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1016

  “喏——”武昌县丞脸上也并无喜色,这场民乱,他也捞到了一条矿啊,这可是家族立足的基业。
  其他县令无奈,只能选择离去。
  徒留下高墨与武堂二人,吃下最富的两条矿,就这样吐出去了,着实不甘心啊!
  “高兄,来日再见吧,我怕是也要离开武昌县了,也不知是左迁还是右迁!”武堂肥肉一晃,脸色晦涩。
  唐朝以汉为尊,右居左上,所以左迁是贬官,右迁是升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典型的左迁。
  “武兄此次不仅夺东湖税关,又收敛那么多民户,秋税大涨,应该是右迁了!”
  高墨轻声说道:“秋税后,定然分晓!”
  “哎,未曾想,行事如此机密,则依旧留下了痕迹,真是一言难尽!”武堂着实想不到,自己专研出如此面面俱到,竟然还被射声司打探到。
  “射声司真是入骨附髓,没有能瞒得住它的!”
  “也不用这般焦虑,既然朝廷既往不咎,甚至还升官赏赐,定然是皇帝不再理会,毕竟朝廷吃肉,咱们喝汤,也不算是太逾矩。”
  高墨沉声道。
  两人各自饮了几杯,这次散去。
  歇息一宿后,李安国的桌案上,就有了详细的文册,他不由得一笑,心中甚是得意。
  仔细一看,心中倒是吃惊不少。
  矿场大大小小,约莫三十三条,有大有小,大者如盐矿,日产数十石矿盐,可谓是大大的富矿,其他的也只有铁矿能瞧得住眼,剩下的开采成本太大了,看不上眼。
  尤其是盐矿对于南方来说,甚是少见,唯有蜀地的自贡多一些罢了,其他地方很少见。
  盐矿的开采难度小,成本低,获利大,自然要纳入少府寺,铁矿也是如此,一年下来,起码也得弄个数万贯钱。
  对于皇帝将盐场让与户部,李安国可是愤愤不平,如今有了盐矿,算是安抚了他受伤的心。
  又派射声司打探了一遍,果然无误,他才放下心来。
  “其他的零零散散,多者年入千贯,少者数百贯,少府寺耗费大量精力在这,得不偿失,还是与圣人所想那样,尽数发卖吧,十年一限,倒是能收不少。”
  李安国心中打定主意,只开采盐矿和铁矿,其他的一律拍卖授权,开矿需要大量的劳工,压榨血汗钱,死伤极多,不利于皇帝的名声。
  赚一些轻松钱不好吗?何必损失名声。
  随即,他派人计算了一下其他矿产开采的成本,然后再算一下利润,十年授权,可不是那么容易得,起码得要是十年一半的利润才行。
  过上两日,其他的矿产大约估算,若是十年授权,起码能回收十万贯钱,也算是很不错了。
  索性,他以少府寺少卿的身份,大发告示,宣读拍卖矿产授权一事,引起了整个鄂州的震动。
  各县豪族,官吏,极为眼红,纷纷开始行动。
  李安国来者不拒,无论是官商胥吏,都被允许。
  前唐到现在,官员从来没有被限制经商,或者说,封建时代,能起来的大商人,无一例外都是巴结官僚才能起来的,所谓的宋朝资本主义萌芽,其实就是笑话,其不过是随着官僚的兴盛而兴盛罢了。
  这样说吧,没有背景,光是地方的各种杂税,就能让你勉强苟活,若是扩大生意,就会遭受蚕食。
  前边也说到了,矿产是隶属于朝廷的,也是皇帝的,但偷偷摸摸经营矿场的不在少数。
  随即,他派人计算了一下其他矿产开采的成本,然后再算一下利润,十年授权,可不是那么容易得,起码得要是十年一半的利润才行。
  过上两日,其他的矿产大约估算,若是十年授权,起码能回收十万贯钱,也算是很不错了。
  索性,他以少府寺少卿的身份,大发告示,宣读拍卖矿产授权一事,引起了整个鄂州的震动。
  各县豪族,官吏,极为眼红,纷纷开始行动。
  李安国来者不拒,无论是官商胥吏,都被允许。
  前唐到现在,官员从来没有被限制经商,或者说,封建时代,能起来的大商人,无一例外都是巴结官僚才能起来的,所谓的宋朝资本主义萌芽,其实就是笑话,其不过是随着官僚的兴盛而兴盛罢了。
  这样说吧,没有背景,光是地方的各种杂税,就能让你勉强苟活,若是扩大生意,就会遭受蚕食。索性,他以少府寺少卿的身份,大发告示,宣读拍卖矿产授权一事,引起了整个鄂州的震动。
  各县豪族,官吏,极为眼红,纷纷开始行动。
第七百七十九章
开府
  小小的一个武昌县,卖矿就有十几万贯钱,虽然是十年的开采,但依旧让人震惊。
  由此可知,南方安定数十年,地主豪族们也着实富裕了不少,尤其是一直处于大后方的江西。
  其实,可以管中窥豹,小小的武昌县就有几十条矿场,那全国能有多少?
  皇帝和朝廷自然开采不了,将其授权开采,是最合适的手段了,明朝设置矿监,其实就是最下等方法,产出还不够太监贪污的,更何况直接剥削矿工,容易招惹把柄。
  从管仲开始,数千年来,矿场就隶属于朝廷了,基本上属于国营的范畴,但皇权难下乡,所以地方官吏只要有孝敬在,自然睁只眼闭只眼。
  虽然允许地方开采矿场,但有的可采,有的也不能。
  “凡盐、铁、金、银、铜、铅、锡,七者,皆不允私人开采,皆由少府寺亲自开采,不在此列者,可尽数发卖授权,若矿小且偏,也可授权开采!”
  手里突然多出一笔钱,让李嘉喜不自胜,他发觉了,若是将那些不在手中的矿产,一律变卖,岂不是能多上千万贯,虽然是十年,但着实很多,令人心动。
  “少府寺可以参考武昌县,将长沙府好好的拾缀一下,多个百万贯也是可行的!”
  “小的知道!”李安国也尝到了甜头,谁不喜欢钱多?
  “只是,陛下,长沙府与武昌不同,多位勋贵高官,若是其也参与进去,又该如何?”
  “就让他们弄吧!”李嘉无所谓地说道:“难道我禁止,他们就不开矿经商了?由暗为明,反而更好监控了!”
  他想得很清楚,自古以来哪个勋贵纯粹靠俸禄过活的,经商只是常态,兼并土地,开矿富家,更是常有的事。
  明朝官吏反对矿税,说白了就是反对皇帝从他们家里捞钱,惹得不痛快了。
  宋朝则一切都官营,赚钱的活计都搂到怀里,结果高薪养廉,越养越贪,矿税反而越来越少了,理由正当:开采到底,没多少了。
  李嘉宁愿这个勋贵们开矿,也不想让他们去兼并土地,至少明面上的开矿,他还有点钱,转入私下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
  “记住,那么大矿,且易开采的,都与我留在少府寺,中小矿,除非金银盐三者,哪怕是铁矿,也可以授卖,正好如今民间用铁不足,少府开采也不够,可以补充一下!”
  “授卖后,一律给我登记好,做个牌子,十年后,咱要继续拍卖,价高者得,可不能任由人成为家产咯!”
  李嘉转过头,对着李安国吩咐道:“无论是哪个勋贵,哪怕是我老丈人去了,也要给我竞拍,没有钱,就让他去吃屁!”
  “少府寺出个条陈与政事堂,天下矿场,矿工之数不得超过三百,哪怕其矿大,也要与我限制他!”
  “若是出了人命,除了抚恤外,狠狠的与我罚他,若是人命太多,就直接没收,重新转授!”
  “喏——”李安国心神一禀,连忙拜下,心中暗暗叫苦。
  他刚回长沙城,就有许多勋贵联系他,甚至包括皇叔宣王、淮海王、长沙王在内,都想分一杯羹,其他的勋贵还好说,只是宣王理论上来说,也是他半个主君,着实难为。
  不过,他自小就与皇帝相随,亲近地很,所以也要吐露一些:
  “陛下,宣王这边家产不丰,也想弄些财源!”
  “叔父?”
  李嘉诧异,看着李安国,这个家伙还与宣王府来往?不过,一想到宣王的地位,这也是正常的,他不由道:“宣王府虽不说富可敌国,但起码也是衣食无忧吧,某可是赏赐了上百顷土地与他,怎会没钱,其就是想白吃白喝!”
  挥挥手,李嘉坚定地说道:“就算天帝来了,也要拿钱,告诉他,如果不想白拿矿,某就在他年俸里扣,扣个十年八年的,肯定就够了!”
  宣王作为亲王,又是李嘉亲叔父,实封五千户,也就是每年五千石禄米,绝对不会缺钱的。
  “这件事交与你办,一定要弄漂漂亮亮的!”
  李嘉沉声道:“对了,如今天气越来越冷了,十月初,御驾回銮,岳麓山不能再待了,少府寺好好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不外乎吃喝用度罢了,还有过冬的采买物件,毕竟没了土贡,一切都得少府寺去买了。
  不过,没火炕,这山里的确冷,如今李嘉夜里还得盖两层被子,的确是要离开了。
  “小的一早就预备好了,陛下您想回宫,说一声,明天就能回去。”
  李安国自信满满地说道。
  太阳还未落下,山上已经刮起了山风,一场秋雨一场寒,岳麓山虽然不高,但温度却低很多,避暑可以,过冬就是找死了。
  刚吃了几个糕点,饮了一杯热茶,李嘉见着时间不早了,就去往皇太妃处,进行晨昏定省,也就是早上晚上定时问安,尽孝道,即使侯惠娘只比他大个十来岁,但礼法上,依旧是大一级。
  这也是李嘉主动要求的规矩,就是为了宣扬孝道,树立整个宫廷的仁孝之分。
  兄弟相残无所谓,但父慈子孝一定要有,他这是给自己的儿子们以身作则,不亚于告诉他们,等我老了,你们也要这样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