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1016

  这几个国家加在一起,再加上南汉自己的,长沙皇宫的宫女超过了千人,宦官则超过两千人大关。
  为此,李嘉让不少宦官识字,分配到了少府寺,管理监督各地田庄,散去了不少人。
  不过,田忠依旧忙活的脚跟不着地,平日服侍皇帝的任务,就交给了他的义子田福。
  这不,刚处理完事务,就听闻皇帝接见,立马就收拾一番,跑了过来。
  “奴婢见过陛下!”田忠跪在地上,脸上满是笑意。
  “起来吧,你也是大忙人,今次叫你过来,也是有事问你!”
  李嘉见其汗流浃背,不由得有些怜惜,轻声道:
  “先擦擦汗,我今日去宰相们一起,决定将所有的土贡豁免,不知内侍省能否支应?”
  “陛下圣明,土贡的确是需要罢免了,突兀就罢免土贡,内廷虽然有不少存货,但日后的支出,怕是大起!”
  田忠拿着布擦了擦汗,心中却对罢免土贡越发的愤恨,他喘匀了气,细细地为皇帝分析道:
  “内廷所用的蜡烛,屏风,吃食,布料,桌椅板凳,香料,大半都是地方贡俸,乃至于此,内廷每月开销,就约莫五万贯,若是豁免了土贡,内廷外出采买,一月支出,就须得二十万贯!”
  “也就是说,我平日里的吃用,大部分都是百姓们供奉的,内廷采买的很少咯!”
  李嘉颇为吃惊,土贡竟然占据了内廷的大头。
  难怪平日每月只有五万贯,嫔妃的月俸,加在一起就有万贯之多,再加上有品级的宫女宦官们,以及他们吃食,日用,五万贯的确不多。
  罢黜土贡,用二十万贯也算合理。
  皇帝脸上阴晴不定。
  罢黜土贡,内廷的支出,一年起码得两百万贯,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皇帝营造宫殿,亦或者爱好歌舞等其他活动,支出肯定大增。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明知道土贡害民,但依旧默不作声的缘故,无外乎财政压力罢了。
  “陛下,别的不论,内廷香料需求的紧,各色香料在长沙虽然昂贵,但在地方却是便宜,差价百倍,罢黜其他的土贡,但香料可例外……”
  似乎看出了皇帝心中的纠结,田忠小声的蛊惑道,脸上略微带着笑意。
  李嘉心中的确犹豫。
  平日里的佩戴的香料包,吃饭用的调料,驱虫的药,对于衣被的熏陶。
  更大的用处的,则在于日常的熏香,唐代熏香非常盛行,朝堂宫殿、娱乐宴会、居室帷帐、处处弥漫着幽香,朝堂焚香已经成为宫廷礼仪的一部分。
  《新唐书》记载“朝日,殿上设蹑席、薰炉、香案……宰相、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左右。”
  所以,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就是香料,达官贵人都离不开它。
  李嘉用大脑想一下,就知道奢侈的背后,香料占据了大头,一年起码得花费几十万贯。
  “罢了!”李嘉艰难地摇了摇头,咬着牙说道:“让少府寺经营船队,日后的采买,让他们多弄些香料罢了,省得打扰地方百姓!”
  “内侍省自今日起,就罢免所有的土贡,转运使司衙门也不再征收,你们也不要惊扰地方了!”
  转运使司虽然代收不少,但仍旧有一些是内侍省去征收的,甚至内侍省觉得地方哪种东西好,就决定孝敬皇帝,纳入土贡的名单中。
  “喏!”田忠颇为不甘,土贡的背后,不仅参杂着地方官的利益,内侍省也有许多,贸然的失去,令人极其不爽。
  忠诚归忠诚,但与金钱是两码事,忠诚之外赚点钱花,也是正常。
  “奴婢告退!”田忠心里骂娘,脸上笑得极为开心。
  “嗯!”李嘉点头道:“田福去送送你义父,顺便让少府寺的李安国过来,朝廷的夏税都到了,少府寺可不能耽误!”
  “奴婢晓得了!”田福应承下,与田忠一起离去。
  “这是哪个龟儿子提的主意?”见出了房间,田忠在也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问道。
  “义父,是,是陛下亲口提的,几位相公也满口称赞!”田福轻声道。
  “啪,口误,罪过——”田忠毫不犹豫地给了自己一嘴巴,让路过的宫女宦官惊奇不已。
  “陛下这又是怎么了?”田忠笑容尽失,皇帝的主意,他哪里敢改过,叹了口气,说道:“这不知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内廷支出大增,不过是些许贱民罢了,陛下何苦来哉?”
  “陛下的想法,咱们怎么知晓!”田福看着不甘心的义父,轻声道:
  “您也得一刀两断,尽早罢了土贡,皇城司和射声司耳目多的很!”
  “我当然晓得!”田忠摇摇头,一脸严肃道:“皇帝是啥心思,咱们服侍了好几年,当然晓得,只是,可惜的很!”
  “好了,你去派个人去少府寺吧,别跟着我了!”
  “那孩儿去了!”田福行了一礼,这才离去。
  “哎——”田忠心里哪里放得下,摇头晃脑,心疼得很。
  这边,少府寺在长沙城中,宦官走了两个时辰,才堪堪传了口谕。
  等到李安国来到岳麓山时,天已经黑下,只有皇帝的书房中,依旧闪烁着蜡烛,飘着幽香。
  “臣,李安国,见过陛下——”李安国连忙喊道。
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李少卿来了!”田福走到桌案前,对着沉迷于传奇小说而不可自拔地皇帝说道。
  “嗯,知道了,让他进来吧!”李嘉放下这半文言半白话的传奇小说,揉了揉眼睛,随口道。
  “咯吱——”书房门打开,掀开帘子,李安国憨厚的脸庞就率先进来,李嘉为之一乐,笑骂道:
  “你小子怎么才来,老子晚饭都吃了!”
  “陛下,您在岳麓山,臣在长沙城,这隔了湘江呢!”
  李安国也没有普通的大臣的告罪,反而一脸委屈地解释道。
  李嘉不以为意,反而笑道:“料你也不曾吃食,田福,弄点糕点来,让他填填肚子!”
  “喏!”田福羡慕地看了一眼,这或者就是世代家奴的待遇,比他们这个宦官还要亲热地多。
  比不了,比不了!
  “还是陛下心疼我!”李安国傻笑道,然后胡乱地吃了几个糕点,饮了一大口凉茶,这才歇了口气,问道:
  “陛下招咱来,可是为了少府寺上半年的盈利?”
  “你小子也还算不傻!”李嘉笑着说道:
  “转运使司早就将各府的夏粮收了上来,占城、交州,上个月就到了,少府寺怎么还没到?”
  “陛下,这也不怪我们,去年咱们帮助渤海国在安边府站稳脚跟,今年开夏,烈氏渤海国就按耐不住,发兵数万攻打,少府寺这两个月,就不停地忙活调兵遣将,所以对于盈利,还是有点疏忽的!”
  李安国一脸无奈地解释道。
  “那如今又如何了?”
  李嘉随口问道,万里之外的渤海国,虽然较大,但他依旧看不上眼,联合济州岛、金山城、黑水都护府,这三路兵马若还弄不过,那只能说他们是混吃等死了。
  “如今不只是安边府,附近的定理府,安远府,甚至兵临率宾府,距离上泉府,只有两百里之远!”
  “不出意外,今年秋收之前,定然拿下上泉府,灭掉渤海国!”
  李安国兴致盎然地说道,一脸的兴奋之色,这可是少府寺独自灭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国,意义重大。
  “作为黑水都护府的兵马使,李致远不愧是一名勇将,守城得法,打仗也是一勇无前,杀得渤海国溃不成军!”
  李嘉闻言,瞬间面色一动,心思百转,沉吟道:
  “渤海国不急着灭,黑水都护府撑起了万人,怎么可能吞下上百万人口的渤海国,安边、安远、定理,率宾,这四府就够让,其求和后,可以让其上贡粮草、钱财,达成和约!”
  “朝贡后,我可以封其为渤海郡王,日后其面临契丹人威胁,也可发兵救援救助!”
  要是灭了渤海国,李嘉担心自己还没吃完,就被高丽、契丹人钻了空子,这就为他人作嫁衣了。
  契丹人骑兵上十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小小的黑水都护府,只能被灭。
  “喏——”虽然不得其解,但李安国只能应下。
  “李致远是宗室吧!”李嘉对于他还是有点印象的,毕竟是封男爵了,在金陵一战很出彩。
  “回陛下,正是!”李安国笑着说道:“此人乃是宗室中少有的武人,一向以悍勇著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