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1016

  也就是说,赵匡胤这十万人出征,整个北宋的家底已经翻了底朝天。
  如今,皇帝带着几千人回来,说是要重新组织兵力防守开封,这根本就跟开玩笑一般。
  所以,兵马不够,赵普不做他想,关键是钱粮也不足了。
  无钱无兵,根本就打不了。
  赵普默然。
  赵匡胤也知强人所难,他眼眶红肿,声音都沙哑了许多:“如今朝廷国难当头,就无有一丝良策吗?”
  “皇兄,河北道统兵使众多,可让他们过来勤王,怕是还有胜利的把握。”赵光美小心翼翼地说道。
  “试试吧!”赵匡胤点点头,轻声说道。
  不过,这也是安慰罢了。
  局势在逼迫他行动。
  汴梁数十万人口,每日所用的柴火,粮食,油盐,皆依赖于外,短短两日功夫,整个汴梁就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禁军家属,不断地遣人问询,让人烦不胜烦。
  他这个皇帝,连京城都控制不住了。
  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宫都不一定能控制。
  “赵相公!”赵匡胤艰难地抬起头,嘴唇干裂,合闭了几下,这才缓缓说道:“大宋已经不保,你,你与唐人去言语吧!”
  “这……”赵普浑身一震,嘴唇微开,想要阻止,但却张不开口,又想说点别的,但也不知说什么。
  僵硬地抬起头,他只能缓缓地再次弯腰,道:“微臣遵旨——”
  “其他的条件无论,但保全我家人性命,确实第一。”
  赵匡胤摇摇头,轻声说道。
  赵普默然,心思很低沉。
  这个宋国,岂止是赵匡胤一个人的,也有他的一部分,呕心沥血所为,才终于代周而立,如今不过区区七年时间,就没了。
  甚至比不过周,梁。
  就好比亲眼看见自己毕生搭建的房屋塌毁,赵普心力交瘁,满嘴苦涩。
  赵光义也一脸沮丧之色,赵家的天下,真的没了。
  赵普脸色凝重,对着赵匡胤弯腰,深深作了一揖,然后脚步蹒跚地离去,满眼的落寞之色。
  “二弟,三弟!”赵匡胤露出一丝苦笑,愧疚道:“是我对不住你们,不过,好在李嘉的名声不错,不会滥杀无辜,只要你们循规蹈矩,应该没什么危险。”
  赵光义眼眶微红,看着自己兄长一瞬间老去的面容,瞬间悲从中来,无语凝噎。
  赵光美还年轻,更是泪洒当场,抽泣道:“兄长,何以至此?”
  “这就是我的宿命罢了!”
  赵匡胤看着两位弟弟,微微一笑,说道:“我坐上了这个位置,享受了这般好处,就得背负其责任,光义,光美,我那三个儿子,就由你们照顾了……”
  随即,赵匡胤离开了这处冷冽的宫殿,毅然决然。
  赵光义兄弟二人失神地看着其背影,悲从中来。
  随即,二人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自有一番说道。
  赵光义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的晋王府,第一件事,就是叫自己的妻子过来。
  他的妻子,乃是魏王符彦卿的三女,显德年间嫁入他家,可以说是贤良淑德,秀外慧中,将家中打理地井井有条,甚得欢喜。
  甚至,由于其家世背景,他还认为是高攀了,尊敬有加,夫妻举案齐眉,日子算是过的舒服。
  “昭寿。”
  看着丰腴的妻子娉婷袅娜而来,光洁白皙的脸蛋满是温柔,赵光义不由得唤了一声。
  “怎唤我闺名呢!”符昭寿即使二十有六了,闻听这些,还是有些娇羞。
  “郎君今日从皇宫归来,想必是辛苦了,我已经遣人做了莲子粥,清热解暑,正好吃上。”
  “待会吃。”赵光义摇摇头,看着她秀美的面容,不由得说道:“过一段时间,就回家住吧。”
  “回哪个家?”符昭寿诧异道,随即脸色煞白,不由得:“郎君可是嫌弃与我?妾身有何不对之处,何以这般?”
  闻言,赵光义苦笑道摇摇头,说道:“如今的晋王府,已经危若累卵,你还是回到大名府吧,那里才算是安全。”
  “夫妻一体,你在汴梁,我怎可离去?”符昭寿摇摇头,美目微红,坚定地说道。
  “就算城破,家亡,你我也要一起,不能分离。”
  赵光义无言,感动的无可复加,到了这般境地,还有如此贤妻,夫复何求啊!
  而在皇宫中,赵匡胤则与自己的三个儿子训话。
  自从第二任妻子孝明王皇后(963年)死后,中宫虚位,赵匡胤就没有再立皇后,而他又一向喜爱刀兵,对于女色并不留恋,皇子也仅仅只有二人罢了。
  其长子赵德昭,次子赵德芳二人,谨小慎微,赵匡胤一向对其训斥有加,极为珍重。
  而赵德昭,如今也不过十六岁罢了,还是懵懂的少年,赵德芳更只有七八岁,年少无知。
  说来好玩,长子是元配贺氏,次子是皇后王氏,都是嫡出,其余的妃嫔都只有女儿。
  也正因为子女年少,所以赵光义才会是继承人,开封府尹。
  以五代乱世,幼君不稳,少君懵懂,如石重贵,刘承佑等,也会败亡。
  兄终弟及,才是最佳选择。
第一千零五章
条件
  汴梁城中的暗流自不再提,总而言之,数十万的军民都不想陷入战火之中,北宋朝廷也知晓如此,不得不派人出来谈判。
  赵普负责谈判的事宜,但他作为北宋的宰相,位高权重自然不可能出城,所以负责谈判的另有其人。
  地位低的不够份量,地位高的,又怕被玷污了名声,所以,这般一来,人选就难产了。
  这时,兵部侍郎,兼参知政事的薛居正,就自请而出,获得一致4的掌声。
  薛居正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算是朝中典型的文官,五十五岁,身体康健,好饮酒。
  所以,赵匡胤以他为参知政事,算是对于赵普某种分权。
  参知政事只有建议听政权,而无决定权,位于百官之上,宰相之下,也算的是位高权重,但名义上却又是兵部侍郎,极为合适出使。
  听闻是薛居正,李嘉并不晓得其历史地位,只是知道他是副相,为人正派,不由得说道:
  “贵使可是来归降的?为何不行叩拜之礼?”
  “外臣只是为汴梁数十万生灵而来。”薛居正惊诧与唐国皇帝的年轻,然后不卑不亢地说道:“若是陛下不愿得汴梁之人心,那么外臣就归去罢。”
  “哈哈哈!”李嘉缓解尴尬,笑了笑,他的人设就是爱民如子,宽厚仁政,怎能做不当之举,看来其是有备而来,知晓了我的分寸。
  “贵使倒是口齿伶俐。”
  李嘉端坐着,说道:“罢了,贵使以汴梁代之,不知汴梁百姓可有甚的话与我言说?”
  “汴梁百姓只有一言,盼解围城之危,愿乞千万以谢之。”薛居正大言不惭地说道。
  李嘉闻之,有些发愣。
  千万贯钱就将自己打发了?我可是来统一天下的,玩闹呢?
  随即,他醒悟,这是人家的以进为退之法,先出一个难以接受的,再出一个缓解的,不愧是读书人,脑瓜子就是灵活。
  “先生说笑了,汴梁城,岂止千万?”
  李嘉微微一笑,一脸自信地说道:“就算值得,我兵马一动,转瞬可得,这一城,以及千万贯,不就是我的吗?”
  “这个天下已经乱了,够久了,是时候重整河山,再拾人心,恢复汉唐盛世模样,太平,才是唯一要求。”
  “所以,咱们诚恳一些,莫要与我耍些计策,心眼,我直接言语吧,赵匡胤有何条件,我都不在意,但我只有一个要求。”
  薛居正被一顿抢白,瞬间无语,但又不好反驳,只能听着。
  “陛下请讲——”
  “赵匡胤必须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