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1016

  中路战场,汇聚在江陵的兵马超过五万,而长沙依旧有五万御营大军未动,人数上,依旧处于劣势。
  虽然心中急切,但李嘉依旧沉着冷静,消耗战,虽然有些太苟,但成王败寇,只能能够获胜,苟算什么,钱粮也是国力的一份子。
  收拾心情,李嘉沉声道:“去,将朝廷收复旧都的消息传出去,让百姓们高兴高兴。”
  随着消息的传出,百姓们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长安完全没感觉,唯有百官,以及那些读书人们才明白其重要性。
  欢呼雀跃,鞭炮齐鸣。
  文武百官,以及大量的勋贵们迫不及待地向皇帝进行庆贺,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大事。
  随即,李嘉也顺应人心,去告慰太庙列祖列宗之灵,让这群老祖宗们又享受了一顿美味佳肴。
  当然,告庙,以及长安的收复,让他这个大唐,越发的名正言顺起来。
  话说,本来他就是有谱可查的宗室,即使出了五服,但对于大唐的继承权不可置疑。
  但,乱世中,即使是真的,也会认为是假的,但随着长安的收复,胜利在招手,这个真的,自然越来越真。
  而对于这一切最为关注的,则是文安郡公府。
  李煜是否为大唐宗室后裔,值得存义,但李嘉为了更好的统治江南,所以将其收录入宗室名册,从官面上表达了认可。
  本来李煜就对于大唐苗裔毫不怀疑,如今又重收玉蝶,自然打心底里认可。
  闻听到长安收复后,他将眼前的宴席抛弃,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看着忙碌的妻子,不由得欢呼雀跃道:“娥皇,娥皇,长安收复了,西京收复了——”
  “郎君这般高兴吗?”周娥皇诧异道,他一个闲散宗室,何来这般高兴。
  “我乃宗室,大唐苗裔,怎能不高兴?”李煜摆脱了皇位的困扰,醉心与诗词酒会,早就把自己当作平常人,唯有宗室的身份让他骄傲,打心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大唐亡了数十年,祖宗虽然复土与江南,但也不过是屈居一隅罢了,如今能重整山河,我等子孙自然荣耀。”
  李煜高兴得蹦跳着,他大声道:“我要去告家庙,让祖宗也知晓这个消息。”
  灭国不绝祀,文安郡公府也是有家庙的,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郎君——”周娥皇见其快步而走,摇摇头,就不再管了,只要他高兴就好,什么光复长安,大唐宗庙,与她这个妇人无关,唯有家长里短罢了。
  曾经的大唐天子,看来真的是消失了……
  若是李嘉知晓,定然大笑。
  连李煜都洗脑了,江南的那些读书人,自然也会如此。
  曹府。
  自从在西川被俘后,曹彬就来到长沙府训练骑兵,今年南北大战,他自然也就失业了,回到了长沙居住。
  几个月无所事事,让他颇为懒散,为皇帝训练了两万骑兵,就奖赏了一座府邸,五千贯钱,他毫无怨言,毕竟能活着,已经算不错了。
  “咯吱——”突然,侧门大开,提溜着两坛酒的刘光义,见着院中。
  灭国不绝祀,文安郡公府也是有家庙的,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郎君——”周娥皇见其快步而走,摇摇头,就不再管了,只要他高兴就好,什么光复长安,大唐宗庙,与她这个妇人无关,唯有家长里短罢了。
  曾经的大唐天子,看来真的是消失了……
  若是李嘉知晓,定然大笑。
  连李煜都洗脑了,江南的那些读书人,自然也会如此。
  曹府。
  自从在西川被俘后,曹彬就来到长沙府训练骑兵,今年南北大战,他自然也就失业了,回到了长沙居住。
  几个月无所事事,让他颇为懒散,为皇帝训练了两万骑兵,就奖赏了一座府邸,五千贯钱,他毫无怨言,毕竟能活着,已经算不错了。
  “咯吱——”突然,侧门大开,提溜着两坛酒的刘光义,见着院中。
第九百六十二章
交流
  “郭守文?”曹彬大吃一惊,有些难以置信:“他怎么去了关中,又夺了大散关。”
  “嘿嘿,两个国华,如今都在唐国了,好玩啊!”刘光义摇摇头,饮着酒,笑道。
  郭守文字国华,曹彬,也字国华,曹彬是郭威后妃张氏的外甥,郭守文则被郭威自小养在跟前,算上半个养子,两人自然亲近。
  郭守文,也只比曹彬小四岁罢了。
  “哪里的话!”饮了一杯酒,曹彬无奈道:“我早就晓得他耐不住寂寞,不曾想竟然去了关中,还夺了大散关,真是有出息了。”
  “杨廷璋备受排挤,他投靠唐国,并不意外,王彦超与赵官家之前有矛盾,兵败投降,郭从义数朝帅臣,也很正常。”
  “其余的藩镇,通远军董遵诲,恩怨复杂;泾州赵赞,自私利己;姚内斌,燕云人,家眷在契丹,只看顾左右;原州王彦升,本是拥立之功,结果威逼宰相,出镇原州,仅为防御使,而无未持节,心中怨恨。”
  “陛下虽然让这些人远离朝廷,藩守边疆,输以榷利,但关中残破,养兵都着属困境,人心各异,虽然可以相互制衡,但一旦有所外力,这些人就是祸患啊!”
  听到曹彬如数家珍一般地吐露情况,刘光义有些诧异,这位老兄弟,看来心思细腻的很,听到这番分析,他点头道:
  “你漏了一个,灵武的冯继业,其远离朝廷,子继父业,性情骄恣,偏居一方,怎肯为朝廷火中取粟?”
  “哎——”曹彬感慨道:“京兆府一失,外加虢州失守,关中已成关门打狗之势,唐军势大,众藩镇面和心离,只能归降,任其驱使了。”
  随即,他又想起什么,突兀地站起:“商州武关,乃南关,怕不是也被占了。”
  “这是自然——”刘光义理所当然道:“潼关距离更远,武关显然也是拿下来。”
  “如此,若是关中军队自武关出,就可威逼襄州,自潼关出,则可威逼洛阳,如下山之势,不可阻挡。”
  闻言,曹彬沉默了。
  大势汹汹,着实让人心惊胆颤。
  一番分析,不得不承认,北宋大势已去,在这场南北争斗中,已经坐失良机。
  “若,若早日南下,岂能有这番境地?”曹彬嘴唇颤抖地说道。
  “怎么南下?”刘光义无奈道:“大江东去,波浪起伏,唐国水师纵横江海,只有人打我,没有我打人的份。”
  “这仗,着实打的憋屈!”曹彬在长沙,从邸报中,自然能够分析出唐军数路齐出,兵马虽然不多,但攻势却很强。
  而,相对于以前长江万里,北方处处可攻,如今反倒是反过来,处处得守,处处漏洞,精兵良将尽往边疆。
  唐军打不过,可以从容退回长江以南,粮草辎重从容运输,不虞缺粮。
  保障了粮食,军队的战力就得到了保障,何来不胜?
  “话说,你这次前来,不只是喝酒吧!”
  曹彬收敛面容,看着刘光义,沉声道。
  “你说这!”刘光义尴尬地笑了笑,他一介武人,也没掩饰什么,笑道:“我是来看看你,顺道来说点事。”
  “什么事?”曹彬眉头一皱,警惕起来。
  “这不是王全斌吗!”刘光义说道:“其在汉中归降后,也与咱们一般来到长沙,只是没去训练骑兵,去了步兵哪里,组建了一只与禁军一模一样的军队,约莫五千人,然后就让唐军与他们打,也有一两年了。”
  “最近大战,他才没隐瞒,直接与我说了,说是已经成了都指挥使,加提督衔,直接指挥这五千人,散阶是从五品的游骑将军。”
  “哦?”曹彬惊奇道:“他堂堂一个部署,竟然成了都指挥使了?也不嫌丢人?”
  数万人的部署,成了以往手下的都指挥使,着实令人惊诧。
  提督他知道,御营以万人为一营,以提督为主,另有两个副提督辅佐,每营又分前、后、左、右四军,每军为都指挥使。
  说白了,就是让王全斌享受提督待遇,但实际上只有一半兵马,也算是某种程度的约束吧。
  话是这样说,但曹彬却心中极为羡慕,有了提督衔,就代表着后面会加官进爵,凑五千人就是真正的提督了。
  整个唐国,提督、总兵之上,就是五军都督府的五大都督了,都是独当一面的大人物,最次的都是伯爵。
  “你羡慕了是吧!”刘光义看着他的脸色,说道:“我也羡慕,他可以领兵作战,获立功勋,加官进爵,而咱们只能待在家中,坐视这南北大战。”
  “没有!”曹彬嘴硬道。
  “你来我这,不会是劝我归顺吧!”
  曹彬一脸怀疑道。
  “没错!”刘光义不再掩饰,反而大大方方地应下,大声道:“如今大战在即,唐国兵马不多,所以准备启用一些被俘的宋兵,这几年来,还有两万余人,所以唐人与我说,会与王全斌一般,成为指挥使,加提督衔,散阶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
  “这可是独掌五千兵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