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1016

  梅雨虽然对于唐军是个障碍,但对于宋军来说,伤害更大,北方大汉,怎能适应这阴雨连绵的天气?
  石守信与潘美并肩而立,望着城外络绎不绝的唐军,以及那座慢慢树立的军营,神色凝重。
  “看来关中的事,已经传到了南国了。”石守信沉声道。
  “应该如此!”潘美点头,语气颇为尊敬:“听闻其射声司本领高强,钱财开路,无往不利。”
  “咱们襄州城,不知混进来多少细作,探子,真是惹人厌恶。”
  石守信声音低沉:“襄州城自古以来就是坚城,而守城者,太多都是从内部瓦解的,所以,对于襄州,一定要从严,从紧,绝对不能放松,我不允许在睡觉时,获知城门大开的消息。”
  “是!”潘美低头应下。
  襄州,古称襄阳,位于沔水之阳,所以又称襄阳,不过,如今的襄州与南宋后期不同,并非砖石,而是夯土而成,到了南宋抗蒙,也是部分地方换成砖石包角。
  为了防止水侵,以及塌方,所以这种城池需要不断地加固,加高,所以,襄州城高达到了四丈,厚度达到了三丈,就是为了防止沔水倒灌。
  而且,襄阳城周长只有九里,换成正方形来解释,就是一面墙约莫两里班左右,铺开来,几千人就能塞满。
  城坚,小,且兵多,这是潘崇彻需要面对的情况。
  要攻城,必须拔除城下的军营,然后才能肆无忌惮地攻城,所以,修整了一日,第二天,他就数万大军齐出,直逼宋军营地。
  石守信更不会害怕,也没有坚守,因为他知晓唐军有投石车,军营绝对属于靶子,死守就等于等死。
  所以,他也尽出三四万人,欲与唐军决战在城外。
  这时,反而是潘崇彻不乐意了,这要是半斤八两的死伤,自己优势兵力更少,攻城自然越发困难,岂能让他如意。
  于是,军队龟缩与军营中,派遣两万骑兵冲杀,袭击其粮道,宋军也派出骑兵,袭击唐军粮道,之后就相遇了。
  宋军的骑兵只有一万,而唐军有两万,都是一个师傅出来的。
  唐军除了经验少,但铠甲更多,兵力更多,加上刘、曹二人对宋军知根知底,这下子,把宋军打懵了。
  习惯宋军缺少骑兵,突然涌现出大量训练有素,甚至隐隐约约还强上一筹的骑兵,这着实让人措手不及。
  更让宋军惊诧的是,他们的战法,竟然被敌人一清二楚,无论是穿插,还是包抄,亦或者拦截,唐人往往及时应对,这让宋军吃了大苦头。
  不消几日,就消灭了三四千人,换句话说,骑兵已经折损近半了。
  石守信闻言,大吃一惊,曾几何时,唐人骑兵如此放肆?
  “唐军骑兵战术极为熟练,不亚于我,对于咱们也分外熟悉,我怀疑,其中有咱们的人。”
  石守信断言道。
  没有骑兵,粮道就无法保障,没有粮草,襄州城怎么守?
  “你是说,之前被俘的将领中,有人投靠了唐人?”潘美皱起眉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咱们可否接触一番,让其反正?”潘美心中猜想到人选,建议道。
  “焉知不会被人利用,成反间计?”石守信否决道:
  “如今骑兵折损严重,光靠步兵,咱们是以己之短克其长,纯属自讨苦吃,还是得求援朝廷,调拨一些骑兵过来。”
  “要不,我领剩余的骑兵,夜袭一番?”潘美无奈道。
  “别去,我早就勘察了,唐军营寨宛若一座小城,防备森严,偷袭是没有效果的。”
  石守信虽然玩乐多年,但经验却是丰富,看到唐军严密的军营,就知晓其不好对付,与之前江南的那些兵马完全不同。
  其士气更高,兵马更充沛。
  他手下这些兵马硬碰硬,还真不一定能打过。
  郭荣留下的,只有十二万精锐禁军,其余的八万禁军,基本上属于普通的兵卒,与藩镇相差不离,手下的两万禁军,骑兵精锐,但步卒却只是普通了。
  “听闻这只是唐国的地方军,这要是其御营,又该如何厉害?”
  石守信心事重重,颇为烦躁。
第九百六十五章
对招
  细细地梅雨如同牛毛一般,从天空撒落,滋润整片土地,官道上杂草丛生,每隔数十步就是一个水坑,让人苦不堪言。
  以长安为头,经过蓝田,峣关,再从武关南下,经商州,均州,邓州,然后再到荆襄,在前唐时,被称作武关道。
  乱世以来,西域堵塞,关中残破,商贾自然也绝迹,如今,本就微薄的商业,又经过战争的洗礼,武关关闭,商贾自然没有。
  “嘿——”呼延赞随手一刀,将某个不知姓名的土匪砍杀,然后将身上的蓑衣拍了拍,不满道:“这群土匪疯了,竟然敢袭击咱们。”
  其他的骑兵们,也如同杀鸡宰猴一般,手起刀落,那些乌合之众的土匪,几乎没有一合之敌,手起刀落,就尸首分离,没了气息。
  道路上的尸体横七竖八,面露狰狞,但依稀能够见到其面黄肌瘦,以及那连衣服都称不上的破布,瘦骨嶙峋,比野狗还要不如。
  “可能是饿得不行吧!”某个军官沉声道。
  “走吧!”呼延赞摇摇头,他知晓如今山南东道征粮过急,但却没有办法,战事优先。
  一行近五百骑兵,加上运粮的民夫千人,人人着蓑衣,又牵着粮车,就算骑着马,在这雾雨缭绕的梅雨时节,的确容易让人误会。
  战马打着喷嚏,冒着热气,呼延赞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即使那些民夫们已经浑身沾满污泥,气喘吁吁,甚至有的倒地不起,但他依旧冷血地催促。
  这并非不是他天生冷血,而是最近粮食紧张,粮道经常被劫掠,逼迫他这个厢主亲自运送接应。
  “快点——”挥舞着马鞭,呼延赞心情颇有些急切,此地距离襄州城只有三十余里,越是距离近,就越容易被发现。
  骑兵缺乏的苦楚,宋军终于遇到了,随时面对劫粮,缺粮的危机,着实让人苦不堪言。
  急忙催促,幸好,今天下雨,对方骑兵较少外出,一行人平安的回到了襄州城。
  呼延赞换了一身衣物,来到了州衙,面见石守信。
  至于潘美,此时地位还不如他,他可是一厢之主,潘美不过是防御使,不及他这个禁军大将尊贵。
  “招讨——”呼延赞沉声道。
  “回来了?”石守信扭了扭脖子,看着其浑身湿漉漉的,不由得问道:“运回多少粮食?”
  “均州粮食无多,邓州倒是有些,两百五十辆车,三千石粮食。”
  “好!”石守信颇为欢喜道:“这般又能足用五日了。”
  “过不了多久,就是夏收,到时候就能有不少的粮食。”
  “招讨,还需再调拨一些民夫与我?”呼延赞轻声道。
  “之前不是与你三千人吗?怎么又没了?”
  “这些时日都在雨天,病倒的甚多,如今只剩下七八百人了。”
  呼延赞一脸无奈道。
  “城里也没多少人了,你去征粮时,让地方县衙征调给你一些吧,记住,省点用。”
  石守信摇摇头,一点责怪的意思都没有,随口吩咐道。
  而呼延赞也随口应下。
  ……
  这边,唐军也注意到宋军蚂蚁搬家似的运粮,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石守信这般存粮,想必是城中粮食不多了。”
  潘崇彻颇为惊喜道:“不过,人家还能运粮回来,证明咱们还是有所漏洞的。”
  “也是没法子!”刘光义随口说道:“宋兵不爱惜马力,民夫,细雨下运送粮食,怎么雨天要是去了,折损兵卒是小,但马匹倒了可就不好了。”
  细细地梅雨如同牛毛一般,从天空撒落,滋润整片土地,官道上杂草丛生,每隔数十步就是一个水坑,让人苦不堪言。
  以长安为头,经过蓝田,峣关,再从武关南下,经商州,均州,邓州,然后再到荆襄,在前唐时,被称作武关道。
  乱世以来,西域堵塞,关中残破,商贾自然也绝迹,如今,本就微薄的商业,又经过战争的洗礼,武关关闭,商贾自然没有。
  “嘿——”呼延赞随手一刀,将某个不知姓名的土匪砍杀,然后将身上的蓑衣拍了拍,不满道:“这群土匪疯了,竟然敢袭击咱们。”
  其他的骑兵们,也如同杀鸡宰猴一般,手起刀落,那些乌合之众的土匪,几乎没有一合之敌,手起刀落,就尸首分离,没了气息。
  道路上的尸体横七竖八,面露狰狞,但依稀能够见到其面黄肌瘦,以及那连衣服都称不上的破布,瘦骨嶙峋,比野狗还要不如。
  “可能是饿得不行吧!”某个军官沉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