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1016

  而契丹马?
毛皮,高丽参等商品,也涌现入国内,物价缓慢地在上涨,大量的热钱?
涌向了海外,然后又回流?
形成了一道超过两千万人口的商贸区。
  夏粮也随之到达了国库。
  与往年一般,两千三百万石粮食?
多出来的几百万石,乃是交州和占城两地的结果?
除了地方留存的官员俸禄?
存在国库的粮食?
约莫一千五百万石。
  钱财更是不用说,商税加上其他的盐铁铜等专卖,约莫千万贯。
  总体来说,对于大唐朝廷来说,除去划拨的预算,起码能盈余千万石粮,以及近五百万贯的钱财。
  李嘉体会不到赵匡胤的那种拮据,反而感受到了南方的富庶,行政成本的低廉,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建都南京的原因吧。
  “陛下——”田福轻声道:“淑妃娘娘已经预备了饭菜,正等着您呢!”
  “好了,走吧!”李嘉点头道。
  淑妃,乃是钱莱儿,吴越的彭城公主,嫁给他两年了,由于年岁还小,今年才刚刚怀上,李嘉对于孕妇倒是关爱的很,隔三差五地就一起吃个饭,舒缓一下其心。
  待来到其宫殿时,钱莱儿率领宫娥们出门迎接,被李嘉搀扶制止了,一行人才用了些午膳。
  都是吴越的菜系,虽然还不是未来的淮扬菜,但已经有了甜味,吃着还算不错,毕竟甜是最让人满意的味道了。
  钱莱儿如今刚巧十七岁,但已经出落的楚楚动人,脸蛋小巧,言语柔中带绵,虽然是洛语,但却总有一种苏腔的味道,听着就想有一种保护的冲动。
  “今年一如既往的热,你怀孕数月,身子不便,今年咱们就不去岳麓山了,好好将养着身子——”
  李嘉轻柔地说道,握着她那柔软冰凉的小手,心里舒坦的很。
  “嗯!”皇帝为自己取消了避暑,钱莱儿心中掠过一丝甜意,乖巧的应下,然后又为李嘉夹菜。
  两天又谈了会儿话,见其有些乏累,李嘉这才离去。
  作为皇帝,李嘉感觉自己就是个工具,后宫女人太多,所以雨露均沾的情况下,女人总比男人渴望,愉悦,主次颠倒,让人不适。
  “周奎等人到哪里了?”
  应付完女人,李嘉又开始操心国事了。
  “已经到了瓮山岛,御营及海龙军,都驻扎在那里,整个吴越国惶恐不安。”
  田福轻声道。
  “家门口待着两万人,吴越国怎么会安生?”李嘉摇摇头,沉声道:“宫廷中,万不可透露一丝消息,莫要惊扰了淑妃。”
  “是!”田福连忙应下。
  “接下来,就看吴越王识相与否了,是安享富贵,还是负隅顽抗呢?”
  李嘉微微一笑,吴越国能在大唐眼皮子底下存活五年,已经算是不错了。
  杭州城,吴越王宫。
  “唐国润州果真聚集了一万兵马?”
  钱俶惊诧道,他感觉自己手中的佛经都不香了。
  “国主,唐国驻扎在金陵的兵马,也不过两万人,如今近半兵马跑到了润州城,再加上出征倭国的海龙军也停靠在瓮山岛,其意已经显而易见了。”
  元德昭叹了口气,如今的国势太艰难了,面对数万唐国的虎狼之师,吴越虽然有二十万人,但杭州濒临钱塘江啊。
  其即是优势,又是极大的劣势。
  海龙军逆流而上,若是用那火炮,不消半天,就能将整个杭州城的心气轰没了,多年不经战乱的吴越兵卒,就会不战而溃。
  “宋国可能救咱们?”钱俶艰难地开口道:“某每年送它几十万贯钱财,如今总不可能见死不救吧!况且,没了我们吴越国牵制,唐军就可以全力北上,到时候,宋国就危险了。”
  “相公,你要向其认真述说,一定要仔细说说——”
  “国主——”吴程沉声道:“长江天险在,宋军是不得寸进的,如今之计,只能号召各地方镇勤王,才有可能存国。”
  “报,静海镇(温州)传来消息,福州汇聚大量的唐兵,意图不轨——”
  “报,镇海镇(睦州)传来消息,歙州唐军动作不停,怕是有大事发生——”
  “报,苏州发来消息,唐国中吴镇聚集数千兵马,动作频繁,似乎有入侵之意,还望国王示下——”
  “这,这——”
  钱俶都快喘不过来气来,他终于知晓什么是十面埋伏了,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唯一的援兵还寸步难行。
  他感觉,一张渔网,越来越紧,包裹着他,死亡的气息在鼻腔中不断地徘徊,这是如此的近……
  “国主,局势如此,还望尽快做出决定——”元德昭悲痛地言语道。
  第八百七十八点五章乱
  “他这是,搂草打兔子,把我吴越国看成什么了?与倭国一般吗?”
  钱俶再好的性格,也按耐不住,破口骂道:“我就知晓李嘉此人狼子野心,亏我还把女儿嫁与他,谁知竟然只买了两年的太平,真是无耻,无理之人。”
  “他,他凭什么打我吴越?”钱俶缓了口气,言语道:“我吴越国一向恭敬有加,他有什么理由来打?”
  “唐国一向蛮横不讲理,毫无大国风范。”吴程咬着牙,一脸鄙视道:“我看了其邸报,哪怕打江南时,言语的不过是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只能有一个唐国,而咱们,料想也不过是恢复大唐,再统天下的路数罢了。”
  “其不能用常理来认。”
  “哎——”钱俶万分不舍地说道:“虽然武肃王(钱镠)言语,若是事不可为,可纳土归降,但国家五十年,吴越国一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钱氏未曾虐待过百姓,若是我纳土而降,我何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啊!”
  “国主,如今大势不可违!”元德昭深受钱氏恩德,如今闻言,不由得感怀备至,眼眶通红,强自说道:
  “国家久不经战事,太平已久,料想抵抗不住唐军了,此时主动归降,还能借此讨论一些条件。”
  “若是国主不愿归降,老臣愿以死而侍之,杭州城数万兵马?
一同死战?
也要捍卫朝廷。”
  吴程高声喊道,虎目圆睁?
跪在地上?
其忠贞之心,溢于言表。
  “若是国主无意?
微臣也不惜一家性命,愿陪国主共进退。”
  元德昭不甘示弱?
也高声言语道。
  钱俶看着两位老臣这般言语?
顿时悲从中来,哭泣道:“幸赖诸卿,某钱氏才能享国五十载,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随后?
钱俶说自己需要思考一番?
让两位宰相做好防御的工作。
  他来到了宗庙,见到列位先王的牌位,不由得悲从中来,跪在蒲团上,低声言语道:“孩儿不孝?
德才皆无,让江山沦丧?
社稷倾倒……”
  此时,杭州城内?
已然是一片肃然,显然百官们并没有严格的守密?
所有的消息都透露出来?
百姓们自然知晓大难临头?
飞快地想要逃出杭州城。
  但那些得到消息晚的,却随着宵禁,以及城门的关闭,被堵在城门外,越聚越多,成千上万。
  杭州百姓较为富庶,瓶瓶罐罐一大堆,拖家带口,东西庞大,此时就见了家底。
  街道上徘徊着越来多的人,兵卒们也不敢驱赶,因为也许这里面中,到处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若是伤到了某个,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钱氏则不愿意伤害民心,只能这般僵持着。
  随着月上中天,气氛越来越紧张,许多人,受到饥饿和寒冷的折磨,钱塘江风很大,浪花也很急促,许多孩童忍受不住这般紧张的气氛,忍不住哭泣起来。
  随之,仿佛打开了开关一般,孩童的哭泣声,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呵斥声,老人的咳嗽声,甚至还有狗子的吠叫声,让整个杭州城随之不眠。
  “我们要出去,快让我们出去!”
  几个男人目光四转,瞧着气氛越来越浓郁,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然后直接奔向附近阻拦几个兵卒,推搡道:“快打开城门,我要出去——”
  “兵爷,快让我出去吧,我媳妇城外难产,我要去看她……”
  “我爹疾病缠身,我要回去见他最后一面——”
  “我家母猪下崽,没我她生不出来……”
  几个人的叫喊,如同火上添油一般,让气氛越发地热烈起来,许多百姓想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推攘着,冲撞着,街道上一片繁杂。
  突然,附近某处房屋起了火,快速地燃烧起来,火光接天,忽然有流言说国主想让整座杭州城为他陪葬,又或者唐军即将屠城,片甲不留,这让百姓们越发的癫狂。
  愚昧无知是百姓们自有的特性,这种离奇,且不值得思量的流言,飞快地传播开来,伴随着火光,队伍开始拥挤,逃窜,奔涌,踩踏,哭泣声哄传了整个城市。
  仿佛一夜间,杭州城就由一座富饶之城,变成了人间地狱。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队人马赶来,约莫三千人,将整个人群围住,救火,救人。
  “全部与我安静!”元德昭沉着脸,看着一片狼藉的场面,心中气得发抖,他大声说道:“我乃元德昭,谁若是捣乱,某直接砍其人头——”
  元德昭的大名,在整个杭州城如雷贯耳,谁不知晓,这是当朝的宰相,百姓们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官,缓缓地安静下来。
  而,元德昭已经知晓了情况,就在这短短的时间,燃烧的房屋达到了一千多座,死伤百姓数百人,还有几十个被踩踏而死的兵卒,这可真谓是人间惨剧啊!
  几个人的叫喊,如同火上添油一般,让气氛越发地热烈起来,许多百姓想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推攘着,冲撞着,街道上一片繁杂。
  突然,附近某处房屋起了火,快速地燃烧起来,火光接天,忽然有流言说国主想让整座杭州城为他陪葬,又或者唐军即将屠城,片甲不留,这让百姓们越发的癫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