下,没有提前打招呼,他虽然厌恶,但若奈何不得。
  但这招实在是太厉害,其他的八个县,连忙亲自来金陵城,求见与他。
  其他的州县,也是心生惶恐,书信频繁,不断的送礼,求见,对于巡查使恐惧,已经到了极点。
  话里话外就是一个意思,希望他能够求求巡查使网开一面。
  说白了,吞下的钱粮让他们再重新吐出来,填补空缺,不亚于割他们的肉,要他们的命。
  所以,他们宁愿拿出来大量钱财贿赂,也不想吐出来。
  “某不过是降臣,怎么能奈何这宰相呢?”
  韩熙载虽然心生同情,但仍旧是无能为力,尴尬的地位,让他不敢对这位巡查使有分毫的干预。
  只能写信,述说详情。
第六百五十章
阴谋
  “这该如何是好?”
  金陵城的临江楼,位于是秦淮河畔,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胭脂味,居高临下,可见数不清的游舫,画舫,在秦淮河上缓慢航行,耳边似乎传来姐儿的痴笑声。
  这里惯常是富贵子弟,达官贵人的聚会场所,不过随着勋贵迁徙到了长沙城,争风吃醋的打闹少了许多,更添了几分宁静。
  临河的一处包厢内,轻纱帐暖之间,十来位江宁府的县令、州刺史,荟聚一堂,没有多少酒水,更不见一个裸露的姐儿,只有这些地方上的百里侯、坐堂官们,沉声讨论着。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某个县令一脸烦躁地说道:
  “少则数千石,多则万石,这若是填补,咱们可实在不甘心!”
  “不填补又如何?”有人反驳道:“这可是巡查使,同平章政事的衔还加在身呢,如今诸府,哪个州县不畏惧半分,先斩后奏啊!”
  “六品以下,就是斩咱们这些县令的!”有人颇为不爽地说道:“区区州司马,就是六品了,也得押到京城,就咱们县令不行!”
  “呸!”润州刺史可不惯他,直接站起,毫不留情地说道:“别在那阴声怪气的!”
  “巡查使这先斩后奏,他也不想使着,县令与刺史一般,都是要押解进京城的,到时候就各凭本事,看能捞出来吧!”
  “好了,咱们都是自己人,江宁府也不过七个州,数十县,咱们这就来个小三分之一了,应该同声同气才是!”
  常州刺史面色和蔼,没有润州刺史那么傲气,其余的县令也给他的面子,纷纷坐下,也不再多言。
  说实在的,两个刺史能带他们这些县令来玩,已经是给了天大面子了,平日里见面可得行礼拜见,官腔作势呢!
  润州刺史胡子一大把,面向颇像武人,但却是文人出身,之前的刺史投靠吴越被拿下,他是别驾升任,一时间心态颇为得意,高调而傲气。
  但常州刺史若是老牌刺史了,他也不得不给面子。
  “今个咱们一起,就是商量怎么应付这巡查使!”
  常州刺史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话语权,他声音温和,如同春风细雨,令人舒服。
  “要知晓,就连咱们的韩知府,也不一定能奈何了他,毕竟,人家之前可是皇帝潜邸的人,而且还当过宰相!”
  “那就用钱砸!”润州刺史眉毛一挑,说道:“某就不信了,这天底下,就有不喜欢钱的?再不济,就弄几个艳美的姐儿过去,不爱财,总喜色吧?”
  “也不一定!”常州刺史淡淡地笑道。
  “没这两样,那当官是为啥?总不可能是名吧?”
  “对,就是名!”常州刺史轻声说道:“上元、江宁两县被抓后,送上的钱财珠宝价值五千贯,艳绝秦淮的女子数人,但,却被王巡查一一拒绝,今日一早,金陵码头,这两人就被送去了长江,或许两三日后,就会到达长沙城了。”
  “韩知府,以及其他的州县都写了请求书,却被一一婉拒,你说,他不是为了清除贪官之名,以求重返朝堂,还是为了什么?”
  “巡查使再好,难道能及得上宰相一职吗?”
  众人为之动容,人皆面露戚戚之色。
  这样一来,收买不得,那就只能这般被抓了。
  常平仓还可以填补过去,但之前的所作所为,也在其巡查的目下,这些在短时间内怎么销毁?
  坐以待毙,绝无可能。
  不甘心,绝对不甘心!
  “使君,这可如何是好?”众人心中实在压力太大,不甘心地问道。
  “为今之计,只能出此下策了……”常州刺史眉毛一皱,声音低沉。
  “可,他身边有五百元从军,防守的密不透风啊!”
  “这天下,就从来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宪宗时的宰相又如何,还不是被刺杀吗?等着吧!”
  所有人只能赞同,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如此了。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朝廷官员由于削藩之策,经常被刺杀,尤其是当年宰相武元衡当街被杀,震撼朝野。
  当时,宰相裴度由于官帽是毡帽,所以比较厚实,刺客第一剑砍断了靴带,第二剑刺中裴度的背部,却只划破了他的内衣,第三剑刺到了裴度的头部,裴度带伤逃走过于仓促,不小心掉落沟壑中。
  刺客以为刺到了裴度的头部他必死无疑,所以才舍离而去。
  裴度大难不死后,所有官员都把官帽变成毡帽,无论是夏秋,都不例外。
  而且,由此,所有的官员府邸,以及政事堂,都把树砍了,因为刺客就是待在树上下来刺杀的。
  所以,晚唐刺客盛行,宰相也不安全。
  刺杀之风,也是极为旺盛的,这是政治斗争激烈碰撞后的结果。
  王宁审理常平仓案结束,就感觉差不到什么东西了,直接摆驾县衙,大张旗鼓地宣称:
  只有有冤情,尤其是告官的,也可以过来申述。
  如此一来,整个金陵百姓为之奔涌。
  古往今来,以权压人的不要太多,一天积攒的案件,就超过了三百,而王宁却不慌忙,他有幕僚筛选,普通的案件就罢了,若是涉及官吏,自然由他亲审。刺客以为刺到了裴度的头部他必死无疑,所以才舍离而去。
  裴度大难不死后,所有官员都把官帽变成毡帽,无论是夏秋,都不例外。
  而且,由此,所有的官员府邸,以及政事堂,都把树砍了,因为刺客就是待在树上下来刺杀的。
  所以,晚唐刺客盛行,宰相也不安全。
  刺杀之风,也是极为旺盛的,这是政治斗争激烈碰撞后的结果。
  王宁审理常平仓案结束,就感觉差不到什么东西了,直接摆驾县衙,大张旗鼓地宣称:
  只有有冤情,尤其是告官的,也可以过来申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