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1016

  近十万宋军,几乎就驻守在城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营寨,约莫四五座,几乎每个城门都有一座。
  守城必筑营,一来里外配合,二来战事不利,也能即时逃脱,坐守孤城,只是最下乘的方法。
  所以,对于李嘉来说,若是要攻打洛阳,就必须将成为的宋军营寨一个个击破,就如同一座座小城一般。
  众所周知,守城容易攻城难,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最高的。
  而,宋军的实力,其实,已经打探清楚。
  铁骑军,龙捷军,约莫三万精锐骑兵,这是李嘉不断削弱后,北宋中央最后的残余骑兵,或者说,这是沙陀骑兵与中原相互融合后的精华部分。
  步兵方面,则约莫七万,几乎都是精锐,着甲率超过五成。
  如今的禁军,可不是后来的花架子,而是几十年战火淘汰下的精锐。
  比如,赵匡胤对禁军是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的。
  据说平时不打仗时,每次禁军领军饷,赵匡胤会下令让城北的士兵到城南去领军饷,城南的士兵到城北去领军饷。
  士兵们扛着一百多斤的粮食,有时候身着铁甲,从城南走到城北。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闻罢了。
  实际上,北宋禁军选拔,也是极为严苛的,除了身高要求外,步兵需要开1石五斗弓(宋一石为92.5宋斤,92.5宋斤,相当于今天82.5公斤左右),对于臂力和体力具有极大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忽视?
  除了兵力优势,以及甲具的优势外,其他方面并不突出。
  骑兵方面,两万的御营铁骑,并数千关中轻骑,以及温末骑兵,只记得对仗的话,肯定会被打的落花流水。
  宁静的夜晚,李嘉正积极的寻求获胜方略,思量了几个时辰,到头来,还是一个字——耗。
  洛阳到东京四百余里,而从洛阳到江陵,则是近千里,路途远了一半多,所以消耗自然加倍。
  如今谋求不到胜算,只有拼损耗了,而粮道,则必须得到保护,按照刘光义,曹彬的说法,沙陀骑兵的传统,就是喜欢穿插包围,以及截断粮道。
  “骑兵硬碰硬,不一定能打过,但保护粮道,怕是差不离吧!”
  李嘉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思量着还是否有其他的漏洞。
  值班的侍卫早就换了一岗,月明星稀,帐篷外的篝火如今烧的正旺,这夏日的燥热,还真让人不爽。
  不过,这比南方的湿热闷热好太多,水土不服,依旧是一种祸患。
  “怎么治理水土不服呢?”
  李嘉又想了想,召集潘崇彻、张维卿二人,商议着对策。
  “如今军营中,病倒了多少人?”皇帝直接问道。
  “约莫三千余人。”潘崇彻思虑片刻,随即说道:“水土不服者占据多数,这是正常情况,陛下莫要焦虑,过不了多久,其自然会好的。”
  “话虽如此,但仍旧要重视。”
  李嘉大脑中匮乏的知识,让他对这样的问题,感到颇为棘手,不由得轻声道:“多采一些木柴,让兵卒们多喝热水吧。”
  热水万能,百病不侵。
  “陛下明鉴,病倒的兵卒,大多是关中人,他们习惯喝生水,只有咱们喝热水。”张维卿连忙拍着马屁说道。
  “洛水也要煮沸才行。”李嘉继续强调:“吃食衣物,也要齐全,尔等仔细查阅,莫要在这时出现状况。”
  随即,皇帝又述说了一下苟全的策略。
  “陛下,从江陵至洛阳,翻山越岭,粮草着实不易,此乃绝佳的漏洞,宋人绝对不会放过的。”
  潘崇彻沉声道:“其可以掠夺咱们的粮食补充自己,千里防贼,防不胜防啊!”
  “可以调遣大部分兵马,一次性运送大量的粮食,辎重营也并非普通的民夫,也有一战之力。”
  张维卿随口说道。
  “的确防不过来。”李嘉也点点头,颇为凝重地说道:“看来,只有逼迫其一战,快速解决,才是最佳的方法。”
  “我方以骑兵弱而步兵胜,尤其是是多年来操练,步伐齐整,数年来战无不胜,面对宋人步卒,绝对不落下风。”潘崇彻底气十足地说道。
  闻言,李嘉笑了笑,襄州城打了那么久,除了襄州坚固外,宋军顽强的战斗力,也是具有很大的原因。
  人高马大,战斗技巧丰富,配合得力,才可以坚守那么久。
  当然,其劣势也很明显,一旦战斗不利,其战斗意志就会不断动摇,在为君王效力和保存自己性命之间,会选择后者。
  这是乱世多年,禁军保存性命的普遍现象,不是换个皇帝就能变化的。
  “没错!”李嘉违心说道:“儿郎们在征战多年,早就无所不破,区区宋军,又算的了什么?”
  “这场战斗,关乎今后天下的走向,赢了,咱们就能统一北方,徐徐削藩,夺回燕云十六州,败了,就是一场夷陵之战,精锐尽丧,只能苟全性命与南方,寄予中原水师难以发展。”
  “当然,更有可能,我的性命不保。”
  “奋发多年,就看今朝了。”
  “敢不效力——”潘崇彻、张维卿大声应下。
第九百九十四章
  事实上,虽然潘崇彻张维卿二人面色诚恳,毅然决然地保证此战必胜,但李嘉依旧心中没底。
  无他,实在是唐军的敌人太弱了,衬托出唐军的不强,而宋军的敌人又太强,胜迹太多,又让宋军有战无不胜之感。
  这种印象很奇妙,但又让李嘉心惊。
  所以,对付宋军,李嘉心中自有一份计较。
  六月二十七,天气晴,微风拂面,燥热感却依旧存在。
  十数万唐军,自然也分成了三部分,张维卿、潘崇彻各带一部分,李嘉亲自指挥中军,洛阳四座城门,为三缺一。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城门外的宋军,消灭干净。
  攻城其实并不重要,宋军击溃了,洛阳城自然不战而降。
  十几万的唐军,身着黑红相间的戎袍,随着鼓声的轰鸣,不断地挥舞旗帜,分成各个纵队,开始准备进攻。
  洛阳平原大约不过一千平方公里,约莫上海的六分之一,十几万大军洋洋洒洒而出,仿若是铺满了整个平地,望之不见边际。
  而赵匡胤则亲自站立在城墙上,目视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阳光下的唐军,甲具反光,透露出其雄厚的军资,这让赵匡胤极为羡慕,其步伐齐整,虽然兵卒参次不齐,矮小了些许,但依旧不失为强军。
  统一整个南方的军队,果然不简单。
  “不过,此乃整个唐国的精锐吧,一旦拿下,整个南方垂手可得,也算是别样的安慰吧!”
  赵匡胤凝神屏气,其身后,则站立着一排将领,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韩重赟,韩令坤,曹翰,呼延赞等人,皆是禁军将校,以及开国攻城,所以,赵匡胤一点也不慌张。
  而在他左右,则是向拱和赵光义二人,位低半级,目光晦涩。
  说到底,十几万的军队,光是气势,就让人心惊胆战。
  这天底下从来就是以多击少,以强击弱,那些以少胜强的事例,正是因为太过于稀少,所以才流传于世,泯灭于历史之中的惨败,又有何人知晓。
  如果只是守城的话,大家自然不必担忧,但出城为战,则颇为焦虑了。
  “唐军不足为虑。”赵匡胤轻声说道:“自古以来,就未曾听闻以南统北者,况且,江南强不强?还不是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割地赔款吗?”
  事实上,虽然潘崇彻张维卿二人面色诚恳,毅然决然地保证此战必胜,但李嘉依旧心中没底。
  无他,实在是唐军的敌人太弱了,衬托出唐军的不强,而宋军的敌人又太强,胜迹太多,又让宋军有战无不胜之感。
  这种印象很奇妙,但又让李嘉心惊。
  所以,对付宋军,李嘉心中自有一份计较。
  六月二十七,天气晴,微风拂面,燥热感却依旧存在。
  十数万唐军,自然也分成了三部分,张维卿、潘崇彻各带一部分,李嘉亲自指挥中军,洛阳四座城门,为三缺一。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城门外的宋军,消灭干净。
  攻城其实并不重要,宋军击溃了,洛阳城自然不战而降。
  十几万的唐军,身着黑红相间的戎袍,随着鼓声的轰鸣,不断地挥舞旗帜,分成各个纵队,开始准备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