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016

  骨头,可以作为箭矢,亦或者碾碎作为肥料。
  更不用提,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龙延香,更是价格昂贵,但李嘉的这头鲸鱼确是没有。
  在这头约八十吨左右的鲸鱼身上,弄了40吨的肉,十几吨的脂肪,以及其他一些不可胜数的材料,包括骨头骨架,可谓是利用个干净。
  “如今,士兵们之所以胃口极大,每日消耗数斤大米,就是因为肚子里缺少油水,若是能多实用一些鲸油,想来几周后,就能节约近一半的粮草!”李嘉心中默默的想着。
  古代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多寡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如官渡之战。
  而若用相同的粮草,支持大军更多的时日,岂不是占据极大的优势?
  更何况古代作战,士兵的个人武力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让大部分的士兵体力比敌方胜上一筹,怕加上一个平庸的将军,也能决胜。
  在这一瞬间,李嘉瞬间打定主意,养猪再多,也比不上捕鲸的收益大,哪怕后世动物协会指着他鼻子骂,也要继续下去。
  第二天,吃着鲸鱼肉,喝着鱼肉汤,满载着鲸鱼肉,水手们精神迸发地开始行进,精力旺盛,不需要催促。
  儋州城。
  经过昨天的消耗,城墙下已经堆积了几百具尸体,早已经将护城河填满,鲜血浸透了土地,呈现出黑红色,倔强的花草,放肆的汲取营养,将来这片土地明年肯定会更加肥沃旺盛。
  哪怕昨天已经出乎意料的挫了锐气,但今天一早,僚人们已经埋锅做饭,以部落为中心,三五成群的升起了炊烟,为即将到来的总攻,做出最后的准备。
  而原本就破损,矮小的城墙,早已经摇摇欲坠,数个大缺口已经显露出来,若不是填补及时,昨天就已经被攻下。
  “使君,今日想来是难以坚持了,兄弟们快支持不住了!”李威一脸的疲惫,双眼通红,胳膊已经受了刀伤,染成了红色,声音似乎还有点颤抖。
  “坚持下去,作为知州,守土有责!”李郜望着那一缕缕炊烟,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坚定的说道:
  “在坚持些许时间,让城内的民户先行撤去,不然等僚人攻破城池,儋州就是一片血海了!”
  “老夫代儋州父老,多谢使君恩德!”周别驾颤颤巍巍地鞠了下躬,满是感动的说道。
  “哪里,李郜守土不利,应该对不起乡亲父老才是!”李郜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告罪道。
  一时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撤离,城墙上虽然满是残肢断臂,但众人却气势高昂。
  说了几句振奋的话语,李郜借口尿遁,离开了城墙:
  “快,与我换装,你就坐在那,不要言语!”找了一个与自己相似六七分的家伙,再朝他脸上抹了抹尘土,李郜这才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靠你了!”一时间,李郜颇为感慨。
  “使君放心,咱已经寻到一条小道,必定护您及家人,安全的撤离儋州城!”李威拍了拍胸脯,认真地说道。
  这位可是郎君的从兄,若是有什么损失,郎君可饶不得自己。
  “怎么样?他们答应了吗?”黄府中,作为州司马的黄山,正悠闲地吃着鹿脯,轻松地问道。
  “今个,这位使君将人扣下,拒绝的意味很浓,听闻他还准备将全城的百姓撤离!”
  “什么?将那些汉人撤走,那怎么喂饱那些僚人!”听到这,黄司马惊起,一脸的惊恐。
  虽说他在僚人中一呼百应,但此次攻占儋州,干系太大,若无上好的东西喂饱他们,自己肯定被追究,而他准备的礼物,就是整个儋州百姓。
  “快,快派人堵住汉人的离走,将消息转告给城外的僚人们!”
  “你去将家丁们集合起来,乘着攻城之际,将城门打开,不能再坐上观了!”
  昨个一天,正是两军激战之时,而他在儋州军的关系,又被剔除,找个机会都难。
  而今日,历经一番挫折后,打开城门才会收获最佳的果实,如果得到的太容易,又怎会展现自己的价值?
  想到这里,黄山开始幻想自己‘收复’儋州,被朝廷加官进爵的场面了……
第八十六章
建言
  “道长,快跑吧!城池守不住!”
  破旧的城池,再也坚持不住,哗啦啦的塌下了一段,然后僚人们兴高采烈地跨进了儋州城。
  而城内新立的道观中,徐道士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嘴巴不知道念叨的什么。
  “尘归尘,土归土,昨日弄得因,今日立的果,僚人攻入儋州城,正是因果循环!”徐道士淡淡地说道:
  “吾等今日的罪孽,自然需要承受!”
  “那群僚人,目无王法,全无伦理道德,谈何为人?道长勿要因此失了本末!”
  “话虽如此,但生而为人,上天有好生之德,众生与之眼中,汉儿与僚人并无二样!”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徐道长睁开眼睛,回头一瞧,虽然是那个熟悉的身影。
  “李郎君,多日未见,依旧那么口齿伶俐!”
  “道长的话语,依旧那么深奥,想法也那么独特!”李嘉拍了拍手,敲着眼前这个倔强的道士,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却带着笑意,淡淡的说道。
  “郎君何其迟也!”徐道长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耐人寻味。
  “不迟,刚刚好!”李嘉将脚下靴子抖了抖,又拍了拍衣袖,瞥了一眼衣襟上的那点点血迹,脸上的笑容格外的灿烂。
  “道长又为何不走呢?岂不知僚人可无人性,道士可也不例外!”
  “啪啪啪——”徐道长拍了拍手掌,感叹道:
  “我就知晓郎君会来,又怎会走了?”
  “儋州事关重大,郎君经营数月,又怎会放弃?儋州无忧,贫道自然无需离开了!”
  “道长一如既往的厉害!”李嘉感叹了一下,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猜得真准。
  “郎君也一如既往的厉害!”徐道士维持着笑容,颇有些高深莫测之感。
  “走了,你们这些道士,就喜欢装神弄鬼,记得,这次士兵伤亡很大,道长可得麻烦您了!”挥了挥手,李嘉毫不犹豫地扭头而去,犹如一阵风一般,不留下些许痕迹。
  “狼子野心,图谋甚大,师叔所言不差!”目送李郎君离去,徐道士深深地叹了口气,师叔说的话,依旧在他心中不断地涌现着。
  “但,师叔,岱宗一脉式微多年,今日才略微振作一番,若不继续下去,岱宗消亡之日不远矣!”
  这些时日,他又不是没有见着,岱宗的那些弟子们,随军而行,自然对军中的一切了然于心,弟子们也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但却被他置之不理。
  又看了看这个高大且壮观的道观,比番禺及邕州的还要雄伟,招募的道童数以十计,加上邕州,琼州的,数百了。
  虽说清心寡欲,但谁又能放弃这些?神仙也需要香火的。
  至于城外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多念些许往生咒吧!
  “怎么样?这次死伤了多少个兄弟?”
  李威不知何时,胳膊上满是刀伤,一脸的疲惫,但遇到郎君,他反而极为欢喜,忘记身体上的伤痛,兴奋的说道:
  “这次僚人虽多,但无甚兵器,铠甲也无多少,撤离了百姓,兄弟们自然毫无顾忌,死伤的兄弟加在一起,也不过两百余人!”
  “唉,损伤也是不小啊!!”李嘉明知道必须经过一次次战争,才能收获精兵,但投入的太多,损失的每一个都令他心痛。
  投入在每个士兵身上,差不多有十贯了。
  “幸得郎君及时相助,前后夹击之下,僚人自然溃不成军,俘虏了上千,其他逃窜的不计其数,都难以数得清呢!”李威高兴地说道。
  “经此一役,方圆数百里僚人青壮折损殆尽,更需要趁热打铁,将他们一网打尽,除恶务尽,春风吹又生啊!”
  李嘉仿佛是再说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语气极为平淡。
  “遵命!”李威愣了一下,立刻答应道。
  “这个铁矿如何了?具体是什么样的?”李嘉继续问道。
  “回禀郎君,此矿为露天大矿,采取极为便利,日产铁石数万斤,若是人力及时,再翻一倍也是容易的。”
  身后,一个矮小的道人,蒙着面纱,浑身散发着阴冷,泥土气味的中年人,手中时刻拿着罗盘,沉声汇报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儋州发现了数个小铜矿,开采起来不甚便利!”
  “卸岭都完成的不错,奖励会如实的发下去了!”铜矿并不重要,这个露天铁矿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李嘉猜想不错的话,这是后世有名的石碌铁矿,是世界有名的富矿。
  “多谢郎君!”妙石道人自然喜不自禁,连忙感谢道。
  “王先生,铁器的好处显而易见的,铁矿既然有了,那么尽快的就组织起高炉炼铁吧!宁愿炉等铁,也不要铁等炉!”
  瞧着一脸凝重的王宁王先生,李嘉有些疑惑,笑着说道。
  “自然,自然!”王宁也回过神来,笑道:
  “虽说铁匠不足,但好歹有铜矿补充,从番禺或者琼州,请几个铁匠过来,也是容易的,只需多开一些价钱罢了!”
  “郎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