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016

  “大哥,虎子回来!虎子回来了!”刚来到自家的小草屋前,三叔就高兴地喊了起来。
  “虎子?”率先走出是他的阿娘,带着木钗,腰间系麻布围裙,眼角的皱纹很深。
  “阿娘!”虎子将手中毛驴牵过去,兴奋地说道:“阿娘你看,这是我给家里买的毛驴,您瞧瞧!以后舂米就不再劳累了!”
  “虎子!”摸了摸儿子的脸蛋,心疼不已,“咱家虎子长大了,吃了不少苦头吧!”
  “没事,阿娘,跟着郎君,我还胖了呢!”虎子拍了拍胸脯,骄傲地说道。
  “你这小子,买驴干嘛,买头牛多好,犁田可就轻松不少!”他父亲此时也出来了,脸上带着笑意,呵斥道。
  “我,我看这驴便宜,也就忘了!”张虎子憨笑着。
  “你们一家人说话,俺就走了,回头去我家吃饭……”三叔乐呵了一声,不舍得看了一眼毛驴,离开了。
  “大哥!”“大哥!”“大哥!”
  三个小家伙齐齐跑了出来,穿着破旧改小的小家伙,脸上脏乎乎的,跳跃地拍手,高兴地喊着。
  “你这衣服好漂亮啊!”
  “那是,大哥特地穿回来的,值好几贯呢!”这件衣服是郎君特地裁给自己的,不舍得穿,今个才特地穿回来。
  不显摆显摆,乡亲们怎知我张虎子也出人头地?
  “诶——”虎子高兴地答应着,一个个摸着脑袋。
  “二哥儿还没回来呢?”将毛驴上的竹筐缓缓地卸下来,顺便将门关上,张虎子问道。
  “去庄子里的训练去了,郎君组织的,包一餐饭,还教识字呢!”说到这里阿耶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少。
  哗啦啦……
  “虎子,你咋那么多钱?”正帮忙收拾的阿娘,突然看见一筐的铜钱,吓了一跳。
  “郎君赏我的,以及俺的薪俸,买了驴,还有这些东西,还剩四贯!”虎子笑着说道:
  “这些钱,给家里添些柴米,给阿弟阿妹买些衣裳,而且,让二哥儿进学,多认些字,咱老张家就靠他了!”
  “读书好,读书啊!”阿耶叹口气。
  “咱就吃了读书少的亏,在中原时,那些官吏们读着公文,直接到家中抢粮食,谁晓得皇帝老爷要征多少米,多少粮?几时停?”
  “扒房卖田不够,就卖儿卖女,最后典卖自己为奴都不要,只得逃到岭南……”
  说着话的功夫,所有的铜钱就收拾好了,几个小家伙摆弄着从城中带回的新奇东西,笑声响彻了草屋。
  “咱家也要修一修了,小三小四小五也大了,地方挪腾不下!”
  “是滴哩,家里要装腾一下了!”门外传来了一句女声。
  “谁呀?”
  “李家婶子——”
  咯吱——
  门打开,眼前涌现一张黑乎乎的脸盆子,张虎子这才说道:
  “婶子,你来我家作甚啊?”
  “这不是看你年纪不小了,婶子急在心里,趁你回来,赶忙为你说道说道!”黑脸婶子笑嘻嘻地说着,扭着蟒蛇腰,扭着胯,瞬间就进了屋。
  “庄里都传着虎子与郎君食饭,有了大出息,咱庄子的小娘可盼得紧,不能便宜了别的庄子呢!”
  看着之前谈及婚娶的避之不及的李婶子,现在一副热心肠,张虎子颇为庆幸自己跟着郎君。
  “要不是跟着郎君,咱虎子哪有这般场面?”心中打定了主意,这辈子跟定了郎君了。
第六十三章
选择题
  “郎君,就这样,那群商人可不甘心!”
  滚滚郁江,浪花不尽,从左溪右溪汇聚而来的商船或大或小,满载着收获,兴高采烈地停到邕州城。
  而码头处,飘扬了一张最大的旗帜——李,随风飘扬着,格外的显眼。
  “不甘心又能怎地?敢造反不成?建武镇是李家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嘉吹着风,还未说话,一旁的李信脸上带着冷笑,双目放着凶光,狠狠地说道。
  “李信所言不差,平日里,我还是太过于心软,须知,在这年月,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从六十八洞蛮僚而来的玉石、象牙,玛瑙,皮毛,草药等,被这一艘艘船只运送到码头,然后工人又一步步地搬卸到仓库,李家的柜坊,将大部分的货物按照市价收购,然后分门别类的存储好,再按照价值的高低,售往番禺,泉州。
  络绎不绝的大小商船,不止是为李家添了许多暴利,更是给半死不活的邕州城,平添了不少活力,沿街小巷的商铺,也开了张,吆喝声不绝于耳。
  “不久,我就要离开邕州,七郎,你须好好照看,我们这样断了人家的财路,可是惹了不少的怨恨!但,李家若想突破,也只有如此了!”
  垄断了十万大山的山货生意,对于小行商而言省去了麻烦,但对于那些中转商而言,不亚于灭顶之灾。
  但,赚取差价如此大的利润,又怎么让其他人在自己家门口分走,李嘉可不甘心,所以临走之前,特地安排一下。
  “是,郎君,您放心,保证不出任何差错!”李信轻声说道,话语中满是自信。
  而一想到这个冷血的李七郎留在邕州,掌管商贸的李掌柜脑仁就有点疼,犹豫了一下,就将脱口而出的话吞到了肚子里。
  数十载的岁月,让他懂得,什么叫祸从口出的道理,郎君既然做出了决定,那么就不能再进行质疑,不然就会在其心中留下疙瘩。
  “小事自可处理,若是出现大事,难以招架,自可联系刘监军,咱家于他还有些情分,自然会照看一二!”
  李嘉做出最后的安排。
  将李信留下来,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李信头脑冷静,为人忠诚,虽然有些冷血,但干起事来,还是令人放心的,其麾下的飞龙都,也具有较强的战力,可保李家安宁。
  而父亲虽然继续掌管了邕州军,但年岁大了,精力有限,还是需要一些钱帮衬的。
  “过几日,你就去往镇军,李统军年岁还是大了!”望着江面,李嘉感慨道。
  “是,我会替老爷看着的!”李信脑海中浮现李大老爷臃肿的身影,心中微微一酸,低头应下。
  “对了,以后与你们联系,由岱宗派的道士代为转达,你们平日里也多多亲近一些,帮衬些许!”
  ……
  番禺,皇宫。
  “陛下,快来啊!”
  “陛下,我在这呢!”
  “来嘛,陛下——”
  数十个衣着暴露的宫女在殿中嬉戏着,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男子,正蒙着眼睛,一会左扑一下,一会儿右扑一下,抱着一个就使劲揉搓着,圆扁由心,甚至忍不住撕咬着那诱人的圆润,大殿中,不时地沾染些许红色。
  “走,走,走——”突然,年轻人将黑布条扯开,发起脾气:
  “无趣,无趣,全都给我滚开——”
  宫女们瞬间花容失色,捡起地上的衣物,慌乱地被驱散离去。
  “陛下,来玩这个吧!”而这时,善解人意的宦官们,摆上了一桌子珍珠和细线,粉色黑色的珍珠交错一起,散发出别样的美感。
  “好——”见到这些,刘鋹心中一动,蹲在地上,忙不迭地串联起来,目不转睛,专心致志,让那些前朝的臣子们看到了,得把胸脯排的震天响。
  陛下有这样的精力,何不放在朝政之中?
  从远处看着兴致勃勃地年轻皇帝在摆弄着这些珍珠,龚澄枢心中越发的得意。
  这些皇帝,在他人眼中高高在上,在自己眼里,不过是个玩偶罢了。
  让其哭,其必哭;让其笑,其必笑。
  先帝喜爱卜算,临死之前还不忘为自己卜算一卦,而年轻皇帝又喜欢摆弄那些匠人的活计,这大汉天下,还得靠咱维持啊!
  “太师,你快来看,我的这个珍珠竹篮如何?”余光瞥到了龚澄枢,刘鋹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成果。
  “这?陛下,这真是您一个人弄得吗?真是太漂亮了!”龚澄枢适时地摆出惊讶的面孔,这让年轻的皇帝很是满意。
  不过,事实上,这用珍珠串联而成的竹篮的确漂亮,在龚澄枢看来,也是极高的水准,不过这出现在皇帝手中,的确有些奇怪。
  “太师前来有何事?”刘鋹欣赏着自己的艺术品随口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