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而每当骑兵接近时,步兵阵中,就弩箭齐发,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惊恐万分,逃避而去。
一连数日,契丹人虽然损失不小,但锲而不舍,直接追到了辽州,跟随而来的北汉将校刘继业,则率领万人,紧追不舍,获得了许多宋人丢弃的辎重。
“将军,契丹人不会攻城,想要走了!”刘继业追的不亦乐乎,这时有手下言语道。
“什么?”刘继业大惊:“辽州城还未首都,契丹人怎能走之?”
即使刘继业不从,但契丹人只是北汉的爸爸,爸爸行事,儿子岂有干涉的道理?
不过,刘继业却耍了心肠,他让契丹人缓上两日,假装退兵,引得辽州城的宋兵来攻,然后再围剿。
果然,赵匡胤心有不甘,派人去追杀退兵较晚的北汉军,然后就中了埋伏,若是数千人而还。
有了收获后,契丹人这才真正的返军,刚过冬,马掉膘,驰骋太多就得死伤,契丹人只能退去。
契丹人走后,刘继业依旧不肯离去,辽州距离太原太近了,着实不能让宋人夺去。
但他兵马太少,只有区区万人,辽州城十万宋军,可不是他能轻易对付的。
虽然不知晓,宋人为什么急切想退,但肯定有他的理由,所以,辽州其必然也是可以舍弃的。
因此,他让骑兵,占据辽人驻扎的营寨,马尾上绑着树枝,在营地奔驰,掀起大量的灰尘,一时间,制造出仿佛契丹人依旧在营寨的假象。
赵匡胤登城而望,见契丹营地马匹奔驰,竟然灰尘遍地,前两日中了计谋,他今日不再怀疑契丹人退兵。
显然,契丹人依旧在操练,想要紧追不舍,留下他这个皇帝。
有鉴于此,君王不立险地,再加上荆襄战急,他不再犹豫。
宋兵连夜撤军,步步为营,回到了潞州。
而刘继业也因此轻易地夺回了辽州,在北汉的威望再上一层,名声响彻天下。
事后,赵匡胤获知了真相,悔得肠子都青了,但却装作胸襟宽广的样子,大笑:“不意北汉竟然有此名将,刘继业可谓是其长城也!”
显然,他话里还是有挑拨之意。
回到东京后,赵匡胤连忙部署,准备派兵支援襄州,这时却得知兴元府被围的消息。
“南国其意竟在汉中?”赵匡胤见到消息,楞了半晌,这才无奈道。
“定然是了!”赵普也无奈道:“汉中距开封,千里迢迢,如今书信才到,怕是已然攻破了,潘崇彻秣兵厉马多时,又是一代名将,崔彦进定然难以抵抗!”
“兴元府失去也就罢了,若是秦凤四州去了,南兵可直达长安!”
赵匡胤摇摇头,说道:“凤翔节度使王彦超,也是颇有本事的人,潘崇彻想要夺去,更非易事!”
“只是可惜了,兴元府的钱粮啊!”
北伐吃了小亏,又被当作踏脚石,成就了刘继业的威名,如今又得知兴元府危险了,赵匡胤感觉心里在滴血,疼得要命!
“襄州那边,俺得派兵去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赵匡胤强忍着心痛,言语道。
“陛下,北上虽然未满一月,但耗费了大量的存粮,积累的钱粮不多了!”
赵普轻声道。
“一万人就够了!”赵匡胤沉声道:“派遣侍卫司龙捷马军左厢去就行了,其疾驰而去,不过数日就可到襄州,自然可解其围,耗费的粮饷也少!”
“陛下圣明!”赵普思量,派遣骑兵去的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索性就应下了。
……
襄州城外,杨师璠带领着大军,在襄州城外安营扎寨,由于发觉襄州城坚不可摧,他就死了攻克的心思,每天例行公事一般,派遣数千人叫喊攻城,勉强将襄州城围住。
城里面的潘美也察觉到其心思,估摸着自己这里是疑兵,但却不敢轻动,以防被人有机可乘。
待了十几日,杨师璠真的感觉挺寂寞的,这场仗,打得真的难受。
“将军,朝廷来的消息!”这时,副将张崇富连忙赶来,他一身棉衣,浑身圆润的许多,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的。
“哦!”杨师璠大喜过望,打开信件一看,原来是退兵的消息。
“将军,咱们真的要退了?”张崇福颇有些疑惑:“这襄州城就不攻了?”
“你觉得咱们能攻下来吗?”杨师璠翻了下白眼,沉声道:“汉中已经拿下来了,咱们这次也算是配合得当,复、郢二州,也是功勋,你小子获个男爵应该可以了!”
“那将军你呢?”张崇富问道。
“我?”杨师璠摇摇头,说道:“伯爵是不想了,除非拿下襄州,这次我顶多加几百户食邑,再弄一些赏钱就罢了!”
“走,通知兄弟们,咱们回家了!”
唐军撤退的消息传来,潘美并没有如同其他人一般欢喜,反而心情很不好。
既然襄州这里退军了,那么其他地方肯定就取得了收获,唐国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对于大宋来说,并非好事。
果然不出他所料,襄州之围被解,皇帝北伐失败的消息传到了襄州,这对于朝廷来说,不是件好事。
就在唐军撤退的两日后,来自于开封的骑兵就赶到了,由于是禁军兄弟,潘美好好款待了一番,叙叙旧。
这时,他才清楚,汉中丢失了。
“如此一来,岂不是蜀地闭合了,大宋难以图谋?”
潘美心情越发不好起来,因为这。代表着朝廷谋取蜀国的计划彻底失败,再加上这次北伐失败,这对于皇帝和朝廷威望打击,是很大的。
第八百三十五章
恩赏
料峭的春风,吹拂着江面。
自蜀地南下,长江极为险峻,三峡之名,让人望而生畏,但依旧阻止不了发财的商船。
归、峡二州之地,乃是三峡所在,在三峡大坝未曾修建的时候,长江入目极宽,哪怕是弯曲的三峡地界,也是仿若大湖一般。
从夔州白帝城,至峡州的南津关,全长近四百里,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自神武五年二月,兴元府正式入了蜀地后,西川与巴东府,有了汉中为门户,自此就成了内地,无有战争的袭扰,由此蜀商往来的越来的勤了。
虽然是春日,但三峡附近往来的纤夫,却不下千人,各个身着短衣,草鞋,喊着号,为这繁华的商业增添了许多助力。
有了纤夫的帮助,平常的船夫,也能慢慢行船,不至于船毁人亡。
这一日,南津关附近,突然就堵了起来,数百艘大大小小的商船就在水道内,前后难动弹,数千名水夫无奈,只能下船,在沿岸的低平地界,寻一些酒肆茶馆吃食。
附近山岭的百姓,平日里做纤夫,今日也让婆姨,支起锅架,烧制一些山珍野兽,倒是平白赚了不少钱。
这时,长长的船队后方,突然来了两三艘高大的商船,上面隐隐还有甲士,一面硕大的潘字旗迎风飘扬。
其后,又有西川招讨使、左军都督、忠武军节度、开国阆州侯字样的旗帜飘扬,让所有人避之不及。
不一会儿,拥挤的水道,硬生生地让出一条宽阔的道来,让其缓缓通行。
“轰隆——”
突然从南津关那里传来巨大的轰鸣声,长江水面瞬间起了许多波纹,所有的水夫、纤夫被吓了一跳,然后又回归了平静,照常吃食起来。
“文儿,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一艘巨船上,潘崇彻研读着兵书,他虽然爽朗大气,是一则武将,但对于读书,这两年来越发的在意,宋军并非没有名将,其对战越发的艰难,得学习一二才能担当重任。
“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瘦弱少年,连忙应下。
他是潘崇彻收养的养子,嗣子,将来的继承人,出乎别人意料的是,这个养子是个读书人,与他大为不同。
潘崇彻对其倒是万分喜爱,倾注了许多心血,对于其学文之举,反而是有意为之。
如今他的功勋,在整个大唐也是首屈一指的。
若是他是个阉人也就罢了,但偏偏又收养了嗣子,那么。无论是朝堂还是皇帝,必将对其忌惮万分,但他又舍不得搏来的功业,所以就想出让养子学问的举措。
这样一来,继承不了他在军中的势力,但却有许多余荫照拂,想必是极为合适。
潘文点头应下,随即就带着几个军士下了船,问询起来。
“见过衙内!”岸边的纤夫见到是个瘦小的衙内,又见其是从潘旗下的大船下来了,连忙行礼。
“我只是想问询一下,前方何来的如此大的动静?”
潘文有些文弱,但这两年还是培育了不小的胆子,轻声行礼问道。
“回这位小衙内,南津关这些时日,一直来清楚水里的礁石!”
纤夫穿着短衣也不觉得冷,更不好欺凌,反而弯腰低声说道:“用那劳什子火药,江面上的明礁已经毁去大半,只有暗礁一直难以琢磨,所以耽搁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